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量子桥梁连接科学与人文、主体和客体

经典自然科学领域中,如研究日全食,研究对象和研究者本身以及所使用的工具,是可以完全分离区分的;而在人文学科中,如研究自己,研究对象和研究者本身以及工具间,具有不可分割性。与之相反,在量子物理中,被研究对象的属性与研究者的存在以及工具,对结果会造成不可忽略的影响和效应,这几者将糅合在一起的,难以分清,也不可能区分。

传统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包括心理学,都存在明显差异,而在量子世界这种差异几近完全消失,两者走向弥合。玻尔是最早进行量子理论和心理学类比的,而海森堡也曾指出量子理论与心理学的诸多联系和方法上的相似之处,强调研究对象和测量工具的不可分割性。量子物理和人文学科相距并不遥远,在方法上有相似性,但在关注对象方面有重要差别。

描述世界时,经典和量子在表达上有很大差别,犹如拉奏乐和弹拨乐之间的差异。如果说,经典是拉奏乐;那么,量子就是弹拨乐。如果说,牛顿经典思维是一幅白描线条画,那么,量子思维就是一幅写意水墨画。如果说,经典牛顿思维是一幅写实油彩画,那么,量子思维就是一幅印象水粉画。传统科普的目的就是让人们“读懂”世界,让人们感觉世界原来很简单;而量子科普的情形正巧是颠个倒,让人们迷惑,明白世界原来很复杂,难以真懂。如果一本通俗严谨的量子普及读物,让你越读越糊涂,恰恰说明这书的效果不错!

在人文社会哲学领域,日常的思考可以依据形式逻辑、辩证逻辑;而在现代数理化生领域,思考可以依据经典思维和量子思维。形式逻辑与经典思维、辩证逻辑与量子思维间,具有一定的对应相似相近性。可以这么说,经典思维是形式逻辑的精确表达和展示,辩证逻辑只是对量子思维的粗略接近和朴素模仿。

量子论的影响超出科学范围,在哲学乃至宗教领域都引起强烈的回声。揭示出我们所在的是一个“参与者的宇宙”,一切认识都是相对于参与者、实验者、观察者、认识者而言的,都是打上标记的。

有人甚至追问,如果一切事物由量子态转化为确定的现实,是由于“意识”的作用,那么在智能生物问世之前,宇宙是什么样的状态?开天辟地者就是有意识的第一个人,这人创造了历史,也创造了现实。尽管人们都能接受波函数一观测就坍缩的假设,但如何坍塌、何时坍塌、为何坍塌,没人知道。

我们所知道的人类思考方式通常不遵守经典的逻辑,但可能遵守量子逻辑,基于量子逻辑的搜索算法,能从大量的文字中更高效地发现其中的含义。目前,并不能肯定地说,人脑的运行就是采取的量子效应运行方式,而应该是人类的思维方式接近于量子解释,也就是可能并不归属于物理“量子”的非传统数学,能比传统数学方法更好地把握人类想法的模糊性和灵活性。这也就促使人们将量子理论应用到与物理无关的方向,如人类的语言、感知、生物学、经济学,等等。

语境性,能反映人类思考的模糊性、灵活性和最终的准确性。如单词含义随着背景内容的改变而有所不同,就像语言有了“量子态”。比如,“高”在不同的词前面会有不同的意思,“高度”“高兴”“高尚”;类似,“红”在“红旗”“红心”“红利”中有不同的定义。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物理学家阿兹认为,人类概念知识的结构很像量子,因为词句的周边环境及连接方式等内容,起着基本而重要的作用。这些与量子类似的独特性可用于搜索获取信息,人们已经将量子理论的数学方法集成在搜索引擎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