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做账,就要有做账的规范

【情景二】

会计做账的基本规范到底仅仅是理论还是具有实用性?

叶师姐:你已经具备一定的会计基础理论,但是会不会做账呢?

慧师妹:当然会啦!只是欠缺实战经验。

叶师姐:那你对会计做账的一些规范要求是怎么理解的呢?

慧师妹:理论知识而已,与实际做账没有多大关系吧。

叶师姐:我就知道你会这么想!会计做账的基本规范指明了做账的方向,它与做账息息相关,怎么会没有关系呢!

找对方向,才不会做出各种糊涂账!

思考

① 怎么更好地理解会计基本假设?

② 资产、负债这些会计要素怎么确认?

③ 小企业的会计科目有哪些?

④ 有了会计科目为什么还要会计账户?

⑤ 如何通过试算平衡来理解会计等式和借贷记账法?

1.2.1 会计基本假设到底灵不灵

会计基本假设就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只有满足这些前提,会计核算才有意义,也才能够顺利开展会计工作。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的标准含义指的是会计人员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其中特定单位或组织就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简单来说,会计主体就是为谁做账。比如森行实业招聘小慧为会计,那小慧做账的会计主体就是森行实业,也就是说小慧为森行实业做账。

如果我们企业与其他企业发生经济业务时,我还需要为其他企业做账吗?

肯定不行,你没有权利为其他企业做账。法律规定,即使2个企业之间有经济往来,本企业会计人员也只能核算和监督影响本企业的经济活动。

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就是假设企业能够正常经营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遭遇清算、解散等变故而不复存在。

如果企业总是无法持续经营,就会涉及许多资金问题无法解决,最明显的就是应付账款、借款等无法偿还,从而造成市场混乱,影响其他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更重要的是,没有持续经营,就无法划分会计分期,会计做账也就无从谈起。

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将企业持续经营划分成连续的、

可预见的未来通常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的12个月。资产负债表日也就是编报年度资产负债表的日期,一般是12月31日。

相同的期间,目的在于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使会计做账更具可行性和可比性。

我知道,会计分期就是会计期间,一般有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之分。

没错,会计分期就是会计期间,对于大多数小企业而言,月度是最常用的会计期间,即按每个月来完成做账、对账、结账和出报表的工作。

4.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就是在会计做账过程中以货币为计量尺度来反映各种经济业务的情况。我国会计核算的货币计量使用人民币为参照,这就是所谓的记账本位币。

如果有些企业涉及外币业务,怎么办呢?

问得好!如果是以外币为主要核算货币的企业,可以选定该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在编制会计报表时仍然需要折算为人民币来反映。

行业点拨

会计核算的4大基本假设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也就是说,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1.2.2 书上说的会计要素,工作中怎么确认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会计要素实际上就是对发生经济业务的各种资金的一种分类,具体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6大要素。

会计做账就是记录这些会计要素的资金运动情况,而其具体记录方法也有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如收到全年的租金,应当是一次性确认为全年的租金还是分摊后确认为当月的租金,都应根据其适用的具体原则来确定。

观看“会计要素”动画

因此,为了使会计要素的确认更加规范,并统一所有企业的做账方法,便有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4大原则。

1.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下,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进行核算;而对于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收付,也不能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进行核算。

收付实现制则以收到和支付为标准,凡是本期实际收到款项的收入,不论是否归属本期,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凡是本期实际以款项支付的费用,不论是否在本期收入中得到补偿,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

【案例1-1】森行实业本月实现销售收入10000万元,但买方下个月才会实际支付货款。会计应如何确认本月的收入?

根据规定,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应该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和计量。所以,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森行实业应将10000万元确认为本月的收入。

注意,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

2.配比原则

明白了,就是收入必须有对应的费用和成本配比,不能乱报账,做假账!

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还必须符合配比原则。配比原则指一个会计期间内的收入和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并应相互配比,以计算本期损益。

简单来说,配比原则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有收入就有成本、费用,二是收入必须配比对应的成本或费用。

【案例1-2】如果森行实业确认10000万元的销售收入,按照配比原则,那么在确认销售收入时应如何确认其成本?

