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中国书学基础技法

笔法

执笔法

五字执笔法

学习书法,首先要学习执笔。大书法家苏轼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一般常用的执笔方法是唐代书法家陆希声总结的五字执笔法:、押、钩、格、抵。执笔法的要领是:指实、掌虚、管欲直、脚放平、胸与桌沿有一拳距离。古人关于执笔的论述颇多。总结起来,有指法、腕法二大类。指法者,即、压、钩、格、抵五指执笔法;腕法者,就是让笔管垂直于纸面(并不是指笔管在运笔时永远与纸面保持垂直状),随笔势的往来,前后左右,提按起伏,始终持之以正,这样就能做到笔势圆活了,腕法不正确用笔就会僵死。

:用大指上节内侧压住笔管;

押:用食指对应大指,夹住笔管;

钩:中指上节将笔管钩住;

格:无名指背顶住钩向里的笔管,使之直立;

抵:小指顶着无名指,以为辅助。

下面我们详细说说执笔的要点。

指实,手指执笔时要握实,外侧四指要相互靠拢,密实而不松散。

掌虚,执笔时掌心要虚空,无名指和小指都不要贴到掌心,要像手心里握有鸡蛋。大拇指和食指间的虎口要张开。这样,运笔就能稳实而灵活。

腕平,是指手腕与桌面要平行。康有为说:“欲用一身之力,必平其腕,竖其锋。”

掌心虚,从上看执笔有“眼”,不可攥死。

执笔腕要平

腰背直,就是身子要正,这样用力才匀衡,写字才端正。

脚放平,这样才能心平气和,而且能把周身之力很自然地运用到笔端。

执笔高低要合适。执笔的高低是指从笔管下端笔根与笔管相接处到执笔的无名指(第四指)第一节指背顶着笔管的切点的距离。

明末清初大书法家宋曹在《书法约言》一书中说:“笔在指端,掌虚容卵,要知把握,亦无定法,熟则巧生。又须拙多于巧,而后真巧生焉。但忌实掌,掌实则不能转动自由,务求笔力从腕中来,笔头令刚劲,手腕令轻便,点画波掠,腾跃顿挫,无往不宜。若掌实不得自由,乃成棱角,纵佳亦是露锋,笔机死矣。腕竖则锋正,正则四面锋全,常想笔锋在画中,则左右逢源,静躁俱称,学字即成,犹养于心,令无俗气,而藏锋渐熟。藏锋之法,全在握笔勿深。深者,掌实之谓也。譬之足踏马镫,浅则易于出入,执笔亦如之。”

有一点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执笔的时候不要握笔过紧,清代书学理论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说道:“古之所谓实指虚掌者,谓五指皆贴管为实,其小指实贴无名指,空中用力,令到指端,非紧握之说也。握之太紧,力止在管而不注毫端,其书必抛筋露骨,枯而且弱。”

执笔高低

执笔的高低要根据字体的类别、大小和笔管的长短而定,笔管一般长约五寸,一般来说,写小字执笔要低些,笔管无名指抵笔处离笔头一寸左右;写中楷或大字,执笔要高一些,约二寸左右;写大楷和草书笔管要再执高一些,约三寸左右。执笔越高,回旋的幅度就加大,更便于挥运。但过高了,下笔飘浮,写字无力。

“初唐四家”之一的虞世南在《笔髓》一文中说:“笔长不过六寸,提管不过三寸,真一,行二,草三。”

①这是写小字时候的执笔方法,执笔的手接近于笔毫,这样执笔的力量容易达到笔端。

②这是写中楷字时的执笔方法,执笔位置适中。

③在写大字或写行草书的时候,执笔的位置要高一些,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掌握。

·延伸阅读·

一分笔

笔毫部位的一种。一、指把笔头从腰(笔头的二分之一处)到端部分成三等分,靠近笔端的部分,称为“一分笔”。一分笔触纸较浅,写出的笔画纤劲。宋徽宗赵佶善用一分笔,所书瘦劲多姿的“瘦金书”自成一体,流传千载。二、指把笔管从腰(笔管的二分之一处)到端(笔根处)分成三等分,靠近端的部分,称为第一分。初学习书者或书写正楷、隶、篆书体宜执一分处。

二分笔

笔位的一种。指把笔头从腰(笔头的二分之一处)到端分成三等分,中间的一分为“二分笔”。二分笔写出的笔画丰腴。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多用二分笔,以圆润而峭劲的书体风格流传后世。初学书者或书写行书字体宜执二分处。

三分笔

这里有两义:一、指把笔头从腰(笔头的二分之一处)到端分成三等分,靠近腰的部分为“三分笔”。三分笔写出的笔画浑厚。唐书法家颜真卿善用三分笔,以深厚雄健、气势磅礴的书体特点名重后世。二、指把笔管从腰(笔管的二分之一处)到端(笔根处)分成三等分,靠近腰的部分为第三分,逸宕飞动的草书,宜执三分笔处。

晚明书家赵宧光在《寒山帚谈》中说:“真书宜揾重,故执笔去笔头一寸或一寸二分;作行书则稍宽纵,执宜稍远,去笔头可二寸;作草书则运笔流宕,势疾而逸,执笔更远,去笔头当三寸矣!”他还说道:“执笔不可好奇,但取适意,则力生焉。”

捻管法

执笔法之一。《集韵》:“捻,捏也。”以大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捏住笔管之顶端处,站立作书。元陈绎曾《翰林要诀·执管法》云:“捻管:大指与中三指捻管头书之,侧立案左,书长幅钓字。”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执笔卷第二》云:“捻管法,黄伯思曰:流俗言作书,皆欲聚指管端,真草俱用此法乃善。余谓不然。笔长不过五寸,作草亦不过三寸,而真行弥近。若不问真草,俱欲聚指管端,乃妄论也。今观晋、宋及唐人图画、执笔图,未尝若此,可破俗之鄙说。捻管之法,可书长幅大草,犹张长史以头濡墨,岂有笔法,即醒亦称神。草无一定也,若真行不可无指法矣。”

提斗法

执斗笔的方法。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执笔卷第二》云:“韩方明曰:提斗运肘,作榜署法也,与撮管略同。斗大则后以一指拒之,斗小则后以两指拒之。其法顺易而逆难,故不拒不可也。”又云:“赵宧光曰:提斗书榜字,即撮管法也。撮管不可作小楷,点画多懈。”

提斗法

腕法

作书时运腕之法很重要。唐李世民云:“大抵腕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自然手腕虚,则锋含沉静。”执笔不光是手指的动作,还要掌握好手腕的运用。古人说,运指不如运腕,还有的书法家有腕活指死之说,这是不对的。实际上,腕固宜活,指安得死?肘使腕,腕使指,血脉本是流通,牵一发而动全身,何况手臂与腕指本为一体,必然是一动则全动。此理易明。若使运腕而指意漠不相关,则腕之运也必滞,其书亦必至麻木不仁,所谓腕活指死者,不可以辞害意。不过腕灵则指定,其运动处,不著形迹,运指腕随,运腕指随,有不知指之使腕与腕之使指者,久之,肘中血脉贯注而腕也会随之而定了。周身精神贯注,则整个手臂的运动都会自然而得心应手了。所以执笔一定要自然,不可以矫揉造作。执笔用力要轻,手指和手背要作环抱状,则虎口自圆,掌心自虚。又先须端坐正心,则气自和,血脉自贯,臂自活,腕自灵,指自凝,笔自端。这个时候,腕子、手掌、手指、毛笔,都运用在一心了,到了熟极巧生,就是所谓心忘手、手忘笔的境界了。

北宋苏轼《东坡集》中说:“欧阳文忠公谓余,当使指运而腕不知,此语最妙。方其运也,左右前后,却不免攲侧,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绳,此之谓笔正,柳诚悬之言良是。”

枕腕、提腕和悬腕

腕法有枕腕、提腕和悬腕三种。

枕腕:以左手枕右手腕。此法可用来写小楷及小草。如果写大楷大草,手腕不便回旋转折,笔力不足,笔势难伸,写出的字拘谨无力。

提腕:即肘着案而虚提手腕书写。提腕法宜写中楷字。如果写大字,因肘部搁于桌上,会限制运笔的幅度和力量,写出的字没有气势和力量。

悬腕:即将腕、肘悬起,整个右臂离开桌面,凭虚而运笔。悬腕宜写大字,全身气力可通过臂肘腕指,达到毫端,写出的大字气韵贯通。

枕腕图

提腕图

悬腕图

运腕:即写字时腕部将身上的力量输导入手指至笔端的中枢环节的运动。写字时不仅仅是手指的力量,而且要运用全身的力量,而全身的力量是通过腕部达于手指的,所以写字必须运腕。写大字更需要运腕。字越大,摆动幅度越大;字越小,摆动幅度越小。要使指、腕、肘三者配合,写出的字才能血肉丰实,筋骨强健。多数人采取小字运笔在掌指,大字运笔法兼肘腕。

初学书法的人,习惯于将右手腕直接贴住桌面,这样是谈不上运腕的。从严格训练的角度来讲,初学者练字一开始,就要用悬腕法。这种方法是让腕部和肘部离开桌面空悬起来,肘部要略高于腕。腕部只要离桌面一指即可。

元代书家陈绎曾在《翰林要诀》中说:“枕腕以书小字,提腕以书中字,悬腕以书大字。行草即须悬腕,悬腕则笔势无限,否则拘而难运。今代惟鲜于郎中善悬腕书,问之,则瞑目伸臂曰:‘胆!胆!胆!’”

