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强直性脊柱炎

【概述】
强直性脊柱炎是慢性多发性自身免疫性关节炎的一种类型。本病的特征是从骶髂关节开始,逐步上行性蔓延至脊柱的棘突、关节旁突的软组织及外围的关节炎。早期极易误诊为坐骨神经痛、骨膜炎等疾病,晚期可造成脊柱骨性强直及残疾,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针灸对强直性脊柱炎进行个体化辨证论治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效果。
本病曾被称为“类风湿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中枢型”,现已统一明确认识到本病与类风湿关节炎不是同一种疾病。本病发病率比类风湿关节炎低,多发于15~30岁青年男性,男女之比约为14∶1,其中16~25岁为发病高峰。发病部位主要在躯干关节。本病的发病原因迄今尚未十分明了,认为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内分泌失调、代谢障碍、遗传等因素有关。中医历代医家对本病病名认识不一,有肾痹、骨痹、腰痛、龟背、大偻等不同的名称。医学家焦树德教授称之为“尪痹”。1997年中国国家标准《中医病证治法术语》将其归属于“脊痹”。
【诊断要点】
1.多发于15~30岁的男性青年,有家族遗传倾向。病变多从骶髂关节开始,逐渐向上蔓延至脊柱,造成脊柱关节的骨性强直。部分病人可出现坐骨神经痛症状,膝关节肿痛等。
2.发病缓慢,病程长久,发展与缓解交替进行,病程可长达数年或数十年,受凉、受潮可诱发本病。
3.疼痛、活动受限是其主要临床表现。病变早期主要表现为两侧骶髂部及下腰部疼痛,腰部僵硬不能久站,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缓解,腰部活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病变累及胸椎和肋椎关节时,胸部的扩张活动受限,并可有束带状胸痛、咳嗽、喷嚏时加重等;本病累及颈椎时头部转动不便,旋转受限。
4.畸形 病变后期整个脊柱发生强直、疼痛消失,后遗驼背畸形,病变累及髋关节时,出现髋畸形,严重者脊柱可强直于90度向前屈位,病人站立或行走时目不能平视。
5.约有20%病人合并虹膜炎(眼痛及视力减退)。
6.实验室检查 患者多有贫血,早期和活动期血沉增快,抗“O”和类风湿因子阴性。淋巴组织相容抗原(HLA-B27或W27)明显增高。
7.X线片表现 双侧骶髂关节骨性改变最早出现,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
【病因病机】
强直性脊柱炎不少医家认为应属于中医痹证中“肾痹”范畴,因为早在《素问·痹论》中就有记载“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形象地描述了强直性脊柱炎的晚期症状。并认为肾虚是其发病的内因,外邪或外伤为其发病的外因、诱因。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位在脊柱,然而诸多脏腑经络与脊柱相联系,如督脉“贯脊属肾”;任脉“起于胞中,上循脊里”;足少阴肾经“贯脊属肾络膀胱”,足少阴经筋“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足太阳经“夹脊抵腰中,络肾属膀胱”,足太阳经筋“上挟脊上项”;手阳明经筋“其支者,绕肩胛,夹脊”;足阳明经筋“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足太阴经筋“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者,著于脊”。以上脏腑及其所属的经脉若发生病变均可影响脊柱的功能,但其中以肾最为重要,因为足少阴经、足少阴经筋、督脉、任脉、足太阳经、足太阳经筋均隶属于肾。
