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组建省团担使命
- 当代岭南文化名家·林榆
- 林榆 林西平编著
- 6954字
- 2022-08-05 17:46:03
在广东粤剧大学习活动中,中共中央华南分局认识到,粤剧在广东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其影响力十分广泛,要领导和占领好粤剧这块阵地,要实现中央提出的戏剧改革目标,光靠民营剧团很难实现,必须要有自己的队伍,必须建立一个在党直接领导下的全新的国营粤剧团。国营粤剧团的任务就是执行党的文艺方针,在改人、改戏、改制方面起示范作用。
1953年初,林榆接到了由他担任团长、牵头组建国营广东粤剧团的命令。林榆无条件地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国营粤剧团,前所未有,无迹可循。林榆敢于接受命令,不是不知天高地厚,而是出自于他受党教育和培养多年的党性,出自于他对改革戏剧的使命感,出自于他对粤剧艺术已经产生的感情。自从参加了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观看了全国几十个剧种的优秀剧目和各地名角的精湛表演,林榆惊异地发现我国传统戏曲是如此精深博大,丰富多彩,一改他对地方戏曲的粗浅认识,加深了他对传统戏剧的热爱。粤剧是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的组成部分,在这块领域里,与其他事业一样可以大有作为。本来,按照林榆的资历,以及他的工作能力,当初如果留在军管会,也许会仕途顺畅,身居高位。但就个人兴趣而言,艺术与官场相比,前者对他的吸引力更大,因此,他义无反顾全心全意地投入了国营粤剧团的筹建中。
林榆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到哪里去找人,怎么样才能搭建起一个行当齐全的剧团来?当时最省事的办法就是找一个较健全的民营剧团,把它接收过来,换个招牌便是。为这事林榆确实也找过几个大剧团的头牌演员谈过,但在工薪待遇和演什么剧目方面都没法统一。当时民营剧团收入很高,主要演员每月收入一两千元,这比当时一般干部的工资要高出几十倍,比一般演员也高十倍八倍。国营粤剧团经费有限,养不起。何况如果收编民营剧团还要包下他们的老弱、亲属等冗员,那就更难办了。问题更大的是收编旧剧团就必须演出老演员的拿手旧剧目,新剧目就很难上演。如果那样,就完全失去了国营粤剧团改制、改戏、改人的示范作用。林榆感到,收编民营剧团的路坚决不能走,要实现既定目标,就必须另辟新路,重新组团。
林榆首先把广东实验剧队作为基本队伍。因为这批艺人是从十几支农村粤剧队中挑选出来的,思想和艺术方面都是经过考验的。但他们年纪较轻,在社会上缺少知名度。为了演出质量和上座率,必须找几个稍有名气的演员来加“顶”。于是林榆先后找来了演员邓丹平、新珠、李翠芳、何剑秋等人。他们虽非当红的演员,但他们的表演艺术在戏行内是有目共睹的,是有成长空间的。这些行家加盟,可以带动年轻一代的成长。
搞好戏改,首先要加强剧本创作,林榆便请来了有经验的老行家杨子静、林仙根;为了新戏有好的音乐设计和乐手,他请来了音乐大师黄不灭和他的女儿黄英谋;为了演员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强化传统技艺的训练水平,他从北京、上海重金聘请了姜世续、路凌云两位京剧老师和一位昆曲老师马传菁;为了加强剧团的骨干力量,他从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调来新文艺工作者莫汝城、何启翔、梁冠庭、吕广球;为了加强导演力量,他除了自己兼任外,还请来了麦大非。
