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绥德县广播电视台

第一节 机构沿革

一、收音站

1951年3月,绥德专区收音站初创。陕西人民广播电台配发了一部250瓦的扩大机,2.5瓦的发电机和交直流两用收音机、电唱机各一部,设一名收音员。编辑播音员都由绥德地委、绥德县委干部兼职。

收音站以抄记播送新华社记录新闻和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为主,还播送地、县委的一些通知指示,重要会议报道、《大众报》摘编等。每晚8时开始,广播两小时。逢集日和星期天中午增播一次文艺节目,内容有秦腔、晋剧、道情、民歌等,每星期六晚上还播放几段舞曲,为各单位舞会服务。

当时,还下设四十里铺、义合、中角、吉镇、崔家湾、枣林坪和绥德县七个区收音站,省上给每站配一部直流收音机,收音员由区上干部兼职。

1953年七八月间,专区收音站得知大理河将有洪水灾害,提前播出紧急通知,使沿岸群众免受损失,受到地委表扬,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给予物质奖励。

二、广电局(站)

1956年10月,绥德专区迁往榆林,专区收音站移交绥德县委,成立绥德广播站。人员增至两人,每天广播改为早、晚各一小时。1958年,调来编辑、记者、播音员各一人,每天播自办节目15分钟。是年,按省政府发展农村广播事业的规划要求,农村开始发展广播,全县公社所在地的村庄均安装了舌簧喇叭。

1958年,吴堡、清涧、子洲县并入绥德县,正式任命刘宝堂为绥德广播站站长,刘振兴、薛汉琛为副站长,全站人员增至16人。

1966年至1968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广播站被一派群众组织控制,广播宣传成为派性斗争的工具。

1968年至1972年,广播事业迅速发展,先后兴建了22个乡镇放大站,普及农村网路。

1976年10月,成立绥德县革命委员会广播事业管理局。

1980年,绥德县革命委员会广播事业管理局更名为绥德广播事业局。建成绥德县广播电视大楼,建筑面积2672.4平方米,间(孔)数107间。广播电视台内设办公室、财务室、事业股、新闻部、播出部、广告部。负责绥德县自办台广播电视节目的采集、编辑、播出工作。

1984年1月,绥德县广播电视局成立,地处绥德县城西文化路318号。

绥德县广播电视局和绥德县广播站在体制上实行局站合一。下设编播、事业、行政、电视四个组,一个广播服务公司和23个乡镇放大站。

2008年,引进硬盘播出系统、非线性编辑系统。至此,播出、制作实现网络化、数字化、自动化。2010年10月,因机构改革与绥德县文化局合并成立绥德县文体广电局,原绥德县广播电视局变更为绥德县广播电视台,隶属于绥德县文体广电局。2014年至2015年,筹资100多万元为转播台机房更换了新的电力变压器和配电柜,并重新铺设了机房供电线路,完善了避雷设施;加固了转播台的路基、围墙,翻修了五间机房和八孔办公窑洞,绿化了转播台院落;购置了一批新的办公用品,替换了建台以来的老旧桌椅;为职工配备了办公电脑,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无纸化。截至2015年,电视台实有职工26人,其中,记者13人、播音五人、后期制作五人。调频广播播出时间为每日7∶30至18∶00,电视节目为每日9∶00至23∶00。


