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张庆林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一部记载准确、纵贯古今的《绥德文化志》的出版,丰富了绥德县乃至榆林市的志书库,也为陕西地方志增添了一份宝贵的陕北文化史料文献,值得赏阅、庆贺。

绥德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东南部,东靠吴堡,西接子洲,南邻清涧,北连米脂,东北与佳县接壤,东南与山西省柳林县隔黄河相望,辖15镇,1个中心,661个行政村,总人口36万。绥德历来为陕北交通枢纽,南达延安、西安,北通榆林、内蒙古,东抵吴堡、山西,西到定边、宁夏。横穿晋、秦、宁的307国道与纵贯陕、内蒙古的210国道在绥德县城交会。绥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旧称“上郡古邑”,素有“天下名州”“秦汉名邦”“旱码头”的美誉。

一首悠扬绵长的陕北民歌——《三十里铺》,让绥德誉满天下,更让绥德文化驰名中外。这首经久传唱的陕北民歌足以证明绥德是陕北民间艺术荟萃之地,也是陕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2006年起,绥德县相继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秧歌、民歌、唢呐、石雕和剪纸之乡称号,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五项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桂冠的县区。其中,陕北秧歌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北黄土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汉民族传统舞蹈,又称“闹红火”“闹秧歌”“闹社火”“闹阳歌”等,它主要分布在榆林、延安、绥德、米脂等地,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绥德、米脂秧歌最具代表性。

2008年6月7日,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绥米唢呐”,是陕北人民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民间艺术,无论城镇,还是乡下,凡遇婚丧嫁娶、开张庆典、乔迁新居、闹秧歌、合龙口、闹满月、过周年、办庙会及各种庆祝活动都需要吹奏助兴。唢呐曲牌是有讲究的,有专门的套曲。红事以《大摆队》为代表,白事以《苦伶仃》为代表。

2014年11月11日,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绥德石雕雕刻技艺更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和实物考证,绥德石雕艺术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程,历经了石器时代的初创和秦汉时期的发展,唐、宋、明、清时期的繁荣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鼎盛。石雕艺术种类繁多,用途各异,据调查统计,按照不同用途可分为七大类别。其精湛的雕刻技艺,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绥德人民的卓越才能和艺术创造力。

综上而言,绥德是陕北民间文化艺术的代表区、密集区、传承区。

一批鬼斧神工的能工巧匠——绥德石雕技艺,一段忠勇戍边的悲壮历史——扶苏和蒙恬,一位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韩世忠,一部响彻中外的辉煌红色革命史——西北革命的策源地,一个荡气回肠的爱情传说——《三哥哥与四妹子》。这里有扶苏墓、蒙恬墓,汉画像石群和陕北馆藏文物之最的商周青铜器;这里曾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震、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和生活的地方;这里曾是抗日军政大学、三五九旅司令部、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驻地。这里还有黄土风情园,是陕北黄土生态文化精品示范区。丰富的秦汉历史文化、红色革命文化、陕北黄土文化和原生态民俗文化等极具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成为绥德县发展文化事业的独特优势。

《绥德文化志》全面、系统地记载了绥德文化。全志以2015年12月为下限,共28章120余万字,近500余幅照片,是一部以文带图、图文并茂的存史之册,是一部通观全局、文约事丰的文化之书,必将鉴照古今,岁月流芳。

从某种意义上讲,《绥德文化志》就是一部陕北文化文献。它的出版发行,不仅具有研究和认识绥德的昨天、今天,展望明天的现实价值,更具发掘、研究、传承、弘扬陕北文化艺术的学术价值。

《绥德文化志》的编纂出版,是绥德县文体广电系统老同志、全体编纂人员和各界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的结晶,在此,对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表示衷心的敬意和感谢。

历史不会忘记艰辛与跋涉,探索与积淀,希冀与荣耀。让我们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团结奋进,众志成城,再创绥德文化新的辉煌!

(作者系绥德县人民政府正县级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