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趋势、影响及战略对策研究
- 吴涧生 曲凤杰
- 6178字
- 2021-03-31 18:06:47
二、对TPP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
(一)TPP走势影响因素分析
从目前各方面情况看,影响TPP走势的因素错综复杂、相互交织,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不仅涉及经济、政治、外交、军事等多个领域,而且更取决于亚太地区各主要经济体的实力对比以及围绕这些领域展开的博弈与竞争。
1.有利于TPP推进的因素
(1)TPP并非无本之木。截至目前,参与TPP谈判的12个国家之间已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多双边经济合作,签署了大量的经贸合作协议,相互合作程度日益加深。以自由贸易协定为例,美国已与秘鲁、加拿大、墨西哥、智利、澳大利亚、新加坡等6 个TPP谈判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与马来西亚、新西兰等国家也有长期的自由贸易谈判历史;智利与所有TPP谈判国均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其他各成员国之间也相互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如TPSEP 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TPP谈判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将这些自由贸易协定统一在“同一套规则、同一个机制”下,而并非从无到有、从零起步。显然,前者的难度要远远小于后者。由于各成员国相互间有着较长期的经济合作基础,对大多数议题都有望能够达成共识,只是在农产品、知识产权等少数问题上可能存在立场上的差异,因此,TPP谈判面临的阻力可能比想象的要小。
(2)许多亚太地区国家对加入TPP有着现实的需求和内在动力。亚太地区经贸合作发展迅速,区域内经济体大多实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对市场进一步开放有着潜在的需求,并表现出参与TPP的较高热情和积极性,这将有利于TPP的持续推进。现阶段,亚太地区经济增长势头良好,2010年,75%以上的亚太地区经济体GDP 增速都快于美国,2/3 的经济体GDP 增速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事实上,自由贸易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其溢出效应总体是利多弊少,因此从长远看,大多数亚太经济体都可能希望借助TPP为其经济发展带来助力。
(3)参与谈判成员国的产业互补性大于竞争性。虽然各成员国在农产品等少数敏感领域存在着较强的竞争关系,比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之间就面临这一问题。但总体上看,各成员国产业结构的互补性更为明显。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在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等国在资源型行业也有较强优势,而墨西哥、越南、马来西亚和秘鲁等国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领域,这种互补的经济结构将有利于TPP协定的成功签署。
(4)各成员国有望在非传统领域的谈判可能达成共识。由于TPP谈判国多属于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新加坡等,其发展水平差距不大,且市场制度、政治制度、法律体系也较相近,这将有利于在知识产权、劳工、环境、电子商务、通信等非传统议题谈判中达成一致。对于墨西哥、秘鲁、智利等发展中国家来说,目前已与美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且协定中对上述大部分议题也都做出具体规定,这会促使这些国家在谈判中与美国达成妥协。至于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虽然它们的立场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可能存在分歧,但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却对美国有着较多的依赖性,从而使其最终妥协让步的可能性较大。
