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收文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涉及欧洲中世纪史与年鉴学派;第二部分涉及中国与希腊罗马世界的交流;第三部分则是在所谓“正业”之余所写的史学散论与随笔,是我进行史学研究通俗化尝试的部分成果。在写作时间上,这些文字跨越近三十年。
我读史的兴趣最初集中于欧洲中世纪史。“威克利夫”一文是我于1984—1987年攻读硕士学位的论文。后来曾搜集资料,准备对这个题目进行更多研究,但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的兴趣已经转移,此后再没有回到这个专题上来。现在看来此文颇幼稚,但作为当时“入行资格”的作品,写作颇为用心,故对它有特殊的情感。现在收入此书,除注释稍作变动,其他一仍其旧,目的是存其本相。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此后二十多年已经陆续有人关注这个题目并展开研究,但这篇旧作的影子还隐隐可见。
我最初的总体研究设想,是从欧洲中世纪盛期开始,向近代早期延伸。无论是对经院哲学的关注,还是对“黑死病”的探讨,都是这一设想的体现。随着研究的深入,我发现经院哲学在欧洲中世纪文化向近代文化的演变中居于枢纽地位,于是下决心探讨经院哲学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关系,具体说,就是从文化发展的量变、质变原则与继承性原则,来理解欧洲中古盛期文化与晚期文化运动的联系。这一主题,尤其是经院哲学与近代科学思维的联系,至今仍然是我感兴趣的问题之一。我对法国年鉴学派的关注基本上服从这一设想,但后来的兴趣逐渐转向马克·布洛赫的作品,开始致力于其代表作的翻译。
最近二十余年我的学术兴趣所在是古代中外交流史研究,尤其是汉唐中国与希腊罗马世界的交流,大多数研究成果已纳入2012年出版的《中国与拜占庭帝国关系研究》(中华书局)一书中。本书第二部分收入的是不便于收入上书的文字。不过,最近所写的一些文章另有安排,未纳入本书之中。
我对史学散论与随笔的写作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认为这是将严肃的史学研究转化为大众精神食粮的一种重要手段,为此进行了不间断尝试。我喜爱这种文字,主要是因为它形式自由,无需受制于所谓的“学术规范”,刻板地提供叠床架屋、花哨烦琐的提要、注释、关键词等等;而且它多为有感而发,主题灵活,可长可短,能够最大程度地体现作者的灵性与才情;更重要的是,它符合读者的阅读趣味,节省阅读时间,而获得的启迪则毫不逊色于高头讲章。长期以来,我就是这类文章的忠实读者。本书第三部分所收入的便是这类史学散论与随笔。
三十载光阴从身边悄然流逝,直如白驹过隙;如染秋霜的白发日渐增多,而求学的雄心却愈加消磨。逝者如斯,思之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