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粤中船厂的“蝶变”

1998年,走过45年的粤中船厂光荣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中国工业舞台。1999年,中山市政府决定投资9000万元,将粤中船厂的旧址改建成占地面积11公顷的市民公园,取名“岐江公园”。它留给我们的是时代的进程和一座城市弥足珍贵的记忆。

卢兴江

1962年到1989年,朱凯仁在岐江河边的粤中船厂工作了27年。直到今天,说起让他印象最深的地方,还是粤中船厂。

从他居住的雍景园寓所西行到岐江河边大约三公里,他走路得半小时。踏过横跨岐江河的中山大桥,不远处就是“粤中船厂”了。不过,人事非昨,现场除艺术加工过的码头、船排、船坞和水塔外,已经没有当年老船厂的模样了。

尽管已是冬季,枯叶随风曼舞,但女孩子们仍旧将鲜艳的布块铺在草地上,听着音乐,享受着冬日的暖阳。有人弹着吉他边走边唱,有人在白色钢管的丛林中走着猫步,前面是弓着腰、推着机器拍摄的摄影师。孩子们在草坪上开心游戏,狗儿随孩子的心情追逐着飞盘……

询问游玩者,大家都知道这里叫岐江公园,却极少有人知道它的前身是粤中船厂,曾是中山的第一个国营工厂,曾造出全省第一艘铁质机动客轮“红玉号”,曾在抗美援越时,为前线建造了大量油船和货船,立下赫赫战功。鼎盛时期,工厂有近2000名员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粤中造船厂的员工,是社会各阶层人士所羡慕的。它还是中山工业文明的先导者和工业母机,它还入选全国水运工业五百强。当然,没有粤中船厂,就没有现在的岐江公园;没有当时的工业文明,也没有现在的生态文明。

岁月如流,这些光环和荣誉,已经被时间老人装进历史的口袋。

朱凯仁边走边看,他的思绪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民众捐砖瓦建起来的船厂

1953年初春,几乎每天都在下雨。虽然算不上大雨如注,却总是淅淅沥沥。也许归功于这些浪漫的雨水,西区沿岐江河的河滩、水田、基围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尽管基围内有一间破烂的煤油仓库、一间小型酱料加工厂和两间草棚,但居住在石岐的人们依然认为这里就是荒郊野外。没有人知道,这里即将发生重大改变,诞生中山工业文明。

新中国成立后,首先考虑的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广东省靠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而海产品是人类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不过,要想获得丰富的海产品,也并非易事,渔民需要出海打捞,打捞就需要渔船。基于这么一个简单的逻辑,省政府决定在省内建设五个船厂,分别在粤东的汕头、粤西的阳江、海南的文昌、广西的北海(当时文昌和北海属于广东管辖),而粤中则选择了中山。

选择中山,一方面是因为中山的地理位置较好,岐江河由西江进入,穿越市区后,直接进入珠江口,再往前就到了伶仃洋,对港澳有良好的辐射作用。另一方面,中山的造船业有着良好基础,岐江的上游沿线分布有多间小型船厂,虽然大多只能修船,却聚集了许多建造木船的师傅。

接到省里筹建粤中船厂的任务后,中山的地方官员迅速从各单位抽调得力干部,组成六人筹建小组。不等雨停下来,小组成员就到岐江河边考察,确定厂址。经专家组科学论证,最终建厂的地址选在了岐江河西郊,一片被石岐居民称为“荒郊野外”的地方。于是,用两间草棚搭成建厂初期的办公室,煤油仓库成了工具房,而酱料加工厂则变成了临时饭堂。

没有砖瓦和木材怎么办?慷慨的石岐居民拆掉了牌坊、围墙、危房,把大量的砖瓦和木材送到了建设工地。施工图纸很快就送到建设现场,没有资金和工人怎么办?市内的建筑单位派来技术工人,夜以继日,加班加点施工。工人们没地方住,没地方吃怎么办?当时的海员工会站了出来,无偿接收寄宿工人;模范电影院站了出来,提供搭食服务。