(5)美国强大的影响力有助于TPP谈判成功。美国在政治、外交、军事领域也对其他成员国有着非常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对谈判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地理相邻,但澳大利亚在TPSEP 成立后的数年里从来没有明确表示要加入该协议,而在美国宣布加入谈判后的一个月内就立即宣布启动加入谈判,应该说其背后的政治因素可能要强于经济因素。2012年6月,美国同意加拿大、墨西哥两国加入TPP谈判,其附带的条件是对以前几次谈判的成果不能提出异议,这无疑凸显了美国的控制力和影响力。2013年3月,日本正式宣布加入TPP谈判,虽然对其相关产业特别是农业的负面影响相当明显,但却可以借此进一步强化与美国的同盟关系。需要指出的是,在目前TPP各成员国呈现“一超少强多弱”的格局下,这种影响力在推进TPP谈判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将更加明显,对于韩国、泰国、菲律宾等潜在成员国也不例外。
(6)奥巴马政府将会强力推进TPP谈判。各方面认为,美国“重返亚太”战略[3]框架是政治(外交)、经济、军事(安全)三位一体的,而TPP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工具。美国强力推动TPP,除加强与亚太各国的经贸往来、争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和区域合作主导权以外,制衡和削弱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也是心照不宣的。在美国的全球贸易战略中,TPP的地位远远高于其他自贸协定,奥巴马政府可能会借助各种力量以平衡国际国内矛盾,努力促成TPP谈判早日完成,甚至为协议签署而在某些具体的条款上作出一定让步,从而为其实施“重返亚太”战略或全球再平衡战略提供助力。近期以来,美国政府高层频繁访问东南亚各国,使亚太地区在美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2.不利于TPP推进的因素
(1)参与谈判成员国数量与谈判难度成正比。历史地看,完成自贸区谈判至少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而对于涉及国家多、领域宽、标准高的自贸协定,可能需要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例如,中国与东盟早在2000年就已经宣布开展自贸区谈判,但由于东盟各国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各方立场较难协调,直到2002年底双方才签订框架协议,2004年底才签署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谈判经历的时间更长。日本—东盟自由贸易谈判进程也大致如此。美国在自贸协定谈判中通常强调美国式的自由贸易理念,对关税减让、知识产权、劳工、环境等均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和要求,导致谈判进程旷日持久,耗时良多。美国与新加坡、美国与澳大利亚的自贸协定谈判也都是花费数年时间才得以完成。可见,由于成员国数量较多,加上所提出的相关标准和要求过高,可能导致谈判久拖不决。
(2)部分敏感问题将对谈判进程构成制约。一是农产品问题。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国在农产品(特别是乳制品)问题上的立场存在一定分歧,受此影响,新西兰至今尚未与美国达成双边自贸协定。日本农林水产省公布的一项研究资料显示,日本加入TPP后,其粮食自给率可能会从40%下降至13%,农业就业人口也将减少约350 万人。为了保护国内的农业,日本在与其他成员国谈判将会主张将大米、小麦、猪牛肉、乳制品等农产品排除在取消关税之外。二是知识产权问题。美国一直力图在区域贸易合作中推行高于WTO 标准的TRIPS-PLUS 知识产权标准,并要求在贸易中添加劳工和环境标准,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认为,高标准的知识产权将会严重影响平行进口[4]和仿制药的进口和生产;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也对较高的劳工和环境标准提出了异议。三是日本加入TPP谈判使敏感性问题进一步增多。事实上,美日在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均存在明显的竞争性,而且日本在金融、医疗、农业等领域的贸易保护情绪相当浓厚,因此,日本加入TPP加大了谈判的难度。四是各成员国在援引TPSEP 的谈判方式和条款范围以及是否允许部分敏感产品存在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争议。
(3)各成员国国内利益集团可能对谈判进程形成阻力。虽然加入TPP对参与国的经济发展和经贸合作会产生积极影响,但由于在发展水平和资源要素禀赋上各国存在明显的差异,国内部分产业发展会因加入TPP而受到较大冲击,这是不少国家国内利益集团竭力反对的重要原因。如日本加入TPP会受到其国内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甚至引发较大的政治风波。再如,美国虽然是推进TPP的主导力量,但国内利益集团的意见分歧也很大。一方面,美国担心部分产业如汽车产业可能会受到其他成员国特别是日本带来的冲击,从而频频向政府施加压力;另一方面,美国国内的农业、医药等利益集团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也要求美国政府在部分敏感问题上作出让步,并强烈要求其他成员国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
