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市歌与“两会”
- 当代岭南文化名家·郑南
- 郑南 朱明编著
- 1124字
- 2020-10-28 10:37:21
高高云山滔滔珠江,
历史名城革命故乡。
鲜艳的红棉迎春开放,
灿烂的阳光普照五羊。
……
1990年,郑南创作了广州市市歌《广州之歌》(何建东作曲),这首在众多的参评歌曲中力拔头筹的作品,得到了广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可,当年广州的几大报纸也都刊登了这首市歌,并广泛宣传。广州市市长黎子流还曾与市六套班子领导带头学唱,在全市推广。
歌曲作者被给予重奖,在天河北的闹市地段分得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曲作者何建东在此前不久已移居美国,由此错过了“重奖”,也是遗憾。
评市花、写市歌,作为地方形象的打造,应该是件好事,但由于后来(199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一个《关于禁止自行制作和使用地方旗、徽的通知》,《广州之歌》也因此不再作为市歌使用而逐渐被人忘记。全国各地的形象歌曲很多,只是从通知下发之后,各地不再称作“省歌”“市歌”了。
在广东音乐界,为个人的歌词作品开研讨会,郑南是第一人。1991年10月16日,由中国音协广东分会、广州市文化局和广东省通俗音乐创作研究会联合举办的“郑南歌词研讨会”在广州远洋宾馆举行。业内专家、学者以及与郑南的合作者、知音好友等7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
会上,80年代曾非常流行的歌曲《信天游》词作者刘志文,对郑南的歌词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郑南以“近似于疯狂的强烈感情深入生活”,善于把新鲜的形象和炽热的感情注入普通的对象,使人物具有鲜明的特色,笔下的自然景观也有着蓬勃的生命力。
青年作曲家李海鹰以《与生活共同进步》为题发言:郑南的作品之所以被广泛流传,重要的原因是作者“易感”的心灵与时代保持同步,作品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郑南的作品“很生活”,所以“很音乐”。
《广州文艺》的司徒杰、星海音乐学院的房晓敏、广州市文艺创作室的杨湘粤,也分别作了发言,高度评价郑南的歌词。
1993年11月14日,第五届羊城音乐花会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盛大召开,连续八天的演出期间共举办24场音乐会,其中唯一的个人作品音乐会是18日推出的“郑南作品音乐会”。
音乐会受到广州市政府和音乐家们的高度重视。汇聚郑南此前作品精粹的这场音乐会以“南方的歌”“北京的梦”“人生的诗”和“现代的风”四个板块进行呈现,以独唱、重唱和合唱为主体,穿插诗朗诵和舞伴歌曲。广东歌坛当红歌手唐彪、谭明、王咏春、林萍、毛宁、杨钰莹、汤莉等登场献演。担任配乐长诗朗诵的是著名话剧艺术家姚锡娟和潘伟行。音乐会在150人的童声大合唱《大地赞美歌》中达到高潮,掌声经久不息。
音乐会结束时,时任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的高祀仁,副市长姚荣宾,与著名歌词大师乔羽一起,上台向郑南祝贺并颁发了奖杯和铜匾。“诗与歌同辉,管与弦共鸣”——广州各路媒体对这场音乐会纷纷进行了报道。
这一年,郑南获得文化部授予的“全国优秀专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