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匠
  • 刘铁军
  • 1571字
  • 2020-08-26 19:07:58

前言

大众所熟知的以明式家具为最高成就的中国古典家具是各大知名博物馆的收藏热门,也是各大私人藏家的追捧热点。在这些繁华的背后却是大众所不曾了解的另一番景象,那就是那些默默坚守在木工房以传统手工形式辛勤劳作的木工匠人们,正是他们与他们手中的工具源源不断地创造着那些精美的物件,源源不断地在中华大地开花结果,承载着中华文明的造物观念。

工匠们利用从大地生长的木材,片片削减,逐步形成单体构件,件件叠加,逐渐卯合出整体样貌,在加法与减法的碰撞中以系统的知识体系完美完成了传统技艺的代代相传。

那些躺在僻静角落中的工具,它们各具形态、各司其职、各显其能,犹如画家手中妙笔生花的神笔,在工匠手中变成点木成金的法器,勾画出简洁洗炼的家具形态,勾勒出纷繁复杂的家具架构,完美诠释了“才有美,工有巧”的中华文化传统技艺,完美演绎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中华文化传统智慧。

一般有手艺的人称之为匠,古文中的“匠”就是指木匠,他们大多心灵手巧。最著名的木匠当属鲁班,他被称为中国木工工匠的祖师爷。据传说,鲁班发明了许多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锯、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等。历史上还有一些知名的建筑工匠,包括五代末北宋初的喻皓以及北宋编写《营造法式》一书的李诫。中国传统木工工具也是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达到了成熟完美的境地。使用传统工具手工制作的家具每一步都饱含了工匠的心思和智慧。

笔者此次揭开了这些传统工匠们的神秘面纱,近距离走入他们之中。相对于“坐而论道”的我们,“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辩民器”的工匠们看起来更加亲切,更加朴素。笔者此行以明式家具的产地江南地区、北京及周边地区为代表,走访了苏州、南通、北京、天津等地,对其中近三十位木工匠人进行访谈与对话,并对每位木匠的家具制作工具及其制作技艺进行记录和梳理;挖掘传统木工技艺的生命内核与精神支点,推广传统木工技艺的文脉基因与文化传播,寻找传统木工技艺的匠心独运与工艺内涵。

本书的编写以“纸上记录片”的形式,以图像、文字采访、画外评论的手法真实记载了传统工匠们的生存状态、工作状态。作为木工工艺传承人的师傅们,在一锯一锉、一刨一削、一凿一钻中,用他们那岁月浸染的双手,通过不断实践而愈加成熟的木工技艺,凸显了每一位工匠师傅独特的制造工艺。本书也展现了每一位工匠师傅按照自身使用习惯、符合自身人体工学的与手掌契合度极高的独家定制工具,这些工具是每一位工匠师傅通过日复一日的实

践操作而不断加以改良、改进的优化结果,从这些工具可以看到一脉相传的师承关系以及中国传统木工技艺不断演进的缩影与记忆。

在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历史洪流中,弘扬传统木工工艺的文化是责无旁贷的,这也是笔者此次成书的初衷。以传统的记录方式,以可触摸的物质形式,记载这些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的木工匠们,给这些师傅们和他们的工具施以礼遇、施以褒奖。笔者此次向读者提供深度接触这些工匠师傅们的机会,让他们与他们的宝贝工具与大众见面,与大众沟通,和大众交流,以飨读者。

《易经·系辞》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关于“道”“器”之辩一直难分伯仲,《长物志》曰:“宁古无时,宁朴无巧,宁俭无俗。”关于中国古典家具的美学理论与艺术表现形式,每位木工师傅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理解和实物表现,他们站在亲历者的角度,阐述作为实践操作者的深层理解与品格表现。

传统文化对于培养与提高国人的思想文化、道德审美以及民族自信心的凝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本土传统手工艺文化缺失的当下,弘扬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是一项迫切的历史使命,谨以本书向中国古代物质文化致敬,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传承尽绵薄之力。

木匠

导演 刘铁军

副导演 刘郁川

摄影 宫琳娜 王梦瑶 徐端端

采访 宋瑞丽

记录 宋瑞丽

录音 徐新

录音整理 冯晔 徐笑晗

测绘 徐新 宋瑞丽 王梦瑶 郭凯瑜

制图 李浩明 吴泽浩 王馨仪 王琰 周瀚翔

修图 郭凯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