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初涉汉剧之美
- 当代岭南文化名家·梁素珍
- 梁素珍 王琴编著
- 1658字
- 2020-10-28 09:48:16
1952年,父亲去劳动改造后,家里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梁素珍是家中长女,下面有四个妹妹,两个妹妹要念书,梁素珍只能在初中二年级时辍学,她十分伤心难过,那时候她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女人不读书还有什么前途?梁素珍当时不理解妈妈,哭得妈妈心也碎了,也难受。于是妈妈拿出家里不多的一点好东西出去卖,希望卖出去后所得的钱能继续支持梁素珍上学。那是外婆从南洋带回来的绸缎布料,但那个年代,大家都很穷,谁也不会买那么讲究的东西。妈妈尽了最大的努力了,她安慰梁素珍,等到家中能拿出学费再去复学。
汉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濒临绝迹,于是20世纪50年代,闽、粤、赣客家地区不少县将零星的汉剧艺人组织起来,陆续成立了大埔湖寮民声汉剧团、梅县艺光汉剧团、潮州汉剧团、揭阳汉剧团、连平汉剧团、蕉岭长风汉剧团、龙岩汉剧团等许多专业或业余汉剧团(社)。
1950年成立的梅县艺光汉剧团艺术虽然力量比较薄弱,但它一方面邀请散居乡间的老艺人来团教戏,培养新生力量,加强队伍建设;另一方面进行艺术改革,舞台美术大胆吸收话剧及电影的手法,使用幻灯字幕,提高演出效果。
1949年以前,汉剧演出场所主要是城乡广场的土台子,舞台的陈设比较简单,一般是在台中央挂一幅绣有楷书“一曲升平迎雅乐”或“衣冠文武溯中州”的帷幔(亦称“中堂”)。左右两边各挂一条(帘幔),左边条幅绣有“出将”二字,为演员们上场的一方;右边条幅绣有“入相”二字,为下场一方。这套屏幕,将舞台分隔成前、后台,中堂前为文武乐(旧称“场面”)演奏区。台中央置放一块草席,为表演中心区。如果是演室内戏,则摆设一桌二椅;在城楼上演戏,把桌子围上一块画有方格砖块图样的景布。亦无所谓灯光设计,通常就在台口燃起两根松脂或两盏汽灯作照明。1952年,艺光汉剧团在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时使用了简易纸皮画景,用不同长度的木条作为活动支架,并按剧情需要的一幅幅景片用图钉固定在框架上面,不论花丛大树、亭台楼阁、公堂府邸、花园街道、河流山川均可方便快捷地变换使用,加上幻灯字幕说明剧情,收到极好的舞台演出效果,这样的改革受到观众的喜爱,出现了现场观众争相购买隔天戏票的盛况。在潮梅地区巡回演出,连演数月,场场满座,旧戏新声,盛况空前。
艺光、民声等汉剧团的建立,挽救了岌岌可危的广东汉剧,剧团克服困难,进行艺术探索,投身汉剧演出活动中,使汉剧艺术重新焕发了生命力,也重回群众的生活中。
1952年,梅县艺光汉剧团来到松口镇演出古装大型汉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老师给梁素珍和她堂姐梁秀珍买了两张戏票,让她们一起去看。刚刚辍学的梁素珍没有心情去看戏,又因为小时候母亲曾带梁素珍看过草台班(因为战乱,很多戏班都散班了)演出的广东汉剧《盗芳草》和《杀子报》,这个戏班的布景、道具简陋,演出的剧目《盗芳草·哭街》主角是乞丐,演员服装穿得破破烂烂,《杀子报》一剧中还出现“喷血”的场景,把幼小的梁素珍吓哭了。但这次,音乐老师极力推荐:“好看啊,很难买到票,是我给你们的,不像以前的戏,这次演出的是大剧种、大剧团,水平高,舞台讲究。”
当晚两姐妹跑到离家三华里外的松口镇竹篷戏院去看戏,由著名小生曾谋、郑汝光分别扮演梁山伯,曾谋演出书馆、草桥结拜、十八相送;郑汝光担演楼台会、山伯回访、山伯临终、英台哭坟、化蝶。祝英台由汉剧世家著名旦角肖霜梅、肖雪梅(两姐妹)分别扮演。她们一看就着了迷,动人的爱情故事、优美动听的广东汉剧唱腔和音乐、古典的充满诗意的唱词,不同于简单的一桌二椅,服装、灯光、布景、表演造型无不绚烂多彩,梁素珍感到中国戏曲“处处充满诗情画意”。原来戏曲艺术(汉剧)是如此的美不胜收,汉剧的精致果然名不虚传,对艺光汉剧团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戏曲艺术之美将梁素珍带入到一种奇特的艺术境界中去。因为辍学在家,精神上特别苦闷、失望,通过看戏,梁素珍在艺术的光影氍毹里找到了精神寄托。此后,凡有汉剧团来家乡演出,姐妹俩便去看,大埔民声剧团的三国戏,福建龙岩汉剧团的《双凤镜》等等,每场必到。回到家后,还会无意识地哼唱模仿,沉醉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