历届领导


绥德专区收音站

地委宣传部部长兼1951年—1955年

绥德县广播站

站长 县委宣传部部长兼1956年—1958年

刘宝堂1959年—1961年

张德庆1961年—1969年

白焕文1970年

朱光宗1971年—1975年

汪汉章(兼)1979年—1983年

刘富春1983年—1991年

副站长 刘振兴、薛海深1959年—1961年

霍子明1961年—1969年

刘富春1970年—1983年

张健人1981年—1984年

广播事业管理局

局长 梁九枝1977年—1979年

汪汉章1979年—1983年

副局长 张学礼1977年—1984年

薛茂峰1981年—1983年

栾向军1981年—1984年

党支部书记 梁九枝1977年—1979年

汪汉章1979—1985年

副书记 梁九枝1975年—1977年

广播电视局

局长 薛茂峰1984年—1988年

张光胜1988年—1997年

薛福生1997年—2004年

李东进2004年—2010年

副局长 张学礼1984年—1985年

党支部书记 冯云1988年—1993年

靳守清1993年—1997年

张光胜1997年—2004年

王建国2005—2011年

绥德县广播电视台

台长 李东进2010年—2015年

副台长 高照鹏2011年—

武 益2011年—2013年

三、放大站

1959年并大县后,在子洲苗家坪公社建立了全区第一个干电池放大站。1961年,又在子洲周家硷公社建立了有交流扩大机的放大站。

1969年,省上指示每社必建放大站,是年就建成义合、吉镇、崔家湾三站,建站所需主要设备器材(包括扩大机、发电机、电杆、电源线等)都由县站购置。放大站所需开支费用(包括柴油、汽油、工具添置、机器维修等)由所在公社负责解决。放大站工作人员,由所在公社推荐,县站负责业务培训,其他生活待遇、口粮等问题由公社负责解决。

1969年,因放大站隶属关系未确定,工作人员工资、口粮以及经费开支等一系列问题无法解决,放大站收回管理。每站配备两名工作人员,一切开支由县财政解决。

1970年后,又有枣林坪、四十里铺、薛家峁、马家川、中角、薛家河放大站相继建成。1972年又新建了辛店、土地岔、满堂川、赵家砭、河底、定仙墕、苏家岩、田家岔、张家砭、韭园沟、石家湾、白家硷等放大站。

1977年11月,城关放大站建立,至此,全县所有公社都设放大站。

1977年5月,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将放大站下放公社管理,后发现弊端甚多,于1978年又收回管理权。

1982年至1985年,对放大站全面推行了以学习、工作、整网、通信、经费开支等方面为内容,责权利相结合的岗位责任制,对改进放大站工作,促进广播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截至1985年,23个乡镇放大站有正式职工43人,临时工十人。

1985年8月,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将23个乡镇放大站的财务、人事权下放乡镇管理。

第二节 工作历程

一、广播网络

绥德县农村广播网络的建设是在资金缺、设备少、技术差的情况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专区收音站”初建时,只在城内主要街道和附近山顶安25瓦高音喇叭12只,1958年开始广播网络向农村发展,全县所有公社所在地的村庄共安装舌簧喇叭600多只。是年,省人民广播电台来榆检查考核后,认为绥德县广播站在设备、技术、农村广播发展诸方面居全区之首。1970年,全县已通广播的大队625个,占大队总数的95.1%;通广播的小队2390个,占小队总数的98.1%,入户喇叭占33.5%。

1971年春,广播站组织机线员在薛家峁公社逐杆逐线户进行了整网试点,线路传输明显好转。1972年,全县推广薛家峁经验,全面铺开整网,广播事业蓬勃发展,仅一年时间,全县发展喇叭16000多只。吉镇公社所属18个大队,103个生产队,长118公里的线路全部通了广播。2625户安喇叭2522只,入户率达96%。

1965年,开始架设县到乡镇的广播专线,截至1980年,已架设且通往八个乡镇的四条线路,共71杆公里。1984年,县站经四十铺到赵家砭的27杆公里专线因经济困难、年久失修拆除。

各乡镇通过集体支付和向用户收款的办法,筹集资金回通了乡到村的广播专线。1972年,开始了正规化网路整顿,有的达到了规定等级,至1979年,全县累计整网260个大队,达到丙级标准的119个。1980年,全县整网159个大队,692个小队,有23个大队达到丙级标准。

截至1985年年底,县到乡镇有广播线386杆公里,804线公里,其中,广播专用线54杆公里,174线公里。利用线(电话线)315杆公里,630线公里。

乡镇至村,有广播线1804.8杆公里,2160.1线公里,其中,广播专用线1670杆公里,利用线255.3杆公里。

大队至生产队有广播线310杆公里,均为专用线。全县23个乡镇,661个村全部通广播。全县安装喇叭62714只,喇叭入户率达到92%。

1.舌簧喇叭厂

1969年6月,广播站建立了舌簧喇叭厂。全站职工白手起家制作喇叭,地、县各单位通力协作,专区供销站献铝,县联社供铜,县农机厂工人赶制喇叭壳和零件。经过短期试验,除纸盆、磁石不能自制外,喇叭壳、上下马鞍、夹板、跳片及舌簧片都制成了。装配的舌簧喇叭经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检验完全合乎质量标准,且成本低(每只2.5元),所制600个喇叭销售一空。后因缺乏材料舌簧喇叭厂停办。

