五十四、读书学古,心地要纯

心地干净,方可读书学古。不然,见一善行,窃以济私,闻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藉寇兵而赍盗粮矣。

◤ 注释

①心地干净:心思纯净。②济私:满足私欲。③覆短:掩饰过失和短处。④藉寇兵而赍盗粮:借给敌人兵器,资助强盗粮草。

◤ 译文

心地纯净的人,才能读圣贤书、学习古人。若非如此,古人的善行,就会用来满足私欲;古人的嘉言,就会用来掩饰短处,这等于向敌寇资助武器、给强盗救济粮草。

◤ 点评

作者在这里看问题是比较透彻的,涉及读书和做人、才与德的关系。在他看来,读圣贤书的人未必成为圣贤,可能是伪君子。历史上很多祸国殃民的人物并非不学无术。相反,有的是精通典籍的饱学之士,有的学养深厚、诗书俱佳。如宋代蔡京、秦桧精于书法,明代严嵩能诗善文,等等。

可见,饱学之士未必人品就好。他们求学读书的动机并不纯。只是将读书当作进身之阶,将学历当作仕途的敲门砖。读书和修身成为两张皮,从而造成了有才无德。所以,读书和修身应是一体的。增长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修养品德。一位教育家说得好:“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无德无才就是废品,有德无才是残次品,有才无德则是危险品,有才有德才是高质量的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