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现况概述

目前,中医治疗帕金森病传统优势方法主要体现在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两者都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通过临床辨证进行分型治疗的。
现代的针灸疗法较之《素问·痹论》所提出的针刺原则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现在通过一系列的特殊手段,如头针、体针、放血、埋针、隔药灸、穴位注射等,并且运用许多复杂的针刺手法,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长期以来中医界的同仁们针对帕金森病的治疗进行了努力的探索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中医对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一直是中医“抗帕”的主旋律,这和西药在西医“抗帕”领域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如出一辙的。但是就目前而言,中药与西药在整个帕金森病的治疗过程中所能够起到的作用,还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这在某些较为权威的文献中屡屡有所阐述。如“中药或针灸对帕金森病治疗有一定的辅佐作用,需与西药合用,单用疗效不理想。” [1]这样的评价尽管令每个中医人感到羞惭,但是客观地说来这也是个不争的事实。
应该看到多少年来中医界的同仁们为了促进中医事业在神经内科领域的发展,提高中医药在治疗帕金森病过程中的能力,借以丰富人类战胜帕金森病的手段,运用中医理论对帕金森病进行辨证论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辨证用药的体系。
由于辨证分型是诊断的必然结果,又是遣方用药的前提条件,作为连接诊断和治疗两大环节的辨证分型,在学者们的学术争鸣中如何能够渐趋一致就显得尤为关键。然而学者们对帕金森病的认识从病机到辨证分型上都不尽相同,故其在临床上的具体治法和用药更有出入。有关这方面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的主要有三点:
一是20世纪70年代末史荫绵对该病进行了初步的分型 [2],成为现代分型治疗帕金森病之滥觞。将其分为气滞血瘀、肝肾阴虚、气血两虚三型,并认为肝肾阴虚是本病的本质,它可以和其他两个类型互相转化。其中气滞血瘀型患者年龄较轻,病程较短,病情较轻,疗效较显著,而其他两型年龄大,病程长,病情较重,疗效也较差。
该文的意义首先在于通过分型,给临床医生提供了执简驭繁、纲领性的理论依据;其次将证候与病程、病情相联系,初步揭示了病程、病情与证候之间的关系;最后指出了证型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应该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病程、病情与证候之间的关系。这些观点对于以后帕金森病辨证分型的学术发展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
此后对帕金森病辨证分型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学术观点也渐趋复杂,其中较有影响的是:
王永炎将其分为气血两虚、血瘀风动;肝肾不足、血瘀风动;痰热风动三类证候 [3]。并强调无论肝肾不足、气血两虚和痰热内蕴三种证候,都兼有血瘀阻络的特点。显然他认为该病的总体病机是虚风内动和血瘀阻络。
刘泰将帕金森病分为肝肾阴亏、气血亏虚、气滞血瘀、痰湿阻络四型 [4],并认识到所分诸型只是相对的,临床上各型之间是可以互相错杂或转化的。
此外有些医家还提到了别的一些证型。如张洪思提出了气虚血瘀型 [5];潘澄濂提出了心神虚弱型 [6];张广麟提出了脾肾阳虚型 [7];吴建提出了营卫失调型 [8]。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一方面展现了学术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分型缺乏统一的标准,因而歧义较大。
对于帕金森病的辨证分型的争议,从明清时期就一直延续了下来,各呈仁智,缤彩纷呈。尽管有着很多分歧,但是学者们基本还是认同孙一奎的认识,并在他的基础上加以改良。认为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在肝肾阴虚、气血不足,标实为风、火、痰、瘀等。中老年以后随年龄增长,肝肾脾渐衰,则精气血渐亏,筋脉失于濡养,虚风内动;或风火痰瘀,互阻络道,气血不通,风气内动,所涉及的脏腑主要为肝、肾、脾,而风、火、痰、瘀既可由脏腑功能障碍产生,又可因外感或起居失常所致。
二是针对帕金森病中医分型和疗效评定“群雄并起”,莫衷一是的混乱局面,1991年11月,第三届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脑病学术研讨会通过了《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草案》。