1953年2月,经过了短短三个月的筹备,广东第一家国营粤剧团——广东粤剧团诞生了。林榆从政府领来四万元开办费,在恩宁路一块空地上先后建起了办公室、演员宿舍和排练场。从建团之日开始,林榆便建立起一系列的严格制度,如成立了艺术委员会,主持艺术创作,严格选择上演剧目;建立导演制度,每出戏必经严格排练,保证上演质量;建立练功制度,每天早上演员们齐集练功场,由老师点名练功授课;坚持政治学习,建立党团组织等等。
广东粤剧团排演的第一个剧目,到底是传统粤剧剧目,还是现代新剧目呢?改编传统剧目,容易讨好观众,而上演新编现代剧目,风险比较大。但林榆坚定地认为,国营粤剧团就是要为广东粤剧的发展闯新路,就是要在表现现代社会、反映工农兵生活的创作上作探索,要排就一定要排新戏。
林榆虽然就读过艺术院校,学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演过话剧,也导演和编写过话剧剧本,但是对于粤剧却是个门外汉。粤剧有着许多传统的表演艺术程式,有着独特的唱、做、念、打。林榆觉得自己既然入了这一行,就要熟悉这一行,更要懂得这一行。他一面虚心学习,向艺人请教;一面“下水学游泳”,通过艺术实践,加快对业务的提高。他亲自导演了现代粤剧《罗汉钱》。该剧是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中的一个突出的优秀沪剧剧目,塑造了张木匠和小飞娥这两个劳动人民的形象。整出戏很有生活气息,自然流畅。林榆让人把它改编成了粤剧。剧本改编好了,但在排练时却遇到了很大困难。这出戏表现的是农村劳动人民,而且生活气息很浓,如果硬是采用粤剧传统戏曲程式来表现,总觉得很别扭,演起来不像个劳动者。林榆在排练时反复给演员强调,传统的艺术程式是从古代人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今天我们必须创造出表现工农兵生活的表演形式,如果只顾原原本本地照搬传统,把旧的表演程式生搬硬套在现代人物身上,那必然会损害生活的真实,歪曲工农兵形象。林榆在排练中不受旧的表现程式约束,大胆推陈出新,可以运用传统表演程式的就运用,勉强的就不用,强调演员感情的真实,强调掌握人物性格,强调对手戏的情感交流。演员解除了旧程式的束缚,排练起来反而觉得轻松自然,表演也更贴近真实。
这样对粤剧进行改革是否成功,观众能否接受呢?林榆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着观众的评判。没想到这出戏一炮打响,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看惯旧戏的观众,其实也盼望有新戏出现,因为新戏表现的生活,观众比较熟悉,人物情感也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现代粤剧《罗汉钱》也得到了粤剧同行和文艺界一致好评。华南文联主席李门同志在粤剧学习大会上,对这出戏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说:“广东粤剧团的现代剧《罗汉钱》,演出相当成功。它证明演思想、演生活、创造人物、掌握感情,在任何戏剧形式中都是头等重要的。这样的演出,才有一种精神力量,才能更好地发挥演技,才能深刻地感动观众。”
首战成功,更坚定了林榆走粤剧改革道路的决心。广东粤剧团演出新戏不多,每年只推出几个剧目,但十分强调戏的质量。选剧目时他们既重视票房价值,又不降低品位去迁就庸俗的观众口味,强调剧目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最大限度地摆脱思想混乱、形象恶劣、六柱制等旧枷锁。广东粤剧团这样演新戏,求革新,与当时粤剧观众的欣赏习惯是有一定距离的。既没名牌当红的演员叫座,也没有投其所好的离奇曲折的剧目,在众多民营剧团的包围之中,独举旗帜的广东粤剧团不可能一帆风顺,曾经一度演出上座率较差。团内有同志开始怀疑这种做法,提出是否应该请大牌演员,演观众熟悉的旧戏。林榆在团工作会议上耐心地引导大家:凡是一种新东西的出现,一下子不为人所接受,是自然的事,并不奇怪。只要我们认定方向,就必须坚持下去,坚持就是胜利。
