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 选秀

俞国大庆历372年

先皇出征,战胜归朝途中突发心疾不治崩逝,皇帝在太后及皇后母族支持下顺利登基,登基大典封后大典一同举行。

陛下以边境打仗,前朝政事繁忙,推辞选秀事宜,太后一心礼佛不管俗事。

现今国泰民安政局稳定,而后宫空虚近五年

眼下后宫仅皇后与二三低位嫔妃,皇嗣只有大皇子大公主二公主三位,且非中宫嫡出,陛下稳坐高台,皇后娘娘也不着急,一些人却动了歪心思。

不管怀着何种心思,目的是一样的,臣子们不约而同纷纷上奏,祈望陛下以社稷为重,重启选秀,择适龄女子入宫,为陛下绵延子嗣。

御书房

皇帝瞧着雪花一般不停递上来的奏折,蹙眉喝了口浓茶。

又想起太后前几日也从太和寺赶回来,以久未见儿极为思念的理由将他和皇后唤去。

没聊几句便开始明里暗里敲打他们两个,话里话外都是他年纪不小了,后宫却没几个知心人,也该选秀纳些个妃嫔,然后为安国绵延国祚,皇后切不可善妒种种,不等他们回答,便让他定个良辰吉日,敲定选秀事宜。

说完便将他们打发了出来。

也不知究竟是什么人,能将素不沾染俗世事物的太后请出山。

究竟是王家,还是陈家呢?

能量不可小觑啊。

父皇继位后素来不理朝政,前朝任人唯亲,平生独独好出征疆场,南征北战,积年下来所留沉疴不少,甚至有了政局动荡,君臣易位的局面。

他这几年用雷霆手段镇压也只是缓和,根本无法抑制。

某些人被前几十年的荣华富贵腐蚀了心,动了邪念,但他可不会像父皇一般留着这些毒瘤在眼前耀武扬威。

也是时候该把那些伸出来的爪子一只一只剁掉,杀鸡儆猴了。

君臣相得,确是一件妙事,但若臣子不安分僭越了亦该好好收拾。

朝廷繁冗复杂,定不会如清水澄澈,水至清则无鱼,留有些混浊,有利可图,才能让人有动力能办事。

臣子之间即便结私,也非铁板一块,仔细瞧着这边狐狸尾巴翘起来了,就重用那边将其压下去便是。

真正的君主亦该无为而治稳坐高台,恩威并施,集权专治,权势不下移,不必事事躬亲,精于制衡,知人善用,功有赏过必罚。

他与太后非亲母子。

现今的太后是父皇册封的第二位皇后,他母后身弱,诞下他后身体更加孱弱,加之操劳后宫,不过四五年便撒手人寰。

国不可一日无后。

在王氏母族支持下,贵妃成了皇后,他也被有意无意透明化,然王皇后一直无所出。

父皇子女颇多,只是名头上既长又嫡,且无生身母亲的只有他一个。

王氏一族还是将主意打到了他身上,只可惜他那时候已然知事,后与其关系也不咸不淡。

后来外祖家族衰败,许是王氏与其他家族一同算计。

不得已,只能同王氏虚与委蛇。

当年才华出众又冒尖的不止他一个,若非他娶了与太后同族的亲侄女为太子妃,且许诺上位后太子妃必为皇后,王家未必会支持他。

这些年他暗地里动的手已将王家权势架空,如烈火烹油,表面鲜花着锦,内里已然大厦将倾,濒然崩溃。

皇帝沉思许久,终于下了圣旨。

年后四月选秀,将于各世家重臣中挑出适龄嫡系贵女入宫为妃,且于整个国土内提选适龄美貌女子入宫。

“高远,选秀入宫晋封高位妃嫔的人数目不少啊,这是否与祖制向左?”赵禹,也就是皇帝将秀女名册扔到桌子上,揉了揉眉心淡声道,侧头目光看向身后静立的男子。

真是没想到,一个皇帝居然有朝一日会被逼着选秀,当个不重美色,勤勤恳恳的合格明君怎么这么难。

那高远面白无须,身形清瘦,闻言惶恐的上前伏身跪下。

“禀圣上,这入宫有封位的,皆是皇后与太后娘娘看中的贤淑娘子,还有位是御花园瞧见的娘子,姿容不凡,您亲封婉婕妤,其余皆是美人位份。”

高远犹豫片刻,头也不敢抬起来,又道:“太,太后娘娘说圣上后宫规制应当与先皇相当,先皇在此年纪后宫已然充盈,名册人选数目想来亦是合乎祖制的。”

赵禹应了一声,面上没什么变化,却是眸色深沉,看不出心思,思索片刻捏着朱笔改了些地方:“准了,将这名册上的按位份册封下去吧。”

高远膝行上前接旨退下。

赵禹阖眼,心思流转间将如今身份不凡的盘算了个遍,心里有了成算。

此次进宫的女子大多地位不凡,也是各怀心思,什么牛鬼蛇神估计都会冒出来。

皇后王婉清,右丞相嫡次女,乃是太后亲侄女,面子上是个温婉贤淑的,家世也显赫,膝下抚养着李美人诞下的大皇子,也是他眼下唯一的子嗣。

她是选秀前这后宫唯一的上位者,这也是成婚前他许与她的承诺。

选秀着实是出了不少出挑的人,连那些眼高于顶的世家都上了火,急头白脸将人送了进来,想来是瞧着他这个新皇不好掌控,甚至新官上任三把火,磨刀霍霍想把火烧到整治世家上。

虽说他们不畏惧这把火,但沾染上了也是麻烦又难以摆脱,还不若奉上美人结为姻亲,双方都得了利,也不会撕破脸,搞得面子上都不好看。

贵妃是个不好定下的位份,大多是代掌凤印的上位妃子,唯有后宫无后方可设立。

订册时太后皇后在一位娘子身份上犯了难,终于还是定了下来。

贵妃叶任卿,身份非凡,三大世家叶家的嫡长女,相貌娇俏,传言爱慕于他,为入宫是用了些手段的,叶家的人方才恋恋不舍地将其送进皇宫,实际上真是不好说。

淑妃黄隽娣,镇国大将军幼女,自幼跟随父亲习武,那黄鸣是脑子活,眼色也好,为了不被清算,先是上交兵符留守京都,再是将女儿送入宫内。

德妃杨艺湘,乃是兵部尚书之妹,相貌是个顶顶好的,二十还未定亲,真是踩着线被哥哥送入的后宫,她与皇后还是手帕交,若非如此,只凭她这年纪也封不了妃位。

贤妃唐棠初,是户部尚书嫡长女,还被誉为俞安国第一美人,清冷骄傲,入宫许是为了稳固家族父兄的地位,唐家如今是一年不如一年。

良妃秦希余,祖父是三代帝师,父亲也是内阁大学士,和他也勉强算是青梅竹马,只是心计深了一些,当初她与如今的贤王玩的更好一些。

俪昭仪萧景怡,长御史之女,传言这位姑娘,端庄典雅,称得上京城所有贵女典范,暗卫传来的消息说是这位姑娘极轴极犟极重规矩,但具体如何,还是要慢慢观察。

有个来自民间的娘子,唤作俞梓烟,相貌性格都不错,他封了温婕妤。

这么些高位嫔妃总不能皆为权势之家,还是要竖个民间靶子的。

除了这些高位嫔妃,剩余几十秀女留在宫中,在储秀宫中住着。

这些人的家世不显,美貌才情出挑一些,亦是经过明争暗斗留下,代表着不同势力相争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