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管理

【概况】

截至2016年底,全省中医医院167家、中医门诊部36家,较2015年分别增加4家和1家;中医医院床位数29172张,较2015年增加1901张;中医医院、中医门诊部在岗职工为35996人,卫生技术人员30567人,较2015年分别增加3566人和3100人;中医医院总诊疗人次1266.47万人,出院总病人84.36万人,较2015年分别增加114.15万人和7.85万人。

【政策法规】

编制陕西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后,我们立足于本省省情,紧扣国家战略规划纲要的主题和方向,启动本省贯彻落实规划的编制工作。

1.结合《陕西省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对全省中医药的现状问题、思路目标、发展重点进行系统梳理,为编制工作奠定基础。

2.确定目标任务,重点对2030年进行远景规划并提出应达到的指标,细化六个方面重点任务的具体内容和措施,明确部门责任和任务分工,使规划更具有操作性。

3.征求各方意见。邀请省内外专家对陕西省中医事业和中药产业发展进行专题研究和讨论,书面征求26个省级部门意见,对其中10个部门提出的13条意见全部采纳吸收。

4.注重政策的连续性。借鉴吸收近年来出台的陕西省中医药健康服务、中药材保护与利用等文件内容,确保前后政策衔接一致。

5.结合国家法律和政策文件要求,提出关键性政策支持、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管理监督体系建设等具体措施。11月29日,形成《陕西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年)》(代拟稿)并提交省政府审定。2017年4月5日,省政府正式印发《陕西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7-2030年)》。

出台陕西省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在2015年编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对规划进行了修改完善,9月以省卫生计生委、省中医药管理局名义联合印发《陕西省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

【中医医改】

完善中医医改政策措施。2016年6月6日,省政府印发《陕西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完善中医药有关政策措施。

1.继续将中医医院与综合医院综合改革同步推进。

2.提高中医药医疗服务价格。10月28日,陕西省召开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听证会,确定提高中医类别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放开中医推拿和中医保健(不含辨证论治)等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由市场调节。

3.在基本医保中逐步扩大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范围,适当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

4.在药品零差率销售过程中,中药饮片(中药颗粒剂)不实行零差率销售、不纳入药占比统计范畴、不纳入省级集中招标采购平台。

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加快中医医疗资源下沉,全省三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12个不同类型的中医医联体,涵盖70余家二三级医院、13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推进县镇医疗服务一体化工作,组织召开全省推进会,县级中医医院与300余个乡镇、社区实行一体化管理。

【医政工作】

1.启动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

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二五”评估工作,截至2015年底,100%区县开展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99.58%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3.58%的乡镇卫生院设置了规范的中医科、中药房,88%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立中医诊室,69.58%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量达到27%。召开全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二五”总结暨“十三五”行动计划启动视频会议,安排部署“十三五”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召开全省中医药基层工作推进会议,在30个条件具备的县区启动省级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支持7家县级中医医院获得中央公共卫生服务建设项目。制定《陕西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标准及考核细则》,利用中央资金,同时争取省级财政5000万元,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基层中医馆635个,乡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医馆建设比例达到70.4%。加强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推广应用,在100个乡镇卫生院开展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会同省残联遴选确定15个省级中医药适宜技术建设基地,全省9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7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举办全省基本公卫师资培训班,成立省级中医健康管理专家库,规范老年人和0-36月儿童中医健康管理工作,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服务率超过40%。

2.加强中医医疗质量安全管理

组织举办全省中医医院院长培训班,对全省9所三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大型中医医院巡查,完成30家二级中医医院持续改进的督导工作,清查中医医院违规承包出租科室和应用医疗技术情况。举办全省中医监督知识与能力培训会,规范全省三级中医医院伦理委员会工作。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制定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医疗机构中医师定期考核、中药处方管理、医院感染管理等四项监督事项的“双随机一公开”方案,开展全省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管理专项检查。联合省卫生计生委印发《陕西省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实施意见》,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公立中医医院费用快速增长。

3.推进中西医结合工作

支持陕西中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获批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创建省级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8家。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组织省中医医院、西安市中医医院较好预防处置一起省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定艾滋病、肺结核、出血热、乙肝、手足口病、狂犬病等六种重点传染病的中医药防治方案,并在全省推广应用。

【中医药健康服务工作】

将中医药健康服务列入《陕西省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和《陕西省中医药发展规划(2017-2030年)》重点任务,7个市区出台当地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 2016年投入480万元开展省级试点,遴选19家省、市、县级中医医院开展不同方向的中医药健康服务试点工作,确定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西安中医脑病医院、铜川市职业病防治院、药王山孙思邈故里分别为省级中医药养生保健、特色康复、医养结合、健康旅游服务示范基地建设单位。联合省老龄办、省民政厅、省卫生计生委、省旅游局等组织召开全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推进会,交流推广和实地参观铜川市职业病防治院、药王山孙思邈故里工作经验。安康市、商洛市、洛川、旬阳、汉阴、镇安等中医医院建立中医治未病中心;陕西中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宝鸡市、安康市、汉阴县、紫阳县、旬阳县、岐山县、凤翔县、陇县、洛南县等中医医院加大中医特色康复硬件投入和人才培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耀州区孙思邈中医医院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养老机构,城固县、麟游县、华阴县中医医院通过建设医养结合区或托管养老院等形式,将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紧密结合;铜川、宝鸡、西咸新区推进以中医药为龙头的健康产业发展,加快打造药王山孙思邈故里、秦汉新城中医药双创小镇、中医药种植养殖特色旅游等,岐山、宁强、蒲城等中医医院深入参与当地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发展。