明代徐渭于《论执管法》一文中说:“古人贵悬腕者,以可尽力耳,大小诸字,古人皆用此法,若以掌贴桌上则指便粘著于纸,终无气力,轻重便当失准,虽便挥运,终欠圆健。盖腕能挺起则觉其竖,腕竖则锋必正,锋正则四面势全也。近来又以左手搭桌上,右手执笔按在左手背上,则来往也觉通利,腕亦自觉能圆,此则今日之悬腕也,比之古法非矣,然作小楷及中品小草犹可,大真大草必须高悬手书,如人立志要争衡古人,大小皆须悬腕,以求古人秘法。”

回腕法

执笔法之一。清代书法家何绍基用此法。清周星莲《临池管见》云:“回腕法,掌心向内,五指俱平,腕竖锋正,笔画兜裹。”此种执笔法,是想做到腕肘并起,但是因为腕一回着,即僵硬不便运动,也就无法运腕,很难做到笔笔中锋。身法在作书时也难于发挥运笔之势。坐或立姿势不加考究,也能影响全身之力贯于腕指。所以这不是一个可以普遍采用的腕法。

执笔运腕和字的筋与骨

运笔之法,目的在于书写的文字刚劲有力,气势雄强。宋苏轼《论书》云:“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书也。”唐蔡希综《法书论》云:“每字皆须骨气雄壮,爽爽然有飞动之态也。屈折之状,如钢铁为钩,牵掣之踪,若劲针直下。”卫夫人《笔阵图》云:“善力者多骨,不善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字之骨,产生于作书过程中,执笔之大指下节骨有提有纵的运动,使点画有筋有骨。元陈绎曾《翰林要诀·骨法》云:“字无骨。为字之骨者,大指下节骨是也。提之则字中骨健矣。纵之则字中骨有转轴而活络矣。提者,大指下节骨下端小竦动也;纵者,骨下节转轴中筋络稍加和缓也。”

悬腕作书时,能使字的筋脉相连有势。明丰坊《书诀》云:“书有筋骨血肉,筋生于腕,腕能悬,则筋脉相连而有势,指能实则骨体坚定而不弱。”清朱履贞《书学捷要》云:“书有筋骨血肉,前人论之备矣,抑更有说焉?盖分而为四,合则一焉,分而言之,则筋出臂腕,臂腕须悬,悬则筋生。”又有筋乃笔锋之说。元陈绎曾《翰林要诀·筋法》云:“字之筋,笔锋是也。断处藏之,连处度之。藏者首尾蹲抢是也,度者空中打势,飞度笔意也。”

用笔法

学会正确的执笔方法,目的在于成功地用笔,通过毛笔和笔毫在纸面运动,写出有骨有肉有生命力的线条来。著者根据前人公认的、被千百年来书法家的实践检验过的理论,将用笔的方法作个简明介绍。

逆势起笔

逆势起笔要求做到“欲右先左”“欲下先上”“欲左先右”。凡起笔都必须有一个“逆势”。这是一个按照笔画前进的方向取一个反方向的落笔动作。就是能使笔画刚劲有力,含蓄饱满。

在掌握逆入的基础上,应注意:横画直落笔,竖画横落笔。落笔实际上是个迅疾的顿笔动作。这样可以充分铺毫,为笔画方起创造条件。

起笔动作,可分为三步。以横画为例:第一步先逆势向左;第二步快速直落笔,铺开笔毫;第三步略拎锋毫慢慢向右上方。

起笔有藏锋、露锋两种。落笔时用逆锋取势写成的谓“藏锋”,也称“逆锋”。藏锋可以使笔画圆润、浑厚,所谓“藏锋以包其气”。露锋,是由斜笔或尖落笔写成的,笔锋入纸时,其锋外露。斜落笔写成的叫“侧锋”。露锋可使笔画俊秀生动,所谓“露锋以纵其神”。要使用笔富于变化,用笔时,应该将藏、露配合使用。

藏锋求动起笔要逆入以蓄势。“逆入”就是倒逆笔锋,起笔时笔尖朝向笔画走向的一方,欲下先上,欲右先左。起笔的藏锋就是用的逆入笔法。

逆势起笔使得书法这种静态艺术产生一种动势的美,好像射箭,往后一拉弓,就产生了百步飞矢之势。藏锋蓄势有实地和凌空两种。“实地”就是在纸上藏锋,“凌空”是在空中完成蓄势动作。晋代王羲之在《书论》中说:“第一须存筋藏锋、灭迹隐端。用尖笔须落锋混成,无使毫露浮怯;举新笔爽爽若神,即不求于点画瑕玷也。”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如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清代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写道:“字有解数,大旨在‘逆’。逆则紧,逆则劲。缩者伸之势,郁者畅之机。”“凡字每落笔,皆从点起,点定则四面皆圆,笔有主宰,不致偏枯草率。波折钩勒一气相生,风骨自然遒劲。……又云:‘自收自到,自起自结。’皆此意也。褚河南行书,赵文敏行楷,细参自能悟入。”

运笔法

运笔首先要掌握中锋行笔的方法。这是中国书法传统的基本笔法。中锋行笔是指笔毫铺开后,笔锋沿笔画中线移动的一种方法。基本功扎实,擅长中锋行笔者,用湿墨把字写在大薄纸上,晾干后反过来看,只见笔画中间有一条黑线,这便是中锋运行的路径。清代周星莲于《临池管见》中说:“所谓中锋者,自然要先正其笔。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笔正则锋易于正,中锋即是正锋,自不必说,而余偏有说焉。笔管以竹为之本,是直而不曲,其性刚,欲使之正,则竟正。笔头以毫为之本,是易起易倒,其性柔,欲使之正,却难保其不偃,倘无法以驱策之,则笔管竖,而笔头已卧,可谓之中锋乎?又或极力把持,收其锋于笔尖之内,贴毫根于纸素之上,如以箸头画字一般,是笔则正矣,中矣,然锋已无矣,尚得谓之锋乎?或曰:此藏锋法也。试问:所谓藏锋者,藏锋于笔头之内乎?抑藏锋于字画之内乎?必有爽然失恍然悟者。第藏锋画内之说,人亦知之,知之而谓惟藏锋乃是中锋,中锋无不藏锋,则又有未尽然也。盖藏锋、中锋之法,如匠人钻物然,下手之始,四面展动,乃可入木三分,既定之后,则钻已深入,然后持之以正,字法亦然,能中锋自能藏锋,如锥画沙,如印印泥,正谓此也。然笔锋所到,收处、结处、掣笔映带处,亦正有出锋者。字锋出,笔锋亦出,笔锋虽出,而仍是笔尖之锋,则藏锋、出锋皆谓之中锋,不得专以藏锋为中锋也。”

·延伸阅读·

执笔落纸,如人之立地,脚跟既定,伸腰舒背,骨力自然强健。稍一转动,四面皆应。不善用笔者,非坐卧纸上,即蹲伏纸上矣。欲除此弊,无它谬巧,只如思翁所谓,落笔时先提得笔起耳。所谓落笔先提得起笔者,总不外凌空起步,意在笔先。一到著纸,便如兔起鹘落,令人不可思议。笔机到则笔势劲,笔锋出,随倒随起,自无僵卧之病矣。

——周星莲《临池管见》

中锋用笔

我们来看毛笔,毛笔笔尖最主要的一撮笔毫叫主毫,围绕在它周围的笔毫叫副毫。当我们写字的时候,让笔的主毫经常在笔画的中心行走,这就叫“中锋行笔”。这样写字,笔头所含的墨汁从笔的主锋注入纸里,渗向笔画边缘,写出来的点画中间浓重,两边浅淡,有立体感。

如果在运笔的时候,毛笔的主毫在笔画的一侧,副毫在另一侧运行,那就叫“偏锋行笔”。这样行笔笔力不能贯注,笔头所含的墨汁就会过多地渗入点面一侧,如果总是偏锋行笔,点画浮薄无力。

在笔运行时,笔的运行方向和整个笔毫的指向肯定是相反的,中锋和偏锋不一样的是:中锋行笔的笔尖(锋)指向笔的运行方向相反的一方,并在笔画中心运行;而偏锋行笔的笔尖(锋)指向和笔的运行方向的中轴线相垂直的一方。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略一停顿,把笔锋提一提让主毫端接触纸面,再接着运笔,又是中锋行笔了。我们不断地写字运笔,不断地提、按,就能不断地调正笔锋,保证中锋用笔,好像踩钢丝的人,左右摇摆,而重心常不离开中心。

我们在起笔之后,笔毫在纸面上运行,如果又浮又滑,写出的线条必然浮薄无力。要写出遒劲生动的线条,必须运笔要“涩”,笔意往前走,却好像有物阻挡,两力相争,对抗前行,笔毫在纸面上摩擦“沙沙”作响,这就是“涩笔”。但是,涩容易“滞”,片面求涩则笔墨就会凝滞失去神采,所以还要行笔有求速的动势,这就是所谓“疾”,疾就是快,也称为“捷”。疾涩相生,写出的线条自然苍润有神。

清代书家沈宗骞于《芥舟学画编》中说道:“笔行纸上,须以腕送之,不当但以指头挑剔,则自无燥烈浮薄之弊。用之既久,渐臻纯熟沉著,而笔画间若有所以实其中者,谓之‘结心’。其法始焉迟钝,后乃迅速,纯熟之极,无事思虑而出之自然,而后可以敛之为尺幅,放之为巨幛,纵则为狂逸,收则为细谨,不求如是而自无不如是者,乃为得法。古人谓笔画若刻入缣素者,用此道也,犹作书之入木三分也。”

古人说,“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得疾涩二法,书法之妙尽矣”。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有些人写字喜欢用“颤笔”,使笔上下颤动,以求所谓苍劲之感,结果写出来的字线条中间断气,矫揉造作,俗气可厌。

收笔的方法

字的每一点画全靠收笔以最后完成,要使一笔形神兼备,必须写好收笔。

写好收笔要注意两点:一是将笔运送到最终端,稳、准、明、利,不可仓促收笔或迟疑不决;二是起笔时回锋映带,力求笔虽尽而趣无尽,笔短而意长,令人回味。

在写收笔时,笔力要一直送到家,笔锋临离纸的时候仍须是力透纸背的。笔是在提起,而锋却是在入纸,这样的收笔可使线条神完气足。如果力未贯注至笔画终端即仓促收笔,即笔枯气短;如果该收笔回锋时却迟疑不决,即笔钝墨滞,都成败笔。宋代米芾曾讲,收笔应当“无垂不缩,无往不收”。这就是人们说的收笔时的“护尾”。清人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说:“大凡一画起笔要逆,中间要丰实,收处要回顾。”“回顾”就是回锋以呼应起笔,前后一贯,浑然天成。

清末陈簠斋在《习字诀》中说:“收笔立得住,即是下笔之法无误;收不住者,即下笔时法仍未尽善。凡事慎终于始,小道迹然。要好,全在不苟。”

清代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一书中写道:“字画承接处,第一要轻捷,不着笔墨痕,如羚羊挂角。学者工夫精熟,自能心灵手敏,然便捷须精熟,转折须暗过,方知折钗股之妙。暗过处,又要留处行,行处留,乃得真诀。”

需要注意的是,收笔时线条不要有圭角,圭角即圭玉之棱角,借指字之棱角,亦指锋芒。明彭大翼《山堂肆考》云:“凡用笔不欲太肥,肥则形浊;不欲太瘦,瘦则形枯。不欲多露锋芒,露则意不持重;不欲深藏圭角,藏则体不精神。”南朝梁武帝萧衍《答陶隐居论书》云:“夫运笔邪则无铓角,执笔宽则书缓弱。”

总的来说,整个运笔过程要追求笔法分明、线条圆润。明代倪苏门在《书法论》中说:“八法转换要笔笔分得清,要笔笔合得浑,所以能清能浑者,全在能留得笔住。其留笔只在转换处见之,转换者,用笔一正一反也。此即结构用笔也,此即古人回腕藏锋之秘,不肯明言,所谓口诀手授者。试问笔如何能留?由先一步是练腕力,练到不坠之时方才用留笔。笔既留矣,如何能转?曰即此转处提笔取之,果能提笔又要识得换笔,提而能换,自然笔笔清、笔笔浑。然此法贵在窗下用熟,及临书之时,一切相忘,惟有神气飞舞而已。所谓抽刀断水,断而不断是也。”

