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政策研究报告(2013—2014)
- 中共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
- 4990字
- 2021-09-10 16:54:49
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省发展影响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爆发5年来,世界经济格局经历了深刻的调整演变。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直接对我省外贸出口、吸引外资等造成较大影响,同时也给我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等带来发展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5年多了,国际经济形势究竟如何演化,又如何对我省发展产生影响,围绕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专题分析研究,形成了一些初步研判。
一、国际经济形势主要变化
2008年9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经过5年多不断调整演化,全球经济逐步走出衰退,步入诸多不确定性的缓慢、微弱复苏。
(一)美、日、欧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相对地位有所弱化,“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相对地位有所上升。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受危机冲击最深,占世界经济比重明显下降。发达国家占世界经济份额从危机前2007年的71.6%,下降至2011年的63.6%,美国占世界经济份额从2007年的25.5%,下降至2012年的21.9%。但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仍然控制全球货币、贸易、汇率等重大经济事务,在世界经济格局中仍然保持绝对优势地位,其世界经济主导地位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受冲击较小,经济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如2009年,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GDP增速分别达9.6%、6.2%、5.3%、5.2%。2012年世界经济总量前10位中,新兴经济体国家占4席(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据世界银行测算,2012年整个新兴市场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5%,其中“金砖五国”贡献率超过60%。
(二)2010年以后,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逐渐缓慢回升,“金砖国家”等主要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美国通过实施量化宽松等政策,经济率先复苏,2010年以来连续3年实现正增长,分别达2.4%、1.8%、2.2%;2013年前三季度增速分别为1.1%、1.7%、3.5%,全年有望增长1.6%,继续保持复苏势头。日本经济反弹较为强劲,由2009年下挫5.5%转为2010年增长4.7%,2011年受核泄露危机影响小幅下滑0.6%,2012增长2%,预计未来五年将继续缓慢复苏。欧盟经济复苏进程较为曲折反复,2010、2011年连续两年实现正增长,增速分别为2.0%、1.5%,2012年小幅下跌0.5%,其中德、法等国家2010、2011年回升势头较为强劲,分别增长4.2%、1.7%和3.4%、2.0%,但2012年开始复苏势头有所停滞,德国增长0.7%,法国GDP与2011年持平。2013年德国预计微增0.5%,该国2012年后国内投资增长乏力,经济发展较为艰难,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负值;法国受金融危机影响仍未完全消除,预计2013年微增0.2%;欧盟其他经济体复苏也相对艰难。未来几年,受经济结构长期失衡、主权债务危机、失业率高企等问题困扰,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但缓慢弱复苏是可能的。
表1 美国等主要经济体GDP增速变化情况(%)
注:2013、2014年预测数据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世界经济展望》(2013年10月期),下同。
“金砖国家”等主要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东盟10国经济呈上升态势。中国GDP增速由2010年10.3%下降至2012年7.8%、巴西由7.5%降至0.9%、印度由10.6%降至5.3%、俄罗斯由4.5%降至3.6%、南非由3.1%降至2.5%(表2)。东盟10国经济较为活跃,呈逐步上升态势,2011、2012年GDP平均增速4.5%、5.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其2013、2014年仍可保持5%以上的增速。2010—2012年,韩国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等地缘经济体则出现不同程度的逐年下滑趋势(表3)。“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主要在于: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二是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环境约束加剧;三是容易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特别是受发达经济体外需不旺冲击较明显。但这些新兴经济体普遍存在国内市场大等优势,未来仍有较大增长潜力。IMF最新预测,201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9%,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1.2%,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4.5%,接近发达经济体增速的4倍。