1.肾气虚弱
先天禀赋不足,加上后天调摄不当,饮食不节,涉水冒雨,或房劳过度,内伤于肾,肝肾亏损,脊督失养,卫外不固,风寒湿邪趁虚入侵;或脾肾两虚,寒湿内蕴,阻塞经络气血,流注经络关节、肌肉、脊柱而成本病。
2.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后天亏损,下不能补益肾精,上不能生金补肺,肾虚则督脉空虚,肺虚则卫气不固,风寒湿邪趁虚入侵督脉,发为本病。
3.痰瘀阻滞
肾虚内寒,阳气不足,或脾虚失于运化,寒湿内蕴化为痰浊,滞留脊柱;阳气不足,则生内寒,寒主凝,则气血失于正常运行,血涩气滞,久必成瘀;风寒湿邪滞留脊柱关节,日久不除,致气血闭阻,久而成瘀。痰浊与瘀血胶滞,终成顽痹,《类证治裁》说“久痹,必有湿痰败血瘀滞经络”,即是此意。
【辨证与治疗】
1.寒湿痹阻
主症:腰骶、脊背酸楚疼痛,痛连项背,伴僵硬和沉重感,转侧不利,阴雨潮冷天加重,得温痛减,或伴双膝冷痛,或畏寒怕冷。舌质淡,苔薄白腻,脉沉池。
治则:散风祛寒,除湿通络,温经益肾。
处方:天柱、大椎、命门、次髎、肾俞、华佗夹脊穴、后溪、昆仑。
操作法:针天柱向脊柱斜刺1.0寸左右,使针感向肩背传导,捻转泻法。大椎针尖略向上直刺0.8寸左右,使针感沿脊柱传导,捻转泻法。次髎直刺1.5寸左右,使针感向两髋部或下肢传导,针刺泻法。后溪、昆仑直刺泻法。命门、肾俞直刺补法。华佗夹脊穴每次选择3~4对,略向脊柱直刺,直达骨部,使针感沿脊柱或向两肋传导。大艾炷隔姜灸大椎、命门、肾俞、次髎,每穴不少于9壮;或用艾条灸,每穴5分钟。
方义:该病之本在肾虚,故针补命门、肾俞,并灸,以温补肾阳,抗御寒邪。取大椎、次髎、华佗夹脊穴温通督脉和诸经脉,祛邪止痛。天柱、后溪、昆仑同属太阳经,太阳经通达脊柱和督脉,三穴功专祛邪通经止痛,对感受风寒湿邪引起的项背痛、腰骶痛、脊柱痛有良好的效果。
2.脾胃虚弱
主症:腰骶、脊背、髋部酸痛,僵硬、重着,乏力,活动不利,或伴膝、踝等关节肿痛,脘腹胀满,胸痛胸闷,舌苔白腻,脉沉弱。
治则:健脾益气,祛邪通络。
处方:天柱、大椎、命门、华佗夹脊穴、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
操作法:天柱、大椎、命门、华佗夹脊穴均用龙虎交战手法,并使针感沿督脉传导或向腹部传导。中脘、关元、足三里针刺补法并灸。神阙用艾条或大艾炷隔姜重灸法。
方义:《素问·骨空论》说,“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甚者在脐下营”。这就是说督脉病可治在督脉,也可治在任脉,如耻骨上的中极、关元,脐中神阙,脐下气海、关元。大艾炷重灸神阙、关元,或用艾条灸不少于10分钟。任脉通于督脉,并内联脊里,从任脉治疗督脉病,是针灸治疗中的重要方法,即“阳病治阴”。中脘、气海、关元、神阙有益胃健脾、补肾强脊的作用,内可补脾胃,强肝肾,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外可疏通督脉祛除邪浊。因为足太阴经“挟脊”,足少阴经“贯脊”,足太阴经筋“内者著于脊”,足少阴之筋“循脊里”,足阳明之筋“上循胁属脊”。所以胃脾肾与任脉、督脉、脊柱有着紧密地联系,增强脏腑的功能,即可补督脉之虚,加强脊柱和督脉的功能,加强督脉祛除邪浊,加快脊柱病变的愈合。
3.瘀血阻络
主症:腰背疼痛剧烈,固定不移,转侧不能,夜间尤甚,有时需下床活动后才能重新入睡,晨起肢体僵硬肿胀。或有关节屈曲变形,脊柱两侧有压痛、结节、条索,舌质黯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
治则: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处方:天柱、大椎、筋缩、华佗夹脊(阿是穴)、次髎、膈俞、委中、三阴交、丰隆。
操作法:天柱、大椎、筋缩、次髎用龙虎交战手法,使针感沿脊柱传导。针次髎使针感向两髋骨或下肢传导。阿是穴、膈俞、次髎、委中点刺出血,出血后并拔火罐,以增加其出血量。三阴交用捻转补法,丰隆平补平泻法。
