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语言生活动态(一)
- 熊文新 王克非
- 10054字
- 2022-09-02 20:46:03
2.3 欧洲
2.3.1 欧盟未能终止专利文本的语言之争注99
为使专利文件的翻译费用降到最低,欧盟2000年提出统一的泛欧专利设想。由于欧洲语言众多,采用何种语言撰写尚未取得共识,使这一想法难以落实。今年7月欧盟委员会曾提议采用英语、法语和德语翻译专利文本,遭到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强烈反对。在这个敏感问题上的提议需要全体一致通过才行。欧盟相关官员对此表示遗憾。他认为这一问题不尽快解决,将制约欧洲的创新、研究和发展。在现行制度下发明人要获得欧洲专利,需支付2万欧元,其中1.4万是翻译费用。类似情况在美国只需要1850美元。采用英、法、德3种语言书写专利文本能将翻译成本降低到680欧元。鉴于欧盟内部有关专利文本语言迟迟不能达成一致,英国、荷兰与瑞典等国希望采用一种“强化合作”的方式,在部分欧盟成员国间实现该设想。但缔约成员国至少要有9个。
2.3.2 欧洲对移民提出语言要求注100
欧洲各国最近对移民的语言要求普遍提高。譬如意大利就要求外来移民以及想要获得工作签证的外国人,必须参加意大利语水平考试,尽管题目并不太难。许多外国人称有种受到侮辱的感觉。奥地利政府甚至要求在入境时,外国人就必须掌握基本的德语技能,称此举可以使得外来人口能尽快融入奥地利社会。有人权组织对此表示抗议,称这对那些来自贫穷地区的移民并不公平。他们可能没有足够的金钱支付学习德语的费用。英国近来也制定了限制移民的策略,要求作为配偶赴英团聚者也需要先考英语水平。有人认为各国限制移民是因为经济不景气,或外来移民过多可能影响本地人就业,或担心恐怖主义分子入境。
2.3.3 欧盟官员称移民必须学习所在国的语言注101
9月26日是欧洲语言日。欧盟专员瓦西里欧表示,欧洲的多语生态必须得到保护;与此同时,移民必须尊重并学习所在国的语言。有媒体提出外国移民在选举中是否可以使用其母语,瓦西里欧称,要想维持所在国不同社区的融合,外国移民就不得不学习该国的官方语言。瓦西里欧表态的地方是有着23种官方语言的欧盟总部布鲁塞尔。在这里,多语现象一直是个热门话题。这位欧盟官员表示,尽管英语是最普及的外语,许多年轻人也都选择学习这门语言,但这远远不够。学和说其他外语意义深远,它能够为人们了解更多的外部世界提供机会。
2.3.4 英国前大臣“法语无用论”引发争议注102
英国前欧洲事务大臣、工党议员克里斯·布莱恩特(Chris Bryant),近日在国会下院表示:与没落的法语相比,汉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阿拉伯语在当今国际事务中更重要。法语原来当作国际外交语言,但最近30—40年影响力日渐减弱,已沦落为没用的语言。儿童应该学习在商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外语。除非有足够多的人使用,否则就不应该再学习法语这种语言。该言论受到保守党议员的指责,称此举“侮辱”了敏感的邻国。目前英国中学生会考,选择考法语、西班牙语和德语的学生从2000年的83.3%下降到2007年的48.3%。在工党政府下台前,他们计划从2011年开始强制英国7—11岁的学生学习外语。
2.3.5 伦敦奥运会被要求必须同时采用法语标识注103