常用笔法介绍

疾与涩

运笔之法。疾,即疾势,一般用于啄、磔、趯等笔。然疾非一味简单快速,仍须起伏行笔,急遽有力。如“磔”,开始一折稍短,行笔宜略快;中间一折较长,须放纵行笔;末一折,又须快行笔。近出锋处,一按即收。涩,指涩势,是使笔毫行墨要留得住,又非停滞不前,须紧而快地向前推进。书家有用“如撑上水船,用尽力气,仍在原处”来比喻涩势的,很是形象。由于字之点画不同,故行笔之法各异。汉蔡邕《九势》云:“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趟之内。涩势在于紧驶战行之法。”

万毫齐力

运笔之法。即笔毫平铺纸上,力量控制到笔毫的全部,使笔毫根根都起作用,达到“万毫齐力”之效。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述书上》云:“吴江吴育山子,其言曰:‘吾子书专用笔尖直下,以墨裹锋,不假力于副毫,自以为藏锋内转,只形薄怯。凡下笔须使笔毫平铺纸上,乃四面圆足。’此少温篆法,书家真秘密语也。”

换笔心

笔心,即主毫、主锋。在运笔过程中,改变主锋方向曰“换笔心”。清刘熙载《艺概》卷五《书概》云:“笔心,帅也;副毫,卒徒也。卒徒更番相代,帅则无代。论书者每曰‘换笔心’,实乃换向,非换质也。”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述书》中云:“盖行草之笔多环转,若信笔为之,则转卸皆成扁锋,故须暗中取势,换转笔心也。”

接笔

运笔之法。即笔画相接处写法。字之结构中,左与右相接,上与下相接,必有固定位置。所谓“斗笋接缝”,因接处多用尖笔,故亦称“尖接”。又视尖接笔画的多少及形势,分“一尖接”“两尖接”等。清蒋和《书法正宗·接笔法》云:“一尖接‘亻’‘人’;两尖接‘冂’;三尖接‘支’,即三笔末锋在一处;四尖接‘攵’;五尖接‘欠’,即五笔在一处,须用五尖。”“两并遥尖接‘于’,如‘行’字右旁,第二画不可用折,又不可紧接,当以尖遥接左旁。”清朱和羹《临池心解》云:“字画承接处,第一要轻捷,不着笔墨痕,如羚羊挂角。”

搭锋

运笔之法。即字的第一笔点画起笔的笔锋,承上一字最后一笔的笔锋写法。宋姜夔《续书谱·笔势》云:“下笔之初,有搭锋者,有折锋者,其一字之体,定于初下笔。凡作字,第一字多是折锋,第二、第三承上笔势,多是‘搭锋’。”

丝牵

运笔之法。即笔势往来牵带之纤细痕迹,见于先后点画之间者。亦称“牵丝”“引牵”“引带”或“游丝”。清笪重光《书筏》云:“字筋之融接在纽转,脉络之不断在丝牵。”又云:“人知直画之力劲,而不知游丝之力更坚利多锋。”宋姜夔《续书谱·草书》云:“自唐以前多是独草,不过两字属连,累数十字而不断,号曰‘连绵’‘游丝’,此虽出于古人,不足为奇,更成大病。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何尝苛且。”历来书家都知道这句话:“牵丝为有形之使转,使转乃无形之牵丝。”

笔法十二意

我们介绍两种说法:一、唐颜真卿有《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其主要内容有十二条:平谓横,直谓纵,均谓间,密谓际,锋谓末,力谓骨体,轻谓曲折,决谓牵掣,补谓不足,损谓有余,巧谓布置,称谓大小。二、《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大同小异,然亦有其特点。其主要内容是:一曰洁,二曰空,三曰整,四曰放,五曰因,六曰改,七曰省,八曰补,九曰纵,十曰收,十一曰平,十二曰侧。清冯武《书法正传·纂言中》云:“子云十二字比长史更觉周密。其曰洁者,所谓如印印泥,笔画圆净也;其曰空者,即黑白分明也,一字一行一幅皆有其空处也;其曰整者,即形体端严,配立不倾斜也;其曰因者,乘上势也;其曰改者,不重复也,一字之中亦有重笔,不可不变。曰纵者,敛之反也;曰收放者,对笔画而言也;曰平者,稳重也;曰侧者,取势也。”

笔法十门

清冯武《书法正传·纂言上》载有“笔法十门”,除讲笔法外,书中还论及结字规则等方面。“笔法十门”主要内容有:一曰啮镞门,此一门亦曰书之祖也,亦曰书之命也。又云:乾坤清气。此古诸圣秘而不传者也。(冯武注云:多力多筋则清,无力无筋则浊。)二曰阻阳门,浓淡、去住、内外、肥瘦等。(冯武注云:妙在有形者为阴,妙在无形者为阳。)三曰君臣门,内外、左右、上下,君须君,臣须臣,不得违背。(冯武注云:即宾主也。一笔是主,众笔是臣,须有相顾意。)四曰向背门(或乡背),乡即俱乡,背即俱背,不得一乡一背。(冯武注云:此言一字内也。)五曰偏枯门,不得一边真一边草,一面大一面小也。(冯武注云:亦说一字。)六曰孤露门,肥瘦、上下不等,名曰孤露,须得自在。(冯武注云:妙在形势束裹。)七曰五指玲珑门,凡点笔常避相触也。(冯武注云:一字内点画皆有逊避,黑白分明也。)八曰停笔迟涩门,迟自迟,涩自涩,常欲令其透过纸背。(冯武注云:此言得势也。)九曰通气门,亦云通水,凡点画令通其气,不得塞也。十曰顾答门,凡点画字势,常须相顾也。

从根本上说,书法兼有文字和书法艺术两种含义。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书法是文字(汉字)书写的艺术。所以我们说,书法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不仅要写正确,还要写得美。所以从古到今的书法家在不断地创造新的笔法,来丰富中国书法艺术,“笔法十门”也是一种总结。

浓与淡

运笔时,掌握好用毫的深浅和墨色的浓淡,能使字的点画丰满而有神韵。陈绎曾《翰林要诀·肉法》云:“捺满,提飞。字之肉,笔毫是也。疏处捺满,密处提飞。平处捺满,险处提飞。捺满即肥,提飞则瘦。肥者,毫端分数足也。瘦者,毫端分数省也。”清张廷相、鲁一贞《玉燕楼书法·肉法》云:“字之肉系乎毫之肥瘦,手之轻重也。然尤视水与墨。水淫则肉散,水啬则肉枯。墨浓则肉痴,墨淡则肉瘠。粗则肉滞,积则肉凝。”

笔锋

即字画的锋芒。运笔时,笔之锋尖有正用、侧用、顺用、逆用等各种不同方法。清刘熙载《艺概》卷五《书概》云:“笔锋有中锋、侧锋、藏锋、露锋、实锋、虚锋、全锋、半锋等八种。”又云:“中、藏、实、全,只是一锋;侧、露、虚、半,亦是一锋。”清周星莲《临池管见》云:“总之,作字之法,先使腕灵笔活,凌空取势,沉着痛快,淋漓酣畅,纯任自然,不可思议。能将此笔正用、侧用、顺用、逆用、重用、轻用、虚用、实用、擒得定、纵得出、遒得紧、拓得开,浑身都是解数,全仗笔尖毫末锋芒指使,乃为合相。”清张廷相、鲁一贞《玉燕楼书法·笔锋》云:“用笔有偏锋、正锋、搭锋、折锋、藏锋、回锋诸法。握管不直不紧,锋乃偏出,偏则疲必露骨,肥必纯肉。故惟握管紧直,则笔尖在字画中行,既不轻佻,亦不懈怠。前辈称徐鼎臣书法映日视之,有一缕浓墨当画中,此执笔紧直,用力沉着之故也。至若搭锋,宜用于横、直、点、撇,搭法如蜻蜓点水,一粘即起。折锋宜用于转、策、挑、趯,使外圆而内方,藏锋而无俗态,回锋而后有余妍。然而横、竖与点利用实回;撇、捺与勾利用虚回,此不可不辨也。宋米南宫云:‘作字须善用笔锋,笔锋有法,则攲斜仓卒亦自生妍,不然即端庄着意,终是死形。’”

八锋

指八种用笔的方法。清刘熙载《艺概》卷五《书概》云:“笔锋有中锋、侧锋、藏锋、露锋、实锋、虚锋、全锋、半锋八种。”清周星莲《临池管见》云:“法在用笔,用笔贵用锋。用锋之说,吾闻之矣,或曰正锋,或曰中锋,或曰藏锋,或曰出锋,或曰侧锋,或曰扁锋。”

正锋

用笔法之一,指写字画时笔锋位置恰如要求。一说“正锋”即“中锋”。明赵宧光《寒山帚谈·用材》云:“正锋全在握管,握管直则求其锋侧不可得也。握管袤则求其锋正不可得也。锋不正不成画,画不成,字有独成者乎?鄙俗审矣。”

中锋

用笔之法。作书时,将笔的主锋保持在字画中间,谓之“中锋”。为使点画圆满,历来书家多主张“笔笔中锋”。因笔锋在点画中运行时,墨水顺笔尖流注而下,均匀渗开,达于四面,点画亦就无上重下轻、上轻下重、左重右轻、左轻右重等缺点。故中锋乃书法之根本笔法。“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均中锋之喻。为取中锋之效,须熟练掌握执笔与运腕之法。清刘熙载《艺概》卷五《书概》云:“中锋画圆,侧锋画扁。”又云:“书用中锋,如师直为壮,不然,如师曲为老。兵家不欲自老其师,书家奈何异之?”清王澍《论书剩语》云:“中锋者,谓运锋在笔画之中,平侧偃仰,惟意所使,及其既定也端若引绳。如此则笔锋不倚,上下不偏,左右乃能八面出锋,笔至八面出锋,斯施无不当矣。”

偏锋

用笔法之一。运笔时将笔锋尖偏在字点画之一面,故写出的点画一边光、一边毛。一般书家以偏锋为书法之弊。但是偏锋也是笔法之一,在于成功运用。明王世贞《艺苑卮言》云:“正锋偏锋之说古本无之,近来专欲攻祝京兆,故借此为谈耳。苏、黄全是偏锋,旭、素时有一二笔,即右军行草中亦不能尽废。盖正以立骨,偏以取态,自不容已也。文待诏小楷时时出偏锋,固不特京兆,何损法书?解大绅、丰人翁、马应图纵尽出正锋,宁救恶札?不识丁字人妄谈乃尔。”清朱和羹《临池心解》亦主此说。清曾国藩云:“偏锋者,用毫腹著纸,不倒于左,则倒于右。”清宋曹《书法约言·总论》云:“运笔有偏正,偶用偏锋亦以取势,然正锋不可使其笔偏,方无王伯杂处之弊。”