2.水泥杆制作

1979年4月,县站开始试办水泥制杆厂,自筹资金,自制模具,一年时间制杆500多根。这年秋,县站组织职工参观了榆林县巴拉素公社放大站制杆厂。

1980年,张家砭公社开办水泥制杆厂,1981年田庄公社自制水泥杆。1982年5月在公社党委书记会议上,对全县实现水泥杆化做了专题研究。县委书记李凤扬、副县长李新华就实现水泥杆化问题做了专门讲话,提出:“奋斗两年,全县实现水泥杆化”的奋斗目标;拟定:“公社财政拿一些,大队集体拿一些和社员个人收一点”的筹款办法;提出:“公社大队出钱、出人,放大站人员负责制杆架线,广播局供应模具,负责技术指导”的实施方案。县财政拿出一万元作为水泥杆化后对各公社的奖励。

此后,县广播局想方设法制作模具,协助各公社选择制杆场地,安装设备,逐社落实制杆任务。各公社发动群众捣石子、拉沙子,就地取材制水泥杆,全县范围内形成制水泥杆热潮。

义合公社是全县生产队最多,流域面积最大的公社,在县委召开会后仅十个月时间,架通了43个队的广播电话水泥杆线路。当年全县有11个公社实现了水泥杆化。1983年,全县社到队实现了水泥杆化,县上给每个公社奖了一台14英寸牡丹牌黑白电视机。

1981年至1983年,社队两级共投资452000元,自制15280根水泥杆,架设了1670杆公里广播专线,喇叭入户率回升到93%。榆林地区广播局奖给县局锦旗一面,奖金3000元。

3.线路维护

绥德县农村的广播网络建成于1969年春,只架设到乡镇所在的大队,土法上马,传输性能极差。

1969年4月,县站举办了公社专职、兼职线务员和县站线务员39人参加的培训班,学习有关广播业务知识和线路喇叭检修技术,为维护广播线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72年,在全县范围内大抓了广播网路的正规划整顿。所整过的线路都要安装限流电阻,匹配变压器,接线点进行焊接,给部分喇叭装箱安开关,深埋地线。大大提高了线路传输质量,促进了广播事业的发展。

吉镇放大站和公社线务员,对该公社至大队78公里线路和生产大队的78公里线路全部进行了整顿,用工1372个,使得该社线路畅通,喇叭响亮,县站组织各放大站到该公社参观学习,吉镇的经验在全县进行推广。

县广播站多次印发关于维护广播杆线的通知、通告,提出迅速抓好农村有线广播网路整顿、巩固、提高的意见。公社专设线务员,给定任务、定出勤,专职专用;大队选用一至两名业余广播线路维护员,做到人员落实、责任落实、报酬落实。

1977年8月,本县普降暴雨发生洪灾,韭园沟公社广播线路全部中断,80%的杆线冲坏,在资金、广播线和广播杆极端缺乏的情况下,韭园沟放大站在公社党委的领导下,克服一切困难,因陋就简,在洪水过后六天之内,恢复了中断的全部广播。

尽管广播局、站对维护广播线路多方强调,个别公社仍有管理不严之时,致使事故发生。1985年6月23日,义合镇霍家坪村的电力线与广播线交差连接,王庙沟村民王宏思在菜园劳动,不慎接触广播线触电死亡,义合镇放大站因此负担经济损失200元。

4.村村通工程

为了解决农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2007年本县开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抽调技术骨干十多名参与安装工作,并培训乡镇业务员280名。截至2008年,安装完成6450套广播电视“村村通”卫星信号接收器,覆盖258个自然村。

2012年1月,绥德县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正式实施,组织安装人员20人,组成十个安装小组,截至2015年10月,共安装完成广播电视“户户通”卫星信号接收设备42280套,覆盖全县16个乡镇。

二、广播宣传

1.自办节目

专区收音站和县广播站初建时,只不定期举办自办节目,以播送抄录的记录新闻和地、县委的一些通知指示为主。1958年后,有了正式编辑、播音员,自办节目才日趋正规,每天固定开办15分钟的自办节目,但大都是念文件、读报纸,新闻稿很少。1968年开始,每次自办节目增加到30分钟,一般四五篇稿件,一条消息上千字,内容庞杂,节目单一。

1974年开始,每天中午开办30分钟的文艺节目,播出说书、民歌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为群众所乐听。