伦敦即将举行夏季奥运会,一些法语社团要求本届奥运会的所有标识、公告以及传单都必须同时使用法语。他们要求其母语必须与英语的地位相当,因为1908年的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国际奥委会的官方语言是法语和英语”。由加拿大前总督米夏埃尔·让代表的法语国家组织与伦敦奥组委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谈判。伦敦奥组委方面辩称英语是世界共同语,不愿赋予法语特权。而法语国家组织则认为应该确保奥林匹克宪章得到尊重。该宪章是由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法国人顾拜旦制定的。法语国家组织计划高调组织7万人参加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举行的庆祝活动,以推进其法语事业。一些法语音乐家将在“我爱法语”的横幅下表演法语节目,如黎巴嫩说唱歌手和海地民间音乐艺人等。
2.3.6 派驻阿富汗英军学习当地语言注104
普利茅斯军营的英军放下武器,拾起了语言教科书,希望能赢得阿富汗人的信任。明年春天将赴阿富汗的数百名军人目前正参加语言培训课程。该课程教授阿富汗的两种主要语言——达里语和普什图语。军队将领相信这将有助于赢得阿富汗人的心,同时也能帮助执勤军人在执行地面巡逻任务时随时随地搜集情报。语言培训持续10周,学员在结束课程时预计能学到1000多个单词。课程采用沉浸式教学方式,每天会学习大量单词和词组,进行一些语言交际技能训练,譬如在执行搜查任务时如何得体地向阿富汗人询问,如何与阿富汗国民军军人和群众谈论阿富汗时政话题如塔利班运动等。
2.3.7 北爱尔兰政党网站遭爱尔兰语激进主义黑客攻击注105
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的3个网站最近被黑客攻击。页面被翻译成爱尔兰语。这次攻击是爱尔兰语激进分子所为。黑客接管了该党主网站和首席部长彼得·罗宾逊等人的网站。并在罗宾逊的相关页面上用爱尔兰语写道“我是彼得·罗宾逊,我支持爱尔兰语言法案”。在北爱尔兰,爱尔兰语的地位没有得到正式承认,当地的官方语言是英语。长期以来一直有民众希望改变这种情况,多次提出爱尔兰语言法案,但每次都被民主统一党否决,从而激发了民族主义政党和支持爱尔兰语的其他组织的仇恨。此前,黑客还攻击了爱尔兰统一党的网站。这种利用技术手段发泄对北爱尔兰语言政策不满的活动可能将持续下去。
2.3.8 威尔士语必须成为威尔士的官方语言注106
民众对威尔士议会政府就威尔士语法律地位的表态不满。威尔士语言法案早在17年前就已经提出来了。初衷是推动在威尔士的企业和公共机构更多使用威尔士语。威尔士语言委员会已致信文化遗产部长,要求他推动有关英语和威尔士语平等的修正案,同时不带任何附加条件地确认“威尔士语为威尔士的官方语言”。有人在议会大厦涂鸦抗议政府在威尔士语法律地位上的不作为,其中6人已被捕。
2.3.9 保护威尔士语的新组织成立注107
英国威尔士地区最近成立了一个新的语言组织,名为“语言的未来”(Dyfodol i'r Iaith)。该组织成员表示他们不仅会在社区民众层面运作,使威尔士语能在当地的社会和日常生活中更好发挥作用,还将通过宪法赋予的权利去试图影响政府公共政策和法规条例的制定,以更好地推广和发展威尔士语。50年前,威尔士党创建人之一桑德斯·刘易斯曾发出“威尔士语濒临灭绝”的警告,并创建威尔士语协会以拯救威尔士语。时至今日,威尔士语的命运却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新成立的组织将侧重教育、社区生活、经济、媒体和语言规划等方面的工作,并对所有民众开放。有观察家认为,威尔士语的保护工作此前多是街头抗议和直接对抗,该组织能够充分利用宪法赋予的权利,有望取得较好效果。
2.3.10 道路标识采用爱尔兰语或者双语引争议注108
爱尔兰梅奥郡的一位地方议会高级官员警告说,那些主张在该地设立双语路牌的社团或许应该反省自己的行为,因为这有可能使该地失去爱尔兰语区的地位。自从2005年梅奥郡确立只使用爱尔兰语的路标后,一些当地民众就积极呼吁路牌应采用双语标识,因为单语标牌容易给旅游者带来不便。一些原本只标有爱尔兰语的路标,后来都被人涂鸦喷漆,用英语重新标注了地名。去年年底梅奥郡地方议会的道路和交通委员会就受理了一些有关团体在道路标牌上使用双语的诉求案。当地官员称只用爱尔兰语标识路牌是官方语言法的要求。早在2009年语言文字委员会就曾致函地方政府,认为当地人喷漆改用英语路标的行为或许意味着该地民众不再想保留本地爱尔兰语区的地位。