(二)关于TPP走势的综合判断
目前,各方面对TPP走势的判断和认识存在明显的差异。一种观点认为,TPP[5]会顺利推进,并向亚太地区其他国家逐步扩展,成为亚太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动力。另一种观点认为,TPP现有的标准偏高,极易遭受有关国家国内利益集团的竭力阻挠和坚决反对,发展前景不宜乐观,未来甚至不排除出现停滞或搁浅的可能性。还有观点认为,TPP能否成为亚太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 of the Asia Pacific,FTAAP)的垫脚石,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东北亚各国的态度,而这方面却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我们认为,虽然TPP谈判进程不会一帆风顺,但最终签署成功的可能性依然较大,从长期看,TPP的部分新规则有可能逐步上升为国际贸易规则。
1.近期TPP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不大,未来几年内仍有望成功签署
目前,虽然TPP各成员国之间已经签署大量的自由贸易协定,12 个成员国之间的共识也远大于分歧,但TPP至今也只谈判了3年时间,而对于这么一个涉及面很宽、优惠幅度非常大的协定,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全部议题达成共识是难以想象的。尤其是日本加入TPP后,将对其农业、金融、医药等行业形成较强冲击,这些行业内利益集团在日本政坛有着较强的影响力,其反对声音和抵制态度完全有可能会延缓TPP达成协议的进程。
未来几年,TPP成功签署的可能性依然较大。主要考虑是:首先,美国等9 个国家已于2011年正式签署了TPP的框架协议,后又提出于2013年底前正式签署TPP协议的目标;从目前的谈判情况看,各成员国在TPP问题上的共同点要大于分歧点,尽快达成协议的意愿较为强烈。其次,日本加入TPP总体上是符合日本经济利益的,也符合其积极参与构建世界经济新秩序的总体目标,最终日本国内支持加入TPP的力量可能强于反对力量。加入TPP对日本经济,特别是汽车、电子等优势产业的积极影响非常明显。据日本内阁研究显示,日本加入TPP,因出口增加将为日本GDP 每年增加3.4 万亿日元;若考虑贸易投资自由化带来的正溢出效应,日本GDP 每年将增加7.3 万亿日元。最后,奥巴马总统连任后,进一步加快其实施“重返亚太”战略的步伐,并不断推进TPP谈判取得进展。乐观估计,TPP有望在2015年底前达成协议并成功签署。
2.TPP持续扩容的可能性分析
(1)泰国、菲律宾短期内可能会加入TPP谈判。主要理由是:一方面,泰、菲两国都曾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传统盟友,与美国在政治军事上的合作较为密切,其外交政策较为亲美。另一方面,泰国电子、纺织等制造业目前已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相关产业集团一直支持泰国通过自由贸易协定拓展海外市场;菲律宾虽然服务业开放程度较低,但其相关利益集团对政策的影响力较弱。预计菲律宾加入TPP谈判的时间可能要晚于泰国,因为菲律宾国内法规体系尚达不到TPP在透明度、公平性等方面的要求,特别是将大多数产业领域对外国人就业存在较大限制这一严重违背TPP原则的条款写入宪法,大大增加了其制度改革的成本。而泰国的整体法律制度体系与TPP抵触内容较少,只需要在知识产权、劳工、环境等部分领域的条款进行适当调整,其制度调整成本较低。
(2)韩国很可能在中韩自贸区谈判告一段落后加入TPP谈判。韩国与美国已签署自贸协定,短期内加入TPP对其经济的积极影响不大。同时,韩美自贸协定已说明了美韩同盟的立场,韩国暂缓加入所承受的政治压力相对较小。比较而言,韩国对我国经济的依赖度非常高,对我国的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24%,短期内打开我国市场对韩国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要明显大于加入TPP。从韩国政府相关官员的公开言论看,目前韩国政府的工作重心主要在于推进中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但从韩国的政治立场看,韩国加入TPP的政治阻力很小。由于韩美自贸协定中相当一部分条款与TPP具有相似性,韩国国内利益集团对TPP相关规则的接受度已有明显提高。因此,韩国在不久的将来加入TPP的可能性很大。