1980年以后,自办节目的内容、形式、风格都进行了较大改革。在办好本县新闻的同时,设置了各种专题节目,有“农业科技”“政策讲话”“相信科学破除迷信”“党的建设”“好人好事光荣榜”“听众信箱”等。配合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还增加一些临时性专题。播出稿件在真、短、快、活、强上有一定改观,本县新闻一次播出十多条,每条百十字。一句话新闻、简讯、电讯报道时有运用。1984年至1985年共播发新闻稿3500多条。

为了让广大民众了解绥德的风土人情、历史文物和革命英雄,从1982年起自办节目开办了“古今人物”“绥德史话”“钟楼山下拉家常”“名胜古迹”“市场动态”“绥德新貌”“听众议论”等体现地方特色的专题节目,颇受群众欢迎。

在宣传形式上,从1972年始,增加有音稿件。让党政负责同志和农业、工业、医疗卫生、水利部门的工程师、技术员上广播给听众讲政策、讲技术。1982年举办“农业科技讲座”28期,举办“科学技术讲座”24期,紧密结合农村实际,传授科学种田,经营管理、养畜喂禽、种草植树等知识,回答农民提出的政策疑难等问题。同时采用录音报道、现场广播、录音新闻、对话、特写、主持人节目、评论、来信等形式进行宣传。

1977年,宣传计划生育成绩显著,先后出席了地、省计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会议,受到表彰。

1981年,全省市、县优秀稿件评比中,选送的两套节目,被榆林地区分别评为甲、乙等奖,其中甲等一套获省上评比二等奖。

1982年,选送的五篇稿件均获榆林地区甲等奖,其中新闻稿“嫁女陪树苗”、录音报道“回乡知青马福才培育成功银耳”分别获省上一等奖和三等奖。

1985年,选送的十篇稿件,其中四篇获榆林地区一等奖。

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11个栏目各播出为:《绥德新闻》252期、《早安音乐》84期、《评书联播》504期、《汽车之友》84期、《健康你我他》84期、《心灵驿站》84期、《欢乐笑哈哈》84期、《开心麻花》84期、《乐动我心》84期、《校园好文章》84期、《音乐飞扬》84期。公益广告播出时长260小时。

2.通联工作

广播站从1972年开始,在基层组建和发展通讯队伍,来稿情况有所好转。1972年,全县来稿仅有678篇,用稿470篇,通讯员40多人;1982年,全县全年来稿达到2618篇,用稿1723篇,通讯员发展到130多人;1984年,全年来稿3210篇,用稿1926篇,通讯员发展到160多人;1985年,来稿4626篇,用稿2200篇,发展通讯员320人,骨干通讯员达到100多人。

1981年,县广播站在基层重新组建了通讯组织,为通讯员进行了登记,乡镇和县级机关单位建立通讯组织32个,掌握在册通讯员245人,并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县站编、记人员分片和基层通讯员一起采访、写稿、面对面改稿,培养骨干通讯员40多名,适当给通讯员发放采访本、稿纸,为通讯员提供方便。

1980年后,县站的两名编辑、三名记者,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一名编辑负责全县的通联工作,三名记者每人分管七到八个乡镇的通讯业务,深入基层召开乡镇通讯会议,及时解决在通联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使通联工作组织上得到落实,业务上得到辅导。

县委宣传部和广播局每年联合召开一至二次通讯会议,总结布置通讯工作,表彰成绩显著的通讯员。

县广播站每年以季向通讯员印发广播宣传要点,定期开展好稿评选活动,接待回答通讯员来信来访,使广大通讯员和广播站保持了密切联系。

在通联工作中,注意培养行业通讯员,出现了优秀的农民通讯员郝廷柱、李建林等,每年写稿都在60篇以上。县药材公司田永明,1985年1月至4月,写稿件87篇,被省、地、县新闻单位用稿61篇,其中省报、省台用稿9篇,榆林报用稿23篇,广播站用稿29篇。在搞通联工作中,主动当好县社领导的参谋,取得领导支持。县委县政府负责同志下乡带广播站的编辑、记者,提示宣传要点,提供报道线索;一些部局委办经常主动找广播站,提供宣传材料;许多公社党委书记亲自担任通讯组组长,帮助物色通讯员;有的亲自动手写稿,河底党委书记吴金义采写的“嫁女陪树苗”新闻稿在1982年省、市、县好稿评选中荣获全省一等奖。