2.3.11 爱尔兰议员应使用简明英语注109
爱尔兰议会上议院和下议院的议员们最近都获赠一本《简明英语风格指南》。该指南由爱尔兰议会语言服务机构和国家成人基本读写能力调查处(NALA)负责组织编辑,用来帮助立法者们与外界更好地沟通。爱尔兰议会表示此举是确保议会的日常事务都能够使用普通百姓看得懂、听得懂的语言。议员们应该能够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公众解释议会的运作和程序。另一本专为议会议员准备的《简明英语指南》也在印制中,预计下周五将运抵伦斯特议会大楼。这部指南被誉为简明英语的标准手册。爱尔兰议会将依据该指南,为造访议会大厦的公众和选民提供服务,同时还将采用简明英语来阐释爱尔兰的政治体制。
2.3.12 德国总统因言论不当辞职注110
德国总统克勒5月31日突然宣布辞去总统职务。原因是他有关“德军参与境外行动”的讲话被误解歪曲。前些天克勒检阅驻阿富汗德军之后,接受德意志电台采访时表示:对依赖外贸的德国来说,必要情况下应该使用军事手段保证贸易通道的畅通。由于刚刚访问阿富汗,国内舆论普遍认为此乃针对德国派兵驻扎阿富汗而言。由于德国民众普遍反对德军派驻海外,因此克勒此番言语受到广泛批评。克勒则辩称其原意是指打击索马里海盗等军事行动。克勒的愤而辞职依旧受到批评。反对党领导人认为作为负责人的领导人应该勇于面对批评。
2.3.13 多语言族群政治处理不当导致比利时政府垮台注111
比利时总理在本周四未能调解说荷兰语的多数派党团和说法语的少数派党团之间的棘手争端,随后宣布辞职。此次双方争执焦点是,布鲁塞尔一个郊区原是双语区。几年前荷兰语党派议员强行通过议案把这一地区划拨到荷兰语区,使该区大约10万名讲法语的选民只能投票给荷兰语政党。最近法语政党争取到该区法语选民的“特殊投票权”。围绕是否应取消“特殊投票权”,双方博弈僵持不下。3月21日谈判破裂,荷兰语保守党宣布退出执政的五党联盟。这个多语言国家内部不同语言族群之间的矛盾根深蒂固。语言问题常常引起民族分歧和政治分歧。
2.3.14 比利时新任首相语言问题惹争议注112
在比利时法语和荷兰语两派政党的争吵声中,新首相最终产生,埃利奥·迪吕波(Elio Di Rupo)当选。这一结果结束了比利时创纪录的540多天无政府的历史。比利时内阁15个席位一直以来都是由法语和荷兰语政党平分。荷兰语是比利时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法语紧随其次。迪吕波是该国自1974年以来第一位说法语的政府首脑。族群人数占优的荷兰语党派人士对此表示不满。法语党派发言人则辩称“无论说的是何种语言,都是比利时人当选首相”。代表不同语言族群利益的比利时政党之争导致了前政府垮台。此前比利时首相即使是荷兰语党派出身,也大多能说流利的法语,因此被看成是语言中立的。然而新任首相迪吕波的荷兰语基本不能有效沟通。对稳定荷兰语地区的民众情绪而言,新首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迪吕波表示他将努力学习荷兰语。
2.3.15 加泰隆人抵制西班牙的语言改革注113
西班牙政府计划对加泰隆人学校实施语言教学改革,这引起了加泰隆人不满。他们表示此次改革将破坏其文化身份的认同,增强西班牙语的地位。目前加泰罗尼亚地区学校教育采用当地语言,西班牙语只是作为一门课程学习。前不久,西班牙教育部要求学生不再参加用加泰罗尼亚语进行的考试,而参加用西班牙语和其他语言进行的考试。当地人士呼吁学校师生及家长增强社会凝聚力,抵制“对加泰罗尼亚语现代教育模式的空前攻击”。西班牙其他一些有自己官方语言的地区,如加利西亚和巴斯克自治区已接受用西班牙语教学的规定,但在加泰罗尼亚此事显得尤为敏感,因为当地曾一度在公共场合禁止说当地语言。近日该地谋求更大的自治权,与西班牙政府的矛盾不断升温。
