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
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

音乐名城维也纳,曾经是欧洲音乐之都,许多有成就的音乐家都在这里居住活动过,他们生活过的故居和活动过的场所如今还保持得很好,维也纳市政管理部门把这些地方开辟成供游人参观的纪念馆。贝多芬1792年从波恩来到维也纳,在这里生活了35年,直到1827年去世,他的全部重要作品几乎都在这里写成。贝多芬在维也纳多次搬家,所以在维也纳可以供人参观的贝多芬故居有四五处之多,他的墓葬也在维也纳。在值得纪念的贝多芬生活遗迹中,有一处是著名的“贝多芬小路”,人们在这里也立有标记。在一本20世纪30年代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出版的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的总谱里,有一张铅笔画插页,画的就是贝多芬在那条田野小道散步的情景。这条小道之所以著名,不仅是因为贝多芬常在这里散步,而且因为他的第六交响曲就是在这里产生灵感并构思的。“贝多芬小路”位于维也纳郊外的海利根斯塔特,这个地名对于贝多芬来说非同寻常,1802年他住在这里时写下了“海利根遗嘱”,当时他几乎自杀。1808年贝多芬再次在这里赁屋隐居,写下了他的第六交响曲。1817年贝多芬第三次住在海利根斯塔特,开始构思他的最后一部也是最辉煌的一部交响曲,即第九交响曲《合唱》。

维也纳郊外的“贝多芬小路”,第六交响曲的灵感在这里产生

贝多芬写第六交响曲时正处在他的一个创作高峰期,几部大作品同时构思、齐头并进,而这些作品的创作过程是很艰辛的。贝多芬有室外创作的习惯,他随身带着笔记本和铅笔,以便随时记下心头涌现的乐思。这样的笔记乐谱他留下了2 500页之多,使研究贝多芬的人们可以清楚地看见他的创作过程。

贝多芬由于耳聋,与人交谈很困难,另一方面由于贝多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与周围世风的浮华庸俗格格不入,所以他养成了长时间外出散步的习惯。在散步中他不仅记录随时出现的音乐主题,也记下一些对大自然的感受和赞美的词句,通过这些支离零散的文字,也可看出他创作的轨迹。他与大自然有深厚的感情,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会有各种灵感产生。贝多芬在一封信里写道:“森林啊!树木啊!岩石啊!请赐给我人生所渴望的更大回声吧!在这里我可怜的耳朵一点也不使我感到痛苦。”

贝多芬的助听器和手稿

贝多芬亲近大自然并非是为了排遣个人苦闷。贝多芬虽然终生致力于音乐,但他对同时代的哲学、思想、科学的发展也很关注,尤其是启蒙思想,更是反映在他的音乐里。启蒙思想对大自然的探索和认识影响了贝多芬,所以置身大自然的贝多芬在这里获得的不是表象的感受,而是具有哲学性的思考。大自然在贝多芬面前不是与人对立的力量,而是生命的源泉,是创造生命的根基。人在大自然里可以获得对人生的顿悟,大自然的安谧寂静可以使贝多芬更深沉地思索激动人心的问题,集中内心力量追求人生的理想境界,所以贝多芬的音乐里有一种启动人活力的强烈感召力。

第六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交响乐中唯一的标题音乐。所谓标题音乐是指音乐具有故事性、情节性,可以表现文学概念或绘画场面。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被认为是标题音乐的典范。贝多芬对这部交响乐加的标题是《田园生活的回忆》,他在总谱的扉页上特别注明,“主要是感情的表现,而不是音画”。贝多芬怕人们误解他的音乐,更明确地说,“《田园》交响曲不是绘画,而是表达乡间的乐趣在人心里所引起的感受”,他强调的是人的精神世界而不是描摹自然。

《田园》交响曲共分5个乐章,每个乐章各有一个小标题。第一乐章是《初到乡村时的愉快感受》。音乐在平静安宁的气氛中进行,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反复交替,作者并不在主题上加以他擅长的发挥手法,只是朴实地重复,形成恬静清新的自然风格,音乐自然流动,没有强烈的力度变化,表现出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得到的精神安宁。

第二乐章小标题是《在溪边》。音乐有如清澈的溪流,舒缓平静,偶有熏风微拂,水面上荡起轻微的涟漪,扭动了水面上倒映的白云树影。远处的树林好像在做着深呼吸,音乐的律动微微开合,暗示着一种生命的韵律涵养在博大寥廓的大自然里。一组木管乐器模仿的鸟鸣打破了宁静,使音乐更加富于诗意。

据《贝多芬传》的作者辛德勒记载,他曾经陪伴贝多芬在海利根斯塔特山谷旁的小溪边漫步,途中,贝多芬踏上一片草地,背靠一棵树说:“我就是在这儿创作了《小溪边》,黄鹂、鹌鹑、夜莺和杜鹃,都鸣叫着,我把它们写进乐曲里了。”

《田园》交响曲的第三、四、五乐章不停顿连续演奏。第三乐章是《乡民欢乐的集会》。音乐取材于民间旋律,描写乡间村民兴高采烈的舞蹈场面,活跃而喧闹,质朴而粗犷,像一幅色彩鲜明、线条粗豪的民间风俗画。当欢乐的场面达到顶点的时候,音乐出现了一些不安并很快变成远处的雷声,欢乐的集会被打断,音乐随之进入第四乐章《暴风雨》。狂风呼啸,裹挟着雷电排山倒海般袭来,转瞬间便笼罩了一切。整个乐队都在急速飞旋,弦乐刮起一阵阵旋风,倍大提琴发出沉重的怒号,短笛凄厉的尖啸像是狂风的呼啸,铜管和定音鼓的霹雳令大地震颤,包含乐队全部音域的半音下滑好像风暴在横扫一切,想把世界带进地狱一般。但是,卷地风来忽吹散,暴风雨很快就过去了,代替它的是田园牧歌,音乐进入第五乐章《暴风雨后的愉快和感激情绪》。雨后复斜阳,大地恢复平静,草地发出清新的馨香,牧歌传达着对大自然的感激心情,这种喜悦、安宁、欣慰的情绪一直贯穿这个乐章,整部交响乐在这样的气氛中结束。

从18世纪到19世纪,以维瓦尔第的《四季》为开端,出现了千百首描绘自然或是表现人与自然融合的音乐,其中最为优秀的当属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因为他深知应该如何把自然景致转变成人的情绪并形诸音乐。他说:“你们会问,我的乐思是从哪里来的?我可说不准,反正是不请自来的,直接或间接的。我几乎能伸手抓住它们,在大自然怀抱里、在树林里、在漫游时、在夜阑人静时、在天将破晓时,应情应景而生,在诗人心中化成语言,在我心中则化为音乐,发响、咆哮、兴风作浪,直到最后具体化作一个个音符。”

贝多芬一直到晚年都保持着每天外出散步的习惯,却再也没有写过《田园》交响曲这样描绘性的标题音乐。他晚年的漫步越走越远,几乎成为行军,有一次沿着河谷走出太远,竟迷路回不了家,天黑以后在一个小镇上东张西望,不知自己身处何方。又累又饿的贝多芬在一家窗户外向里张望,竟被人当作流浪汉抓住,这是他晚年的一段轶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