林榆在处理繁杂的行政工作以外,还亲力亲为,担任了大量的编导工作,探索粤剧创作的改革之路。1953年,他导演了现代粤剧《妇女代表》和传统粤剧《楚汉争》。1954年,他编写了粤剧《山里红梅》,并自己担任导演;这一年,他还导演了《争儿记》《秦香莲》《三回头》《茶瓶计》,共五台大戏。1955年,他亲自导演了《三里湾》《闹严府》《钗头凤》《送寒衣》四台戏。1956年,又导演了《张羽煮海》《苦凤莺怜》《孟姜女》《屈原》等四台大戏。广东粤剧团成立三年间,他全面负责剧团工作的同时,还执导了15台粤剧,这是何等的工作量!没有对粤剧艺术的热爱,没有忘我的献身精神,没有对粤剧改革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是根本没法做到的。
林榆在导演中还注重培养青年演员,大胆起用新人,后来逐渐成为广东粤剧团担纲台柱的青年演员黎国荣、何紫霜、李飞龙、仇小冰、练玲珠、刘美卿、杨丽珠、邓丹平等,都在林榆导演的戏中扮演过主要角色,在表演实践中脱颖而出,崭露头角。此外,剧团培养的编剧、导演、音乐、舞台美术等人才也迅速成长,独当一面。
广东粤剧团严肃的工作作风,严格的质量审查,精益求精的表演要求,在广州的粤剧演出市场上独树一帜。正因为它独特,所以容易引起关注。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广东粤剧团逐渐为观众所认识,所接受,终于打开了局面,拥有一批自己的观众,上座率也提高了。练玲珠主演的《秦香莲》,黎国荣、刘美卿主演的《屈原》,李飞龙等主演的《搜书院》,逐渐成为深受观众欢迎的剧目。林榆在实践中悟出一个道理:戏曲有它自己的规律,对传统艺术一定要给予充分的尊重。但如果因循守旧,故步自封,不创新,不改革,任何艺术都难免走下坡路。广东粤剧团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探索新路,推出新戏,培养新人。粤剧《搜书院》的成功,更证实了林榆坚持的道路是正确的。
1954年广东粤剧团到海南岛慰问人民解放军,受到解放军热烈的欢迎,解放军战士排着队夹道迎接,还欢呼着把林榆抛了起来。解放军战士热爱艺术,盼望艺术的心情,让林榆十分感动。晚上演出结束后,他回到海南戏改会的宿舍,心情无法平静,久久不能入睡。他随意翻阅书架上放着的琼剧旧剧本,翻出了仅有几页纸的一个名叫《搜书院》的折子戏,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这出折子戏讲的是书院掌教谢宝与镇台大人的矛盾,为了解救一个弱女子翠莲,一个要搜,一个要放,两人针锋相对,邪正两方的尖锐对立,很有戏,也有人民性,具有改写成一个好戏的基础。发现了一个好题材,林榆十分兴奋。第二天一早,他把这几页稿纸交给编剧杨子静、莫汝城、林仙根三位同志,谈了自己对这个题材的想法,请编剧把这出折子戏改编成一出大型粤剧。三位编剧重新进行了创作,丰富了剧情,加强了戏剧矛盾,塑造出谢宝、翠莲、张逸民几个鲜活的人物,写出了一个十分完美的大型粤剧剧本。焦急等待多日的林榆拿到剧本,一口气看完后,拍腿而起,大声叫好。他敏锐地感到,这个剧本如果排练得好,将为广东粤剧团树立起一个品牌,将为广东粤剧团打好一个翻身仗。他迅速组织人马开始排练,经过精心设计,反复排练,精磨细琢,加上黎国荣(演谢宝)、刘美卿(演翠莲)、李飞龙(演张逸民)、李翠芳(演夫人)、何剑秋(演镇台)等人的精彩表演,这出戏引起广州舞台的轰动,演出场场爆满,一改广东粤剧团在广州观众和同行中的形象。广东粤剧团在林榆团长的领导下,向着改人、改戏、改制的目标,稳步前进,很快成为广东粤剧界的一个品牌。广东粤剧团上演的戏,也成了观众追捧的对象。
