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对老年生理、病理的认识

人之衰老,不仅是“形态改变”,更主要是“功能衰退”。人的生命从出生到衰老乃至死亡,是一个生、长、壮、老、亡的过程。幼年时脏腑娇弱、气血稚弱,少年时气血渐盛,到青年时气血充盛并维持一定时间,中年之后气血渐渐虚弱,至老年时气血亏虚。所以,衰老的内在原因是脏腑功能的衰退、脏腑气血的亏虚,气失于推动、温煦、运化、固摄;血失于濡润、滋养。经气不利,络脉滞涩,气血运行迟缓,形成瘀滞,阻滞气机,这更加重了脏腑功能衰退。《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这段经文阐述了气血随年龄增加的盛衰机制,人在青壮年时期极少生病,但中年以后发病几率逐渐增加,至老年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多种疾病,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脑萎缩、老年痴呆等发病率很高。
形、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形与神为阴阳所化生,阴精和阳气则是形、神的物质基础。所谓“神者,正气也”。刘完素说:“形以气充,气耗则形病;神依气位,气纳神存。”说明人体形充神旺则是健壮的标志;形败神衰则是衰老的象征。人届老年,首先是精血不断衰耗,继之气虚,进一步则出现五脏枯涸,形体萎悴。此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即荣华颓落、形体衰败、九窍不利、神志失聪、天癸竭绝。当代著名中医岳美中教授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心理变化归纳为八大“怪症”,“只记远事,不记近事;笑时有泪,哭时无泪;喜孙子,不喜儿子;喜欢硬食,不喜软食;眼昏花,看不清近处;耳朵聋,好打听闲事;遇怪人,没观察就问;想尿远,反溺在鞋上。”这些“怪症”正是神败、形坏的形象性特征,也是相关脏器功能衰退的表现。
胡铁城认为,不论男女,到天命(50岁)之年以后都要步入老年前期阶段,从肌肉、筋脉到各个脏器的功能逐步衰退,由于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各人情志生活调节的不同,对功能衰退早晚而异。尤其禀赋不足的人,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等,大都在50岁以后逐步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