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阅读思考:大脑的营养、长寿的基石

直至90岁高龄,健康人脑内仍有新神经元持续发育。这一最新发现给了人们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心。大脑神经元发育终身都在进行,大脑都如此努力更新脑细胞,成年人怎么可以不努力知识更新。

人人识字后,防止低智商社会的第一要素,就是阅读,至少达到先进国家的平均阅读水平。每个人的人生高度,取决你阅读过的书和遇到过的人,取决于过程的得益。所谓阅历,就是把阅书和阅人中所学的全部忘光后,所剩下的东西。光读书、不阅人,难免书呆子气;光阅人、不读书,难免世俗气、甚至市侩气。阅历可提供为人处世的智慧,驾驭心灵的谋略,运筹帷幄的格局。

没有阅历过高级的思维和智慧,就永远不知道如何走出困境。就连文盲杜月笙,靠餐馆听说书而接触上下五千年的智慧,进而融会贯通出他的为人处事心得:“上等人:本事大,脾气小;中等人:本事大,脾气大;下等人:本事小,脾气大。”

阅书胜阅人。一个人的财力、时间、空间都会有所限制,不可能走遍世界、经历千年,也不可能接触各行各业,上至圣人、下至小人。而读书,就提供了最便捷的途径。阅书和阅人一样,不在于还记得多少,如书的内容、人的名字或者容貌,甚至可以完全记不得,而阅书和阅人的重要价值,恰恰在于这些阅历静悄悄地成为你的得体的言行举止,怡人的气质和风貌,智慧的思维和精神,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在人生经历中,阅历、阅书、阅人之中,只有阅读书籍最有利于长寿健康和思维进化。耶鲁大学的研究报道,对50岁以上的3635名受访者的阅读习惯,追踪调查十二年,得出结论,有读书习惯的人比不读书者更长寿。

一个人、一个社会,浮躁不浮躁,能否有素养,是否有修养,是否有智慧,就看对读书的态度,包括是否读书、如何读书、读什么书、读多少书。这从2019年3月当代“孔乙己”、上海“读书流浪汉”的自媒体新闻乱潮中可见一斑,其缘由在于当代人读书太少,行尸走肉太多,喜欢走捷径,才上演了可悲的社会闹剧。

阅读是心智锻炼,可汲取人类无数人的心血结晶和人生精华。有人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心灵发育史,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其阅读史。读当代人的书,可与远在天边的人作亲切交谈;读古代人的书,可与古圣贤先知作精神上的交流;读深刻的书,可触及灵魂,而不至于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研究型阅读、批判性阅读,是开阔视野,改变思维的有效途径,更是重要的每日身心修炼、思维修炼。

一位读者读了钱钟书的小说《围城》,很是敬佩,就想见见他,可钱钟书不想见,于是就转告对方:“假如你吃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又何必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尤为深刻的是他的妻子杨绛,据说有年轻人很崇拜她,洋洋洒洒写了一封信,倾诉仰慕之情的同时,重点诉说了诸多的人生困惑和烦恼。杨绛回信道:“你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

读书就是“采矿”、就是修行。与伟大人物的交往,不一定要面对面的交谈或者听取演讲,不一定要在现实世界与他或者她近在咫尺地同行相伴,而只要静静地去看其重要的著述,阅读研究其最新论文,就能最全面地获知其思想,掌握其思维,汲取其精神。

人类的伟大思想和精神,蕴含在经典著作里。对所有领域/学科/专业而言,所谓经典,就是历经数年、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检验,历经大浪淘沙、去粗取精而留存下来的深入人类骨髓的精品。读这些精品,就如同与远古已逝的伟人,作跨越时空的对话与心灵交流。

与其单纯丰富自己的物质营养,不如同时提高个人素养,通过修身、修养、修心,补充精神营养的“多样性复合维生素”。这样的身心修炼,需要坚持在每日、每周、每月、每年。而静静的读书思考,就是最简便有效、价格低廉、怡心高雅的思维训练、精神陶冶。

万不要把个人的区区小事、社会的许多杂事,当成天大的灾难或者绕不过的坎。对大多数人而言,我们所遇到的痛苦、烦恼,都是人类早在百年前、千年前、万年前遇到过、思考过、解决过的事情。这些在人类浩瀚的文献宝库中、经典著作中,早已有所回答。只要你勤奋读书、阅读思考,许多答案唾手可得。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依赖常识指导生活和工作,可以幸福一生。许多烦恼和挫败都源之于自以为是和违反常识。只有从事科学技术、哲学数学前沿创造性和挑战性研究探索的人,才会遇到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才会遭遇实质性的困惑,才会在人类常识里找不到帮助。而此时的困惑,就不是烦恼,因而也不是痛苦,而是好奇和兴趣。此时,开拓者沉浸在探索之中,神圣的使命感使其苦中有乐。

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读书模式。读书可以顺序读,从第一章读到最后一章;也可以反序读,从最后一章读到第一章;更可以跳着篇章读、选着章节读,随机任意翻页读,带着问题和兴趣有针对性地定位页码读,边读边查资料、自我注释地读。哪句话能启发自己,那就算没有白读。多样性读书能给你最多的启发和帮助,哪样方式适合你,你感觉最惬意,就采取哪种方法,这就是道法自然。

