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中国古代文论命题研究
- 吴建民
- 3304字
- 2020-07-27 18:54:25
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史和艺术理论史上,出现了大量的理论命题,构成了古代文学艺术理论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历代文学艺术理论家都有大量命题的提出,命题始终是古代文学艺术理论家表述思想观点的重要方式,凝聚着古人关于文学艺术理论的思想精华,也是建构古代文学艺术理论思想体系的基本因素。并且大量古代文学艺术理论命题已为当代文学艺术理论家所接受,成为当代文学艺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命题研究不但是把握古代文学艺术思想的关键,也是透视古代文学艺术理论之当代价值意义及吸收利用古代文学艺术理论思想资源的有效途径。
虽然古代文学艺术理论史上有大量的命题存在,并对古代文学艺术思想体系之建构具有举足轻重之作用,但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却一直极其薄弱,不但迄今仍未出现研究专著,甚至专门研究的论文也不多见。对于古代文学艺术理论命题的研究几乎成了当下学界的一个“盲区”,甚至说是1949年以来古代文学艺术理论研究的一个“失误”亦不算过分。这种不正常的情况极不利于古代文学艺术理论研究的深入展开,也有碍于古代文学艺术理论资源的开发利用。本书之写作就是针对这种研究现状的不正常情况而展开的。
由于古代文学理论和艺术理论中的命题都非常多,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研究非一本书所能胜任,因而本书采取了以古代文论命题为主,兼及经典绘画理论命题的研究方法,对古代文学艺术理论史上的重要命题、重要理论家及重要理论著作中的命题展开研究,以图展示古代文学艺术理论命题的基本面貌。
本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何谓古代文论“命题”,文论命题有何内涵,有哪些基本特征、功能作用及意义价值,与古代文论范畴有何区别及联系等,这些问题都是展开研究的基本前提。学界对于古代文学艺术理论命题研究之所以不够重视,原因之一就在于对命题之基本特点、内涵性质、功能作用、价值意义等基本问题没有弄清楚,甚至根本就没有去探索,并且很多研究者将命题与范畴混为一谈。本书的第一章主要就是解决这些基本问题。
命题作为古代文学艺术理论家表述思想观点的主要方式,在古代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理论领域中体现得最为充分。但由于无法对古代文论各理论领域中的命题展开全面探索,因而本书只对古代诗歌理论命题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因为,古代诗歌理论领域中的命题数量最多,影响也最为深远。命题是古代诗学理论建构的核心因素,通过对命题与古代诗学理论建构之关系的研究,以图展示命题对于古代文论思想体系建构之作用及意义。
古代文学艺术理论史上的经典命题如“发愤著书”“文以载道”“感于物而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等都有非常丰富的理论内涵,并且自其产生之后,便为后人所广泛接受,不断发展壮大,是古代文学艺术理论中的核心命题。本书对“发愤著书”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两个命题展开了较全面深入地研究,因为二者是古代文论和古代艺术理论中较有代表性的经典命题。通过对这两个命题的研究,目的在于昭示古代文学艺术理论经典命题的思想内涵是如何在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得以丰富、发展、深化以及为何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力,从而阐释古代文学艺术经典命题的理论价值、应用性质及其当代意义。
本书对《文心雕龙》中的理论命题展开了深入探索,因为在古代文论史上,《文心雕龙》是对文论命题做出最大贡献的著作。全书提出了近三百个理论命题,其中影响深远的重要命题亦有近百个,如“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神与物游”“神用象通”“各师成心,其异如面”“感物吟志”“窥意象而运斤”“陶钧文思,贵在虚静”“情以物兴”“物以情观”等都是文论史上的经典命题,并且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切实的应用性。但是,由于《文心雕龙》中的命题非常之多,本书无法对其展开全部研究,而只能对其部分篇目中的命题进行探索。