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汉语成绩测试的主要功能

一、监控与诊断

监控与诊断功能是指汉语成绩测试所具有的促进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汉语教学目标而不断改进和完善“教”或“学”的行为的功效和能力。监控与诊断功能主要是运用“反馈原理”,通过测试及时获得信息,及时强化正确的、有利于实现汉语教学目标的教学或学习行为,及时调整和纠正错误的、不利于实现汉语教学目标的教学或学习行为,从而控制汉语教、学的行为和过程,促使其不断完善和优化。

在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多次使用发展性测试和诊断性测试来监控学生的汉语发展状况,检查汉语教学[1]效果,诊断学生的汉语学习难点,了解引起偏误的原因,发现其汉语弱项和强项,据此来制定补救措施和调整下一步的教学方案。教师通常把这类测试称为小测验、随堂测验、单元测验、周考等。

能否充分发挥汉语成绩测试的监控与诊断功能,不仅取决于我们的汉语测试是否重视教学过程和条件,而且取决于测试结果是否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激励性。因为只有重视对汉语教学过程和条件的分析,才能科学地解释测试结果,总结经验,找出问题,使汉语测试的监控诊断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但是,汉语教学过程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通过分析汉语测试结果,我们能够发现学生的汉语优势和不足,因此,我们可以明确地指出:汉语学习者的哪些方面需要巩固和发扬,哪些方面还存在着问题,需要进一步努力。

二、选拔与评价

选拔与评价功能是指汉语成绩测试所具有的判断和区分学生的实际汉语水平并引导学生朝着理想的汉语教学目标前进的功效和能力。比如,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每年都要选拔优秀本科毕业生,但是这并非随心所欲,主要是根据对全体本科毕业生的各科汉语课程成绩考试的排名来确定的。再如,学年末对学生的汉语学习成果进行认可性测试,汉语教师常常根据期末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对其汉语技能水平给予认可。如果学生被认为已达到规定的汉语水平,那么该生可以从目前所在的年级进入高一级的年级继续学习汉语,否则将留级重学。这些都是汉语成绩测试发挥选拔与评价功能的例子。

通过汉语成绩测试对学生汉语水平所作的判断是根据一定的汉语教学目标和汉语技能训练评价标准进行的。因此,评价内容常常被汉语学习者所关注,评价标准又常常是汉语学习者努力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评价的内容、方式、标准就会有力地引导学生的汉语学习行为和学习策略,也会引导汉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汉语成绩测试的内容、评分标准对汉语学习者起着“指挥棒”式的导向作用。因此,依据汉语教学目标来确定具有代表性的测试内容,制定恰当的测试评分标准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分级与编班

分级与编班功能是指汉语成绩测试所具有的判断学生的实际汉语状态并为分级与编班提供依据的功效和能力。在新学期的汉语教学活动开始进行之前,教师需要利用汉语成绩测试来对学生的汉语现状做出判断,以制定下一步的汉语教学计划并使之能有效地实施。教师希望通过测试来了解:学生是否具备了进入某个年级学习汉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刚刚开始学习汉语的留学生编入哪个水平的班级才合适?在按常规升级的学生中,是否有实际汉语技能水平超常发展的?如果其实际汉语技能水平已经超过同级学生很多,就意味着他可以跳过某些汉语教学单元或应学习更高级的汉语课程。

通过汉语分班测试来进行分级与编班,主要是确定每个学生在汉语教学进程中的位置以及最有效的汉语教学模式。

四、为教学研究搜集信息

为教学研究搜集信息的功能是指汉语成绩测试所具有的搜集信息的功效和能力。在汉语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工作开展科研活动,进行各种定性或定量研究,需要大量使用汉语成绩测试。在语言研究或汉语研究领域,有关语言能力的性质、语言处理、语言习得、语言流失(languageattrition/loss)等问题,也都需要大量使用语言测试或汉语测试。总之,这些研究工作都离不开搜集信息,而这时的汉语成绩测试就主要发挥了搜集信息的作用。可以说汉语成绩测试是一个很好的搜集信息的手段和工具。Davies(1990:29-30)[2]甚至提出,语言测试的首要功能是提供信息。

[1] 这里的汉语教学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2] 转引自邹申(2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