2.3.16 俄罗斯新任官员须掌握英语注114
虽然俄罗斯与英语世界的关系不太融洽,但很多英语词已经进入到俄语当中。即便如此,俄国人整体的英语水平还不令人满意。俄罗斯政府表示,到2020年,必须要有20%以上的公务员通晓一门外语。从明年开始,新上任的官员应该精通英语。俄罗斯术语委员会支持政府的这一政策。他们认为这样能防止不良英语影响俄语。术语委员会还向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媒体发出倡议,敦促他们避免采用粗俗的英语词汇。因为一些英语词汇容易引起误解,不如用地道的俄语词代替。
2.3.17 俄罗斯开放政策导致人口普查所需语言激增注115
所有参加全俄人口普查的居民都可以从15种语言版本的人口普查表中任选其中之一填写。在名为“人口普查——俄罗斯民族政策的基础”的圆桌会议上,有关负责人透露:“除了俄语之外,人口普查表还被翻译成其他14种语言。”这其中除了包括俄语和6种俄罗斯境内的少数民族语言之外,还将包括8种国际语言。“有英语、越南语、汉语、西班牙语、法语、朝鲜(韩国)语、德语和土耳其语。现在的俄罗斯正变得越来越开放,对此我们也应该做出适当的反应。”
2.3.18 克罗地亚语将成为欧盟第24种官方语言注116
克罗地亚语将成为欧盟第24种官方语言。两个星期前克罗地亚结束了与欧盟的入盟谈判。通常情况下欧盟会将加盟国的官方语言作为欧盟官方语言之一。然而克罗地亚的情况有些不同。一些欧盟成员国声称只接受一种语言,即在该地区通行的,杂糅克罗地亚语、塞尔维亚语、波斯尼亚语和黑山语的混合语作为欧盟官方语言。这样,当操上述语言之一的其他国家加入欧盟时无需新增官方语言,能减少翻译费用。虽然该动议尚未正式提交,但很多外交官和欧盟议员认为上述语言其实是同一种语言,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并举证国际法庭审讯前南斯拉夫战犯时曾将案卷等翻译成波斯尼亚语、克罗地亚语和塞尔维亚语的混合语。克罗地亚官员表示如果欧盟不将克罗地亚语作为官方语言,则可能在全民公决中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克罗地亚总理亚德兰卡·科索尔称克罗地亚语被接受为欧盟官方语言之一将是克入盟谈判的重大成就。
2.3.19 立陶宛语言教育政策导致与波兰关系紧张注117
立陶宛与波兰两国关系由于历史原因和种族矛盾一直比较紧张。最近几周因立陶宛出台一部新的教育法案而使两国紧张关系骤然升级。该法案要求各学校必须采用国语对多门课程进行教学。波兰族人虽然是少数民族,但数量相当可观。目前全国约有80所学校采用波兰语实施中小学教育。上周有2000名波兰族民众聚集在首都维尔纽斯举行抗议活动。抗议活动在9月4日暂时停歇,因为当日波兰总理图斯克专门就此事造访立陶宛。图斯克表达了对居住在立陶宛的波兰族人的支持,并就民族语言教育等问题与立陶宛总理库比柳斯进行紧急磋商。立陶宛的新语言教育政策要求所有少数民族学校都必须开设国语课,并且对历史、地理等课程必须采用国语教学。
2.3.20 拉脱维亚将俄语增设为官方语言的可能性不大注118
一部分拉脱维亚民众试图修改宪法,要求将俄语增列为该国的官方语言,并发起面向全国的签名活动。根据宪法规定,只有征集到上次大选10%的选民联署签名,才有可能向议会提交修宪动议。这次签名活动从本月1日开始,月底结束。根据拉脱维亚中央选举委员会28日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距离预期的法定人数尚差11 000人。有观察员认为,即使签名请愿活动达到法定人数,法案提交到了议会,也可能会被驳回。由此将引发全民公决。此次活动由亲俄罗斯的“Dzimt ā valoda”(母语)社团等组织发起。根据现行宪法,拉脱维亚语是该国唯一官方语言。中央选举委员会12月1日起开始核实签名人数。