1954年7月1日,明媚的阳光下,简单而热烈的仪式中,粤中船厂建成并投产。

此时,刚满20岁的朱凯仁还在求学路上,做梦都没有想到八年后,他将成为粤中船厂的一员,后来还当上了管理近2000名员工的厂长,见证一个时代的辉煌。

落后的设备激情澎拜的工人

时间来到1959年6月,就读于武汉工程学院(现武汉工程大学)船机制造专业的朱凯仁修完全部课程,大学毕业。当时,大学毕业生稀缺,不仅包分配,而且非常抢手。朱凯仁被分配到了交通部海河总局机务处工作。三年后,他在老家中山结婚了,爱人也是中山本地人。刚结婚就相隔千里,多有不便,朱凯仁就申请调回中山工作。鉴于实际情况,海河总局予以批准,谈话的负责人告诉朱凯仁,在基层锻炼几年,处理好家庭问题后,随时回来,“海河总局的门向你敞开着!”

朱凯仁道谢后,离开了北京。消息很快传到了广州。省海河管理部门的负责人特意找到朱凯仁,希望他留在广州,理由是广州离中山很近,关键是省里缺人才,有利于个人发展。朱凯仁想了想,觉得留在广州跟留在北京差不多,夫妻还得分居两地,便婉拒了。

1962年6月的一天早晨,朱凯仁乘船来到岐江河边的粤中船厂。辞掉交通部工作的大学生要来粤中船厂上班,这事在干部和工人中间炸开了锅。因为自带光环,许多人以为厂里一定会给这个“神”一样的大学生安排一个领导岗位,没有想到的是,不等厂领导说话,朱凯仁直接申请到一线车间工作。领导觉得这个年轻人不一般,有培养前途,同意了。

从交通部海河局到粤中船厂,反差极大,但朱凯仁没有退缩。厂领导带他参观了整个工厂后,他多少有些失落。船厂实在太落后了,且不说整个厂区的建筑均为砖瓦木质结构,单说加工设备就够寒酸的。没有任何起重设备,通过岐江河运来的木材全靠工人肩扛。钢材太重,人扛不动,就借助涂了润滑油的木轨和一台固定在树上的卷扬机,外加人工力量拉上岸。因为没钱修水闸,拉运钢材等原材料的船只能依靠岐江河的潮起潮落,进出船排车间。很多时候,工人们需要半夜起床,彻夜工作。

修船车间是粤中船厂当时的基础车间,朱凯仁进到车间一看,车间只能修造小舢船(近海和江河上用桨划的小船)、小吨位木制驳船,以及少量机动渔船。工人师傅使用的工具只有木铇、螺纹钻、牛筋钻、板锯和线锯等,锯大木的则是风车锯。这里生产劳动强度极大,生产效率极低。虽然设备简陋,环境艰苦,但工人们激情澎拜,没有一个人抱怨和喊累。这是朱凯仁最大的欣慰,也就在这个场景之下,他暗下决心,利用自己的专业,协助厂领导改变现状。

不敢想的事变成了现实

1962年3月,春姑娘从冬眠中醒来。顺应时代潮流,已经接管粤中船厂的省航运厅决定对船厂进行大规模改造,上马钢质船舶项目。当时,船厂的环境和条件非常简陋和艰苦,听到这个重磅消息后,工程技术人员纷纷摩拳擦掌,期待新时代快些到来。可是,建造钢质船舶谈何容易?要人没人,要技术没技术,要设备没设备,大家的心里还是没底。

但是,厂领导的思想是统一的:没有条件,那就创造条件,逆势而上。没有技术,十多名有制造木船经验的工人被派到南京金陵船厂跟班学习,而且一学就是三个月。回厂后,“向金陵船厂工人学习,自力更生,向造钢船进军!”的口号悬挂在每个车间。没有设备,朱凯仁等技术骨干被委以重任,全力改造和上马船排、水闸、船坞和起重装备。