该草案是在王永炎、傅仁杰等教授的指导下,借鉴了明清时期先贤们的研究成果,参考了Webster等帕金森病功能障碍记分法,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摸索和总结,经许多专家学者共同论证后拟定。它将帕金森病定名为“老年颤证”,并将其分为:痰热动风、血瘀生风、气血两虚、肝肾不足、阴阳两虚5个证型。至此帕金森病的中医分型有了一个比较公认的临床依据。这5个证型的具体内容是:①痰热动风证:神呆懒动,形体稍胖,头胸前倾,头或肢体颤振尚能自制,活动缓慢,胸脘痞满,口干或多汗,头晕或头沉,咳痰色黄,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数日不行,舌质红或黯红,舌苔黄或黄腻,脉象细数或弦滑。②血瘀动风证:表情呆板,面色晦黯,头摇或肢体颤振日久,震颤幅度较大,肢体拘痉,活动受限,项背前倾,言语不利,步态慌张,或智力减退或精神障碍,头晕眼花,皮脂外溢,发甲焦枯,舌质紫黯或夹瘀斑,舌苔薄白或白腻,脉象弦滑。③气血两虚证:神呆懒言,面色 白,肢体颤振或头摇日久,震颤程度重,项背强直或肢体拘痉,活动减少,行走不稳,气短乏力,头晕眼花,自汗,动则尤甚,皮脂外溢或口角流涎,舌体胖,边有齿痕,舌质黯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象细无力或沉细。④肝肾不足证:表情呆板,肢体或头摇颤振日久,震颤幅度大,或肢体拘痉,活动笨拙,上肢协调不能,步态拖拉,言语謇涩,或智力减退,形体消瘦,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或头痛或盗汗,急躁时颤振加重,腰酸腿笨,小便频数,大便秘结,舌体瘦小,舌质黯红,舌苔少或剥苔或微黄,脉象细弦或细数。⑤阴阳两虚证:表情呆板,肢体或头摇颤振,日久项背强直或肢体拘痉,语言謇涩,失眠健忘,汗出畏寒,体倦肢冷,或腰酸腿痛,阳痿遗精,溲少便溏,舌质嫩红或淡黯,舌苔薄白,脉沉细 [9]
尽管草案的公布使帕金森病的辨证分型有了一个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临床依据,但是随着治疗的不断深入,研究的不断拓展,新的观点不断地出现,如陆曦等人提出脾胃虚弱型、肝风内动型 [10];王坤山等人提出了风痰阻络型 [11];傅仁杰等人还提出了风阳动型、髓海不足型、阳气虚弱型、心虚血少型、痰涎壅滞型 [12];崔悦提出了肝气郁结型 [13];叶中峰提出了肝阴不足型 [14];王洁民等人提出了肾虚毒损型 [15]。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可以说当前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帕金森病正在兴起新一轮的拾遗补缺浪潮。
学术争鸣所展现的百花齐放固然可喜,然而在公布了辨证的统一标准后,证型再次趋于纷繁就不得不令人忧虑和发人深思。
三是赵国华于1997年首先提出老年颤证分3期治疗的观点后 [16],其又于2005年将此观点加以完善。
他认为:帕金森病是一种终身性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长期的自然病程中,患者会在不同的病理生理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和体征,因而采取的治疗方法也就有了相应的阶段性区别。
早期,已经出现了帕金森病症状,但时间比较短,症状比较轻,一般不影响社交、生活和工作,改良Hoehn-Yahr分级在1.0~1.5级者;中期,帕金森病的症状和体征逐渐加重,已经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进入需要治疗阶段,改良Hoehn-Yahr分级在2~3级者;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已经严重,复方左旋多巴制剂的疗效不足以维持患者的日常生活,改良Hoehn-Yahr分级在4~5级者。其治疗3法:早期中医中药疗法,中期中西医结合疗法,晚期多途径综合疗法 [17]
李彦杰等人认为 [18]:赵国华所说的帕金森病初期,多因感受不正之气,或起居、情志因素而出现肝郁脾滞之候,复因年事已高,肝脾肾诸脏渐虚,出现精血不足,筋脉失其濡养而发病;中期,诸脏进一步亏虚,精血乏源,运化失常,出现风火痰瘀等病理改变,这又进一步加重诸脏亏虚,导致后期出现以虚损为主的病机和证候,所以本病的病机过程可以概括为:初期由实到虚,中期由虚致瘀,表现为虚实夹杂证候;后期,为诸脏精血虚损,虚损互为因果、连锁反应过程。根据帕金森病不同时期的不同证候,因而赵国华提出了:初期,予以平肝息风以治标,健脾益气以治本;中期,豁痰化瘀以治标,滋补肝肾以治本;后期,补益精血以治损的治疗三法。
赵国华的贡献在于使帕金森病的辨证分型不仅仅是整个帕金森病病程中阶段性个体差异的病理标志,更重要的在于他突出了病理差异的阶段性。他在病程的细分阶段中总结出的规律性认识更能符合患者普遍阶段性特质,从而使原先在整个病程大背景下进行的、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辨证分型更趋严谨而可控。欠缺之处还在于,临床医生很难在短暂的诊断时间内去运用量表来进行分期,所以临床的实际运用价值不大。
综上所述,尽管目前中医界对于帕金森病的分型治疗还处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之中,然而人们的普遍认识是帕金森病属于内伤杂病的范畴,属于本虚标实的病证。本虚在肝肾阴虚、气血不足,标实为风、火、痰、瘀等。病变的脏腑涉及肝、肾、脾三脏,在风、火、痰、瘀的病理状态下发病,其主要的证型为痰热动风、血瘀生风、气血两虚、肝肾不足、阴阳两虚。中医的分型治疗可以独立地运用于帕金森病的早期,当帕金森病进入中期以后,就应当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而当帕金森病进入晚期之后,就应当采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对症治疗。
应该看到,尽管多少年来通过中医界的专家们勇于探索和不懈追求,对于帕金森病的中医分型治疗的认识日趋丰富和深化,但是其间存在的问题还是显而易见的,最突出的问题还在于无论怎么分型,中医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还是不孚众望。看来要建立起一套为临床医生们所普遍公认,并且经实践证明确有成效的帕金森病辨证治疗体系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