按照配比原则,森行实业在确认生产该产品所耗费的成本时,应考虑到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以及各种宣传费用、管理费用等。同时,这些成本和费用只能是所销售产品对应的成本和费用,不能将其他产品的费用计入其中。

3.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也被叫做原始成本原则或实际成本原则,指企业取得各项财产时,应按实际成本的价值入账,不得自行调整入账价值。采用历史成本原则的优点如下。

(1)客观公平。历史成本是买卖双方通过正常交易确定的金额。

(2)有原始依据。取得时会有发票等文件证明其价值,可随时查证。

(3)篡改无用。避免企业或有关人员处于某种需要有意改动账面记录。

(4)简化工作。会计核算手续简化,不必经常调整账目。

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会计在做账时,对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划分必须合理,这样不仅不会导致做账含糊不清,而且能够避免错账、假账等情况的出现。简单来说,收益性支出就是应该计入当期损益的支出;资本性支出则是不能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而需要在以后的期间合理分摊的支出。

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划分原则如下。

(1)凡为取得本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即支出的效益仅惠及本会计期间的,应作为收益性支出计入当期损益,在利润表中反映。

(2)凡为以后各期取得收益而发生的各种资产支出,即支出的效益惠及若干会计期间的,应作为资本性支出列入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并在若干会计期间进行分摊。

【案例1-3】森行实业本月缴纳电费2000元,同时,本月还购买了1台价值2000元的照明设备,按照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应如何处理这两项开支?

本月缴纳电费2000元这项费用是收益性支出,因为它是当期耗用的,影响当期的收益,应作为当期的费用。本月购买的1台价值2000元的照明设备,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而不能作为费用一次性扣除,因为它是为以后照明使用的,也就是为以后各期取得收益发生的支出,符合资本性支出的特性。该设备在以后的受益期间可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计提折旧,分期计入成本费用,也就是可以在以后若干会计期间进行分摊。

1.2.3 会计科目在工作中真的很重要吗

大家都知道“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这些耳熟能详的会计科目名称,但是有没有想过它们在会计做账中有什么用呢?没有这些会计科目是不是就不能做账了呢?

举个例子,假如我们到外地旅游,需要坐火车、飞机到达目的地,然后住宿,最后又坐飞机和火车返回。这些事项中,如果没有一样东西,那就什么也完不成。这样东西就是身份证(别说钱,这不是本例讨论的重点),它是唯一证明我们身份的证件,没有它,旅游也就无从谈起。

在会计做账中,从填凭证、登账簿到出报表,会计科目可以证明自己的流动。众多会计科目与其代表的资金对象一一对应,可以清晰反映资金流动的情况。可以说,会计科目对会计做账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资金就是旅游者,众多会计科目就是这些旅游者的身份证,只有在“身份证”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资金运动这个旅游过程。

既然会计科目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对于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来说,会计做账需要用到哪些会计科目呢?表1-3对小企业常用的会计科目进行了列示。

观看“会计科目”动画

这样理解会计科目就清楚多了,原来它是各种资金的身份证呀!

表1-3 小企业常用会计科目表

续表

续表

这表可是新手会计的福利啊!工作中不知道用什么会计科目时就查这表,熟悉之后,自然而然就记牢啦!