藏锋

指起笔时笔锋蓄藏在点画中间而不外露,是一种追求线条浑厚圆润的笔法。汉蔡邕《笔论》云:“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唐徐浩《论书》云:“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清宋曹《书法约言·总论》云:“有藏锋有露锋,藏锋以包其气,露锋以纵其神。藏锋高于出锋,亦不得以模糊为锋藏,须有用笔,如太阿截铁之意方妙。”明潘之淙《书法离钩·笔锋》云:“褚河南论书,用笔如印泥画沙,始不悟,后于江岸以锥画沙,始信其言,贵藏锋也。”

隐锋

也就是藏锋。唐蔡希综《法书论》云:“潜心改迹,每画一波,常过三折;每作一点,常隐锋为之,由此而成。”

露锋

(1)逆锋向上行笔,笔尖(锋)向着右下,此即藏锋。

(2)翻转毛笔(跪毫)向下行笔至③,提笔向右上,把毫理顺,向右行尖(锋)向着后面(左)。

(3)中锋行笔至⑤处提笔下按回锋。

(1)露锋起笔,笔向下按,笔尖(锋)向上。

(2)按笔至②处,提笔向③处理顺笔毫,至画中心④向右行笔。

(3)行笔至⑤处,略一提笔即下按,随即提笔收锋。

是指发笔时直接顺势落笔笔锋显露在外,这是一种强调笔势、笔姿的笔法。凡露锋的用笔,发笔时不必于纸上作逆入,可尖锋侧入,顺势落笔,但也须尖锐饱满,不可虚尖怯露,怯露则会产生浮薄之弊。明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是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

方笔与圆笔

书法笔法有方笔、圆笔之分。“方笔”是下笔时切锋直入,强调雄强刚劲之气;“圆笔”是下笔时藏锋逆入,强调含蓄浑圆之致。要注意:方笔不要有斧凿之气,圆笔不要流于软弱。

筑锋

用笔法之一,就是在两个笔画相接的地方用笔垂直向下注力,使两个笔画接得厚实。筑者捣也,捣土使坚实也。筑锋意似藏锋,而笔力大于藏锋。藏锋之力虚转,筑锋之力实注。两画出入相接之际,为取得“密”的效果,多用此法。唐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云:“筑锋下笔,皆令完成,不令其疏。”

过笔

用笔法之一,即“走笔”,笔锋从此至彼,直行而过。“过笔”是写主笔的行笔动作,要求疾速有力,流畅自如。元陈绎曾《翰林要诀·血法》云:“过:十分疾过。”又云:“过贵乎疾,如飞鸟惊蛇,力到自然,不可少凝滞,仍不得重改。”清蒋和《书法正宗·笔法精解·笔法名目第二》云:“过:十分疾过。凡字有一主笔,虚舟老人所谓立柱是也,笔须平正。他画则错综用意,作楷知此,便不呆板。”

过笔

暗过

用笔法之一,即“轻过”,就是在笔画转角处,锋尖略微向左顾再折而向右,转而下行。轻过,是为使右边转角圆劲无棱角痕迹,顺带下竖笔有力,而不露肩。唐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云:“钩笔转角,折锋轻过,亦谓转角为暗过。”

出锋

用笔法之一,即露出笔锋的收笔动作,也称为“露锋”。清冯班《钝吟书要》云:“出锋者,末锐不收。褚云‘透过纸背’者也。”清蒋和《书法正宗·笔法精解》:“唐宋碑刻,多出锋,芒铩铭利。运笔之法,斜正上下。平侧偃仰,八面出锋,始筋肉内含,精神外露,风采焕发有神。”

暗过

缩锋

用笔法之一,即收笔处略带顿衄回缩的动作,不出锋而呈秃出状。唐张怀瓘《玉堂禁经·倚戈异势》云:“此名秃出,上下缩锋。虽言缩锋,亦须潜趯而顿衄。则虞世南常用斯法也。”

抢笔

用笔法之一,即运笔至笔画尽处、提笔离纸时的“回力”动作。笔锋不落纸,凌空作折势,谓之“抢笔”。如抽鞭作响,迅疾有力,与“折笔”似。清蒋和《书法正宗·笔法精解·笔法名目》云:“折之分数多,抢之分数少;折之分数实,抢之分数半虚半实。圆蹲直抢,偏蹲侧抢,出锋空抢。空抢者取折之空势也。笔燥则折,笔湿则抢;笔燥实抢,笔湿空抢。”元陈绎曾《翰林要诀·平法》云:“凡尾提处,观其笔燥湿何如。燥则驻蹲捺而实抢以补之,其次蹲而不捺,其次驻而不蹲,其次提而不驻即实抢之。湿则提起即空抢可也。”楷书用折笔,行草书用抢笔。

抢笔

衄笔

用笔法之一。清朱履贞《书学捷要》云:“书有衄挫之法,折锋方笔也,法出于指。……棱侧紧峭,如摧锋磔石,斩钉截铁。施于字书之间,则风格峻整,加以八面拱心,功夫到处,始称遒媚。草书尤重此法,则断续顾盼,转折分明。”唐张怀瓘《玉堂禁经·用笔法》云:“六曰衄锋,住锋暗挼是也。‘烈’‘火’用之。”唐李世民《笔法诀》云:“爻,须上磔衄锋,下磔放出,不可双出。”总之,衄笔,既下行又往上。然又与回锋有别,回锋用转,衄锋用逆。

衄笔衄笔

挫笔

用笔法之一。顿笔后略提,略微转动笔锋,稍离顿笔之处叫做“挫笔”,一般用于笔画转折之处。唐张怀瓘《玉堂禁经·用笔法》云:“一曰挫笔,挨锋捷进是也;下三点皆用之。”元陈绎曾《翰林要诀·圆法》云:“挫者,因前笔衄出,或上或下,或左或右,皆衄法也。”清朱履贞《书学捷要》云:“书有衄挫之法,折锋方笔也,法出于指。”实即指运笔时突然停止,以改变方向的动作。一般至转角处时,先顿,然后把笔略提,使笔锋转动,从而变换方向。挫锋要有分寸,过分则脱节,不及则气促。

顿笔

用笔法之一,即在垂直方向上向下用笔的动作。其按力程度大于蹲与驻,所谓“力透纸背者为顿”。唐张怀瓘《玉堂禁经·用笔法》云:“一曰顿笔,摧锋骤衄是也,则努法下脚用之。”同书《垂针异势》,只将垂露称为顿笔。张旭《传“永”字八法并五画规则》云:“顿笔,先缩锋骤努,令顿下衄之,其垂露悬针,即衄之余势。抽笔成悬针,住笔成垂露也。”

顿笔

蹲笔

用笔法之一,也是垂直方向用笔的动作。和顿笔相似,但按下用力程度较顿笔轻。唐张怀瓘《玉堂禁经·用笔法》云:“四曰蹲锋,缓毫蹲节,轻重有准是也。”如“一”“乙”等字即用之。

驻笔

用笔法之一。按笔力小于顿、蹲,力到纸即可。一般用于勒画的起止处,或平捺的曲处。清蒋和《书法正宗·笔法精解·笔法名目》云:“驻:不可顿,不可蹲,而行笔又疾不得,住不得,迟涩审顾则为驻。凡勒画起止用之,又平捺曲处用之。力聚于指,流于管,注于锋。力透纸背者为顿,力减于顿者为蹲,力到纸,即行笔,为驻。”

提笔

用笔法之一,与“按”相对的笔法,即在垂直方向上向上用笔的动作。顿以后必须提,蹲、驻后亦须提。先有落笔,后有提笔,提笔之分数,视落笔之分数而定。元陈绎曾《翰林要诀·骨法》云:“提,竦大指下节骨下端,提尾驻飞。”清宋曹《书法约言·总论》云:“使骨肉停匀,气脉贯通,疏处平处用满,密处险处用提。满取肥,提取瘦。”清刘熙载《艺概》卷五《书概》云:“凡书要笔笔按,笔笔提。辨按尤当于起笔处,辨提尤当于止笔处。”又云:“书家于提、按二字,有相合而无相离。故用笔重处正须飞提,用笔轻处正须实按,始能免堕、飘二病。”

提笔

按笔

用笔法之一,与“提”相对称的笔法,即在垂直方向上向下用笔的动作。《说文》云:“按,下也。”段玉裁注:“以手抑之使下也。”唐张怀瓘《玉堂禁经·用笔法》云:“八曰按锋,囊锋虚阔,章草磔法用之。”清刘熙载《艺概》云:“凡书要笔笔按,笔笔提。辨按尤当于起笔处,辨提尤当于止笔处。”又云:“书家于提、按二字,有相合而无相离。故用笔重处正须飞提,用笔轻处正须实按,始能免堕、飘二病。”

按笔

转笔

用笔法之一,写字笔画转角屈折之处,亦称“围转”。清蒋和《书法正宗》云:“转角之妙,在驻、提、挫、顿四字,又以仰笔覆收,意转笔至,顿亦妙。”宋姜夔《续书谱·真书》云:“转不欲滞,滞则不遒。”此其一说。又有人释为“折”相对笔法,圆笔多用之。作书时左右圆转运行,在点画中行动时,是一线连续,又略带停顿倾向。连、断之间似可分又不可分。如此显出“浑然天成”之妙。汉蔡邕《九势》云:“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

绞锋

用笔法之一。行笔时要运指,类似转锋。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缀法第二十一》云:“圆笔用绞,方笔用翻。圆笔下绞则痿,方笔不翻则滞。”按:通常转锋多以腕运,故动作较缓;而指运使锋转,动作较急激,笔毫如绞。

翻笔

用笔法之一,指运笔过程中翻转笔势、急剧而行的用笔动作,方笔多用之。晋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观形章第八》云:“翻笔者先然,翻转笔势,急而疾也,亦不宜长腰短项。”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缀法第二十一》云:“圆笔用绞,方笔用翻。”

断笔

用笔法之一,这是书家的一种笔断意连的灵活技法。原本相连属的笔画,在自然的笔势运行中断开,但意态和神气不断,更显字形的优雅,笔力遒劲古朴,亦称“创笔”。清蒋和《学书要论》云:“笔应连而断,每成乖舛。初因漆书黏滞所成。继乃行草杂用,遂成帖体。且风雨剥蚀,点画断缺,今人描取形状为得古意,失之远矣。”

裹锋

用笔法之一,这是与“平铺”笔法相对而言,指书写时整个笔锋保持圆锥状的用笔方法。这样写出的字线条凝练,有立体感。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与吴熙载书》云:“河南始于履险之处裹锋取致,下至徐、颜,益事用逆,用逆而笔驶,则裹锋侧入,姿韵生动。又始间以肥瘦浓枯,震耀心目。后世能者,多宗二家,东坡尤为上座。坡老书多烂漫,时时敛锋以凝散缓之气,裹锋之尚,自此而盛。思翁晚出,自知才力薄怯,虑其懈散,每以裹锋制胜,然亦用之救败耳。”又云:“二王真行草具存,用笔之变备矣。然未尝出裹锋也。”北碑多方笔,所以用笔多平铺。但是圆笔则当以裹锋为佳。而行、草书线条圆转丝牵等处,则最适宜用裹锋。