表2 “金砖五国”GDP增速变化情况(%)
表3 韩国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GDP增速变化情况(%)
(三)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纷纷抢占制造业制高点,全球掀起新一轮新技术、新产业竞争潮。为应对危机,防止“产业空心化”,增加就业岗位,主要发达国家重新恢复发展实体经济,纷纷推出振兴制造业计划,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海洋产业、新一代互联网应用等领域技术研发投入,部分高端制造业和关键技术出现向发达国家回流势头。美国计划5年吸引1万亿美元跨境制造业直接投资,并规划发展3D打印、工业机器人、新材料工业等11个技术领域。2013年,主要发达经济体制造业PMI指数逐步回升,7月、8月已全部回升50%以上(表4)。其中美国制造业扩张最为明显,直接原因在于美国能源成本的明显下降和智能机器人的大量使用,特别是美国页岩气成功开采后,2012年其产量已占天然气总量37%,美国天然气价格只及欧洲和日本天然气进口价格的1/5和1/8。发达经济体重振实体经济,对新兴经济体造成较大压力,新兴经济体不得不调整产业结构,突破产业低端,发展适合自身特色的产业。
表4 2013年1—8月主要发达经济体制造业PMI指数(%)
(四)国际市场货币流动性趋于泛滥,造成一些国家经济泡沫化。以美国2008年11月开始实施“量化宽松政策”(QE)为主要标志,主要发达国家为刺激本国经济复苏,竞相采取宽松型货币政策,国际市场流动性逐年增加。目前美国通过量化宽松政策,累计已向市场注入美元高达3.5万亿;日本于2013年4月推出“量化和质化货币宽松政策”(QQE),计划在2014年以前将基础货币扩大为目前的2倍,达290万亿日元。同时,美、日、欧先后采取超低利率政策,美联储和日本央行分别于2008年12月、2010年10月将基准利率降至0-0.25%,欧洲央行于2012年7月将基准利率降至0.75%。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也纷纷采取竞争性的货币贬值政策,全球掀起一股“宽松潮”。这些货币刺激政策,直接导致国际市场货币流动性由“充裕”走向泛滥,推升了多数国家股市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如原油价格在美国QE1期间上涨了47.1%,在QE2期间上涨了25.4%。同时,货币刺激政策增加了各国输入性通胀压力,造成一些国家经济趋于泡沫化。
(五)发达国家资本在加速流向“金砖国家”等主要新兴经济体的同时,也逐渐呈现回流发达经济体本土趋势。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资本加速流向新兴市场国家。以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为节点,前3年美国流向新兴经济体资本约700亿美元,后3年则猛增到2000亿美元。中国仍然是国际投资者看好的市场,2012年实际使用外资(FDI)1117.2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发达国家资本流向新兴经济体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受金融危机冲击,资本避险需求上升;主要新兴经济体市场更具活力,经济增长较快,投资收益率相对较高。同时,发达国家资本回流本土趋势逐渐显现。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优质资产价格下跌,为新兴市场国家提供投资机会,新兴市场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跨国兼并、收购逐渐增多,目前欧元区已成为新兴经济体重点投资目的地。同时,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势头逐渐巩固,量化宽松政策终将退出,将会引发全球利率市场出现大幅调整,国际资本流动格局有可能出现局部逆转,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美、欧的趋势将难以避免。
(六)主要发达国家着力推动制定新的国际自由贸易规则,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美国强力推进泛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计划(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计划(TTIP),以及全球服务业贸易协定(TISA),试图确立一套比WTO标准更高、更有利于发达经济体的贸易投资规则,以增强对全球重大经济事务的控制力。同时,通过改变贸易投资规则,削弱主要竞争对手优势,进一步压制其国际经贸活动空间。为保护本国市场,各国纷纷推出以技术性壁垒为主要形式的各类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导致国际贸易增速大幅下滑,2012年全球贸易增速仅2.5%,不到过去20年平均增速的一半。发达国家运用贸易技术壁垒、贸易新规则打压发展中国家市场空间的趋势较为明显,同时由发展中国家独立发起的贸易争端也逐渐增多。2009年后,各国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近650种。我国是全球贸易救济调查最大目标国和主要受害国,2012年共遭受由21个国家发起的77件贸易救济案,其中54件由发展中国家发起,占比超过70%。我国出口增长率由2010年的31.3%降至2012年的7.9%,降幅高达75%。
