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二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属病毒(Hantaviruses)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我国自1984年开始,先后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48个全国HFRS监测点。连续17年(1984~2000)的监测,在人间疫情、血清学、宿主动物、传播途径、流行因素、疫源地和疫区的调研及预防控制效果评价和流行趋势预测等诸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数据;我国自主研制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已在疫区进行了数千万人的免疫接种,这些均为减少和控制本病的发生和流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低血压休克、出血和肾衰竭。近二十年对此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相继发现了β3整合素这一致病性汉坦病毒的受体,发现了一些与病毒致病密切相关的结构和特征,初步确定了汉坦病毒部分代表性毒株的T细胞和B细胞表位,初步探讨了参与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细胞和分子如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等在HFRS/HPS发病中的作用,揭示了汉坦病毒感染发病过程中与免疫和炎症应答相关的若干信号转导通路和信号转导分子。
作为一种急性危重传染病,HFRS快速早期诊断对提高救治成功率无疑非常重要。在当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T)、IgM抗体捕获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基础上,新的检测方法如RT- PCR、基因芯片技术等已开始用于汉坦病毒抗原抗体及病毒核酸的检测,这将进一步提高HFRS的早期诊断水平。
相对于病原学、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该类疾病特别是HFRS的临床诊治研究近十年进展不多。由于HFRS多散在发生,且主要在农村和城镇周边地区的中小医院救治,因此难以组织开展较大样本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和对照的临床研究,对各种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案的评价仍缺少高质量的循证医学的证据。有关HFRS发病机制仍然有许多空白需要研究,如可用于早期预警和病情判断的分子标志物和生物标志物谱,阻断或减轻血管渗漏的药物以及新型抗病毒药物。临床危重患者的监测和救治水平也需要进一步引进和采用新的技术加以提高,如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技术治疗出血热急性肾衰,低血压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新型呼吸支持技术治疗出血热呼吸衰竭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建立和应用新型指标监测凝血障碍(DIC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等。
由已故杨为松教授主编的《肾综合征出血热》专著出版于“九五”末期,至今已历13年,与乙型脑炎等若干危重型传染病相似,肾综合征出血热仍是当前和今后几十年我国部分省区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需要重点防治的传染病,非常有必要对近十四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等进展进行总结,对前版专著进行修订和再版,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该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
本书对前版各主要章节进行了较多的更新和补充,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国内外的新进展及学术新观点,特别是近十余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本书两位主编——白雪帆教授和徐志凯教授均系国内当前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两位教授分别师承杨为松教授和汪美先教授,长期坚持从事汉坦病毒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研究,在本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成果。参与本书编著的既有汪诚信、陈化新、张成文、罗端德、孙志坚、林永焕等老一代为本病防治研究贡献毕生的专家,也有许多工作在出血热防治研究一线的中青年学者和专家。
相信此书的再版能够推动我国HFRS的基础和防控策略研究,提高预防控制和临床诊治水平,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翁兴华 王贵强

2012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