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经济学的内涵

经济社会是否认可自私自利的行为?

一、经济学的内涵

关于经济行为选择的问题是如此常见和重要,以至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时刻置身于各种选择当中。例如,作为一个投资者,你是投资办实业还是投资购买股票债券?作为一个生产企业,你是外购原材料或零部件进行生产,还是从原材料生产到加工、销售一体化生产?作为劳动力,你选择在什么城市、什么行业、什么工种?即便是名普通学生,在分配使用生活费、安排学习与休闲时间的过程中,都会面临选择问题。而经济学就是一门关于如何做出正确选择的科学。因此,经济学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和掌握。

经济学的内涵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经济学中的选择问题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两个重要因素的影响:一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二是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纵观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历史,就是不断地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以持续地获得物质产品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需求来自欲望,而人类欲望具有无限性,且不断创造着新的需求,正因为如此,社会才不断进步和发展。问题是资源总是有限的。资源的相对稀缺性(Scarcity)是指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说,稀缺性强调的不是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欲望无限性的有限。怎样使用相对有限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的问题,就是经济学所要研究并需要回答的经济问题。

西方经济学家把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分为“自由物品”(Free Goods)和“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前者指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其数量是无限的;后者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经济物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是最重要的,但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由于上述原因,便产生了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来更有效地满足人类欲望的所谓选择问题。选择包括这样三个相关的问题:

(1)生产什么(What)物品与生产多少。如前所述,人的需求是无限的,而生产资源是稀缺的。目的与达到目的的手段之间的矛盾迫使人们必须在各种需求之间权衡比较,有所取舍。其次,人们还必须决定每种产品的产量应各为多少。例如,当我们把权衡取舍的范围归结为消费品与资本财货两大类时,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每一点代表了这个问题各种可能的答案。那么,到底哪一点是最合理的?

(2)如何(How)生产,采用什么生产方法。每种生产要素一般有多种用途,而任一种产品一般也可采用多种生产方法。例如,同一种产品,既可采用多用劳动少用资本的方法,也可采用多用资本少用劳动的生产方法。这里有一个生产效率的问题,即如何组织生产使生产要素能够最有效率地被使用的问题。

(3)被生产出来的产品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即经济学所说的收入分配问题,也就是为谁(For Whom)生产的问题。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总是生活于组成一定社会形式的人群之中,所以生产总是社会生产。就是说,社会的人作为劳动的主体,在有目的地作用于劳动的客体——自然物质时,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下进行劳动的,所以经济分析必然包括生产出来的产品归谁享用以及享用多少的问题。

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也就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因此,经济学主要就是研究由稀缺性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指出:“经济学研究我们社会中的个人、企业、政府和其他组织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的使用方式。”可以说,经济学就是研究稀缺资源如何实现有效配置的一门社会科学。

二、其他相关概念

1.经济人

经济人,又称作“经济人假设”,即假定人的思考和行为都是理性的,唯一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就是物质性补偿的最大化。这一概念常作为经济学和某些心理学分析的基本假设前提。

经济人假设

经济学明确提出经济人假设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基本前提,认为人是“自私、自利”的,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正如亚当·斯密(1776)在《国富论》中提到的:“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之后,西尼尔定量地确立了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公理,约翰·穆勒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经济人假设”,最后帕累托将“经济人”这个专有名词引入经济学。

关于“经济人”假设,需要强调两点内容:

第一,在经济假设中还包含着人是理性的假设。所谓理性是指每个人都能通过成本收益或趋利避害的原则来对其所面临的一切机会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优化选择。在古典经济理论中,经济人被设想为全面理性的,经济人掌握完善的信息并具备完备的知识,能够做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最优选择。然而,实践证明这种假设是不现实的。因此,赫伯特·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说”和因此而引申出的“寻求满意的人”的假设。这里所说的有限理性是指受到较多限制的理性。正如西蒙所说:人的理性受到三种限制,即每一备选方案所导致的后果的不确定性,不完全了解备选方案,必要计算无法进行的复杂性。而后的制度学派则认为,人是一种社会存在,他们所做出的选择,并不仅仅是以其内在的效用函数为基础的纯粹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的选择,而是要受他人的影响,如生产者的诱导、社会文化结构及传统影响等。因此,其目标也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是包括虚荣心、摆阔、赶时髦、显示地位等需要的满足。所以,人们通常是依据习惯而非深思熟虑地按理性最大化原则行事,不是按照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决策。为此,制度学派用“社会―文化人”取代经济人。

第二,本书认为经济人假设是对普遍存在的人类行为进行的一种原则抽象,不存在价值取向的判断问题。正是因为经济人假设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在实践中,必须承认人的“自私、自利”行为,在强调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同时,不应忽视个人的利益。否则,会影响个人积极性,进而会影响单位的利益和经济的发展。当然,作为一种理论假设,这一概念还是存在一些缺陷的。但对于初学者,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展开后续内容的学习。

2.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机会成本

为了进一步描述资源配置问题,经济学引入了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的概念。要考察生产可能性边界,首先要说明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的概念。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一个社会的经济物品在某一时期内是个定量,这就意味着,为了生产某种产品就必须放弃其他产品的生产。当把一定的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的最大收益就是这种产品生产上的机会成本。

所谓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又叫生产可能性曲线,如图1-1所示。就是在给定的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一个国家的最大可能的资本财货与消费品生产的各种可能性组合。

图1-1 生产可能性曲线

分析生产可能性曲线前,一般需作以下假设。其一,固定的资源。在一定时间上,可供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其二,充分就业。在现有生产过程中,所有的生产要素均得到了充分使用,不存在资源闲置;其三,生产技术。在考虑问题的时间范围内,生产技术,即由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其四,两种产品。为了简化问题起见,通常假定某一经济仅生产两种产品。

可用消费品与资本财货品来表达各自的机会成本。ABCDEF每一点都代表在给定的资源和生产条件下,一个国家的最大可能的资本财货与消费品生产的可能性组合,所以称为生产可能性边界。AB线还表明了,多生产一单位资本财货要放弃多少消费品,或者相反,多生产一单位消费品要放弃多少资本财货,因此,又称为生产转换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表明,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无限多样化的,但满足这些需求的手段,即制造或提供人们所需物品和劳务的生产资源是相对稀缺的。有限的资源用来多生产某种物品就要少生产其他物品,在此可以有多种组合。如一个社会为了不断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资本财货是无限的,为了提高当前生活,所需要的消费品也是无限的。但是,能够用于生产资本财货与消费品的资源是有限的。由于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在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多种可能性组合中,究竟该选择哪一种,即一个国家关于消费品和生产资料这两大部类的生产组合,到底选择C点还是E点,或者AB线上的任何其他一点?这就是经济学上的选择问题。

一般来说,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的全部经济资源所能生产的众多物品和劳务的最大数量是一定的,并且众多的物品和劳务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把各种生产组合分为三个部分:生产可能性曲线以下的各种生产组合是可行的但不是最大的生产组合(如G点);生产可能性曲线以上的各种生产组合是不可能的组合(如H点);只有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各种生产组合才是既可行又最大的生产组合(如ABCDE点)。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都是最大的生产组合,但并不都是最佳的生产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只是提供了选择最佳生产组合的清单,它本身并没有说明社会生产究竟应处于生产可能性曲线哪一点上。这正是所谓的资源配置问题,是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生产资源供给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向右上方移动。值得注意的是,生产可能性曲线也可能向左下方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