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于若木诞辰95周年

在“中国营养发展论坛暨纪念于若木同志诞辰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陈伟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谨代表于若木同志的亲属对前来参加此次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对筹备此次论坛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我的母亲于若木同志诞辰95周年。8年前,母亲静静地闭上眼睛,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至今,母亲生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仍然历历在目。我们深深地怀念母亲,她的爱国明理,正直坦荡,宽容博爱,如冬日的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每当我想起母亲慈爱的面庞,总会黯然泪下。

母亲出身于教育世家。外祖父曾东渡日本求学,在国内一度担任当地国立师范学校的校长,是山东近代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因此,母亲接受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大家闺秀,并且有着强烈的爱国热忱和报国志向。在两个哥哥的支持、鼓励下,母亲于1935年考入北平市立第一女子中学。在读书期间,她不惧白色恐怖,冒着生命危险,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7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7年,年仅18岁的她冲破重重封锁,毅然决然奔赴延安,成为她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在延安这个全国热血青年聚集的地方,母亲与父亲相识、相知并结合,共同投身到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中,一起走完了人生之路。

在我的记忆中,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深陷逆境,母亲与父亲都相互信任,相濡以沫。作为妻子,母亲始终信任父亲,全力支持父亲。她多次说过,我们这个家都要为父亲的需求让步。母亲几十年如一日,把很多时间都花在照顾父亲和协助他工作上。父亲吃的饭菜,她都精心安排,父亲穿的衣服,她都精心挑选,为照顾父亲作出了很大的牺牲。尽管母亲参加革命很早,但职务一直很低,对此,母亲从来没有抱怨过,始终默默地奉献着。

在我们的记忆中,母亲深爱着我们这些孩子。新中国成立初期,尽管当时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她总是能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母亲计算着使用有限的布票和粮票,使我们每个人都吃得饱穿得暖,让我们感到家庭的温馨幸福。平时,她不仅要求我们好好学习,锻炼身体,还要求我们学会缝补衣袜,炒菜做饭。在待人处事方面,母亲更是要求我们要正直无私,做一个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并且能够靠自己的双手自立于社会的人。她给了我们生命,教给我们如何做人,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个老师。

在她的人生中,母亲始终充满着对革命事业的执着。新中国成立后,她先后在中财委从事翻译工作、管理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资料、曾担任过父亲的秘书,后来又调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任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办公室主任。1981年任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科技组顾问。每到一个岗位,她都兢兢业业。20世纪80年代初,母亲涉足营养学领域。为了改善国民的营养状况,她倡导实施了学生营养餐、大豆行动计划及学生饮用奶计划等工程,为营养食品的体系建立和发展、为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作出了重要贡献。

母亲非常重视中国的营养学事业的发展。她认为,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国民素质之间的竞争。人的智商高低和身体强壮的程度是竞争的根本要素,营养状况关系国民智力和身体素质的水平。因此,营养是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她花大力气请教专家、学者,广泛参阅书籍,系统整理资料,夙兴夜寐。经过多年的深思熟虑,她提出了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观点和意见。她最早在《红旗》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营养学的文章,呼吁社会要重视营养工业的发展、食品工业的发展。这篇文章在社会上的影响很大。后来许多人都跟我说,他们都是看了母亲的文章,才开始立志从事这项事业的。如今,他们的企业都发展得很好,事业也很成功。这篇文章现在看来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母亲非常重视青少年的营养问题。她常说:人类应当把他所拥有的最好的东西给予儿童。母亲力主倡导在中国推广学生营养午餐。为了这件事,她走访过许多省市及边远乡村和贫困山区,亲自到学校食堂调查研究。她呼吁各级领导要重视学生营养中存在的问题,她的意见和观点,先后汇集出版了《于若木论学生营养》等著作。1999年春节,江泽民同志来给她拜年的时候,她再次呼吁国家应当重视全民族的营养问题。此后,这件事逐步地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落实,事业也得到了发展。她所从事的营养学事业填补了国家这方面的空白,也是她有生之年为国家作出的一个重大的贡献。

母亲深爱着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她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奉献的一生。我们为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而自豪,为有这样一位值得尊敬的母亲而骄傲。今天我们纪念母亲,就是学习母亲的思想,发扬母亲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最后,祝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作者简介

陈伟力:陈云同志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