折笔

用笔法之一。笔锋才落,便做反方向运动,直接转向藏锋,而不是斜向藏锋,是与“转”相对的用笔法。方笔多用之。即作横画时,笔欲左先右,往右回左,断然改变方向,故易显露棱角。作直画时上下亦然。宋姜夔《续书谱·真书》云:“折欲少驻,驻则有力。”清朱履贞《书学捷要》云:“方者,折法也,点画波撇起止处是也。”

折笔

簇锋

一曰“聚锋”。元郑杓《衍极》卷二《书要篇》刘有定注云:“夫仄笔者,左揭腕,簇锋著纸为迟涩,回笔覆踪是峻疾。”

絮锋

《集韵》:“絮,提也。”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缀法第二十一》云:“提则筋劲,顿则血融,圆则用抽,方则用絮。圆笔使转用提,而以顿挫出之;方笔使转用顿,而以提絮出之。”

淹留

即行笔过程中充分运用涩势,不要图快,要涩而不滞,使笔毫逐步顿挫,让线条留得住。

揭笔

即举笔、抬笔之意。清蒋和《书法正宗·笔法精解·指法运用名目》云:“揭:名指爪肉之际,抬笔管向上。”唐张怀瓘《玉堂禁经·用笔法》云:“九日揭笔,侧锋平发,‘人’‘天’脚是也,如鸟爪形。”

打笔

书写点之笔画时,空中落笔,仿佛打物。晋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观形章第八》云:“打笔者广度。打广而就狭。广谓快健,又不宜迟及修补也。”宋《翰林密论二十四条用笔法》云:“又有打点,单以指送笔。似打物之势,甚难用也。”元陈绎曾《翰林要诀·圆法》云:“打,提锋空中打下,乃点法之长者。”

战笔

行笔时手部战动,以取线条遒劲之效,亦称“颤笔”。晋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观形章第八》云:“战笔者合。战,阵也;合,叶也。缓不宜长及短也。”汉蔡邕《九势》云:“涩势,在于紧驮战行之长者。”

蹙笔

晋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观形章第八》云:“蹙笔者将。蹙,即捺角也;将,谓劣尽也。缓下笔,要得所,不宜长宜短也。”

息笔

息笔者,就是用笔要慢,力量要收紧。晋王羲之在《笔势论十二章·观形章第八》云:“息笔者逼逐。”

憩笔

晋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观形章第八》云:“憩笔者俟失。憩笔之势,视其长短,俟失,右脚须欠也。”

押笔

押笔就是使用复笔。晋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观形章第八》云:“押笔者入,从腹起而押之。”又云:“利道而牵,押即合也。”

结笔

用笔法之一。晋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观形章第八》云:“结笔者撮。渐次相就,必始然矣。参乎妙理,察其径趣。”

捺满

书者取得笔画“肥”时,用此笔法。元陈绎曾《翰林要诀》云:“字之肉,笔毫是也。疏处捺满,密处提飞;平处捺满,险处提飞。捺满即肥,提飞则瘦。肥者,毫端分数足也;瘦者,毫端分数省也。”

提飞

书者为取得笔画“瘦”时,用此笔法。元陈绎曾《翰林要诀·肉法》云:“字之肉,笔毫是也。疏处捺满,密处提飞;平处捺满,险处提飞。捺满即肥,提飞则瘦。肥者,毫端分数足也;瘦者,毫端分数省也。”

轻重

清宋曹《书法约言》云:“运笔有轻重,凡转肩过渡用轻,凡画捺蹲驻用重。”一般以一分笔为轻笔,三分笔为重笔。

藏度

即书时“蹲抢”之笔。元陈绎曾《翰林要诀·筋法》云:“藏者,首尾蹲抢是也;度者,空中打势,飞度笔意也。”起笔略顿曰藏,收笔要抢曰度。度者,一画毕矣,即从空中飞度至第二画,使笔意连贯。所谓形见于未画之先,神留于既画之后。

圆扁

圆,指笔画圆转遒丽,神采飞动。扁,指笔画一拖而过,平躺纸上,呆板无神。清包世臣《艺舟双楫·答三子问》云:“用笔,柔润则肥瘦皆圆,硬燥则长短皆扁。”

迟急

也称迟速、缓急等。落笔迟重取其丰润,急速取其遒劲,作书时用笔迟与速,须作有机配合,字方能取得理想之效果。若一味迟重则失却神气,一味急速则失却形势。晋王羲之《书论》云:“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仍下笔不用急,故须迟,何也?笔是将军,故须迟重。心欲急不宜迟,何也?心是先锋,箭不欲迟,迟则中物不入。”又云:“每书欲十迟五急。”又云:“夫字有缓急,一字之中,何者有缓急?至如‘鸟’字,下手一点,点需急,横直即须迟。欲‘鸟’之脚急,斯乃取形势也。”清宋曹《书法约言》云:“迟则生妍而姿态毋媚,速则生骨而筋络勿牵。能速而速,故以取神;应迟不迟,反觉失势。”

曲直

书写转折勾连笔画时,要有平直笔画劲健凝重之神气,然则又须有婉转圆通、飞扬流畅的韵味。晋王羲之《书论》云:“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清刘熙载《艺概》卷五《书概》云:“书要曲而有直体,直而有曲致。若驰而不严,剽而不留,则其所谓曲直者误矣。”清包世臣《艺舟双楫·答三子问》:“大山之麓多直出,然步之,则措足皆曲,若积土为峰峦,虽略具起伏之状,而其气皆直。为川者必使之曲,而循岸终见其直;若天成之长江、大河,一望数百里,了之如弦,然扬帆中流,曾不见直波。少温自矜其书于山川得流峙之形者,殆谓此也。”又说:“曲直之粗迹,在柔润与硬燥。”还说“柔润则肥瘦皆圆,硬燥则长短皆扁。是故曲直在性情而达于形质,圆扁在形质而本于性情。”

转折笔画的写法

虚实

运笔之法。指运笔过程中掌、腕、肘笔画之间相互配合之关系。清宋曹《书法约言》云:“运笔有虚实。如指用实而掌用虚,如肘用实而腕用虚。”清朱和羹《临池心解》云:“作行草最贵虚实并见。笔不虚,则欠圆脱;笔不实,则欠沉着。专用虚笔,似近油滑;仅用实笔,又形滞笨。”

笔势

势,有笔势、体势,每一笔画本身之势为“笔势”,众画结合之势为“体势”,字与字间章法之势曰“形势”。概言之,势即形态、气象也。学书,笔法是基础。但笔法也因字的整体之势决定的。如正楷的钩挑,在汉隶八分书中,只有“平钩”,基本是向左平出,不尖挑。楷书中的尖挑,实由竖奔向下一笔仰横之一种带笔。如果树楷书之势,无所理解,怎么能谈到笔法呢?识势后,加工习练方可达到预期效果。法与势之关系,乃辩证关系。势明则法合,法合又可助成“意”“美”之势。再次,一笔之字如“一”,多笔之字如“象”,从结构观之,古时书家早已分出“横长字”“竖长字”“方字”“正字”“斜字”“左右高字”等,种样不同而势亦异。笔势与笔法不同,“笔法”是写任何一种点画必须共同遵守之根本方法;“笔势”因人之性情、时代风气而有肥瘦、长短、曲直、方圆、平侧、巧拙、和峻之别,不同于笔法之一致而不可变异。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缀法第二十一》云:“古人论书,以势为先。中郎曰‘九势’,卫恒曰‘书势’,羲之曰‘笔势’,盖书,形学也,有形则有势。兵家重形势,拳法重扑势。义固相同,得势便,则已操胜算。”宋代黄庭坚书法的笔势十分雄健,结体变化多端,字的风格雄放奇肆。如他的杰作《松风阁诗》,笔画一波三折,意韵十足,结构纵横变化,风神潇洒。他的笔势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宋 黄庭坚《松风阁诗》中的例字

取势

用笔结字时取得态势的技法。“取势”可以避免点画平直呆滞,将点画进行种种布置,使其静中见动,活泼多姿。故古书家多称点画为“某势”,如“柳叶势”“新月势”等即言从形体中表现出之态势。唐张怀瓘《玉堂禁经·结裹法》云:“夫书第一用笔,第二识势,第三裹束。三者兼备,然后为书,苟守一途,即为未得。”

又云:“夫人攻书,须从师授。必先识势,乃可加工。”晋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譬成章第十二》云:“莫以字小易,而忙行笔势,莫以字大难,而慢展毫头。”又云:“扬波腾气之势,足可迷人。”又云:“均其体势,形而势显,不急不有形势。”蔡琰曾云:“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识势也含造势,即创造书势。创造书势之要诀,即“意在笔前”。此乃历代书家共同之经验结晶。意在笔前即在动笔作书之前。胸中定有书势之内心设计。腹稿足,即对字体结构、布局及章法,都预想完备,胸有成竹,然后下笔。意在笔前之另一含义:即于书前,以自己之情感注入笔墨之中,方能成功完成佳作。如唐代怀素的杰作《自叙帖》,点画飞动流畅,结构圆转多姿,表现出了纵横开阔的意境,这是善于取势的榜样。

唐 怀素《自叙帖》中的例字

蓄势

指笔着纸之前,先于空中摇曳取势,作落笔之准备。宋陈思《书苑精华》云:“夫用笔之法,先急回,后疾下,如鹰望鹏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清朱和羹《临池心解》云:“能如秋鹰搏兔,碧落摩空,目光四射,用笔之法得之矣。”此处所谓:先急回后疾下,鹰望鹏逝、秋鹰搏兔等,均为先空中摇笔取势,然后落笔之喻也。清朱履贞《书学捷要》云:“书之大要,可一言而尽之。曰:笔方势圆。方者,折法也,点画波撇起止处是也,方出指,字之骨也;圆者,用笔盘旋空中,作势是也。圆出臂腕,字之筋也。”

“永”字八法

前人把点画学习总结为“永”字八法,这个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的点画运笔方法,到现在仍然是学书法的人入门时要掌握的。

我们现代人学习书法最好先学习楷书,学习楷书先要学习点画的写法。王羲之对点画的重要性曾作过一个比喻:“倘或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胳膊),不可不慎。”可见,掌握好点画的基本功是学习楷书的第一关。下面我们就用“永”字八法来展开点画的练习。

笔画有千万,都生于一点。从笔法角度说,无论何种字体都要以点法为根基。侧是点,点写为;引而伸之,就是“直”;直画横写就是勒;竖写为努;弯钩则写为;策就是挑,写为;折写为曲尺;掠就是长撇,写为;磔是捺,写为