3.编播工作

编播工作从1958年以后日趋正规,有了正式编辑、记者、播音员,自己采写稿件,固定自办节目,正规进行播音。1980年以后,编播力量不断充实,自办节目日趋活跃,编辑记者明确分工,密切协作。两名编辑,一人主搞编稿,一人负责通联工作,每人一年下乡两个月,采稿不少于60篇,三名记者全年每人下乡120天,采稿不少于100篇,编记人员稿件采用率均达90%以上。

1985年,分别在四十里铺、义合、崔家湾三个片设驻站记者,负责搞好本片的通联工作,帮助督促乡镇完成年初所定写稿任务。

县站每月定期召开编播工作会议,分析研究编播工作中的问题,明确各个时期的宣传报道重点,进行业务培训,以老带新进行实地采访,新老同志互相帮助,提高甚快。

为了办好突出地方特点的专题节目,编记人员深入学习熟悉绥德县志党史,农业区划的各种资料,经常走访民政局、博物馆,获取第一手资料。

编写从刹长风、兴短文入手,力求短而新、短而深,消息一般二三百字,通讯五六百字,好稿上头条,以质付酬。

播音员认真备稿,不能擅自改动稿件内容、广播开始结束及转播的规定用语。坚守岗位,安全播出,每天广播结束后认真填写播音日志。从1973年开始,播音员每天坚持练声,注意播读各种稿件,业务技术不断提高。1982年,男女播音员荣获榆林地区播音一等奖。

编播工作日复一日,由于编播人员配合默契,工作一直有条不紊。

编播人员注重从各方面训练素质,尽力做到一专多能,1982年,得知回乡知青马福才思想解放,大胆培育银耳一举成功的消息后,编记人员和播音员共同前往采访,回来后,集体研究,反复制作,四易其稿,以录音报道形式播出,反应较好,荣获全省优秀稿件评选三等奖。

1982年,编播组被榆林地区广播局评为先进集体一等奖,被省上评为先进集体。

1961年至“文化大革命”前,县站自办节目用稿均付稿酬,每篇最低五角。“文化大革命”期间至1978年前,稿费停发。1978年1月1日起,又恢复稿酬,以篇幅长短,质量优劣,酌情计发,每篇最低五角,最高五元。1983年始,农村来稿最低八角。

三、电视

1.电视差转台

全县第一座电视差转台,1977年10月建于城南七里铺,海拔1076米的大官道山之巅。购置了50瓦差转机一部,1.5瓦交流发电机一部,扫频仪一台,接收发射天线各一套,安装在简陋的帆布篷内。

是年11月3日晚7时,正式开始用二频道向城区转播山西省电视台五频道电视信号,逢星期日早晚也按时转播。除城区能收到电视讯号外,白家硷、田庄、石家湾、韭园沟等乡镇都在覆盖区内。

自差转台工作之日始,城区各单位和个人购买电视机与日俱增,至1978年春节,电视机达到300多台。

1980年冬,主天山电视发射台正式开始工作,城区测试获得十频道信号。次年夏,将官道山电视差转台移至巽地楼顶。

1984年,县上投资10000元,相关乡镇收款14700元,为义合、中角、白家硷、薛家峁、满堂川、四十里铺、田庄、崔家湾、苏家岩、韭园沟等十个乡镇安装了八部5瓦二部1瓦的小差转机,至此全县所有乡镇都可看到电视。

1985年1月,在钟楼山上安装了10瓦差转机,用六频道转播横山电视台的节目。有时播放录像节目,在城区为冷库和薛家畔驻军、烟厂安装了三部小差转机。5月为地区石油站安装了1瓦差转机。至1985年年底,全县已有小差转台14处,电视覆盖率达到32%。

2.电视发射

1975年,陕西省广播事业管理局拨款61万元,责成榆林地区广播事业管理局和绥德县广播站在海拔1287米的薛家河乡主天山筹建绥德调频台。是年,开始土建,1978年建成,1979年调频试播成功。

1980年8月,陕西省广播事业管理局无偿调来价值378000元的10瓦彩色电视发射机一套和价值2080元的监视器一部,10月请来北京广播器材厂的技术人员调机发射,全县境内有了强大的十频道电视信号源,同时,横山调频转播台也安装了10瓦彩色电视发射机。自此,全县境内的不少乡镇和村庄在主天山、横山和山西的电视信号覆盖范围之内。

