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非嗜肝性病毒性肝炎

一、病毒性出血热

【概念】

病毒性出血热(viral hemorrhagic fever),国内一般是指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广义上,还包括其他病毒引起的出血性发热,如由蚊传播的黄病毒属感染,如黄热病和登革热(表1-2-1-1)。
表1-2-1-1 非嗜肝病毒导致出血热并累及肝脏

【临床特点】 1.病因

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

(1)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包括野鼠及家鼠。

(2)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为动物源性,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

(3)人群易感性:

一般认为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较低,一般青壮年发病率高,病后有持久免疫力。

2.临床表现

出血热潜伏期一般为2~3周。典型临床经过分为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病理特点】

上述几种病毒性出血热的基本病理变化:大块和亚大块肝组织坏死,常见到嗜酸性小体。如流行性出血热(图1-2-1-1、图1-2-1-2)。

【病理诊断】

一般依据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诊断,对典型病例诊断并不困难,但在非疫区、非流行季节以及对不典型病例确诊较难,必须经特异性血清学诊断方法确诊。
二、巨细胞病毒感染

【概念】

巨细胞病毒(cytomegaoviyns,CMV)亦称细胞包涵体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组DNA病毒。分布广泛,感染人体可引起以生殖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为主的各系统感染,从轻微无症状感染直到严重缺陷或死亡。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大部分发生于肝肾移植之后。由于急性细胞排斥反应和CMV感染在临床上表现相似,肝活检对于区分二者非常有价值。
图1-2-1-1 流行性出血热所致重型肝炎
累及多个肝小叶的大块肝细胞坏死,局部有坏死肝细胞残影。HE染色×10
图1-2-1-2 流行性出血热所致重型肝炎
为图1-2-1-1放大,肝细胞坏死仅见坏死肝细胞残影。HE染色×40
图1-2-1-3 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肝炎
患者为肝移植术后4年出现CMV感染,视野中央有一处微脓肿。HE染色×40

【病理特点】

1.肝小叶内可以见到中性粒细胞聚集,称微脓肿(图1-2-1-3)。肝细胞或者上皮细胞核内出现包涵体有一定的特征性,呈兼性染色的圆形球体,周围包绕清晰的光环,有时包涵体也可出现在胞质内,其形态多样、体积小。但是在肝脏CMV感染病例中很少见到典型的核内包涵体。肝组织内还可见到多核巨细胞,周围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2.笔者在工作中,在HIV阳性患者行肝穿和肠镜检查活检标本中,偶然发现了CMV感染病例,但仅在肠黏膜见到了大量典型的核内包涵体(图1-2-1-4),并经免疫组化染色得以证实。免疫组化实验表明,CMV早期核抗原单克隆抗体检测染色阳性细胞主要是腺体浅层上皮细胞(图1-2-1-5),而CMV晚期抗体检查主要是间质细胞和少量腺体基底细胞阳性(图1-2-1-6)。说明随着时间进展,病变向深部和间质侵犯。
图1-2-1-4 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肝炎
HIV阳性患者6年,行直肠黏膜活检,发现CMV感染,可见多个腺体上皮细胞核内包涵体。HE染色×20
3.在婴儿可导致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有着显著的胆汁淤积和炎症反应。
4.在免疫健全的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可造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综合征,伴随轻度的肝炎。活检显示灶性肝细胞坏死和肝窦淋巴细胞浸润,以及轻度的胆管损伤。
图1-2-1-5 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肝炎
同图1-2-1-4。行CMV早期核抗原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检测,腺体浅表上皮细胞核内包涵体染色阳性。免疫组化染色×40
图1-2-1-6 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肝炎
同图1-2-1-4。行CMV晚期核抗原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检测,间质细胞和腺体基底细胞核内包涵体阳性。免疫组化染色×40
5.免疫组化染色 CMV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可以证实巨细胞病毒的存在。
三、Epstein-Barr病毒感染

【概念】

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为疱疹病毒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属的成员。它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95%以上的成人均有携带。

【临床特点】

EBV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与鼻咽癌、儿童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已经被列为可能致癌的人类肿瘤病毒之一。
EBV引起的肝炎在临床上并不常见,在免疫正常和免疫缺陷的个体均可出现,也可出现在肝移植后。临床外周血检测可见到异形的淋巴细胞增多。