【教育工作】

加快陕西中医药大学与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的资源整合,北京中医药大学在铜川设立第七临床医学院(孙思邈中医医院)。深化中医药人才培养与评价机制改革,对36个中医医院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及薪酬分配制度进行专项调查,完成本省中等中医类专业招生培养工作的可行性报告研究。

加强中医药传承工作。推选国医大师候选人2名、全国名中医候选人3名,推荐国医大师郭诚杰教授为泰国玛希隆王子奖候选人。新增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3个、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1个,2个中医学术流派、8个201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通过评审验收。做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全国和省级中医师承工作,累计培养中医师承、临床、护理、中药等人才290人。开展2016年基层传统师承教育培训项目,在全省遴选100位基层师承人员以集中理论学习和师承方式进行综合培养。

加强医教协同,推进中医住院医师和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做好在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衔接工作,招收规培学员264人,37名中医类别助理全科医生进岗接受规范化培训。陕西中医药大学周永学、贺丰杰教授荣获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光荣称号,推荐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赛项裁判员26名。

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为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招聘医学本科生、农村订单定向培养、中医药创新计划人才培养、基层西学中培训、乡村中医师“3+3”提升工程等方式,为基层招聘中医本科生400名,培养培训中医人才1897人。举办第三届“西部经方论坛”、陕西省医院感染管理学习班,推荐6名骨干医师、中医医院院长分别参加全国中医儿科紧缺人才和中医医院职业化管理高级研修班。举办省级以上继续教育项69余项,培训各级各类中医药人员1万余人次。

【科研工作】

持续实施中医药重大病种创新计划。2014-2016年共投入省级经费1500万元对30个重大病种进行中西医联合攻关,建立省级科技创新团队3个,获批省部级课题3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17项,相关病种的临床治愈率和门诊、住院中医治疗率得到提高。投入200万省级经费启动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创新计划项目,支持省中医医院与省肿瘤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与交大二附院,对肺癌、肝癌进行临床防治攻关。创新中医服务模式,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批中医诊疗模式创新试点单位,初步建立起中医脑病、骨伤等6个一体化中医综合诊疗服务平台。

加强中医药科研工作。召开中医药科研平台研讨会,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化研究中心1个,陕西中医药大学、省中医药研究院被陕西省科技厅批准为陕西省创新药物研究中心,启动省中医药研究院迁建工作,在陕西商贸学院建立集产学研为一体的省级中医药重点研究室。举办陕西省中医药科研培训会,对全省100余项局级科研课题进行结题验收,组织有关单位申报20项省科技厅2017年度省科技计划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2项。

做好中药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利用陕西省中药资源普查试点结果,为36个普查县制订中药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技术指导和中药质量监测技术服务。组织承办全国首届中药资源大会,配合环保部在洋县开展生物多样性(植物部分)普查工作。建成陕西省中药原料质量监测技术服务中心,与国家中药资源信息数据库联网运行,并结合监测站建设形成30项中药材适宜技术。组织省内中药制药企业参与国家中药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加快陕西省中药重点产品脑心通、生血宝合剂和中药饮片附子、款冬花等产品创新,推进省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中药药用植物重点物种保存圃项目建设。

【信息化工作】

完成省中医药数据中心硬件招标、采购、安装及调试,确定中心和中医馆云平台软件部署以及与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线路接入及信息对接方案,启动中心及中医馆云平台软件招标工作。推进省级中医医疗远程服务中心建设,省中医医院建成基于云存储的PACS系统和手机全流程项目,计划建设互联网医院,将远程诊疗、教育等纳入移动医疗项目;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院与咸阳市内7家区县级医院、西安分院实现远程实时会诊。安康市搭建起了内联医联体65家市、县、镇医疗机构,外接北京、广东、西安等地多家著名大医院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

【文化传播与对外交流】

实施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工程,在10个县区开展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陕西中医药博物馆经省发改委批准立项,孙思邈纪念馆在铜川盛大开馆,临潼扁鹊纪念馆批准为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在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药文化园区建设试点。对300余名中医类临床本科生进行“大医精诚”职业道德培训,培训330余名中医药科普宣传员、中医药新闻宣传通讯员。

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利用《百姓健康》系列栏目加强中医药文化与知识宣传,全省累计开展义诊活动409次、科普巡讲活动296场,发放养生保健宣传(册)单21.2万份,直接受益群众10.3万人次。

承办第十五次中韩传统医学协调委员会会议,接待毛里求斯等10批次参访团队。西安市中医医院成功承办首届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中医发展暨医疗合作论坛。陕西中医药大学与波兰西里西亚医科大学签署合作协议,西安中医脑病医院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建立小儿脑瘫康复中心。

(余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