1.2.4 记住,会计账户不是会计科目

在学习会计基础内容时,小慧对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总 是“傻傻分不清楚”,认为二者一致,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实际上,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

1.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

观看“会计账户”动画

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的对象,具体而言就是资金运动,而6大会计要素就是对资金运动(会计对象)的细化分类。在会计要素将会计对象具体化的基础上,会计科目对其进行进一步细分,如资产类下的“库存现金”科目、所有者权益类下的“实收资本”科目等。但是在会计核算中,会计科目只是一个名称,不能表现资金的变化。因此为了适应复式记账的要求,便在会计科目上增加一定的格式和结构,以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的情况,这就形成会计账户。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三者的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 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关系

2.会计账户的结构

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所设置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可以实现经济业务的记录。

这个我知道!会计账户和会计科目是一一对应的,有什么会计科目,就有相应的会计账户。

【案例1-4】森行实业2016年4月1日原有库存现金1500元,5日收到现金5000元。本例中发生的经济业务分别涉及哪些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

通过此案例可知:

(1)对于会计要素而言,2016年4月5日所发生经济业务的资金属于“资产类”会计要素。

(2)对于会计科目而言,该日所发生经济业务的资金属于“资产类”要素下的“库存现金”会计科目。

(3)对于会计账户而言,将“库存现金”会计科目予以结构化和格式化,便成为表1-4所示的“库存现金”会计账户。

表1-4“库存现金”会计账户

原来这就是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

对呀,所以通过会计账户就可以将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的金额记录下来,直观地反映出金额的增加、减少和剩余情况。

3.会计账户的增减变动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做账很少使用如表1-4所示的标准会计账户格式,而是将其简化为类似于大写英文字母“T”(或汉字“丁”)的“T”型账户(或“丁”字账户),以重点反映会计科目数量上的增减变动和余额情况,如图1-2所示。

图1-2 “T”型账户

会计账户中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的登记方向取决于所记录的经济业务和会计账户的性质。表1-5便将各类会计账户增减变动的登记方向和余额方向进行了归纳汇总。

表1-5 账户增减变动情况一览表

续表

【案例1-5】对于【案例1-4】发生的经济业务,应如何通过“库存现金”账户来体现其增减变化?

由于库存现金为“资产类”账户,因此借方登记增加额,并且余额在借方。该业务的“库存现金”的“T”型账户登记结果如图1-3所示。

图1-3 库存现金的“T”型账户

表1-5中的“一般在借方”“一般在贷方”是什么意思?

表示还有特殊情况,比如资产类的“累计折旧”会计账户,它属于“固定资产”的备抵账户,因此虽然是资产类科目,但余额有可能在贷方。

4.会计账户余额的计算

通过【案例1-4】和【案例1-5】的学习,可能大家会简单地以为会计账户的余额就是原有资金与经济业务发生的资金相加所得。实际上,会计账户的余额需经过一定的计算得到,这其中又需要按照不同类型的会计账户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下面具体介绍会计账户的4个金额要素,它们分别是“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1)会计期间开始时会计账户的余额称为期初余额。

(2)会计期间结束时会计账户的余额称为期末余额。

(3)登记账户本期增加的金额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

(4)登记账户本期减少的金额称为本期减少发生额。

知识补充

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是相对于一定的会计期间而言的,某一会计期间结束时的期末余额,在下一个会计期间开始时就变成期初余额。也就是说,本期的期末余额=下期的期初余额,或者说,本期的期初余额=上期的期末余额。

这些金额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下。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如“库存现金”会计账户,由于它是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因此其期末余额的计算方法如下。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又如“短期借款”会计账户,由于它是负债类账户,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因此其期末余额的计算方法如下。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图1-3中,“库存现金”会计账户的期初余额为1500元,“收到现金”即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增加发生额)为5000元,无贷方发生额,因此在不考虑该月其他经济业务的情况下,该账户的期末余额=1500+5000= 6500(元)。

假设“短期借款”科目期初余额为50000元,该月发生2笔业务,即偿还短期借款50000元,向银行借款(短期)100000元,那么该账户的期末余额是多少?

短期借款属于负债类账户,那么它的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都在贷方。而且,本期增加额在贷方,本期减少额在借方,这样它的期末余额就是:50000+100000-50000=100000(元)。

1.2.5 说到底,做账就是要“平衡”

对于新手而言,会计做账可能比较难,但实际上只要抓住会计做账的核心,理清思路后稍加练习就能很快上手。对于小企业而言,经济业务更少,且内容变化不大,因此做起账来会更加轻松。

那么会计做账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呢?两个字——平衡!无论哪种经济业务发生,有增就有减,有收就有支。无论资金如何发展变化,最终都会处于“平衡”的状态。

难道说100元到头来还是100元吗?