“永”字八法基本上概括了汉字的基本笔画。在篆、隶、楷、草四体中,楷书的点画写法是最多的,点有很多种,横也有长横、短横、腰细横等多种写法。这八笔写法弄通了,举一反三,一切笔法也就贯通了。

下面分别来讲“永”字八法的八个笔画,并且列举每一笔画的病笔,分析其病因。

点法

点多在上,要与下画相应,有顾盼之意,如“广”“之”“唐”等字用之。

曾头点

点法

也称为“相向点”“羊角点”,指“曾”“善”“堂”等字头。应该上开下合,才显得舒展,左笔作向右点,右笔作短撇。明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云:“曾头,曾、善、英、羊,应上开而下合。”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运笔卷第四》云:“曾头之法,左潜揭而右啄,对向贵从。”

其脚点

也称为“相背点”,指“页”“其”等字下“八”的写法,应该上合下开,以使其稳定。左笔作啄势短撇,右笔作点。元陈绎曾《翰林要诀·圆法》云:“其脚,相背贵横,上合下开。”明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云:“其脚,其、具、兴、典。其脚者,用上合而下开。”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运笔卷第四》云:“其脚之法,左啄而力厚,右侧而势直。”

水旁点

右边字笔画少的水旁点应该写得长。右边字笔画多者水旁点应该写得短。上点出锋要与下点起笔相应,使其脉络相连,下点出锋成挑,与右旁呼应,如“江”“源”等字“氵”的写法,要求各点之间,应分阴阳向背的变化。唐张怀瓘《玉堂禁经·散水异法》云:“氵,此名递相显异,意以或藏或露,状类不同:法以刚侧而中偃,下潜挫而趯锋。则右军《黄庭经》《乐毅论》用此也。氵,此名潜相瞩视,外虽解摘,内则相附……若失之以缓滞,即其为病甚矣。不可不慎也。”

开三点

指“系”旁下三点及“焉”“鸟”等繁体字偏旁省点的写法。用于一旁者,须一点起势,一点带下,一点回应;用于两边者,右多一点,左点宜长。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运笔卷第四》云:“开三点者,左右相应,中点直下,意在承上,故上合而下开‘系’旁用之。”

合三点

一般用于字的上部。左点向右,中点带下,右点成短撇与左点相呼应,如“受”。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运笔卷第四》云:“合三点者,左右相应,中间稍高,意在趋下,故上开下合,‘孚’‘将’字用之。又‘爫’亦名‘群鹊’。”明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云:“合三点(又称攒三点),……‘采’‘孚’‘妥’‘受’,攒点之点,皆宜朝向,不则为砌石之样。”

开四点

四点连写,用于字的下方。其写法:左点稍长往左侧以应右,中二点稍短略向右侧,右点稍长右侧以应左。又称“悬珠点”,或写成一点起势,两点带下,一点回应,称为“联飞点”。联飞点是排点的一种,写行书“杰”“然”等字下四点时,作连绵相顾不断之状。唐张怀瓘《玉堂禁经·烈火异势》云:“灬,此名联飞势,似连绵相顾不绝。法以暗衄而微著。势以轻而潜进,乃右军变于钟法而参诸行法;则《乐毅论》‘燕’字、‘无’字,时或用之,为后遵用,守而不替。至于今矣。”“悬珠”也是排点的一种。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运笔卷第四》云:“悬珠之法,点各下悬而微长,无左右牵连之势,以其着大画下,但宜上下相承,不宜左右相顾。犹直波之不相衄,以避右竖之势也。”

横法

也称为“称勒法”,如以缰勒马,有愈收愈紧之意。横画不能写得太平,要让它在不平的线条中呈现出平衡的感觉。运笔要涩,有提按,要生动,逐步顿挫,含蓄有力。所谓如“千里阵云”。“永”字八法中把短横引伸为长横。具体写法:方起(或斜方),圆收,中锋行笔。落笔时,笔锋从右向左作一般逆行姿势,即“欲右先左”(可虚可实,用虚写成的是露锋,用实写成的是藏锋)。

晋卫夫人《笔阵图》云:“二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晋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视形章第三》云:“横则正,如孤舟之横江渚。”元陈绎曾《翰马之用缰也。凡尾提处,观其笔燥湿如何,燥则驻蹲捺而实抢以补之。其次蹲而不捺,其次驻而不蹲,其次提而不驻即实抢之。湿则提起即空抢可也。清冯武《书法正传》载《书法三昧·运用》:“画之祖,勒法也。状如算子,便不是书。其法初落笔锋向左,急勒回向右,横过至末,复驻锋折回,其势首尾俱低,中高拱如覆舟样。故曰:勒常患平,智永、虞世南上而钟、王多用篆法为画,欧阳、褚、薛多用隶法为画。秘诀云:竖画须横入笔锋,横画须竖入笔锋,此不传之枢机也。”

林要诀·平法》:勒‘’上平、中仰、下偃,空中远抢,以杀其力,如勒笔管略向左方倾斜,根据横画直落笔的原理,画一短的直线,然后略提笔调锋,中锋行笔,运行至中段时笔锋稍收略提,收笔时要将笔提起,迅速向左回收,即“有往必收”。

凹横

中间凹下,带仰势,画稍短。一字几横,上横多用此画,如“五”“亚”等字。

凸横

画长,两端筋骨刚劲外露,首尾稍低。中间略细而拱,宛若覆舟。常用于字的中部为“横担”,用于下部以“截上”,如“玄”“盖”等字。

平横

起笔、收笔不重按,行笔不提起,腰粗平。一字数横,用于上部、中部或底部的短横,常用此画,如“三”“壬”。重叠三横画的写法,强调无论是真、行、草均要求有变化。宋《翰林密论二十四条用笔法》云:“三一划法,口诀云:上潜锋平勒,中背笔仰策,下紧趯复收,名递相解摘。古经云:《黄庭》‘三门’字用草法,上衄侧,中策,下奋笔横飞,名递相耸峙,以险利为胜。”

左尖横

用于字的右面。起笔不重按,左尖,与左边笔画相接贯气;收笔按笔较重,以应左,如“村”“行”等字。“永”字八法中“勒”法异势的一种。清蒋和《书法正宗·点画全图·平画法》云:“左尖,画有宜用左尖者,凡接左向右处用之。如‘寸’‘才’之在右旁是也。”

右尖横

用于字的左面。起笔重按,收笔较轻,成右尖形。与右边笔画相接贯气,并与右边呼应,如“材”“打”等字。“永”字八法中“勒”法异势的一种。清蒋和《书法正宗·点画全图·平画法》云:“右尖,画有宜用右尖者。向右让右处用之。如‘木’‘才’之在左旁是也。”

竖法

也称“努法”,如挽弓,要用力。竖不能写得太直,要有曲线,在曲线中显示出挺拔的力量。所谓“努过直则力败”。运笔和横画相似,只是方向不一样。晋卫夫人《笔阵图》云:“’,万岁枯藤。”唐张怀瓘《玉堂禁经·用笔法》云:“努不得直。”宋陈思《书苑菁华》卷二《永字八法详说·努势第三》:“努不宜直其笔,笔直则无力,立笔左偃而下,最须有力。又云须发势而卷笔,若折骨而争力。口诀云:凡傍卷微曲蹙笔累走而进之,直则众势失力,滞则神气怯散。夫努须侧锋顾右潜趯,轻挫其揭。问曰:画者中心竖画也,今谓之努,何也?论曰:努者,势微努。曰努,在乎趯笔下行。若直置其画,则形圆势质,书之病也。笔诀云:努笔之法,竖笔徐行,近左引势,势不欲直,直则无力矣。”

竖法

汉字横多竖少,竖是字的骨干,要写得劲挺。

竖画具体写法:先将笔锋由下向上逆行一段(同横画相似,可虚可实),这叫“逆锋而起”,比直接落笔要含蓄。落笔后再将锋调正,使笔锋从向右变为向下运行,达到一定长度时,将锋略提(不离纸),微微向左迅速回上(即无垂不缩)。如果收笔时出锋,在笔画之外取势空收,就成“悬针”。

下圆竖(垂露)

竖的形状亦多变化,大体可分“下圆竖”和“下尖竖”两种,二者均系自下而上运笔。所不同者,下圆竖下端为圆形、藏锋;下尖竖下端尖形、露锋。下圆竖端庄正直,亦称“直竖”。下端圆如露珠,似露水下垂,故有“垂露”之称。下圆竖写法是:横入笔锋(竖以横起),逆锋起笔(欲下先上),顿驻转锋,提笔中锋直下,至末端顿驻回锋向上收笔。写竖用笔欲疾,疾则力劲。如此,则筋强力足,正直不倚。起笔须用力,方能正直到底。否则,竖虽短亦不直。竖应正直,但不可若以尺画线,呈笔直状。唐柳宗元曾言:“弩过直而力败。”写竖必须注意字的整体结构作相应变化。要直中见曲势,方不致呆板。

腰粗竖

又称“铁柱”,因其形若铁柱,故名。亦为下圆竖的一种。居字中而下不出头,或只上出头,用劲笔写,粗而稍短,如“王”“生”等。此“永”字八法中“努”法异势的一种。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运笔卷第四》云:“铁柱者,首抢上蹲锋,借势捷下。尾乃杀笔上抢。如‘山’‘由’等字用之。”

上尖竖

下圆竖的一种。居字左下的短竖,宜上尖稍斜,以接上应右,如“白”“何”等字。

相向竖

下圆竖的一种。左右有竖而中间笔画较多,呈全包围结构或半包围结构者,宜左右相向弯曲,作拱揖之情状,即两竖同时相向的写法。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卷四《八法化势》云:“向者,首左抢右,右抢左。尾抢,左上左,右上右,偏蹲偏驻,侧锋侧过。分五停,上二下三。如‘固’‘幽’等字。”

相背竖

下圆竖的一种。凡字左右有竖而中间画少者,或两竖居中,两旁均有笔画者。两竖相背,左略细短,右稍粗长。与相向竖相反。如“山”“业”等字。

下尖竖(悬针)

其势若针之悬芒锋,故亦称“悬针”。其画极为正直,不稍弯曲。其写法是:写竖画时,运笔至下端,不用顿转,而是提笔作收,笔锋露出,则成尖形。唐张怀瓘《玉堂禁经·垂针异势》:“‘丨’,此名悬针。古无此法,右军书《曲江序》,‘年’缘向下顿笔。‘岁’字三画藏锋,与‘年’顿相逼,遂改为垂露顿笔直下垂针。后人立悬针相承,遵此也。”元陈绎曾《翰林要诀·直法》云:“悬针,首抢上,尾抢下。空出分五停,上二下一。”