二、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一)外贸出口面临较大压力。一是外部总需求不足的压力。世界经济总体上仍处低速增长期,美、欧、日等我省主要出口市场增长乏力。如2012年我省对欧盟出口下降6%,对美国出口仅增长3.3%,2013年1—8月对美国出口降至1.1%,对日本出口则下降3.6%。随着美、日经济复苏效果逐渐显现,我省出口压力将会有所缓和,但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二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2009—2012年四年间,我省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共205起,占全国63%,导致我省通讯设备、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严重受阻。三是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压力。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竞相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提升本国出口竞争力,对我省部分优势产品出口形成“挤压效应”,如2012年我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出口数量同比下降10.4%。四是国际汇率不稳的压力。国际汇率波动、人民币升值导致外贸企业不敢接长单、大单,出口市场难以巩固。
(二)吸引国际投资难度加大。一是国际资本回流发达国家导致引资难。发达国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吸引海外产业和资本回归本国,对外投资相应减少;同时,如果发达国家退出宽松货币政策,人民币可能贬值,势必导致国际短期资本加速流出,对我省引进外资造成冲击。二是新兴经济体争夺国际投资导致我省吸引外资难度加大。新兴经济体重视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能源、材料、信息、环保等产业的投资,不少国家在劳动力成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方面有比较优势,一些发达国家更愿意到新兴经济体投资,影响我省招商引资。2012年我省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仅2.6亿美元,同比下降49.2%;2013年1—7月,我省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下降4.9%。三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视发展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我们争夺科技“制高点”。虽然发达国家暂时不会全部撤走在我省乃至我国一些高科技企业,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省发展科技产业,且对我们今后引进高科技企业产生极大影响。
(三)产业结构调整面临倒逼压力。一是贸易技术壁垒带来的挑战。在国际经贸活动中,我省面临国家安全、绿色环保、劳工标准、国企限制、进口许可证等各种技术壁垒打压,对我省不少出口型产业发展造成较大压力,部分优势产业发展空间受限。如美国以影响国家安全为由,限制我省华为、中兴等电信设备企业进入美国市场。二是国际产业竞争带来的挑战。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对制造业的争夺将日益激烈,国际产业分工竞争加剧,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的难度增大,对我省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造成不利影响,我省部分优势产业特别是一些中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如电子信息、家用电器、五金建材、服务外包等存在流失外移的可能。三是一些传统产业如钢铁、印染、平板玻璃等受外部需求放缓及国外产能增加等影响,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供求失衡和生产饱和,导致资源和生产力浪费。从长期来看,国际经济形势形成“倒逼机制”,如果市场调节、政策调控有效,将促进企业优胜劣汰,加快转型升级。
(四)“走出去”机遇相对上升。一是境外投资需求上升的机遇。目前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企业“走出去”风险降低,发达经济体大力振兴制造业,新兴经济体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基础设施等做法,客观上为外部投资提供了机遇。二是区域经贸合作的机遇。目前我国已签署自贸协定12个,涉及20个国家和地区;正在谈判自贸协定6个,涉及22个国家;已建成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16个。这为我省优势企业拓展境外市场创造了机会。三是境外直接投资的机遇。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等相继爆发后,国外不少优质资产价格明显下跌,海外融资环境相对改善,人民币持续升值,有利于我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跨国兼并收购、扩大境外直接投资规模。
(五)从长期来看,我省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期。虽然短期内我省面临出口、引资等困难,但外部经济环境大幅恶化的可能性较小。目前,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企稳回升,缓慢复苏,新兴经济体仍具有较大增长潜力,仍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美国等发达国家制造业、资本尚未出现大规模回流本土趋势,但资本流向新兴经济体趋势明显。从未来5年看,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发挥好成本优势、市场优势、产业配套优势和宏观调控优势,我省就有可能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据初步计算,假定未来几年我省GDP保持9%的增长率,经济总量将有可能在2016年超过韩国(表5)。
表5 广东与韩国GDP增长简单比较
统筹和定稿:张劲松
执笔:潘泳 储昭明
完成时间:2013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