1955年,香港著名粤剧艺术家马师曾、红线女,受到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感召,从香港回广州参加工作。组织上把这两位“大老倌”安排在广东粤剧团。林榆深受鼓舞,他深知,有了这两位著名演员的加盟,广东粤剧团就有了显赫的台柱,一定会如虎添翼,声誉大增。但如何爱护这两位著名演员,如何调动他们艺术创作的积极性,这里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林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马、红争取最好的生活条件,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马、红长期生活在香港,对广州有许多不适应,林榆陪他们到处参观,让他们尽快了解内地社会,熟悉工农兵生活。在艺术上,林榆充分尊重他们,虚心向他们请教,给他们最大的创作自由。广东粤剧团上演过的剧目,随他们挑选,对于角色的再创作,也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在林榆以及其他同志的关怀下,马、红很快度过了适应期,这两位刚刚加入到社会主义建设行列的艺术家,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感觉到广东粤剧团确实是一个严肃认真搞艺术创作的地方。他们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多次要求尽快投入粤剧演出。
马师曾、红线女一改“大老倌”不演别人演过的戏的旧行规,从广东粤剧团众多的剧目中,选中了剧团的保留剧目《搜书院》。马师曾扮演男主角谢宝,红线女扮演女主角翠莲。两位艺术大师担纲演出《搜书院》,一下子把这出戏提高到一个更高的艺术档次。马师曾演了几十年的丑生,这次一下转变戏路,改演老生。从扮演目不识丁的乞儿游民,到改饰书院掌教谢宝;从一开腔就使人发笑的“乞儿腔”,改唱一本正经的腔调。前后两者不但表演行当、做派不同,在人物的性格、气质、文化修养、社会地位都有很大差距,这是180度的转变,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可是马师曾做到了,而且做得很成功,其造诣之深,超越了他过去的任何时期。马师曾这些自我突破,与广东粤剧团尊重艺术,尊重创作规律,尊重艺术人才,锐意改革进取的工作氛围是分不开的。马师曾、红线女回内地工作后出演的第一台戏《搜书院》大获成功。
1956年5月初,广东粤剧团带着《搜书院》和一批新戏上京演出,带着粤剧改革的初步成果,到首都接受检阅。这是距离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三年之后,粤剧的第二次上京。
广东粤剧团的《搜书院》在北京演出异常轰动,连演多场,在北京的梅兰芳、欧阳予倩、田汉等文艺界的艺术家和领导都先后到场观看。文化部副部长夏衍看了《搜书院》后高兴地说:“现在应该对粤剧刮目相看了。”全国剧协还专门召开了座谈会。会上,许多同志对《搜书院》,对马师曾和红线女的表演,给予了热情洋溢的赞扬。当年在武汉对粤剧作过严厉批评的全国剧协主席田汉同志在发言中,热情地祝贺粤剧这次来京演出取得较大成功。他说:今天粤剧之所以能摆脱殖民地化、商业化的影响而走向繁荣,是由于它有着许多优秀演员。粤剧的繁荣和发展,对广东、南洋一带具有巨大影响,并且丰富了祖国和世界的艺术宝库。
这次粤剧在京演出,受到领导和文艺界如此重视和鼓励,使广东粤剧团全体同志十分感动,深受鼓舞,更使大家感动的是周恩来总理对广东粤剧的关心和支持。本来,周总理已在广州看过一次《搜书院》了,这次广东粤剧团在京演出,他又一次来观看。那天,演出已经开幕了,周总理突然到场,这使林榆大感意外。原来周总理刚送了外宾,让秘书要了张票,即赶来看戏,没有惊动剧团,也没有惊动观众和演员,自己拿着票对号入座。周总理在百忙当中这样关心粤剧,还作为一个普通观众到剧场看戏,这样平易近人的作风,更令人敬佩。