曲脚竖

曲脚竖的写法是:起笔时像写竖一样,欲下先上,藏锋入笔,然后中锋下行,写到下面要曲笔时,速度放慢,仍然用中锋,沿弧线向右运笔,到笔画终点时向上提笔,向右下转锋,最后回锋收笔。注意这个曲脚竖的弧线要写出内在的张力。钩法也称“趯法”,写时驻锋提笔,突然趯起,力量集中于锋尖,如人踢脚,身子微微一蹲,再用力一脚踢出。要点在于蹲锋,得势即趁势而出。

“钩”是其他笔画的附着物,要写得“健”“锐”。健,指整个钩要饱满健壮;锐,指出锋要尖。

“左竖钩”写法:先写好一竖,将要钩出的时候,先将笔锋往上一提,再按下来,这样能使笔毛铺开。然后略一停驻,随即用力平推而出(或斜推),至尖端要迅速有力出锋,不能迟疑。钩的长短根据字的需要而定。“左向钩”的钩不宜太长。向右的“戈钩”,方向虽然不同,但用笔基本一样。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述书下》云:“钩为趯者,如人之趯脚,其力初不在脚,猝然引起,而全力遂注脚尖。故钩末断不可作飘势挫锋,有失趯之义也。”

钩法

竖钩

又名“中钩”,依实际需要,向左钩或向右钩。用于字之右下者,竖稍弯,钩斜长以包左;居于字中者,两旁配以撇、捺或点,称“中钩”,竖直钩短,以使端庄;居于下部之中者,两旁无画相配,钩稍长而稍平,托起上面笔画,使之稳重,称“托钩”,如“寺”“朱”“宁”等。亦称“虿尾势”。“永”字八法中“趯”法异势之一种。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云:“虿尾势,八分法也,趯笔拖下而长,得劲乃可用之。诸钩之中,此法独难,柔而无骨,恶俗不成书也。《九成宫》‘宁’字用之。”

弯钩

起笔尖细,弯曲而不失重心,如“乎”“猎”。亦称“绰钩势”。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云:“绰钩之法。入笔不抢,下笔微环,在于趯笔而力厚。‘于’‘乎’‘争’‘子’用之。”

下向钩

又称“横钩”,钩与下相应,如鸟视胸,如“室”“买”等字。这是一种十分常用的钩法,其要点在于将横画和钩画完美结合来写。

上向钩

竖弯稍细,下平钩伸,状如浮鹅,故又称“浮鹅钩”,如“己”“勉”等字。浮鹅钩上段须直,下略带平收,即“乚”笔之写法。“永”字八法中“趯”法异势之一种。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运笔卷第四》云:“虚实转拓者,先作悬针竖势,轻转重抛,平钩圆趯。”清蒋和《书法正宗·点画全图·钩法》称此为“浮鹅”云:“浮鹅,中必细,下必平,三角包满。”

斜向钩

亦称“背趯法”,即“戈法”,又称“斜钩”,如“戏”“武”等字的斜向钩。写这个钩时应该避免钩的笔画身弯力弱。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云:“夫斫戈之法,落竿峨峨,如长松之倚溪谷,似欲倒也,复似百钧之弩初张。处其戈意,妙理难穷。放似弓张箭发,收似虎斗龙跃,直如临谷之劲松,曲类悬钩之钓水,峻嶒切于云汉,倒载陨于山崖。天门腾而地户跃,四海谧而五岳封。玉烛明而日月蔽,绣彩乱而锦纹翻。”唐太宗李世民《笔法诀》云:“为戈必润,贵迟疑而右顾。”清蒋和《书法正宗·点画全图·钩法》云:“戈,稍直尖之拙,过弯失之柔。”又云:“作戈头必直,中必细,形如强弩,钩必三角。”

内向钩

又曰“平钩”,亦称“弯笋势”。须防斜而身歪,宜略向内弯,如“心”“必”成相抱回环之势。“永”字八法中“趯”法异势之一种。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运笔卷第四》云:“弯笋之法,斜仰而紧趯。”清蒋和《书法正宗·点画全图·钩法》称此为“横钩”云:“横钩,即横戈。此钩向里。”

曲抱钩

钩稍斜曲,以包左,如“匈”“禹”。宋《翰林密论二十四条用笔法》云:“钩努法,口诀云:圆角激锋,待筋骨而成,要如武人屈臂。”写这个钩的时候要注意把横折写好,写出环抱的笔势,还要笔画有筋骨,斜曲的角度要适宜,钩出的角度也要把握好。从用笔上讲有两个关键的地方:第一是在横折的转折处要提笔调锋,使笔锋在转折时不致于顺势变成偏锋,而是回归到中锋;第二是在最后的出钩时要蹲笔调锋,将笔毫原地提按,目的也是要保持中锋。切不可以用偏锋出钩,那样写出的钩会单薄无力。

背抛钩

背抛钩作弯势,以呼应左面,如“夙”“迅”。上面转角须出,中间细宕,下抛出趯起。宋《翰林密论二十四条用笔法》云:“背抛法,口诀云:蹲锋紧掠徐掷之,速则失势,迟则缓怯。”《临池诀》云:“此钟法,稍涉八分虿毒法。引过其曲,转蹲其锋,又徐收而蹲,趯之不欲出,须暗收。使其如负芒刺则善。右军云:‘援毫蹲,即轻重有准,是也。’”庾肩吾《书论》曰:“欲抛而还置,谓驻锋而后蹬之也。”晋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云:“踠脚之法(即背抛法)如壮士之屈臂,‘风’‘飞’‘凡’‘气’之例是也。”明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云:“纵腕,‘风’‘凤’‘飞’‘气’。纵腕之腕宜长,惟怕蜂腰鹤膝。”又有“小背抛”之说。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运笔卷第四》云:“小背抛势,亦虿毒法也,贵紧而圆。亦名‘鸾翅’。”

藏锋钩

如果一字有多钩,注意书写时只有主要一笔用钩,其余要用藏锋,如“划”“越”。一般来讲,藏锋钩分为平藏锋钩和直藏锋钩两种。藏锋钩是“永”字八法中“趯”法变化笔势之后的钩,实际上这种藏锋钩已经不能算是钩,只能算是曲脚竖,古人将它列为藏锋钩。清蒋和《书法正宗·点画全图·钩法》云:“平藏锋钩,即浮鹅。浮鹅有不宜出锋者,亦用藏锋,如‘流’‘此’等末笔用之。直藏锋钩亦然,如‘林’‘梧’之类。”

耳钩

指“邑耳”偏旁(阝在右者)的写法,与“双包”法同。耳钩要圆转行笔,两尖相接,如“邓”“郑”。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运笔卷第四》称此为“邑耳法”云:“邑耳之法,曲笔向外,故分为二室,与左旁相称为佳。二室者,两曲之大小强弱相等,如二室也。尤贵轩爽,无取柔媚。”阜耳法,指“阜耳”偏旁(阝在左者)的写法。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运笔卷第四》云:“阜耳之法,曲笔傍内,故狭小而不大,以轻圆丰美为佳。左用竖策或反笏为之。”如“陛”“隆”等字。节耳法,指“即”“印”等字中“卩”偏旁的写法。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运笔卷第四》云:“节耳之法,须拓笔为之,可方可微圆,而不宜太长。‘即’‘印’等字用之。”

挑法

也称“策法”。策法像以鞭策马,用力在鞭把,得力在鞭梢。要快而锋利,但线条要饱满。似用马鞭子策马,一鞭打下,立刻收回。具体写法是:横画直落笔,铺毫转锋,有力地向右上方挑出,要力到挑画尖端。

《笔诀》云“始筑锋而仰策,徐转笔以成形”是也。具体运笔是:逆锋起笔,折笔向下,顿,然后提笔向右上角趯锋。

挑法

唐张怀瓘《玉堂禁经·用笔法》云:“策须背笔,仰而策之。”元陈绎曾《翰林要诀·圆法》云:“策,重提轻蹲,圆锋左出。势尽仰收,如鞭之策马,力在著物处。”元李溥光《雪庵八法·八法解》云:“策始作者,用仰锋上揭,而贵乎迟留。”书家云:“策依稀似勒。”清冯武《书法正传》载《书法三昧·运用》云:“策,异于勒者。勒者,两头下,中高。策则两头高,中下。唐太宗云:策者,仰策仰收。”

右上挑

又名“横挑”,或曰“平挑”,势稍平,如“土”“王”“扌”等偏旁用之,“地”“物”等字用之。右上提亦为“金锥势”之异名。这个挑是“永”字八法中“策”的同类异势之一种。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云:“金锥之法,‘扌’‘氵’等处用之。力贵劲捷,勿使漫缓,漫缓则字之筋节不灵矣。”意思是说写这个挑的用笔要快而有力。

横折挑

写横折挑时,横折之竖要稍细而微曲,当笔毫行至末端时,即往右下按笔,再转锋挑出,如“许”“讨”等字。

竖挑

写竖挑时要注意:竖至末端,先往右下投笔,然后转锋向右上挑出,如“民”“农”等字。此竖挑乃“永”字八法中“趯”法异势之一种。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运笔卷第四》云:“向右钩法,入笔搭锋,直下,近趯处微环。‘根’‘泯’‘银’‘抵’之字用之。”《书法三昧》载:“须长趯以应右。若左势不碍,提锋、抢下,反趯抱腹。”

撇法

宋代书法家姜夔云:“撇捺者,字之手足,伸缩异度,变化多端,要如鱼翼鸟翅,有翩翩自得之状。撇之书写,指法用送。即‘永’字八法中之掠是也。凡撇必用回锋,开始先将笔尖从下而上,后无多头。逆锋向右上起笔,转笔向下稍顿成点,接续提笔向右下轻快运行,然后撇出,收笔作尖锋。撇之书写,手腕必须悬起,与笔俱行,逐渐运送展放,将笔力导送到底,使笔势贯穿于笔画之终。若于腕紧贴纸面斜拂,半途撇出,则单薄无力,形如鼠尾,则成‘病笔’矣。”晋代书圣王羲之说:“撇不宜缓,缓则钝。”唐代书法家柳公权云:“掠(长撇)左出而锋轻。”都是说写撇运笔,应以轻捷峻利取势。撇在字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形势多样。有长,有短,有稍平,有较直,有略带弧形,有弯头,有卷尾,有腰粗,有腰细。总之,其末端均向左出锋,呈尖形。“永”字八法中第六笔长撇称“掠”,第七笔短撇称“啄”。撇与捺如字之两翼,要左右呼应相称。撇是向左伸展之笔法,一般较捺为细,尾部略肥而扬,要姿态舒展。

长撇法

长撇法

也称“掠法”,如飞鸟下翔,要快而势锐,线条忌单薄。下段要丰实,力要送到尖端,如木梳梳发,用力均匀,送到发梢。晋卫夫人《笔阵图》云:“丿,陆断犀象。”唐张怀瓘《玉堂禁经·用笔法》云:“掠须笔锋,左出而利。”

