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疼痛治疗技术手册
- 艾登斌 谢平 肖建民 刘慧松
- 1491字
- 2021-04-04 19:08:46
第七节 踝足部检查
一、踝足部视诊
主要观察踝足部有无肿胀、畸形,活动度是否正常,皮温是否正常,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1.踝关节肿胀
踝关节肿胀可由局部原因引起,也可以是全身水肿的表现。踝关节肿胀最常见于外伤,其中以踝扭伤最为多见,如有内、外踝骨折或者胫骨下端骨折,则肿胀更为显著;而踝关节内积液或者血肿时,内、外踝下方及跟腱两侧的凹陷消失,且有波动感;跟骨骨折则表现为踝下凹陷消失,跟骨增宽,跟腱止点处疼痛;侧副韧带损伤时,肿胀多局限于一侧;足后部肿胀多见于跟腱炎、滑囊炎、骨质增生等;若为踝关节结核或关节炎等,则肿胀形成缓慢。
2.足踝部常见畸形 (1)马蹄足:
站立时足尖着地,足跟悬空,形如马蹄,故称为马蹄足。行走时足尖不能抬举,常踢地行走,足尖先着地而足跟后着地。检查可见足前部跖屈明显,背屈不能,跟腱短缩。
(2)仰趾足:
站立时足背屈、外翻,行走时足跟着地负重,踝关节背伸,前足仰起,故称为仰趾足。
(3)内翻足:
足的前半部内收、内翻,跟骨内翻、跖屈,跟腱挛缩,足底向内翻转,行走时足背外侧缘着地。
(4)外翻足:
足跟轴向外偏斜,足底向外翻转,行走时足内侧缘着地。
(5)扁平足:
足弓塌陷变平,足跟外翻,足掌外展,行走时足舟骨低平甚至触地。
(6)弓形足:
足的纵弓异常升高,足弓角度变小,行走时足跟和跖骨头着地。
3.足部正常的活动度 (1)踝关节背伸:
大约20°~30°。
(2)踝关节跖屈:
大约40°~50°。
(3)足内翻:
大约是30°。
(4)足外翻:
大约30°~35°。
(5)跖趾关节跖屈:
大约30°~40°。
(6)跖趾关节背屈:
大约45°。
二、踝足部触诊
触诊主要检查踝足部的压痛点。
1.踝关节周围
踝关节外伤、炎症、肿瘤时其周围压痛明显,关节积液时可触及搏动。
2.内踝尖端部
胫后肌止点炎症或者骨质无菌性坏死时此处压痛明显。
3.外踝部
压痛多见于外踝骨折。
4.外踝前下方
压痛多见于外侧副韧带损伤、炎症。
5.跟骨底部
跟骨骨刺、跟底滑囊炎、跟骨脂肪垫肥厚等疾病此处压痛明显,而青少年此处压痛多见于跟骨骨骺炎。
6.跟距关节间隙
压痛主要见于跟距关节炎。
7.跟骨结节
压痛多见于跟腱炎。
8.第二跖趾关节近端
压痛多见于第二跖骨头无菌性坏死。
三、踝足部特殊检查
1.跟腱偏斜症
正常站立位时,跟骨纵轴线与跟腱纵轴线重叠,如果出现跟腱轴线向内或外侧偏斜,则提示足内翻或外翻畸形。
2.提踵试验
被检查者如果仅能提踵60°(踝跖屈30°)站立,而不能提踵30°(踝跖屈60°)站立,为阳性。提示跟腱断裂。
3.跟腱挛缩试验
被检查者坐位,小腿自然下垂,若膝关节屈曲,出现踝关节下垂的跖屈畸形,提示比目鱼肌挛缩;如膝关节伸直位,踝关节跖屈,且不能背伸,则为腓肠肌挛缩;如膝伸直或屈曲位,均出现跖屈,则为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均挛缩。
4.足内、外翻试验
被检查者仰卧,检查者一手固定其小腿,另一手握其足,将踝关节过度内翻或外翻,如同侧疼痛,提示有内外踝骨折可能,如对侧痛则多为副韧带损伤。
5.巴宾斯基征(Babinski sign)
被检查者仰卧,脚部放松,用棉签轻划其足底外侧,引起 趾背屈,其余四趾呈扇形分开,为阳性,提示有锥体束损害。
6.踝阵挛
被检查者仰卧,髋关节与膝关节稍屈,检查者一手持其小腿,一手握其足的远端,突然用力使踝关节背屈,如果出现节律性的踝关节屈伸交替运动,为阳性。见于锥体束损伤的患者。
7.弹趾试验
被检查者仰卧,放松脚部,检查者轻叩其足趾基底部或用手将足趾向背面拨动,引起跖屈为阳性,提示有锥体束损害。
8.足跟叩击试验
被检查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握着其脚踝,一手轻叩其足跟部,出现疼痛为阳性,见于踝关节损伤。
9.跖骨头挤压试验
被检查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握其足跟部,另一只手挤压跖骨头,出现疼痛为阳性。可见于跖痛病、跖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