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还是被错认

实际上,我国古代很多医学书对心脏的功能及病变有过很多介绍,比如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就写道:“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你是至高无上的君主,神明是从你这来的。以及:“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心,你是生命的根本,是神智的居所。但始终未提心跳。

再比如:“心小则安,邪弗能伤,易伤以优,心大则忧,不能伤,易伤于邪。心高,则满于肺中,悦而善忘,心难开以言;心下,则藏外,易伤于寒,易恐以言。心坚,则藏安守固;心脆,则善病消痺热中。心端正,则和利难伤;心偏倾则操持不一,无守司也。”心脏小了不行,心脏大了不行,心脏位置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而只有“端正”才不会受到伤害。说了那么多,同样未提心跳。

而宋慈的《洗冤集录》提到的“救死方”依据的生命指征是呼吸与体温:“若心下温,一日以上犹可救”, “口噤,有微气者”, “但须心头温暖,虽经日亦可救”, “若肉未冷”等,同样忽略了心跳。

古代医生难道连心跳这么明显的体征都看不出来?医生当然能觉察到这个现象,但是他们对它的认知,与现代医学有着很大的偏差。

古人曾认为“心之官则思”,即心是思维的器官,是用来思考的,而不是现代认为的大脑主管思维;而且只有思考才能“获得”心,不思考便不能“获得”。《孟子·告子上》里就写道:“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这种对心脏“官能”的普遍认识,导致他们认为“君主之官”的心脏不可能一直跳动,只有危险来临时才会出现征兆性的“心动”,也就是心前区的跳动,在古人看来,心脏并非主动“跳”出来,而是在被动刺激下才会动。

《三才图会》所绘心图——“心重一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

古代很多医书一直都在强调“心主身之血脉”等论点,即“心”主宰着一个人的血脉,这其实是建立在古代五行学说的基础之上的。跟这句话一同出现的还有“肺主身之皮毛”(肺主宰人的皮肤毛发), “肝主身之筋膜”(肝主宰人的筋和膜), “脾主身之肌肉”(脾主宰人的肌肉), “肾主身之骨髓”(肾主宰人的骨骼)等,这些说法并不具有现代生理学上的意义。

那么,对心脏跳动的忽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举例说明,假如一个人出现猝死征兆,需要急救,古人只知观察这个人的呼吸和体温,而不会关注心脏跳动。历史上的名医扁鹊也免不了陷入这样的医疗误区。

在诊断东周虢太子“尸厥”时,扁鹊认为太子是“昏厥”,但当时有人不相信他的医术:“宫里的太医都治了一上午还没治好,你能有什么作为?”扁鹊听了心里很难过,长叹一声:“你不相信我没关系,你可以试着去诊断,用耳朵听听太子的鼻息,摸摸太子的大腿,应该还是温的。”后来宫里人一查,果然像扁鹊所说,连忙将扁鹊请到宫里,对太子施行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