短撇法

也称“啄法”,如鸟之啄物,迅疾有力,以准而快为胜。写法是起笔逆入,很快地略一顿笔,就势向左下撇出,用笔要点在蓄力短、出锋快,笔势要腾凌爽利。具体写法:逆锋起笔,斜撇为侧落笔(与直画横落笔同理),调正笔锋后中锋运行直至撇端。《笔诀》云:“啄笔速进,劲若铁石,则势成矣。”具体运笔是:逆锋起笔,折锋向右下作顿,转锋向左下力行,迅疾锋利撇出。元陈绎曾《翰林要诀·圆法》云:“啄点首撇尾左出微仰,如鸟喙之啄物。”元李溥光《雪庵八法·八法解》云:“啄法之妙,在卧侧潜进,以连敛其锋芒。”

短撇法

平撇

撇在字的上部,与横相连或相应,宜平,与下配合。取势当先从尖处起,后部不垂下,如“重”“受”“采”。“永”字八法中“掠”法之一种。清蒋和《书法正宗·点画全图·撇法》云:“平撇。取势先从尖处起,便不垂下。‘千’‘重’等字用之。”

长弧撇

撇在字的中心,与捺相接或相交,宜直下笔而弯出之,长弧撇亦名“卷撇”(右向左之势如卷,当以轻劲取胜)。凡上段须略带竖意,下段乘势撇出。末锋飞起,微仰如篦之掠发,如“大”“使”“央”等用之。长弧撇亦“永”字八法之一种。

·延伸阅读·

“永”字八法之中,“策”画和“勒”画相近,“啄”画和“掠”画相近,虽称八法,实际上只有六法。汉字中有些字,如“心”字的“斜弯钩”画,“戈”字的“斜钩”画,“几”字的“乙”画,在八法中都找不到对应的位置。况且,“侧”画有左右之分,“勒”画有平斜之异,“钩”画有反正之差,笼统地把所有笔画都概括在“永”字八法之中,是不全面的。有书法家对“永”字八法之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所谓‘永’字八法之说,如果论用笔的基本法,嫌它多了;如果论用笔变化,嫌它又少了。”说得实在中肯。唐代有人鉴于“永”字八法对笔法的概括不够全面,在《玉堂禁经》《翰林密论》中对此有所补充。到了明代,李溥光把笔法扩充到三十二法。现代有的研究者还把楷书的笔画扩充到六十四种,都是各有各的道理。我们认为,对于初学者来说,用“永”字八法来说明楷书的基本笔画,还是比较方便的。

短弧撇

尖起曲抱,与戈捺相配,如“戈”“久”“戊”等字用之。短弧撇亦名“曲抱撇”,即“永”字八法中“掠”法之一种。

卷尾撇

撇在左,回锋卷尾作收,与右斜钩相应,可不出锋,如“凤”“成”等。“永”字八法中“掠”法之一种。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运笔卷第四》云:“护尾之势,章草法也。”

兰叶撇

与上画相接的长撇,宜上尖以接上,如“序”“居”。“永”字八法中“掠”法异势之一种。兰叶撇亦似“钩镰势”。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云:“钩镰之势:偃笔而下,偃笔而收,两头尖锋,如钩镰之形也。‘月’‘舟’等字用之。”

弯头撇

起笔重按而弯头,以补空处,如“存”“雄”等字。“永”字八法中“掠”法之一种。

捺法

也称“磔法”,似一把斜角刀。捺的笔法来源于隶书,要“一波三折”。具体写法是:逆锋起笔,要“束得紧”,则含蓄有力;折向右上时,颈部要“提得起”,就是要细些;折下捺时,要“按得下”,就是要按得重些,笔毛尽量铺开;捺脚右扬时,要“收得起”,并有畅快之感。《笔诀》云:“始入笔紧筑而微仰,便下徐行,势足而后磔之。其笔或藏锋,或出锋,由人心之所好为之也。”具体运笔是:逆锋起笔,轻转向下徐行,势力开展,至下半截略带卷起意,至捺出处稍驻,再提笔捺出,首尾自藏。须先作上啄,取势如裂帛,力在裂外。元李溥光《雪庵八法·八法解》云:“磔法之妙,在险横三过,而开揭其势力。”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述书下》云:“捺为磔者,勒笔右行。铺平笔锋,尽力开散而急发也。后人或尚兰叶之势,波尽处袅娜再三,斯可笑矣。”

捺法

捺脚稍长。元陈绎曾《翰林要诀·圆法》云:“磔”,偏蹲偏驻,疾过缓出,直捺,谓之纵波。须先蹲锋,乘势徐行至尾而略带卷意。须与左撇相配合。凡蹲锋徐行,势力开展,意足顿出,后遒劲而左顾,则其刀自足矣。运笔时向右下行笔,直如刀削,如“夫”“泉”“大”等字用之。纵波,即“抽拔”,抽笔与拔笔,二者意义相同,均指写“人”“入”“尺”等字捺尾之法,须藏头护尾。

直捺

平捺

又称“横捺”,谓之横波。法分五停,开始则首抢略顿,中驻,下拖,末驻,尾仰。凡起处似作仰画。不蹲以锋,旁裹空蹲,三面力到,顺指攲下,力满微驻,仰出三过,如水波之起伏,始称佳妙,如“达”“道”“通”。《禁经》云:“磔磔如生蛇渡水”。又锤元长每作磔笔,须三过折。故文皇云:“为波必磔,贵三折而遣毫。”明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云:“横波,‘道’‘之’‘是’,横波之波,先须拓颈宽胸。”

侧捺

既无若横捺之载上,又不若竖捺之趋下,侧在中间,不平不直,如“起”“定”。“永”字八法中“磔”法异势之一种。

弧捺

起笔稍轻,略带弧形,如“人”“今”。“永”字八法中,无一定之笔法可寻。类似“磔”法之“兰叶波势”。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运笔卷第四》云:“兰叶波者,首抢起,中驻而右行,末驻笔蹲锋而出。”《书法三昧》曰:“兰叶之状,含蓄而不放,最为高也。”

反捺

凡字有三捺者,其一用反捺。一字一捺,在上或在下,可改“长点”(亦称“直反捺”),如“翁”“英”。捺在左,收以让右。藏锋作点,捺被包围,亦收为点。如“郊”“因”等字。

一波三折

写捺笔时,起笔要束得紧,颈部要提得起,捺处要铺得满、拓得开。所谓一笔之中有三折笔势。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云“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宣和书谱》卷五《太上内景神经》云:“释坛林莫知世贯,作小楷下笔有力,一点画不妄作”,“但恨拘窘法度,无飘然自得之态。然其一波三折之势,亦自不苟”。

短捺

亦曰“磔”。或曰:微直曰磔,横过曰波。元陈绎曾《翰林要诀·圆法》云:“波,纵乀五停,首一中三尾一。横乀五停,首一中二尾二。三过笔中又有三过,如水波起伏。”

曲反捺

这是带有转折用笔的一个捺,落笔时是按照写撇的方法,但是并不撇出,反而转向折笔,向右按反捺的用笔写成。因为有曲折,所以称之为“曲反捺”。

折法

折是将横和竖连接起来的方形转角,似一根东西折过来。写法:关键在转角处要提笔换锋。初学宜分两笔来写,可断而再起,或提而再按,不要顿得太重,多出疙瘩。

横折

又名“右折”,用以包左,如“国”“因”“日”“见”“曰”等字。横折,亦名“曲尺势”。“永”字八法中“努”法异势之一种。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运笔卷第四》云:“曲尺之法,‘贝’‘见’等字用之。其折笔处,须暗过为佳。”《书法三昧》云:“右长直画作小棘刺,中间小划不可与右相粘。”

折法

竖折

又名“左折”,此竖折有两种:一种转折处为方形称为“竖折”;一种转折处为圆形称为“竖转”。竖折起笔与竖相同,行笔至转折处稍往左挫,再往右下按笔,然后折锋向右运行,收笔如横画,如“凶”“葛”等字。竖转,竖至末端,略提转锋向右运行。常与“撇”相配,不包右。如“西”“亡”等字。

撇折

又名“斜折”,此撇折有两种:一种折锋以后是横,另一种折锋以后是提。折锋以后是横者,收笔藏锋,常与横、竖交搭运用;折锋以后是提者,露锋挑出。“纟”旁用之,或提与点接,如“红”“车”“去”。

楷书的基本笔画

病笔举例

点的病笔

凹腹:落笔时笔锋偏向上兜,着重于先解决背部,没有沿中线向两边铺毫。

葱头:笔锋入纸太轻,铺毫不足。

牛头:笔法不明,把模糊当浑厚,疙疙瘩瘩,形同牛头。

拖尾:下半部缺少回锋之笔,出锋不够轻捷。

横画的病笔

粗头:落笔过重,或者不明确横画运笔应直落笔而成。

柴担:两头顿得太重,腰不实,通体弯,形同柴担。

长喙:落笔随便,留出细尖部分,形同鸟嘴。

横折木:缺少收笔动作,形似折木。

竖画的病笔

钉头:落笔过重或直落笔时交代不清,成钉头状。

竖折木:犯了偏锋运笔的毛病,收笔也没有迴护收锋,像折断的木片。

尖头:没有逆锋取势,写时太随便。

竹节:首尾顿得过重,中间过细,形同竹节。

钩画的病笔

尖钩:竖画写好后,没有提和蹲的动作就急速转锋作钩。

散锋:笔锋未调整好,就匆忙挑出。

垂钩:出锋时迟疑而下垂所致。

蜂腰:写“乙”字钩时落笔太重,转弯处太快太细。

挑画的病笔

尖薄:出锋太快,力未达锋尖。

钝软:起笔向右上出锋太慢,送力不够,笔毫未收拢。

撇画的病笔

钉头:落笔顿得太重。

垂尾:腕肘未悬,活动范围受限,尾部收笔下垂无力,不能提笔撇出,使撇尾失态。

鼠尾:撇的下半段笔毫未铺开,收笔时也未送到尖端。

锯齿:偏锋运笔,笔锋在上,笔肚在下。

捺画的病笔

散尾:出锋太快,笔锋收不拢。

直颈:没有按照“一波三折”的要求写捺,致使颈部僵硬,在捺脚铺毫不足。

翘尾:出锋方向不对,太朝上。

粗颈:写到颈部,笔锋未提起,顺拖而过,以致臃肿无力。

病笔原因

棱角:转角换笔时提得过高,顿得太重。

脱肩:转折处写得太快,以致肩部下坍。

故意抖笔:有人写字为求苍劲,在运笔过程中故意让手颤抖,运用所谓抖笔,致使线条断气,而且显得做作。

偏锋到底:有人写字不会运用中锋,习惯用偏锋,偏锋到底致使线条单薄。

描画:有人写字,不是运笔在“写”,而是“描”,结果线条显得很轻浮。

滑笔:写字时不能做到力透纸背,毛毫在线上一滑而过,出现的线条浮滑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