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决定孩子未来的是思考能力

思考vs知识

怎样避免在时代巨变中落伍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铿锵有力的话是400多年前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的。意思是人们掌握的知识越多,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越深刻,改造世界的能力就越强,取得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多。

但那是一个知识不那么容易“复制”的时代。经济水平落后,知识获取困难且传播不便。上学读书的机会不是人人都能拥有,书籍也不那么容易获得。大多数知识以私有的形式保存于少数人的手中。

当时的知识是高贵的、稀有的、严肃的。

300多年后,当书籍走入寻常百姓家,开始渐渐普及时,大家对知识的理解就发生了变化。爱因斯坦刚移民到美国时知名度已经非常高,所以常常受到记者的围堵采访。据说有一次一位记者问他,音速是多少?爱因斯坦摇摇头表示不知道。记者很诧异:“怎么会不知道?你不是一流的科学家吗?!”爱因斯坦说:“这些可以在书上查到的东西,我没有记在脑子里。”

查书总归是一件费时费力的麻烦事,如果说爱因斯坦这句话在当时还略显轻狂的话,那放在今天来看,就一点儿也不为过了。

在互联网时代,大到浩渺的宇宙天体,小至如何烧菜洗衣,几乎没有网上找不到的知识。我们这一代觉得在网上查找资料已经足够方便了,但孩子们那一代,他们的生活习惯即将或已经是这样的:

“Hi, Siri,天为什么是蓝色的?”(Siri是苹果的智能管家。)

“Hey, Google,地球有多重?”(Google是谷歌的智能管家。)

“Alexa,为什么动物可以走路,植物却不可以?”(Alexa是亚马逊的智能音箱。)

“小爱,明天天气如何?”(小爱是小米的智能音箱。)

有强大数据库和人工智能支撑的各种产品已经成为我们身边一位无所不知,有问必答,而且随叫随到的“老师”。这些还仅仅是已经走进了广大普通家庭的产品,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更方便的技术,比如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的普及。当孩子想了解什么知识,比如埃菲尔铁塔有多高,将会立马置身于一个虚拟的场景,坐着直升机悬浮于巴黎上空,身临其境去感受。

现有的知识唾手可得,那未来呢?人工智能正迅速崛起,它可不仅仅是会下围棋的Alpha Go,还具备了超强学习能力和超大存储容量,它正在侵蚀以前只有人类才能胜任的领域。IBM的人工智能医生沃森已经在很多国家的医院服役,比真正的肿瘤医生判断更迅速、更准确。LawGeex的人工智能律师已经可以读懂人类的文书,并且比人类同行更快更准地找到其中的法律问题。那是不是在学校里苦学十多年才能上岗的医生和律师,也会在一夜之间被AI抢走饭碗了?连医生和律师都如此,还有什么能让我们觉得固若金汤,今天有用,未来也一定会有用呢?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孩子要学习什么才不会在巨变的时代中落伍呢?

思考成为更重要的力量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老祖宗就有体会,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茫,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倦怠而无所得,学和思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里的学就是学习知识,思就是思考。

美国顶级畅销书作家威廉·庞德斯通在他的新书《知识大迁移》里谈到的一个古希腊的例子,很有代表性。说古希腊的元老院里,有一种职业叫作“助记员”。他们的工作,就是在元老们辩论的时候,给元老们提供所需的事实。比如城里有多少人口,上个月天气怎么样,诸如此类。这个职业假如用古希腊语直译过来,名字就叫“好记性”。这些人就相当于古代的百度、谷歌,专门负责给答案。元老们搞政治辩论,真正的竞争在于,他们能向助记员问出什么样的问题。从职业上来看,夸张一点说,助记员负责提供知识,元老们负责思考,缺一不可,两者结合才能迸发出真正的力量。

而在今天这个知识丰盈且获取异常便利的时代,“好记性”有高科技代劳,无处不在,对人类个体来说,思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价值。

澄清一下,这并不是说知识就完全不重要了,负责思考的元老们如果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他也根本问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啊!“雨果奖”得主郝景芳说得很好:“真正的创造力是在丰富的知识基础上的灵活思维,肚子里没货,创意也只是胡思乱想。创造力是知识峰顶的一抹白雪,晶亮靠白雪,高度靠山峰。”

所以即使在人工智能时代,宽阔的知识基础和灵活的思维能力仍然是孩子必备的素质。不过,我们需要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知识,去衡量我们该积累哪些层面的知识,因此思考就成了更重要的力量。

善于思考的好处

思考,让学习更高效

发现身边那些学习好,后来发展得也很好的同学,几乎都有一个共性,就是特别善于思考。成绩好不是因为死读书,而是学得很“活”。如果考试题目难度不大,大家成绩也不会有太大差别。但只要有一两道特别难的附加题,或者是竞赛水平的考试,差距立马就能体现出来。同一个班的孩子,每天上同样的课,做同样的作业,为什么考试成绩有高下之分,知识掌握的程度有强弱差别呢?

