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柔性正骨,是千百年来在中医骨伤与手法医学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一支独特的医疗技术体系,是博大精深的中医学宝库中最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技术流派之一。传统医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跌宕起伏,古老而优秀的诊疗技术时而昭行世间、时而隐没深沉。适其时,深藏的瑰宝自会彰显新颜,并以各种隐显方式接续医术道脉而流芳天下。
徒手医疗技术,流行于世者多且久矣,东西流派堪为大全。手法正骨乃徒手医技中之佼佼者。中华传统正骨主流,大多专注于骨折、脱臼的整复,除此以外之肢体疼痛与行动不利,悉归于骨病、筋伤或痿痹。其疗愈之法或针或灸,或药或石,于手法则独以按摩推拿应之。古传柔性正骨医术虽有涓涓流传,却隐匿不显、世人难窥。
古仙贤“道成天上,法留人间”。泰之蒙殊胜因缘,循药习医独好黄老,丹心不移三十余年。趁年轻炁盛逮先天丹头,行周天逆运至阳光发现。逆顺颠倒、忘形得意,以近于马阴藏相。丹头既得,遂步凌云壮志而投身医教商海,药医工商,靡不详究。柳暗花明,往来不知几回。
乘年千禧,越南洋,迁星岛,追缥缈之时空印记,寻莫测之灵魂源头。而不经意间,竟重回岐黄。
吾尝仰望浩渺深空,问道通何方?反躬自思,始知时空变幻之种种境遇,皆不过炼己虚心之不同名相。天地间一大红炉也。亦如先师东莱梦夫所指,历事炼心,一归丹本。
迨至临证骨伤,精思慎察病情之解剧宛转,忱心追溯病源之来龙去脉。及上手,患躯之痛痒寒热,莫不感同身受。竟至俯仰间,隐显恍惚之际,得悉骨道玄微。观骨之错旋壅集,摸筋之纵急翻转,至于骨脉筋肉之分明仔细,弹指间又十余载矣。
伺机一探古风,则沉疴顽疾,应手随起;行验奥妙,步步印心。虽老幼孕弱,欲正骨以疗疾,无不有求有应。挫锐解纷而患者莫知所苦,医患欢喜。其间临证应手之心得随记,积沙成塔已百万言矣。叹骨道精深,毕生难竟。
丹经云:“圣人传药不传火,从来火候少人知。”(薛道光《还丹复命篇》)丹修火候有文、武之别,烹炼采取皆在其中,为修丹要诀,丹家秘之。正骨下手,刚健冲扳为世所流行,众人皆知。而操持之力有刚、柔之分,“弱之胜强,柔之胜刚”(《道德经》)之经旨,虽横亘华夏、纵贯千年,世人“莫不知”,却鲜能分别而行。泰之秉承之东方骨道,力之所用皆徐徐而动、缓缓而行,“轻推慢移”乃至于绵绵若存。“纤纤玉指缓缓进,斤斤傲骨徐徐归。”力不过千克,而筋骨动移不疾而速。此骨道柔性医技与坊间流行之正骨法迥然有异耳。不唯形式有别,内在心法也大为不同。此法初未得名,以其行为主义皆合太上柔弱之旨,亦为丹修意得之渠成,道拜东方,故名之曰“东方柔性正骨”。“东方骨道”之由成,以此标榜。
手法正骨,所取工具乃医者双手,“伤有重轻,而手法各有所宜。其痊可之迟速,及遗留残疾与否,皆关乎手法之所施得宜”(《医宗金鉴》)。高超的手技是疗疴起疾的基本条件和保障。徒手正骨终究属于临床疗愈之学,手法操作必须在医学理论的指导及临床诊断的前提下实施。《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云:“盖正骨者,须心明手巧,既知其病情,复善用夫手法,然后治自多效。”所以,医理与手法技术并重成为柔性正骨体系不可偏废的必然要求。柔性正骨学人既要用脑分析、诊断病情,更要动手,用心治疗。气力、体力乃至脑力、心神之力同时付出。
于此,本《东方柔性正骨传真》力图详述“东方柔性正骨疗法”系列操作技术及其医学科学原理与中华人文背景,更将柔性正骨临床观察并初步总结的一系列筋骨紊乱现象及规律一一道来,以求“传绝学,晓简易,尽人可解”。有关“骨移位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与柔性正骨临证诊治经验也将介绍给骨伤手法同仁。虽曰一篇之内难尽全相,于理于法,读者亦能深浅各取所需。尤其是在道学丹修与徒手医技之关系方面,为骨道柔性技法返本还源与深入探讨之要点所在,故以“谈工夫,畅妙理,尽人可行”为期待。
“东方柔性正骨疗法”自丹修中来,体道而用医。体用虽两分,而道本一贯。究竟性命,却病延龄,医道源流,由此一统。达人通天,名与实符,于斯再现。
核物究理,深求其故。推动柔性正骨技术向“全面性”“系统性”和“规律性”方向发展,是“东方柔性正骨疗法”的显著特点之一。“东方柔性正骨疗法”不是徒手正骨一招鲜或招式性的改良,也不是仅仅针对某种特定疾病或特殊症状的个别治疗方案,而是“全面性”地探讨柔性正骨技术与临床的“规律性”领域,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深度。所发掘和构建的,是一个相对完整、具有独特技术特征的临床手法理法体系。“东方柔性正骨疗法”力图对中医骨伤与手法医学的发展有所贡献。
道以术传,术以载道。知使命,感天独厚,泰之未敢藏私。故不揣冒陋,欲尽所得而和盘托出。若能裨益后进,启发尘迷,功招朋类,则古传透筋挪骨之骨道柔性绝学光大可期。
本《东方柔性正骨传真》共分15章,以“东方柔性正骨疗法”基本理论与手法技术体系之介绍为主,杂以病案分析。全篇虽欲系统,然因编写仓促,加之水平所限,内容多有不足,尚祈同道教正。
“东方柔性正骨疗法”之面世重新,任重道远。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尚待踏实进行。
“柔弱者生之徒”“草木之生也柔脆”(《道德经》)。柔性与生机同在,为东方所主。全真随山祖师刘处玄曰:“柔来,则通天之清平也。”(《至真语录》)“东方柔性正骨疗法”与骨伤手法医学的春天相伴随行。
在本书的撰著出版过程中,感谢深圳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对本书出版的大力支持,感谢彭小梅、毛子渊、李文莉、毛立勋等在编写中给予大力协助,叶蔚、鲁晋蜀参与校订工作并提供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毛泰之
2019年4月于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