我说的平衡,指的是资金变化的平衡,而不是说资金量不会变化。比如你有100元,我就知道它的来源,你花掉100元,我也知道它的去向。

1.体现平衡核心的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分为财务状况等式和经营成果等式两种,其原理是对各会计要素的内在经济关系建立起数学公式来表现资金运动的情况,因此又称会计恒等式、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等,其关键就是相等,即平衡。

(1)财务状况等式

就生产企业而言,要想生产并盈利,就必须花钱购买(或自建、租用)厂房和设备,购买原材料、雇用工人等,以形成企业的资产。这些钱要么是所有者自己投入的资本,要么就是借入的资金。

嗯!每一项资产都有其来源,绝不可能凭空出现!

观看“会计等式”动画

资金来源即权益,谁提供这些经济资源,谁就对这些经济资源拥有要求权。由此可见,企业有多少数额的资产必有与其等量的权益,它们之间这种恒等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资产=权益

进一步来看,由于企业资产来源于企业的所有者和债权人,因此权益在会计上又分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因此上面的会计等式通常表示如下。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会计基本等式,不仅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①体现同一资金的两个不同侧面,等式左边表示资金的存在形态,等式右边表示资金的来源渠道。

②用货币计量时,会计等式左右两方的数额始终相等。

③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则资产增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减少,则资产减少。

④无论经济业务如何导致会计要素变动,都不会改变“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的恒等性。导致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的情况如表1-6所示。

表1-6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变动一览表

【案例1-6】分析以下几项经济业务对会计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①将现金1000元存入银行。

②用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购进原材料货款2000元。

③收到投资者投入机器设备估值10000元。

④用短期借款支付前欠货款50000元。

具体分析如下。

①库存现金减少1000元,银行存款增加1000元,资产一增一减,等式不变。

②银行存款减少2000元,应付账款减少2000元,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等式不变。

③固定资产增加10000元,实收资本增加10000元,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等式不变。

④短期借款增加50000元,应付账款减少50000元,负债一增一减,等式不变。

不看还不知道,果然经济业务怎么都不会影响等式的平衡关系呢!

(2)经营成果等式

经营成果等式是一种动态会计等式,主要反映企业收入、费用、利润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如下。

收入-费用=利润

所谓静态的会计等式和动态的会计等式应该怎么理解呢?

静态会计等式反映的是某个时间点上静态会计要素的关系,比如2016年8月14日企业的资产和权益的情况;动态会计等式则是反映一段时间内动态会计要素的关系,如2016年8月企业的盈利情况。

经营成果等式表现的是企业在某一期间的盈利情况,即经营成果。其反映的内容包括以下3点。

①收入大于费用时为利润,收入小于费用时为亏损。

②收入增加,利润增加;收入减少,利润减少。二者呈正比例变化。

③费用增加,利润减少;费用减少,利润增加。二者呈反比例变化。

2.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目前我国法定的会计记账方法,它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依据,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可以直观准确地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

(1)什么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实际上它反映出的规则只有以下两点。

①有借必有贷。在每一笔经济业务中,出现借方会计科目,就必须出现贷方会计科目;反之,出现贷方会计科目,就必须出现借方会计科目。

②借贷必相等。所有借方会计科目的合计数必须与所有贷方会计科目的合计数相等。

(2)如何使用借贷记账法做账

首次运用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登记经济业务时,可尝试按以下步骤来做账。

①分析经济业务中涉及的会计账户,判断属于哪一类会计要素。

因为会计要素的类型不同,增减变动时的借贷方向也不同,比如资产类增加登记在借方,负债、所有者权益类增加则登记在贷方。所以不仅需要分析出正确的会计账户,还必须牢记会计账户的类别。