1963年,朱凯仁利用所学技术,设计出了重型吊架,降低船坞工的劳动强度。此时,钢船项目已经上马,大量的钢材需要从岐江河边的船上运送到岸边,靠人力显然不行。可是,问题来了,朱凯仁学习的是船机制造,不懂土建,而重型吊架要建立在地面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请示厂领导,前往省里的水利规划设计院学习。时隔不久,吊架建成。对于需要常年像牛一样用肩运输原材料的船务工来说,这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当重型吊架将15吨重的钢材提上岸时,岸边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两年后的1965年,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粤中船厂来了三位尊贵的客人。他们是粤中船厂的老领导请来的,都是退休老师傅。他们来自距离中山千里的上海江南造船厂,经验特别丰富。当时,船舶建造专家黎卓先生正在率队自行设计和建造省内第一艘内河钢质客货轮。就这样,在老师傅们的指导下,在缺乏冷加工设备的情况下,不到一年时间,钢质客货轮“红玉号”下水试航,取得成功。试航成功的那一刻,朱凯仁和许多同事热泪盈眶。

33艘“中山造”驶向战场

雍景园东门外一家咖啡馆里,和煦的阳光从窗外透过玻璃,洒落在桌面上,一半温暖一半凉。我们问朱老,在粤中船厂奋斗了几十年,您感觉最忙的是哪个时段?

“援越抗美!”朱老想都没想便弹出几个字,铿锵有力。“一年时间,我们开足马力,白天晚上都工作,制造了10艘50吨的小油轮,又做了21艘50吨小货轮和2艘渡车船,外加对应配件,陆续交接给了越南。这种船目标小,在小河中行动灵活,避开了美国的炮弹,在战场上立下了汗马功勋。”说这话时,朱老仍有一种自豪感。

1964年8月5日,美国借“北部湾事件”,发动侵略战争,威胁到我国安全,越南劳动党请求中国支援,“援越抗美”开始。1968年,粤中船厂突然接到省里一项任务,需要建造大量油轮和货轮。于是,全省三家有建造能力的船厂陆续报价,有报12万元的,有报10万元的,粤中船厂报价最低,建造一艘只需8.5万元。最终,省里拍板,每艘10万元。

时间紧急,必须马上建造。动员极其简单,厂领导讲话直奔主题,最后丢下一句话:不管加班加点,多辛苦多劳累,都得按时并且保质完成任务。“这些船可是赶着上战场啊!”

两个月后,升任主管技术员的朱凯仁带着首批5艘50吨的油轮接受省航运技术监督机构的试航验收,结果全部过关,而其他两个船厂制造的油轮温度超高,没有达标。座谈间隙,有人偷偷向朱凯仁请教:“按标准制造的,试航时,船机温度怎么就超标了?”朱凯仁轻声回复:“安装质量可能有问题!”对方有些疑惑:“怎么讲?”朱凯仁一语道破天机:“发动机和主机连接,我们只误差两个丝(编者注:一根头发约8个丝)。你们多少?”同行不出声了。

5艘50吨油轮开往海口,然后交到越南人手中时,朱凯仁的心中升腾起一股莫名的自豪感。接下来的时间里,粤中船厂继续开足马力,无论白天还是晚上,生产车间里机声隆隆,一派繁忙景象。一年时间里,在保证日常生产不受影响的同时,粤中船厂生产出33艘船。它们一批接一批驶向越南,登陆战火纷飞的前线。

曾是全国水运工业500强

33艘“援越抗美”油轮和货轮为粤中船厂赢得盛誉的同时,也蹚开了无边的经营渠道。

澳门航行香港的第一艘钢质货柜船“大发号”,亦是粤中船厂所建造。质优价廉加上交货快,粤中船厂拿下澳港线后,开始做起了海外船舶出口业务。航行在琼洲海峡的汽车渡轮及海洋航标船最早亦由粤中船厂建造。20世纪70年代,粤中船厂就是交通部定点生产船用柴油机的企业,船用135系列柴油机一时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80年代,粤中船厂与澳洲商人合作,开始生产经营玻璃钢游艇,产品远销澳洲。