2.3.21 拉脱维亚俄语“官方地位”遭拒注119
拉脱维亚于2月18日就是否增设俄语为第二官方语言问题举行了全民公投。约75%的公民参与投票,其中超过七成投了反对票。投票结果进一步证明,尽管俄罗斯族人约占拉脱维亚总人口的1/3,俄语在波罗的海国家的地位仍旧没有改变。这次全民公投把俄语问题提升到政治层面,使拉脱维亚对强势邻国俄罗斯的同化政策心存戒备。日前俄罗斯选派俄语观察团参与公投的意愿遭到拉脱维亚回绝,俄方指责拉脱维亚违背了国际原则。俄罗斯这一举动在波罗的海其他国家引起了非议。爱沙尼亚一国会议员称,俄罗斯的立场表明拉脱维亚的国内紧张局势和民族极端化趋势只会使俄罗斯“渔翁得利”。
2.3.22 联合国专家敦促各方就拉脱维亚俄语公决展开对话注120
有关“赋予俄语官方地位”的法案近日在拉脱维亚的全民公决中被否决。为此联合国少数民族事务专家丽塔·以兹萨克(Rita Izsak)22日敦促拉脱维亚政府注意确保该国俄语少数民族族群的语言使用权利。“全民公决的结果不应看做某一个语言社团对另一个语言社团的胜利,而应视作一个契机,由此引发全民对拉脱维亚少数民族语言权利的更多关注。”她希望拉脱维亚政府能够排除历史偏见和误会,联合并团结该国各族民众。按照国际人权法,每个国家都应保障境内各少数民族群体依法享有文化、宗教及语言自主的权利。
2.3.23 拉脱维亚检察官支持从重处罚官方场合不说国语者注121
拉脱维亚的一个民族主义组织“一切为了拉脱维亚——祖国和自由”最近提交了一项议案,要求加大对在官方场合不说拉脱维亚语的公民的惩戒力度,罚款额度拟从50元增至500元。拉脱维亚人权事务监察官尤里斯·杨松斯(Juris Jansons)5月19日对此表示支持。虽然在拉脱维亚现有230万居民中,有将近一半(44%)的人群说俄语,但拉脱维亚语仍被确定为该国的唯一国语,俄语依然只是一门外语。今年4月,曾经有6000名拉脱维亚说俄语的公民联署请愿书,要求将俄语立为该国的第二国语。反对党、也是拉脱维亚议会第二大党派的“和谐中心联盟”,得到拉脱维亚俄语社团的最多支持。近来他们要求监察官重新审视对该法案的表态。按照规定,该法案必须经过拉脱维亚议会的多次辩论,并经总统在法案上签字才能生效。
2.3.24 白俄罗斯语的困境注122
白俄罗斯广告协会本周推出了一项海报竞赛,希望人们更多关注一个痛苦的社会问题,即白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白俄罗斯语越来越少。为了换取俄罗斯廉价的天然气和石油,白俄罗斯政府采取亲莫斯科的文化政策。白俄罗斯语在自己国内受到了压制。在媒体、学校教育等各领域,白俄罗斯语的使用日渐式微。就连总统卢卡申科的白俄罗斯语也说得很不地道。1995年在一次有争议的全民公决中,俄语曾在立法上成为该国的第二官方语言。如今的状况是很多白俄罗斯人尽管说白俄罗斯语不太流利,但好歹还能理解,因此有必要从现在开始加强白俄罗斯语的学习,培养国民对白俄罗斯国家身份的认同。
2.3.25 乌克兰官方语言议案引发议会“全武行”注123
5月24日晚,乌克兰议会就新的语言议案举行辩论。总统亚努科维奇(Yanukovych)领导的执政党提出欲将俄语作为该国俄语地区的官方语言的议案,而亲西方的反对党则希望乌克兰能够摆脱强邻俄罗斯的阴影而强烈反对通过该项议案。结果双方议员由于意见不和而大打出手,至少有一名反对党的议员由于头部受伤而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近些年来,乌克兰议会由于各方观点意见分歧而出现议员间肢体冲突的事件屡有发生。乌克兰按照主要使用的语言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位于东部和南部的俄语区以及位于西部的乌克兰语区。由于语言和历史关系,前者更希望与莫斯科保持传统的密切联系,后者则希望加入西方国家俱乐部并疏离俄罗斯。