原因是虽然孩子们接收到的知识是相同的,但怎么筛选,怎么加工,每个人拿到知识后做什么事,产生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就像同样的食材,不同的厨师能做出不同品质的菜肴一样,能否对知识做更优质的加工,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不少孩子平时只习惯于做“一次性思考”,这其实不算真正的思考,只是接收了老师教授的知识,然后把它一次又一次地套用到作业、测试题目中,并没有停下来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真正的整理和思考。这在题型没有变化,难度没有加大的考试中是行得通的。但只要遇到难题,遇到那些无法立即明白的问题、任务、现象,需要发挥思考能力去寻找甚至创造答案的情况时,长期缺乏思维训练的孩子就会很吃亏。而那些善于思考的孩子,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仅满足于接收老师传授的知识,完成并且做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还在听课和练习中养成了不断思考,提出新的问题,积极寻找答案的习惯。知识在他们的思考中已经进行了发酵,经过了自己的解释和理解,成了他们的一部分,所以无论考试如何变换题型、考法,他们也能运用自如。

下面用两幅图形象地说明一下。

图1.1-1 知识在大脑中的不同存储方式

有些学生大脑里的知识存储就像图1.1-1中左边的图,零散而混乱。而有些就像图1.1-1中右边的图一样,清晰而有条理。思考能力强的孩子善于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分析联想,并和脑海里的旧知识产生关联和类比,自然加深了记忆和理解。和我们在一个收纳整齐的家里找东西会很顺手类似,当需要把这些知识“调用”出来,比如考试或者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时,同样也得心应手。

思考,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更从容

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是缺乏知识,而是知识太多。《知识大迁移》中提到,过去的知识总量比较少,人和知识之间是一种占有关系,占有得越多能力越强。但是现在不行了,人类的知识总量已经达到任何一个人用任何一种方式都没办法完全占有的程度,哪怕只是一个门类的知识。

作者还打了个很形象的比方:过去水很少,而自己这个桶蛮大,往空桶里装水,当然是装得越多越好。可现在的水多得像大海,即使你装了满满一桶也不起什么作用,所以你必须得学会游泳,能直接往水里跳就好了。

我们的学习方式必须改变,比起积累细节的知识点,我们更需要宽广、多维的知识脉络,需要快而准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而不是被动地把接收到的信息都设法倒进自己的桶里,被信息牵着鼻子走。

良好的思考能力能让孩子迅速判断出什么信息是有用的,什么是重点,什么是关键,哪些需要牢记,哪些只需了解,要用的时候在网上搜索一下就可以找到。就像爱因斯坦觉得他并不需要记住音速是多少一样。

思考,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更从容。

思考,让我们对人工智能还保有些胜算

以色列天才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2017年年初出版了《未来简史:从智人到神人》,这本书长期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书中谈道:“当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人类将面临从进化到智人以来最大的一次改变,绝大部分人将沦为‘无价值的群体’,只有少部分人能进化成特质发生改变的‘神人’。”

这种说法听上去有点危言耸听,或者在情感上很难被认可。但下面这点应该是没有太多质疑的,那就是关于人工智能的新闻会越来越多,人们在一个又一个曾经只有人类能够胜任的领域,会接二连三地失手,在和人工智能的较量中败下阵来。

在学习知识,以及根据固定知识进行例行工作这方面,人类是很难和人工智能相抗衡的。要避免成为“无价值的群体”,必须得具备强大的思考能力。现有的知识更适用于解释过去和当下,而思考能力能让我们更好地应对不确定的未来。去探索未知,发明创新,做那些从无到有,从0到1的事情,这是我们在面对强大的人工智能时还能保有的一点胜算。

不同时代对人才的定义,影响着我们对孩子的培养方向。古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们这一代需要大量的工程人才,所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我们孩子这一代,信息爆炸,人工智能蓬勃发展,学会思考,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那怎么才能学会思考呢?这么抽象的东西能教、能学吗?

思维的传授并不轻松,和语文、数学那些划分清晰、有明确知识点的学科不一样,思维教授很大的难度在于它的定义不够明确,也很难被感知,很难具体地融入日常教学中。所以长久以来,几乎整个教育界都在寻求一种合适的方法,让老师在教学中不仅能给孩子展现问题的解决方法,还能给他们呈现正确的思考过程;同时也让孩子能方便地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呈现表达出来,让老师能观察并且帮助孩子提高思考能力。

这个问题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末得到了很好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