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总序
- 生活的哲学和哲学的生活
- 徐兵 张英
- 2919字
- 2020-10-28 15:42:21
胡 波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人类探究自然、了解社会、认识自我的两把钥匙,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双重动力。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和现象的科学,如物理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生理学、医学和数学等,是人类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不可缺少的有效理论和科学方法;而社会科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律学、管理学、历史学、文艺学、美学、伦理学、文学等,是人类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环境,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环境,进行双向交流、相互交往的有力工具。
众所周知的是,自然科学为人类创造了许多物质文明成果,解放了人类的手脚,也拓宽了人类的视野,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尤其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消除和控制了许多自然灾害,减少了疾病的蔓延,延长了人类的寿命,让人类生活得更舒适、更便利、更安全。但不可否认的是,自然科学,特别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后遗症与副作用,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比传统风险(风灾、水灾、旱灾、虫灾、瘟疫、地震等)还要令人忧心的现代危情(环境污染、核扩散与辐射、废弃物、有毒物质等)。这些现代危情对人类来说,是一种无法预知又时刻存在的危害。更为重要的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不仅改变了自然界,拉近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减少了自然对于人类来说所具有的神秘感和陌生感,还直接或间接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环境和物质条件,影响了人类自身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形态。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日益成为社会变迁的一股重要推动力,在许多方面正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机器人将逐渐取代传统工人的角色;银行自助提款机的功能也日益替代银行职员的职能;交通网络和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使不同民族之间的距离大大缩小;工商业快速发展,加速了社会流动,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这些由科技文明所带来的新趋势和新问题,固然需要自然科学去研究与应对,但社会科学对于人类社会变迁所造成的法律、伦理、道德等各个层面的影响和冲击,同样责无旁贷。社会科学理所当然地应该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心理、哲学等不同层面进行深入研究,为人类生存、生活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知识、智力的支撑和思想、文化的引领。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虽然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上有所不同,但两者都和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有关,都与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关。社会科学是以“人”为中心,研究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人与社会、国家之间互动的知识领域,探究人类文化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科学。人类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必须了解与其生活层面有关的知识和经验,方能很好地顺应环境和改善生活,提高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科学理论的认识和了解比较浮浅,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也极其简单,在思想和行动上表现出典型的实用主义或工具理性。尤其是改革开放30余年来,重物质轻精神、重科技轻人文、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的现象更加突出,其结果是,在经济快速增长和科技高度发达的同时,也产生了生态环境恶化、贫富差距拉大、伦理道德滑坡、腐败案件高发和精神信仰缺失等现象,甚至有不少人成为物质的奴隶,精神的侏儒。因此,以人为中心,探讨人类生活层面的知识领域,以及探究人类文化与其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社会科学,就必将为当今社会提供认识自己、取悦他人、改造社会的钥匙。自然科学以自然物质为中心,研究人类在物质生活环境上的问题;社会科学以人为中心,处理人类精神层面的事物。两者对于人类社会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在所谓“后工业社会”与“后现代文化”的21世纪,如何寻求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平衡,矫正往昔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以及重理轻文的“新文明体系”,均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1]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全部社会科学,要解决的就是一个问题,即个体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环境,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环境,然后进行相互间的交流、交换、交往、交易等的问题。[2]而“分清各自的利益,学习有效、互利的原则与技术,是公民的必修课”。[3]但是,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知识、经验,并不为大众所掌握和运用,其传播和普及的对象与范围都十分有限,往往停留在学者的圈子内,终止于社会精英的层面上。孙中山先生曾认为,无论是在古代中国还是当代社会,始终是“知难行易”,而不是“知易行难”,强调认识比行动更难但更重要。[4]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5]因此,如何将社会科学的“知识”转化为“常识”,如何将社会科学的“经验”积淀为“理性”,如何将社会科学的“理论”转变为“智慧”,如何将社会科学的“方法”转化为“思维”,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社会科学普及的宗旨和要务。2014年9月,《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就明确指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应当坚持政府领导、社会支持、公众参与、资源共享、服务大众、法制保障的原则”,“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活动”。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今天已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
中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长期以来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关注社会,聚焦民生,面向未来,在做好党委政府的智囊团和思想库的同时,积极主动地采取多种形式,大力普及社会科学知识,传播思想文化,弘扬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经过不断努力,中山不仅涌现了大批具有广泛影响的社科普及专家和知名学者,也出版了一大批社科普及读物,如《中山史话》《凡人孙中山》《新三字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血脉相承: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艺文与修身》《修身与修行》等既有地方特色又颇具中国气派的科普书籍,甚至借助南国书香节中山书展这个大平台,单独设立社科普及展区,开展形式多样的社科普及活动,产生了较大的反响。但是,社科普及活动仍然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社科普及读物也少了地方色彩而多了学究气息,社科普及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如何开展社科普及工作,有效地服务社会,逐步提高大众的人文素养,也就成为广大社科工作者的目标和任务。为此,中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和领导下,首先组织社科专家,结合地方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的特色和社科的专业特点,融知识性、趣味性和专业性、系统性于一体,编辑出版“社科普及丛书”。中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力求在全面介绍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哲学、伦理学、民俗学、地理学和法学等社科基础知识和理论方法的同时,客观全面和深入浅出地讲述中山地方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力求通过系列丛书的编辑出版,使其逐渐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力求达到理论宣传、思想传播、文化交流、信息传递、知识共享的多重目的。为好书找读者,为读者写好书,讲好中国故事,传播社科新知,引领时代风尚,推动社会进步,这就是“社科普及丛书”编写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