2.3.26 乌克兰一城市保加利亚裔民众要求区域语言地位注124
乌克兰西南部城市伊兹梅尔的保加利亚人社区最近向法院提交诉状,指控当地政府无意赋予保加利亚语以当地区域语言的地位。据乌克兰通讯社报道,该市市长拒绝了当地一个委员会要求比照俄语,给予保加利亚语当地区域语言的地位。乌克兰议会新近批准的一项法案规定,如果某一语言的使用人口超过当地总人口的10%,该地方政府就有权给予该语言区域官方语言的地位。伊兹梅尔市保加利亚裔人口的比例不低于10%。当地的保加利亚人社团组织负责人表示他们还将致函乌克兰总统和议会,要求纠正这一行为。该市议会此前已经批准俄语的区域语言地位,如今保加利亚人也要求获得同样的语言平等地位。
2.3.27 乌克兰保护少数族裔语言与推广国语之间保持平衡注125
欧洲议会负责宪法事务的威尼斯委员会最近对乌克兰是否应将乌克兰语作为该国唯一国语做出表态。它将关注其适用条件是否满足,以及乌克兰语在该国多语言社会中的角色问题。该委员会呼吁乌克兰在保护各少数族裔语言和推广维系国家统一的国语之间保持平衡。乌克兰的语言问题主要发生在乌克兰语和俄语之间。评论家认为理想的状态是每个人都精通这两种语言;每个人都能够自由使用其中任何一种语言;每个人都承认其他人具有使用另一种语言的权利。目前情况是:大多数说乌克兰语的人能说俄语,并且对说俄语的人更宽容。说俄语的人却做不到这一点。乌克兰良好的语言环境还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建设。
2.3.28 匈牙利族民主联盟希望匈语成为罗马尼亚地区性官方语言注126
罗马尼亚匈牙利族民主联盟秘书长4月17日表示,希望匈牙利语能在20年内成为罗马尼亚匈牙利族聚居区的地区性官方语言。目前在罗马尼亚境内,有4个城市的匈牙利族人口超过了70%。近20余年来,匈牙利族人通过努力正逐步获得并扩大其语言使用权利。匈牙利语官方语言化的设想也获得了部分罗马尼亚族议员的认可。根据《罗马尼亚宪法》规定,罗马尼亚语是国家的唯一官方语言。因此,要实现这一设想任重道远,须得到更多罗马尼亚族政治家的支持,必要时还需对现有宪法进行修订。
2.3.29 摩尔多瓦司法部长称法官必须会罗马尼亚语注127
摩尔多瓦共和国司法部长阿列柯山德鲁·德纳赛宣布,今后最高法院理事会将不再任命或提名不会罗语者担任法官,即使其任职地区的多数居民仍然使用俄语而非罗语。对于那些不会罗语的在职法官,他们必须接受相关的语言测试。该事件的导火索是,两年前,一名说俄语的法官申请调任摩尔多瓦南方的科姆拉特地区,当地居民主要是乌克兰裔后代。在学习了两年罗语后,这名法官日前在与最高法院理事会成员会晤时仍无法使用罗语进行交谈。鉴于这一个案,司法部长最终做出了上述决定。摩尔多瓦共和国在历史上曾属罗马尼亚版图,后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后宣布独立。摩尔多瓦语(即罗马尼亚语)为该国官方语言,但境内仍有大量居民只会俄语。
2.3.30 摩尔多瓦国防部罗语普及计划成效显著注128
为了在军队中普及该国官方语言——罗马尼亚语,摩尔多瓦从2010年3月开始,在国防部内部率先开设免费的罗语在职学习班。目前,首届16名学员已经毕业。罗语学习班效果显著。所有16名学员不仅能够听懂罗马尼亚语,还掌握了较好的会话技能。据承担教学任务的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安德烈依·佳申科介绍,每届罗语学习班的学制为一年半,共有50课时。课程是针对那些俄罗斯裔的知识分子专门设计的,授课内容涵盖罗语中所有重要的语法点和大量词汇。学员毕业后还需要进行后续的语言实践环节。实际情况表明,参训学员在日常工作中,使用罗语进行交际和处理公文的能力均有大幅提升。
2.3.31 摩尔达维亚语不同于罗马尼亚语注129