读书不能只看书名和装帧,而要看其内容和新意,更要看字里行间无形的灵魂。读书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已经有很多统计和论述,这里不再赘述。人们基本公认,对民族而言,平均每年的读书量,和一个民族的素质修养呈正比关系,同属高智商的民族,犹太人读书最多,我们中国人读书甚少。

读一遍就懂,不需要读第二遍,再读一遍就腻烦的书,是街头巷尾粗俗的“地摊书”。每天必读、常读常新,不同岁月有不同理解,但感受会更为深刻,这样百读不厌的书是经典。世上经典有不少,对不同民族文化肤色均适用的并不多,而《道德经》《培根论说文集》《爱因斯坦文集》都是不可多得的真正好书。

读书,可以浅读,可以精读,也可泛读,具体根据需要而定,无论为工作,还是为休闲,为修行。读书促进思考,诀窍在于要看多个不同观点的、甚至观点完全相反的论述,了解其产生的背景,不轻易相信、迷信,也不轻易否定、责难,而是从中提炼,去伪存真,形成符合真理真知的自己观点。拒绝接受未经拷问的简单化的结论、粗暴的论断或者口号式的灌输。读书需要对比和独立思考。最好同时读多本话题类近、但观点不同的书籍,相互对比浏览着读。

人们需要智慧地阅读和看待各种媒体和自媒体,否则很容易上当受骗。对世事和时事进行分析、解析和观察,胜过拒绝、偏信和盲从。读书也应如此,读者在关注短讯和新闻时,如果将时间跨度拉开,如几个月、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当年那些干扰视线听觉的无关紧要的细节,会逐步隐去,某些伪装就会消退。是前后不一的伪君子和骗术,还是坦荡真诚的真君子和坚持,都会不自觉地展现出来,蒙骗也自然会失去效果。而如若只关心当下的消息,而不联想数年前的同一件事情的描述及方式,那就会被表面现象所蒙蔽,会被热闹场面、花言巧语或者一知半解所迷惑。

仔细认真地读上十本经典书籍,你就会成为一个圣人。阅读人类文明几千年的历史,阅读无数的历史故事,会发现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笔的威力胜于剑”的所言被一再证实。

有人说,长期阅读的人特征明显:公众场合偏于安静,发言直戳重点,逻辑清晰,做事专注,不会大声吵闹;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说: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阅读思考是改变思维,建立超限思维,进而趋近真知和真理的最主要途径。通过终身阅读,我们能接触和把握不同时空尺度和氛围的思维方式,看清真实的自我、真实的世界,进而心情平和、智慧圆通、快乐幸福。反之而言,如果人们在基本生存的生理需求满足后,没有在精神灵魂层面解决“心堵脑梗”的思想问题,那么就会困惑和烦恼不断,将会茶不思、饭不香、睡不眠,甚至度日如年。

单纯的经验和阅读一样,并不能取代思考。用思考之余的时间去阅读,因为再伟大者也不能一直在独自思索,阅读是借别人的思考为自己提供精神养料。因此,一个人也不必读书太多,不能依赖阅读这一思考的替代物,而没有锻炼出认识事物的能力;不能惯于走别人的路,遵循别人的思想,而忘记自己的思维,放弃对现实的关注。

叔本华认为,单纯的大量阅读会使精神失去敏感度,不动脑的最简单办法就是一有空就读书。阅读是为了思考,阅读只是独自思考的代替物。沉迷简单阅读会带来危害,即会用别人的而非自己的头脑来思考。孜孜不倦的不断阅读者,其思想很容易被作者的思想所“殖民”,会源源不断地被别人的思想所牵引管束。

叔本华说,要把人弄傻,最佳的方法就是让此人一有空就读书。即大脑不思考地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这比不读书还要危险。一如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每周的周六,是以色列的安息日。这一天不得为生活操劳、不得工作,商店、饭店、娱乐场所大多关门,公交停运,严禁走亲访友、外出旅游和参加其他社会活动,人们都在家中静心祈祷、反思。唯有一事例外,就是允许读书。所以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只占世界人口0.2%的犹太民族,却获得了近30%的诺贝尔奖。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日本京都大学的山中伸弥曾在Nature上发文认为:深度思考是最好的养生。因为大脑是身体各机能指挥中心,如果脑细胞充分活跃,必有足够的能量和养分供应,会自动调节身体各部可余能量汇聚大脑,习惯性深思能有效缓解脂肪局部富集。山中伸弥的研究很快得到挪威的梅布里特及其丈夫爱德华的呼应。后者认为:全球平均寿命近半个世纪增长超越了前十个世纪,此与信息爆炸促进大脑高速运转直接相关。人类发展指数越高的国家,国民平均寿命增长也越快。显然,这些研究可以支撑日本和北欧平均寿命显著高于全球的现象。爱德华夫妇因发现“大脑中的GPS”获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是史上首例同时获奖的夫妇。

瑞典运动生理学家卡尔逊教授认为:机械性重复运动按千次单位计算,每增加一单位将明显导致心肌损伤和大脑钝化。此解释了为什么职业运动员晚年老年痴呆和各种心肌风险显著高于常人。数十年同一岗位重复工作运动的工人,其寿命也明显低于常人。卡尔逊认为,脑力工作者不会如此,即便一直研究同一个领域问题,大脑重复运动能有效改善生理机能的均衡性。经常深度思考的人,好像肚子从来没吃饱过,人也会瘦削。许多院士,因为一辈子深度用脑,无论岁数多大,都精神很好。众多研究和案例都表明:多多用脑是最好的养生方式和长寿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