演出结束后,周总理直接来到后台,亲切地慰问了马师曾、红线女等主要演员,并特别要见扮演林伯的尹伯权同志。他认为这个角色戏不多,但演员演得很好。临走之前,周总理还特地走到乐池,向乐手们致意。这是常常被忽略的一角,而总理却很细致地注意到了,剧团在场的所有人员为之动容。
周总理对广东粤剧团这次来京是十分重视的。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周总理在中南海召见了广东粤剧团的主创人员,同行的有马师曾、红线女、新珠、李翠芳、李门、林榆、麦大非、何启翔等人,并与大家拍照留念。他对粤剧的发展谈了两点意见,一是粤剧要全面发展,除了抒情的文戏外,还要学习武戏;二是粤剧革新精神很好,其他剧种都要学习,粤剧音乐、表演已打破某些格式规律,但很调和,有民族特色,突破一些成规是需要的,但必须由内行人去突破。在接见中,林榆请周总理为广东粤剧团题词,总理爽快地一口答应了。
几天后的5月17日,林榆和马师曾、红线女、李门等人又应邀参加周总理主持的为昆曲《十五贯》召开的座谈会,地点在中南海紫光阁,首都文艺界领导和知名人士都到会。周总理在会上就戏曲工作当前的情况和今后的工作方针,发表了讲话。周总理在会上讲了《十五贯》是自己奋斗出来的,同时也谈了看过《搜书院》的观感。总理说:“粤剧也是受了批评以后奋斗出来的。广东人在中南会演时受了批评,参加全国会演后回去就革新。去年我看了粤剧,已演得比较好,现在行家马师曾回来了,更不同了,提高了。粤剧有它发展的历史。过去我们只看到缺点一面,要求过高,对其艺术性及人民性忽视了。现你们埋头苦干,不怕受挫,和老艺人结合搞改革,情况改观了,粤剧有它的光彩,两个剧种的成绩都说明是奋斗不息的结果。粤剧是‘南国红豆’,应该重视。”
听了周总理的讲话,林榆倍感温暖,止不住热泪盈眶。一出《十五贯》救了一个昆剧,一出《搜书院》使粤剧“奋斗出来”了!周总理对粤剧的评价是多么客观公正啊。想起三年前,自己带队北上,粤剧受到严厉批评,当时压力重重,羞愧难当。今天也是他带队北上赴京,粤剧得到充分肯定,真是扬眉吐气,胸挺头昂。前后对比,水火两重天,怎叫他不感慨万千,心潮难平呢?林榆如周总理所说的那样,“参加全国会演后回去就革新”,与他的同事们一起卧薪尝胆,励精图治,革新求变,粤剧才有了今天这个样子。哪怕这种革新成绩只是初步的,也得到党和人民的赞扬,得到周总理的三次亲临指导。如果不是当事人,很难体会到林榆此时此刻百般交集的情感。他从内心感谢党和政府对粤剧的重视和支持,感谢马、红两位大艺术家,感谢广东粤剧团全体同志,几年来是他们与自己风雨同舟,甘苦与共,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正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自己的努力算是得到了一点回报。
几天后,周恩来总理派人把题词送来了。总理的题词是:“批判性地接受民族文化遗产,创造性地发展地方戏曲音乐,使祖国的文化艺术放出新的光彩。”林榆接过总理的题词,更是心潮起伏,感慨万端。他明白,周总理这个题词给戏曲改革指明了方向,是党和人民对粤剧的殷切希望,也将是广东粤剧团今后工作中的座右铭。
不久,林榆带队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在这里,粤剧《搜书院》拍成了彩色戏曲艺术片,并在全国放映。广东粤剧改革的成果,得以在神州大地传扬。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林榆满怀信心,抱着激情,准备为粤剧的改革和发展大干一场。对这位为粤剧改革有着重要贡献的人,本来应该充分肯定,应该放手让他带领粤剧大步向前。可是,命运却和林榆开了一次玩笑,他不但没被表彰,反而在政治上遭受了一次突如其来的无情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