四、电视节目

1.自办节目

自办节目有:《绥德新闻》《小林视线》《文化长廊》《健康面对面》《创建在行动》《影视剧场》《天气预报》《聚焦三农》《重点项目报道》《平安创建》《生活帮》《经济视点》《百姓厨房》等。每年在自办台播出稿件1200余条,向上级电视台供稿230余条。截至2015年,确定通讯员30名,参与报道《我的三十里铺》《红色陕北》、防汛演练、自行车比赛、书画展、运动会等各类大型活动。

2.转播节目

全年转播中央一套、榆林一套电视节目。

3.电视机

1976年年初,县广播站购回9英寸“金星”黑白电视机一台,调频台购回“海燕”牌黑白电视机两台,首先用双层双联天线在主天山试收到山西电视台的信号,接着县站在气象站也试收成功。

9月,市区群众上千人在气象站通过电视屏幕收看了毛泽东同志的遗容,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首都群众吊唁毛泽东的活动。当时,虽然电视信号模糊、伴音低,但群众总算首次在绥德境内看到了电视,看到了在绥德发展电视事业的希望。

1977年11月,大官道山电视差转台建成后,城区有了较好的电视信号,购买电视机出现了从机关到个人、从黑白到彩色的发展趋势。部分已架通电源,能收看较好电视信号的生产队也开始购买电视机。

1984年,为十个乡镇安装差转机后,农村电视事业发展更快。

截至1985年,全县拥有电视机3000多台,其中,城区机关单位和群众2000多台,农村1000多台,彩电1200台,黑白1800多台。至2015年,家家户户有彩电,电视成为群众的主要娱乐工具。

4.电视录像

1984年3月底,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县广播电视局向驻绥省、地、县的118个单位集资26960元,购置了两台小1/2进口录像机,同年又和县名州电影院合资购买了72英寸彩色投影电视机一部,同时购买了中频调制器和60盘500米录像带,在名州电影院开展营业性电视录像播放。1984年至1985年3月,县搬运公司、名州镇文化站、张家砭乡五里湾村、四十里铺文化站及崔家湾放大站自己投资购置大1/2和小1/2录像机六部,在全县城乡进行商业性录像放映。1985年春节,县局利用六频道每晚向城区播放录像,深受群众欢迎。

5.修理服务

1951年,在建专区收音站的同时,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派了两名修理人员来绥成立驻绥修理站,专修收音机、电唱机和喇叭等。县上召开大会,扩音服务由专区收音站负责。1956年,修理站停办,财产移交榆林地区电影管理站。

1960年,修理站的材料又由绥德县接收,成立了绥德县广播修理站,隶属文教局管辖。当时有修理人员三名。主要经销无线电材料,同时负责维修子洲、清涧、吴堡、佳县、米脂、绥德六个县的各种无线、有线电器。所需材料由山西省太原广播电台供给。1964年,修理站归属县广播站管理,改叫“广播站服务部”,经销项目有无线电和有线广播材料、录音带等。1975年,配合中国唱片公司开始发行唱片,仅1977年出售唱片3617张,帮助生产队修理三用机70多部。

1985年,成立广播电视服务公司,以乡镇级对待,人员由原来的三人增至12人。

五、设备与技术改造

1.县站设备

绥德专区收音站初建时,仅占西山寺两孔窑洞(归地委),面积约36平方米,一孔做发电机房,另一孔为扩音播音室。播音用的是硬杆话筒,无隔音设备。

1958年,广播站迁到旧体育场旁的窑洞内,扩音和播音分置两室,自制了占地六平方米的玻璃隔音室,机房内增添了600瓦的扩大机一部。

1962年,广播站又迁入旧地委家属院。随着广播事业的发展,机器设备逐年更新,到1967年,扩大机房有400瓦扩大机两部,W430-Ⅱ型收信机两部。播音室有601录音机一部,电唱机两部,唱片柜一个,播音换成软杆话筒。

截至1985年年底,县广播站:

