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正在消失的村落

费孝通在他的《乡土中国》一书中,将中国社会性质断定为乡土社会,而构成中国乡土社会的基础单位就是村落,从三家村到几千户的大村。中国悠久的农业文明和农耕历史造就了我们今天所言的乡土社会,也造就了我们所看到的各种形态的村落。自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业化运动使得我国农业社会的基础逐渐瓦解,结构不断解体,这种趋势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变得愈发明显和不可扭转。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等一个个现代主义字眼里所包含的实际意义并非像它们字面上所反映的要发展工业、建设城市、进入信息社会那样简单,实质上,对中国的乡村社会而言,它们更像一张无所不包的大网一样,将广大村落的乡土根基慢慢拔出,并用各种冠以现代性的要素以替代之。农业的凋敝、农业人口的大量外流以及由此而生的乡村的衰落似乎都在宣告着乡土社会的分崩离析,预示着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传统社会即将终结。

在这种剧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中,村落是反映乡土社会深刻变革的主要空间和集中表现。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确定和把城镇化作为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就村落的前途与命运,从政府、社会组织到学界、媒体,再到普通大众,整个社会都在进行不同的解读。其实,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传统村落变迁的研究逐年增多,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乡村命运进行了探索,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培林教授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所做的关于村落终结的研究,代表作为《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和《都市里的村庄——一个“新村社共同体”的实证研究》,“城中村”“终结”等词成了以珠三角地区为代表的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周围村落变化的核心词。他们的研究对象是那些临近大城市的村落,经济较为发达,这些村落凭借与城市的紧密联系,快速实现了向城市社区的发展。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关注那些较为偏远的地区,农民外出以后对村落的影响,是否一些村落也在走向终结?如同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对于村落未来的命运,不同的人都有自己内心的答案。

面对那些正在消失的村落,其命运有的缘于客观条件下的必然趋势,而有的则是因为人们主观偏好下的无奈选择,当然也有的是当权者的人为制造或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