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本会计
- 江正峰 汤小芳 钟小茜
- 2376字
- 2025-03-28 07:10:38
第三节 生产费用的分类
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生产费用要素的分类是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重要条件。
一、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活劳动的耗费过程,因而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划分,可分为劳动对象方面的耗费、劳动手段方面的耗费和活劳动方面的耗费,统称为生产费用的三大要素。生产费用具体可分为以下八个类别:
(1)外购材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向外单位购进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和低值易耗品等,不包括在建工程耗用的材料。
(2)外购燃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从外部购进的各种燃料。外购燃料不包括在建工程耗用的燃料。
(3)外购动力,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向外单位购进的各种动力,如供电局提供的电力、热力等,不包括在建工程耗用的动力。
(4)职工薪酬,是指企业所有应计入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的职工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及其他相关支出。
(5)折旧费与摊销费,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方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以及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的摊销费用。
(6)修理费,是指企业为修理固定资产而发生的支出。
(7)利息支出,是指企业借入生产经营资金,按规定计入财务费用的借款利息支出减去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8)其他支出,是指不属于以上各费用要素但应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的费用支出,如差旅费、办公费、租赁费、保险费、诉讼费及外部加工费等。
对生产费用按其经济内容分类,可以了解企业生产过程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情况,为计算工业增加值等指标提供依据。
二、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生产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以分为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成本和不计入产品成本的期间费用。
(1)生产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之和。生产成本一般可设置以下几个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产品实体或主要成分的原料、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和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
燃料和动力,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和动力。
直接人工,是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福利费及其他各种形式的职工薪酬。车间生产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是记入“制造费用”的。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车间为了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燃料和动力,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或自制的燃料和动力。
废品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废品造成的损失。
停工损失,是指企业在材料供应不足、电力中断、机器大修理、计划减产或非常灾害等时引起的停工。
制造企业在管理要求一般、核算简化的情况下,可以只设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上述成本项目进行适当调整。
(2)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产品生产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企业的销售、经营、组织和管理活动相关的成本,主要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筹资费用。
对生产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类,可以了解企业产品成本构成情况,为考核企业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寻找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提供依据。
三、生产费用的其他分类方法
1.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
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可以分为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
直接计入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某种产品(成本核算对象)而发生的费用。在计算产品成本时,该类费用可以根据费用发生的原始凭证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如直接用于某种产品生产的原材料、生产工人的薪酬等,就可以根据有关领料单和职工薪酬结算单等原始凭证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
间接计入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几种产品(成本核算对象)共同发生的费用。这类费用无法根据发生费用的原始凭证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各种产品(成本核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再分别计入有关产品(成本核算对象)成本。
对生产费用按其计入产品成本的方式进行分类,有利于企业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对于直接计入费用必须根据有关费用的原始凭证直接计入该产品(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对于间接计入费用则要选择合理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
2.生产费用按其与生产工艺过程的关系分类
生产费用按其与生产工艺过程的关系,可以分为基本费用和一般费用。
基本费用是指由于企业生产工艺本身引起的各种费用,如生产工艺技术过程耗用的原料及主要材料、燃料及动力、产品生产工人的薪酬等。
一般费用是指企业内部各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如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薪酬、办公费、差旅费等。
对生产费用按其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有助于考察和分析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管理水平越高,产品成本中一般费用的比重会越低。
3.生产费用按其与产品产量的关系分类
生产费用按其与产品产量的关系,可以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
变动成本是指其成本总额随着产品产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费用,如产品生产直接耗用的原料和主要材料。但是,就单位产品成本而言,这类费用则是固定的,无论产品产量如何变动,单位产品应负担的这类费用基本不变。
固定费用是指在一定产量范围内成本总额相对固定的费用,即不随着产品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费用,如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薪酬、房屋建筑物的折旧费等。但是,就单位产品成本而言,这类费用则是变动的。随着产品产量的增加,单位产品应负担的这类费用数额将随之减少。
对生产费用按其与产品产量的关系分类,可以为寻找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