方义:《素问·针解》说“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液也”。故瘀血闭阻经络,必刺血脉清除瘀血,以疏通经络;结节者,瘀血结聚也,也必活血化瘀,方可疏通经脉,正如《灵枢·经脉》说“刺诸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膈俞是血之会穴,委中是血之郄穴,阿是穴是瘀血与痰浊结聚之处,次髎祛湿通络,诸穴均有活血化瘀除痰通络的作用,出血后加以拔罐,可加强其通经祛邪的力量。三阴交、丰隆意在健脾化痰,调血柔筋,分解痰瘀血互结,有利于疏通经络。
【验案举例】
吴某某,男,35岁,职员。
主诉:腰骶部及脊柱疼痛和僵硬3年。
病史:自诉5年前在南亚某国工作,当地气候潮湿炎热,长期在空调室内工作,以后逐渐出现腰骶部疼痛、髋部疼痛、僵硬,以后又相继出现脊背疼痛、僵硬。经医院检查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因子阴性,抗链“O”阴性,HLA-B27阳性,X线片示骶髂关节边缘模糊,脊柱有轻度增生。
检查:脊柱从第5胸椎至第5腰椎两旁有条索和压痛,腰椎生理弯度消失,腰椎前后左右活动受限,“4”字试验阳性。脉象弦,尺部沉弱,舌质黯。
治疗:主要穴位为大椎、身柱、筋缩、命门、华佗夹脊穴、肾俞、关元俞、次髎、阳陵泉、三阴交。治疗方法,首先选择脊柱两侧的压痛点,点刺出血拔罐,每次寻找3~4个最痛的敏感点。大椎、身柱、筋缩、次髎、阳陵泉用龙虎交战手法,使针感沿经脉上下传导。命门、肾俞、三阴交针刺补法。重灸大椎、身柱、命门、肾俞、次髎,每次选择3个穴位,每穴艾条灸3~5分钟。
治疗经过,经用上述方法治疗10次后,疼痛好转,脊柱两侧条索及压痛减少。治疗20次后,疼痛基本消失,晨起尚存脊背僵硬感,活动后好转。病已去其大半,治疗以补正为主,取华佗夹脊穴5、7、9、11、14,太溪以及神阙、关元、三阴交两组穴位交替使用,针刺补法,并灸。再治疗8次,诸症消失,HLA-B27阴性,结束治疗。5年后,因失眠前来就诊,告知腰背痛未复发。
【经验与体会】
1.华佗夹脊穴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主穴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变位于脊柱,隶属督脉。华佗夹脊穴属于督脉范畴,《灵枢·经脉》,“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于头上……”。可见华佗夹脊穴位于督脉的络脉上,应隶属于督脉;强直性脊柱炎在华佗夹脊穴的部位常有条索、结节、压痛;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位在脊柱,但与内脏有密切关系,如肾、膀胱、脾、胃等,并且其脏腑的经脉、络脉、经筋均联系于脊柱,以上脏腑及其所属的经脉若发生病变均可影响脊柱的功能。华佗夹脊穴位于脊柱两旁,有显著的调节内脏的作用,可补肾益督,可健脾利湿益筋肉,可健脾益肺固表,抗御外邪,所以作者在治疗本病始终将华佗夹脊穴作为主穴应用。
2.刺络拔罐活血化瘀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
本病在督脉和脊柱的两侧常有条索、结节、压痛,每次选择3~4点,点刺出血并拔火罐,起罐后再在刺血点施以灸法,可增强活血化瘀、疏经通络的作用,对本病的治疗有良好的作用。
3.灸法要贯彻治疗本病的始终
强直性脊柱炎多起因于风寒湿邪,故治疗之初即灸大椎、身柱、命门等穴,温督通阳,温经祛寒。本病的病理多与瘀血阻络、痰浊痹阻有关,血得温而行,瘀血可散;湿浊得温而化,痰浊可消。本病的内在原因是肾精亏损,督脉空虚;脾虚痰浊内阻,筋肉失养;脾肺两虚,卫外不固。所以治疗时灸身柱卫外固表,灸命门、肾俞、神阙、关元健脾益肾,可提高治疗效果和巩固治疗的成果,也是治疗本病的收功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