造船厂属于装备制造业,选址岐江河畔的粤中船厂以其强大的金属加工能力和机械制造能力,很快成为中山名副其实的工业母机。船厂根据南方的气候特点,不仅建造了室内造船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开了国内造船的先河。鼎盛时期,粤中船厂曾有8个室内造船车间、2个船坞,船厂总人数接近2000人。当时,粤中船厂不仅是全省水运工业推行“工业宪法七十条”的试点单位,还被评为全国水运工业500强、广东省综合效益200强企业。

朱凯仁清晰地记得,改革开放初期,在“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指导思想下,中山许多工厂的吊车都是粤中船厂的产品,大跨度的厂房金字架多数是由粤中造船厂加工,岐江桥、员峰桥的钢结构也由粤中船厂加工配套,中山、珠海多座人行天桥亦是粤中船厂的杰作。

繁华散尽后的浪漫

一个晴朗的午后,已经是粤中船厂厂长的朱凯仁突然接到一个重要消息,粤中船厂正式被市政府纳入关停并转之列。这个消息虽然迟早要来,但对朱凯仁来说还是有些难以接受。毕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所有的粤中人都为之付出了青春和心血,也收获了幸福和喜悦,谁都不舍。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谁也无法阻挡。

朱凯仁能感受到的是,改革开放后,整个珠三角大量兴建桥梁、道路,以水路为主的运输开始让位于陆路运输。粤中船厂所在的位置,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逐步变成了城市中心,船厂的繁华逐渐散去,效益开始走下坡路,归于落寞在所难免。

1998年,走过45年的粤中船厂光荣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中国工业舞台,主营业务停产,开始进入清欠阶段。惋惜中让人安慰的是,粤中船厂歇业前,没有欠银行的贷款,也没有欠职工的工资等,这在那批关闭、转制、改革的国企中是少有的。

1999年,中山市政府决定投资9000万元,将粤中船厂的旧址改建成占地面积11公顷的市民公园,取名“岐江公园”。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北京大学景观规划与设计中心担纲设计,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俞孔坚出任首席设计师。粤中船厂“蝶变”岐江公园的序幕就此拉开。

两年后的2001年10月,公园主体建成,并对公众开放。次年11月,岐江公园内的中山市美术馆建成,正式向公众开放。

岐江公园在设计上保留了粤中船厂旧址上的许多旧物,包括所有古树、部分水体和驳岸;不同时代的两个船坞改成了游船码头和洗手间;废弃的轮船和烟囱等物变成了公园的大型雕塑;两个水塔则变成了艺术品,起名“琥珀水塔”和“骨骼水塔”;龙门吊、变压器、机床等废旧机器经艺术和工艺修饰后,散落公园各处,点缀着公园的同时,记录下曾经的辉煌。而奶白色的钢柱林是新建的,象征着当年船厂青年冲天的信念与干劲,水柱从布满铆钉的钢板中喷涌而出,象征粤中人曾经满怀激情的岁月;公园内,杂草和铁轨是今天的年轻人最喜欢打卡的地方。

艺术家和建筑师将粤中船厂变成我们生活家园的同时,也是收获满满。2002年10月,岐江公司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2002年度荣誉设计奖”,2003年获得“中国建筑艺术奖”,2004年获得“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金奖”“中国现代优秀民族建筑综合金奖”等多个奖项,2009年6月获得“国际城市土地学会2009年度ULI亚太区杰出荣誉大奖”。

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岐江公园带给我们的是时代的进程和一座城市弥足珍贵的记忆。

作者简介

卢兴江,祖籍甘肃文县,1970年出生。现居中山,供职于《中山日报》,从事新闻采写工作,任深度新闻部主任。2000年开始从文,曾就职于《晨报》(乌鲁木齐)、《华商报》(西安),任新闻采访部主任、首席记者等。从事新闻工作19年,发表新闻作品、报告文学超过5000篇,多次获新闻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