【病理特点】

1.汇管区扩大伴有显著的淋巴细胞浸润;大部分淋巴细胞有非典型性,细胞稍大,核质比轻度增加,为被感染的B淋巴细胞(图1-2-1-7),还有少量被激活的T细胞和NK细胞。
2.小叶内可见轻度至中度的灶性坏死,以及凋亡小体。肝窦排列整齐,很少见到肝细胞的气球样变和水变性(图1-2-1-8)。
图1-2-1-7 肝脏EBV感染患者
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部分细胞有轻度非典型性。HE染色×40
图1-2-1-8 肝脏EBV感染患者
肝细胞基本正常。肝板排列整齐,肝窦内淋巴细胞增多。HE染色×20
3.肝窦内淋巴细胞增加,有单线整齐排列的趋势,淋巴细胞可有轻度异型性(图1-2-1-9)。
4.偶可见到非干酪坏死性肉芽肿,以及不同程度的大泡性脂变。
图1-2-1-9 肝脏EBV感染患者
肝窦内淋巴细胞增多,有单串排列的趋势。HE染色×40
5.一些病例汇管区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和少量浆细胞浸润。
6.免疫组化染色 EB核相关抗原(Epstein-Barr nuclear antigen,EBNA)和潜在膜蛋白(latentmembrane protein,LMP)染色阳性,可以证实淋巴细胞内EBV编码蛋白的存在。
7.PCR和原位杂交 冰冻组织用PCR、石蜡包埋组织用原位杂交技术均可以检测到汇管区受感染淋巴细胞的EBV受体。
四、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概念】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HIV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属反转录病毒的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把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

【发病机制】

主要是在HIV直接和间接作用下,CD4 +T淋巴细胞功能受损和大量破坏,导致细胞免疫缺陷。CD4 +T淋巴细胞受损方式及表现为:

1.病毒直接损伤

HIV感染宿主免疫细胞后以每天产生10 9~10 10颗粒的速度繁殖,并直接使CD4 +T细胞溶解破坏。病毒复制产生的中间产物及gp120、vpr等可诱导细胞凋亡。

2.非感染细胞受累

感染HIV的CD4 +T细胞表面gp120表达,与未感染的CD4 +T细胞的CD4分子结合,形成融合细胞使膜通透性改变,细胞溶解破坏。

3.免疫损伤

gp120与未感染HIV的CD4 +T细胞结合成为靶细胞,被CD8 +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lymphocyte,CTL)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及抗体依赖性细胞毒(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作用攻击而破坏,致CD4 +T细胞减少。

4.CD4+T细胞来源减少

HIV可感染骨髓干细胞,使CD4 +T细胞产生减少。HIV外膜蛋白gp120可抑制原始T淋巴细胞向CD4 +T细胞转化,导致CD4 +T细胞减少。表现为对可溶性抗原(如破伤风毒素)识别缺陷,细胞因子产生减少,B细胞辅助能力降低,并可丧失迟发型免疫反应等。
由于其他免疫细胞亦不同程度受损,因而促使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经2~10年的潜伏性感染阶段后,病毒可被某种因素所激活,通过转录和翻译形成新的病毒RNA和蛋白,然后在细胞膜上装配成新病毒,再感染其他细胞。

【病理特点】

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常常会累及肝脏和胆管系统。肝脏活检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艾滋病本身很少会造成肝衰竭,但是可因为药物性肝损伤、合并丙型肝炎导致肝衰竭。有一部分艾滋病治疗药物肝脏毒性是比较大的,会造成药物性肝炎甚至肝衰竭。虽然HIV感染可以加重或改变其他病毒性肝炎,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HIV肝炎的存在。艾滋病患者肝脏可以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患病率显著增加,而且病情更加严重。常见的病毒感染有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及EBV等,详见有关章节。绝大部分HIV相关的肝脏病理改变都是合并有其他致病因子、肿瘤或者药物损伤,但是近来研究发现也有单纯的HIV直接导致的肝脏病变,肝脏内所有细胞类型都可累及,如肝细胞、星形细胞、肝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以及胆管均可侵及。
对于弥漫性全身感染,肝活检病理检查的敏感度要比血培养、骨髓和淋巴结检查等技术低。比起感染、可疑淋巴结增生、胆管系统异常、不明原因发烧和肝脾肿大等,肝穿刺活检对于肝占位性病变和肝脏药物性损伤更有用。

【辅助检查】

常用的特殊染色:抗酸染色、六胺银染色(grocott silver stain)和PAS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