(3)俄罗斯、印度短期内不太可能加入TPP谈判。从政治立场来看,俄罗斯与美国处于对立甚至对抗,因此是不愿意加入美国主导的任何协定的。从国内经济来看,俄罗斯国内制造业水平与美国、日本存在明显差距,加入TPP对俄罗斯经济发展,特别是民族工业发展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俄罗斯在未来3~5年内应不会考虑加入TPP谈判。对印度来说,虽然加入TPP并不违背其政治外交战略,但在各主要大国中,印度对自由贸易的认同度一直比较低。从其经济利益来看,印度高科技企业主要属于“低成本创新”,模仿已经升级为国家战略,美印两国在知识产权问题上一直存在较大的争端,加入TPP对印度经济发展也可能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印度未来3~5年内加入TPP谈判的可能性也不大。
(4)台湾当局可能会以加入TPP为由向我施压。近年来,台湾学术界和商界要求加入TPP的呼声日益高涨,台湾当局领导人也曾表示对TPP有浓厚的兴趣。对台湾而言,加入TPP有利于参与贸易规则的制定,也有利于扩大台湾的出口,符合台湾自身的经济利益。从政治角度看,台湾加入TPP对提高其政治影响力是有利的,也有助于台湾和大陆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博弈。因此,今后一个时期,不排除台湾当局会借加入TPP向我施压的可能,并要求加快ECFA 开放进程并从中谋求更大利益;同时,也可能会借此制造一种“大陆打压台湾生存空间”的国际舆论氛围,以在国际政治格局的博弈中牟取更大的政治利益。但需要指出的是,按照现行国际贸易体系的规定,台湾加入FTA 只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在中央政府授权情况下,以单独关税区的身份加入;另一种是以主权国家的身份加入。显然,我国和TPP成员国都不会同意台湾以主权国家身份加入;而台湾以单独关税区身份加入,仍需要中央政府的授权,因而在这方面我们是完全可控的。
3.21 世纪中叶TPP前景展望
(1)TPP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地位持续提升,部分规则可能会逐步上升为国际贸易规则。美国及欧洲发达国家一直指责现行WTO 贸易规则标准过低,未能有效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在多哈回合谈判过程中,美国一直要求在知识产权、劳工、环境、国有企业、电子商务等领域提高相关标准,其立场与TPP相关条款基本吻合。美国政府声称,争取将TPP的相关文本作为多哈回合的相关议题进行讨论,争取使之成为国际通行的准则和标准。
虽然美国在知识产权、劳工、环境等领域提高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其国家利益,但这些高标准规则的确有其合理性,代表了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国际贸易规则体系的影响力要明显强于发展中国家,从长远看,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强力推动下,TPP部分规则完全有可能上升为国际贸易的主流规则。
(2)TPP可能取代APEC 成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区域合作机制。在推进APEC 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搭便车”问题,进展较为缓慢。目前,APEC 由于缺少强制性的约束机制,未能有效地建立指导经济技术合作的各种组织机构,以强化经济技术合作过程中的规则制定、运作协调以及事后监督,也未能制订各成员国必须强制遵守的规则体系。随着亚太区域一体化发展,其地位有可能进一步弱化。比较而言,TPP则是一个规则比较明确的自由贸易协定,并针对违反协议的行为出台了强制性处罚措施,因而拥有较强的约束力。从中长期看,随着潜在成员国陆续加入,亚太地区主要发达国家将均被纳入该框架体系之内,TPP在亚太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提升,甚至最终有可能取代非约束性的APEC 成为亚太地区的主要经济合作机制。
(3)TPP有可能成为全球覆盖面最广的自由贸易协定。随着潜在成员国的加入以及印度、俄罗斯乃至印尼、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家进一步融入全球贸易体系,这些国家推进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动力将有所增强,对TPP的立场也会逐渐由消极转为积极。从中长期看,俄罗斯、印尼、印度等亚太区域国家最终还会选择加入TPP,我国也不排除择机加入的可能性。受这一大趋势的推动,TPP在全球贸易规则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将得到显著提升,进而进一步推动巴西、阿根廷、沙特、南非、土耳其等非亚太区域国家也相继加入,因此,TPP完全有可能成为全球覆盖面最广的自由贸易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