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琴音乐织体的结构力与风格研究
- 王庆
- 5字
- 2020-08-29 15:37:35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织体的重要性
任何一种音乐都必然以某种织体形态存在。在构成音乐的诸多要素中,织体有着特殊的地位。跟其他要素相比,织体可谓是不可或缺的。譬如,并非在所有的音乐中都存在和声现象。诸如,格雷高利圣咏或者某些民歌,都是单声性的。中国的很多民族民间音乐、非洲的打击乐等,也都没有和声可言;另外,并非在所有的音乐中都有旋律。譬如打击乐作品。虽然定音鼓有音高,但它并不具有真正的旋律意义;在某些现代音乐中,节奏的重要性也被大大降低;而织体,无论在哪个时期、哪个地域、哪种风格的音乐中都必然以某种织体形态存在,从这个角度而言,织体可以说是构成音乐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要素。
织体正如音乐的服饰。人类的服饰反映着人们各自在文化背景、历史时代、民族性格、心理状态、生存状态等诸多方面的特征与差异。织体之于音乐也是如此,作为音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表现出了作品在诸多方面的特征与特点。
织体对于音乐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结构与风格。织体是音乐结构的重要方面。它不仅仅是音乐结构中最容易被感受的因素之一,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组织着其他诸如和声、节奏、曲式等诸多方面的结构因素。譬如,和声教科书上所讨论的和声现象在具体的作品中必定会根据音乐内容的需要而以某种织体形态出现——即便是最简单的四部和声也是一种织体形态。而同样的和声内涵,用不同的织体表现出来,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织体对于节奏形态的影响同样至关重要。织体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节奏的分组,从而改变整个节奏形态;一连串平均的音,是无所谓节奏的。节奏的形态,有赖于重拍与弱拍关系的确立与变化。如果改变一连串平均音中某些音的织体形态,譬如,改变音的空间位置——升高或者降低音域,改变其织体的质或者量——增加声部,或者叠加平行声部等,就有可能形成重拍与弱拍的关系,从而形成节奏的分组。而一个扬抑抑格的节奏,可能因为织体形态的变化而变成抑扬抑格或者抑抑扬格的节奏。织体对节拍的影响同样重要。节拍是强拍与弱拍以某种固定关系的循环往复,在某一个节拍中,如果改变其中某一拍的织体结构,可能会影响到强、弱拍之间固定的关系,从而改变节拍的结构。原本拍可能会成为,可能变成拍,等等。
织体形态的变化对曲式结构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一部作品中,不同曲式段落之间的对比与联系不仅仅体现在和声、旋律、调式调性等方面,织体的因素也至关重要。譬如,在很多作品中,呈示部分和再现部分的主题在旋律形态、节奏形态、和声内涵等方面都没有发生重要的变化,而仅仅通过织体的变化来完成结构上的呼应。另外,在音乐张力增加及张力朝向终止的衰减过程中、在新的主题或结构段落进入前、在陈述新主题时,织体的形态都会体现出相应的结构特征。在张力增加的过程中,织体量或者质会增加,密度也会增加,空间幅度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在陈述性的段落,音乐的织体形态一般较为稳定等,这些织体形态的特征都对演绎曲式结构的内在逻辑起到了重要作用。
织体形态在音乐发展过程中不仅与其他结构要素,譬如,和声、节奏、力度、连断奏(articulation)等形成互相补充、互相印证的关系,而且织体本身对于音乐作品同样具有结构性的作用。在某些作品中,我们可以仅仅从织体的形态及其变化中看到整个音乐结构力和动力的变化。以往的研究由于较多地从和声、节奏等方面讨论结构力,而常常忽略织体的重要作用。进入二十世纪后,不少作曲家开始重视织体的结构力,在创作中有意识地凸现织体的结构力,而降低其他结构要素的作用,使织体在整个结构变化中成为决定性的因素,支配着其他要素的变化。
除了结构性影响外,织体形态还充分地体现着作品的风格特征。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不同作曲家的风格、同一位作曲家不同时期的风格特征等诸多方面,不仅体现在和声、节奏、音色等其他结构要素上,同时还体现在织体形态上。当一部作品呈现出来时,我们即便不知道它的创作年代,但有经验的学者、甚至较有修养的音乐爱好者都可以从织体形态上大致判断出其产生的历史时期,对于某些风格鲜明的作品,甚至可以判断出它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