5月1—16日,PRO TV电视台基希讷乌分部日前在摩尔多瓦共和国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837名受访者中约有2/3认为罗马尼亚所说的是一门不同于摩尔达维亚语的语言,仅不到40%的受访者认为两者是同一种语言。持前一种观点的受访者还举了一些双语词汇互译的例子。摩尔多瓦曾为罗马尼亚领土,二战后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后独立。其大部分国民为罗马尼亚族人,官方语言为摩尔达维亚语(亦作摩尔多瓦语)。普遍认为摩尔达维亚语即罗马尼亚语的一种次方言。使用摩尔达维亚语这一名称仅为凸显国家主权。
2.3.32 阿拉伯语首次亮相梵蒂冈教廷注130
为了调节与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关系,罗马教皇本尼迪克特的努力之一,就是宣布将阿拉伯语追加为梵蒂冈教廷的官方语言。10月10日在教皇每周三的教廷礼拜仪式上,阿拉伯语首次作为官方语言出现。出于对自身安全的担心,很多中东地区的基督徒背井离乡。该地基督徒数量由一个世纪前的20%降到5%。如果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出生率继续下降,该地区目前1200万基督徒到2020年可能还会减半。梵蒂冈教廷希望通过礼拜现场直播的阿拉伯语广播也能够慰藉基督徒的心理。梵蒂冈方面表示非常关注中东地区的穆斯林和基督徒的和平共处问题。此前一个月教皇曾专访黎巴嫩,调停叙利亚及中东地区的冲突。
2.3.33 因语言问题马其顿部长受指责注131
马其顿教育部长和劳动部长最近备受语言学者的抗议。这两个部门在最近完成的一项调查研究中,发现马其顿缺少的是数学家、工程师和信息专家,语言学家、经济学家、律师以及公务员队伍人员过剩,据此建议高校增加理工科招生配额,减招停招语言学新生,以适应市场人才需求。此言一出舆论哗然。人文学者们认为“马其顿的语言和文化代表的是国家利益,不能简单地以市场需求来分类”。教育部发言人称部长们的表态只是建议,并非最终决定。语言学家们表示宁可短缺面包、电力和水,但是不能削减对马其顿语的研究,尤其在当前马其顿语言及国家身份的认同受到强邻威胁的情况下。希腊一直反对马其顿使用现有国名,而保加利亚则认为马其顿语是保加利亚语的一支方言。
2.3.34 姆拉迪奇的辩护律师面临语言问题注132
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办事处主任马丁·彼得罗夫宣布,本周末将为战犯波黑塞族军队总司令拉特科·姆拉迪奇指派永久辩护律师。姆拉迪奇建议的两名辩护人之一,俄罗斯法学家亚历山大·梅杰耶夫周三参加了语言测试。根据规定,出任海牙国际法庭的辩护律师必须掌握一种该组织的官方语言(英语或法语)。测试结果将在两到三天后给出。但梅杰耶夫表示他并不想成为姆拉迪奇的首席辩护律师。另一名姆拉迪奇意中候选律师是来自贝尔格莱德的军事律师米洛斯·沙吉奇。然而他只会说塞尔维亚语、俄语和阿尔巴尼亚语,因而不适合这项工作。但这两名律师都可以作为姆拉迪奇的辩护团队成员。团队成员没有义务出庭,因而无需证明外语能力。
2.3.35 南斯拉夫的语言难题注133
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往往容易激发民族主义情绪,语言问题在其中充当的是分裂而非团结统一的角色。南斯拉夫解体后,确定国语成为新国家的主要任务。波斯尼亚语、克罗地亚语、黑山语和塞尔维亚语分别被定为各国国语,尽管它们几乎可以被看做是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德国、奥地利和瑞士是不同的国家,可说的都是德语,尽管这些国家历史上也曾暴力相向。在原南斯拉夫地区,民族主义其实应该让位于和平共处。语言问题被过分强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