②判断会计账户中所涉及的资金数量是增加还是减少。

③确定会计账户的登记方向。

④检查登记方向和借贷双方的总合计数是否相等。

【案例1-7】森行实业用银行存款支付购买原材料的货款30000元。利用借贷记账法分析此经济业务。

这笔经济业务涉及资产类的“银行存款”和负债类的“应付账款”2个会计账户。用银行存款支付货款,因此银行存款减少30000元,同时应付账款也减少30000元。

厘清上面的思路后,下面继续来看,该项业务所涉及的2个会计账户中,“银行存款”账户减少,应记入贷方;“应付账款”账户同样减少,应记入借方。具体登记结果如图1-4所示。

图1-4 登记结果

(3)掌握会计分录这一做账工具

会计分录是对每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的账户名称及其金额的记录,如【案例1-7】所述的经济业务便可用以下会计分录表示。

借:应付账款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由此可知,会计分录应该包含如图1-5所示的内容。

图1-5 会计分录的构成

编制会计分录时,格式必须严格按规范书写,具体要求如下。

①先借后贷,分行列示。即借方在上,先写;贷方在下,后写。

②每一个会计科目占一行,借贷错开。即一行只能填写一种会计科目,且“贷”字应对齐借方会计科目的第一个字。

③借贷金额适当错开。如果有多个借方会计科目或多个贷方会计科目,则所有借方金额个位数字右对齐,所有贷方金额个位数字右对齐。

会计分录就是对借贷记账法的形象化表现。

④当会计分录中需要列示明细科目时,应按科目高低从左向右列示,二级科目前加破折号,三级科目放在二级科目后的一对小圆括号中,如图1-6所示。

图1-6 含明细科目的会计分录格式

⑤借方和贷方会计科目中有2个或2个以上的二级科目属于同一个一级科目时,所属的一级科目只在第一个二级科目前列示,其余省略,每个二级科目各占一行,其前的破折号保留且保持左对齐,如图1-7所示。

图1-7 多个明细科目的会计分录格式

很简单嘛!二级科目用破折号作前缀,三级科目写在小括号里面。同一种一级科目只写一次,同一种二级科目则必须都写出来。

你来总结一下涉及二级科目和三级科目时会计分录的写法吧。

3.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是检查发生额是否平衡和余额是否平衡的手段,它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借贷记账法为基础,可以检查做账是否正确。

(1)发生额试算平衡。在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一定是恒等的。因此通过发生额试算平衡可以检验本期发生额记录是否正确,用公式表示如下。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余额试算平衡。在借贷记账法下,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数与全部账户贷方合计数相等,相应公式如下。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如果试算平衡,那么做账就肯定正确了吧?

这倒不一定,因为借贷方向做反,或重复做同一笔业务,又或者借贷方向的金额同时记录错误且相等,都不会影响平衡关系,但做账却是错误的。因此即使平衡也不保证做账正确。

【案例1-8】表1-7所示为森行实业部分账户的期初余额。

表1-7 总分类账户期初余额(单位:元)

该企业本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暂不考虑增值税)。利用会计分录进行试算平衡分析。

①用银行存款支付购买原材料的货款30000元。

②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50000元,直接偿还应付账款。

③收到投资者追加投资60000元,存入银行。

④销售产品一批,价款12000元,款项已收讫并存入银行。

首先,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① 借:原材料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② 借:应付账款 50000

贷:短期借款 50000

③ 借:银行存款 60000

贷:实收资本 60000

④ 借:银行存款 12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00

根据以上会计分录登记会计账户,期末结出会计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图1-8所示为“银行存款”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的合计,其他会计账户的结算按此方法进行。

图1-8 “银行存款”账户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对所有账户进行结算后,便根据会计账户进行试算平衡,编制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如表1-8所示。

表1-8 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单位:元)

哇!真的平衡啦,真神奇!

这是科学,不是神奇,不过在试算平衡时,一定要保证会计分录正确无误,会计账户结算时也必须准确,否则本来平衡的结果都不平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