机房有4002扩大机两部,W430-Ⅱ型悼念机两部,讯号输出配电柜一个,电源配电柜一个,前置放大器一部,调压器一部,602录音机两部,占地面积38.4平方米。

播音室占地面积19.2平方米,装有隔音板,配备602录音机两个,双卡收录机一部,电唱机三部,话筒两只,唱片磁带柜各一个。

编播组配有小型采访收录机四部,有线话筒一个。发电机房配备有12瓦发电机组两部。广播电视修理室配备低频信号发生器一部,高频信号发生器一部,万用电表一部,多用测试仪一部,电子管毫代表一台,电子管电压表一部,交流参数万用表一只,摇表一只,彩色、黑白讯号发生器各一台。

广播服务部配备有对外服务用的50瓦扩音机一部,601录音机一部,四速电唱机、半导体三用机各一部,25瓦喇叭四个,话筒两个。

其他设备有会议室、机房、播音室、库房、灶房、办公室共46孔(间)约780平方米。有改型解放卡车、130工具车各一辆。

2.放大站设备

全县23个放大站的机器设备,截至1985年,有500瓦扩大机18部,550瓦扩大机三部,650瓦扩大机二部,250瓦扩大机四部,600瓦扩大机一部,总输出功率10.100瓦,另备有扩大机三部;有电动机23部功率达135.5瓦;柴油机23部,总功率274马力。各放大站均有前置放大器、录音机、电唱机、话筒等设备。

3.电视差转台设备

1977年,建立的官道山电视差转台,海拔1076米,天线高度20米,用双层十字全向发射天线发射,有50瓦差转机一部。1980年,将官道山电视差转台迁往巽地楼,海拔高度941.6米,天线15米高,发射形式同前,新购置50瓦和10瓦彩色电视差转机两部。全县十个乡镇和三个单位所建14个小差转台分别安装5瓦差转机九部,1瓦差转机五部。

县站有20英寸、22英寸、14英寸彩色电视八台,录像机四台(大1/2一台,小1/2三台),摄像机一部。

4.技术改造

1969年至1972年,建放大站时,先后将电动机改成发电机21部。

1970年,为适应战备需要,组织技术人员搞了载波传输信号,县站改装载波发射机1部,放大站改装载波接收机7部。

1973年,在部分公社安装音频自动搬闸282个。

1975年,在两个化验室、五个生产队试搞成功了电灯零线带喇叭。

1978年,广播站机房设置了总控自动开关机。

1979年,县站设置了简易遥控放大站开关机输入输出回测机,在出席的陕西省科技展览会上获奖金300元。

六、职工队伍

1.职工增长变化

1951年,收音站初建,只配一名专职收音员,领导、播音员、编辑均由地委干部兼职。同年,省上在绥德设立广播维修站,并派来两名维修人员。

1956年,绥德广播站成立,专职人员两人,一人搞机务,一人搞广播宣传,领导、编辑、播音仍由县委干部兼职。1958年,业务发展,站内工作人员增为五人,编辑、记者、播音、发电、机务各一人。1959年,将吴堡、清涧、子洲并入绥德县后,人员增为16人,有了专职站长和副站长。1965年,为了整理基层有线网络,县站雇用四名线务员。此后,职工逐年增加。1969年至1972年,22个放大站建成,每站配置两人,1971年至1977年间,先后将县站、放大站的20名临时雇用人员、合同工转为国家固定职工。1980年年底,县站、放大站共有固定职工58人,临时工25人。1984年6月,县劳动人事局将3名工人转为干部。1985年末,有固定职工79人,临时工12人,退休人员4人。

2.编播人员

收音站初建,只有兼职编辑、播音员。1958年,设专职编辑、记者和播音员各一名,直至1976年,才将编辑增加为两人,播音员增为男、女各十人。1980年,增加驻乡记者三人。1985年年底,实有编辑两人,记者六人(其中三人上电大),播音员三人(两女一男)。2015年,电视台有干部职工5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四人,本科学历27人,大专学历13人,记者七人,编辑五人,助编12人。

3.技术人员

收音站期间,没有专职技术人员,机器维修靠省上下来的维修人员维修。1969年,后调来两名大专水平的技术人员,一名成为服务部修理骨干,后晋升为助理工程师。1975年,为筹建调频台,地区广播局调来一位大学生技术员,主搞调频台技术,后调入广播局搞技术,晋升为助理工程师,不久,调回原籍。1985年,有大专毕业的技术人员三人,其中,两人是助理工程师,高初中文化程度的一般技术人员七人。2015年电视台有技师十人,工程师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