《文心雕龙》绝大部分的篇目都有命题的提出,不少篇目提出的命题甚至多达十几个,有些命题体现了刘勰独到的文学思想,如“深识览奥,欢然内怿”“率志委和,理融情畅”“辞已尽而势有余”等,这些命题具有非常深刻的思想,并且迄今仍然缺乏对于这些命题的探索。《文心雕龙》中的命题涉及到文学本体论、创作论、作品论、文体论、风格论、通变发展论、作家论、文学功能价值论、鉴赏批评论、方法论等各个方面,对其研究可以从不同的理论层面展开。可以说,《文心雕龙》是古代文论命题之渊薮,博大精深,宏富深广。本书的探索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是有限的,目的在于希望藉此而能引起学界对于《文心雕龙》理论命题的足够重视,以展开对此书命题的全面研究。值得注意的是,童庆炳先生对《文心雕龙》的部分命题展开了深度研究,为当代学人树立了典范,因而本书在最后部分给予了高度评价。
命题是古代文学艺术理论家表述思想观点的基本方式,古代文学艺术理论史上的重要理论家都有命题的提出。如孔子的文论观主要就是通过“文质彬彬”“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尽善尽美”“思无邪”等一系列命题而体现出来的。孟子的文学批评思想主要体现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知言养气”等几个命题中。古代文学艺术理论家的理论观点往往集中体现在所提出的命题上,或者说命题对于古代文学艺术理论家思想理论的建构具有举足轻重之作用。因而,研究古代文学艺术理论家所提出的命题,是把握他们文艺思想的关键。本书对韩愈的文论命题和苏轼的诗文书画论命题展开了探索,因为二人在运用命题创建文论和艺术理论方面较有代表性。韩愈是运用命题表述思想观点较为典型的文论家,他虽然没有专门的文论著作,但所提出的“文以明道”“不平则鸣”“穷言易好”“文从字顺”“以文为戏”等命题集中体现了他的文论观,这些命题内涵深刻,在文论史上影响深远。苏轼是运用命题表述思想观点较为典型的艺术理论家,他提出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能不为之为工”“有为而作”“无意于佳乃佳”“身与竹化”“成竹于胸”“美以数取”“画以适意”“形理两全”等,都是古代艺术理论史上的著名命题,并且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通过对韩愈、苏轼二人相关理论命题的研究,以期揭示命题对于古代文学艺术理论家建构其思想理论的重要性。
古代文学艺术理论命题的生成是多元的,而儒、道两家哲学是其生成的重要渊源。《周易》与《老子》作为儒、道两家最重要的哲学元典,都提出了大量重要的哲学命题,而这些哲学命题对古代文学艺术理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这两部著作中的很多哲学命题为后世文学艺术理论家所吸收,使之转化为文学艺术理论命题,用于阐释文学艺术理论问题,不但为古代文学艺术理论提供了哲学思想的支持,而且丰富壮大了古代文学艺术理论命题。如《周易》提出的“立象尽意”“情见乎辞”“言有物”“言有序”“旨远辞文”“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变则通,通则久”等,都对后世文论具有直接性影响。《老子》提出的“无为无不为”“味无味”“以身观身”“涤除玄鉴”等哲学命题也都对后世文艺及美学理论具有深刻影响。本书对《周易》《老子》哲学命题与文学艺术理论之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古代文学艺术理论命题的生成与哲学命题之间深刻复杂的渊源关系。
古代文论命题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具有当代应用性,很多经典命题蕴涵着深刻的文学思想,能够用来阐释当下的文学理论问题,因而为当代文论家所吸收运用,从而成为当代文论的一部分。当代文论对古代文论命题的接受是古今文论的融合汇通,实际上是在推动着古代文论的当代转化,是对古代文论之当代价值的挖掘和弘扬。当代文论家的这一做法非常重要,因而本书在最后部分简要论述了当代文论著述中吸收运用古代文论命题的基本情况。
古代绘画书法音乐等理论中也都存在着大量的命题,其特点、功能、价值等与文论命题相类似,由于著者目前尚无力亦无暇顾及这一部分,故书中仅论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画论命题及苏轼的一些影响较大的艺术理论命题,以图借一斑而窥全豹,由此展示古代艺术理论的基本特点、功能及价值意义。这就是本书以“中国古代文论命题研究”命名而又旁及古代绘画理论命题之原因所在。
古代文学艺术理论命题多如繁星,本书所涉,沧海一粟,仅及肌肤,未入骨髓。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希冀引起学界对于古代文学艺术理论命题的高度关注,并推动对此问题研究的深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