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毛遂自荐

回过头来,回到秦昭襄王时期,战国末期的各国都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似乎秦昭襄王已经认定了赵国未灭,不以为家。也许在长平之战之前,秦昭襄王就和白起立下了宏愿:第一步长平大战,秦军以完胜结局;第二步便是攻取邯郸、灭亡赵国;第三步则是扫除近秦几个国家;最后再灭亡燕国和齐国。

如果是白起出手,也许秦国早就到达第三步甚至是第四步的阶段了,岂料这白起无论如何,竟然只是赖在咸阳,风雨不动安如山。

秦王不相信,没有了白起,这邯郸打不下来。于是乎,秦王接连派遣了王陵、王龁,后来又听信范雎的建议,将范雎的义兄郑安平也派遣到了邯郸支援王龁。前后围困邯郸的秦军总数达到了45万。第一波是王陵率领的10万大军,攻击邯郸多月,损兵折将不说,邯郸的战事没有取得丝毫的突破;后来将王陵换成了王龁,并对邯郸不断增兵,但还是攻不下邯郸,反而且战且退,一直退到了秦国的河西之地。

所谓哀兵必胜。赵军背负了丧失数十万同胞的悲痛和耻辱,此时必定拼死抗击秦军。除此之外,秦军消极进攻以声援白起,也是导致这种战争结果的重要原因。更为重要的是,当战争的天平逐渐向邯郸倾斜之时,东方列国遂逐渐降低了对强大秦军的畏惧之心,都开始蠢蠢欲动。当然,如果没有这么一批人,在列国之间游动,不晓之以理,动之以利,列国必会一直坐山观虎斗。即使参与援救邯郸,那时间也会推迟很多时间。

这群人中的佼佼者,就是如平原君赵胜,其门下食客毛遂以及魏国信陵君等人。

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以及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被称为“战国四公子”,他们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思想的影响。这种思想主要有三种倾向:

首先,“战国四公子”有着高超的智能和道德。在这个风起云涌、诸强争霸的时代,靠的就是人才。其次,他们都是各国的贵族,有着高贵的出身。作为社会上高阶层的人,其影响力自是比普通的无名之辈高出很多。

再次,在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基础上强调社会和谐的思想。这种思想的代表学说便是荀子所提倡的等级制度。每个人都需要接受他在一个等级结构中的特定地位,并且,他还需要尽其所能履行与那个地位有关的社会职责。如平原君赵胜,就担当着为赵国谋求人才的职责,如豢养客卿;执行外交任务的职责,如在列国游说。而如毛遂者,则是客卿中的代表,他们强调的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要尽其所能,实现自己的功名大业和其所依附的领主及其国家的政治理想。

当时秦军围困邯郸已经一年有余,赵孝成王眼看秦王灭赵国之心不死,认为就凭赵国这些老弱残兵,实在是难以长久地抵御强大秦军的连番进攻。而且秦军为尽快攻克邯郸一再增兵,如此下去,邯郸必招架不住。

于是,赵孝成王请来平原君赵胜,给自己出谋划策。

平原君想,唯今之计,只能向其他国家求援了。原本列国在秦国围困邯郸期间,还作壁上观。眼下形势已经很明朗了,秦国要攻克邯郸,非一时三刻之功。但一旦赵国被秦国所灭,则其他国家也难以逃过亡国之祸。

前面提到,赵国将本来承诺献给秦国的6座城池转而献给了齐国,遂获取了齐国的同情和支持。而赵国刚刚经历了长平大战,元气大伤之下,对其他国家已经构不成任何实质性的威胁,所以只要赵国能够派遣使者前去其他国家求援,则其他国家就很可能来援救赵国。

六国实力不一,眼下还能够称为强国的,除了齐国之外,也只有楚国和魏国了。韩国早已经倒向了秦国的大树之下乘凉,燕国一心经营和匈奴的关系。从这个角度而言,只有齐国、楚国和魏国能够为赵国所用。而且楚国和魏国与秦国的仇怨很深,其处境也最危险,因此,这两国成了赵国需要联合的重点考虑国家。

于是,平原君赵胜决定,首先前去魏国,向信陵君求援。这信陵君不仅才德兼备,深谙当前的国际局势,知道此时救赵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且他还和平原君赵胜有亲戚关系。原来,平原君的妻子,正是魏国信陵君的姐姐。他们的私交甚密,所以求援一事也就容易得多。

其次,平原君则决定前去楚国求援。

此时的楚国,执掌君主大权的,就是楚考烈王,而楚国也有一个名士——春申君。楚考烈王和春申君二人,如果一个是树干,另一个是树枝的话,就恰好展现了强枝弱干的政治局面。当年白起率领10万秦军,以神话般的速度一举攻破楚国的都城,还烧毁了楚国历代君主的陵墓。从此,楚国国势衰微,国际地位也一落千丈。受此重创,楚国一直坚持独善其身的军事策略。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后终于有所起色,但绝不会轻举妄动,而且楚考烈王昏庸无能,没有审时度势的能力。

因此,对于成功说服楚国援军赵国之事,平原君也没有把握。他在去楚国之前说道:“假如用和平方法能够取得成功就太好了,那样邯郸之围就有希望在短时间内解决;假如和平方法不能取得成功,也必定要想尽办法,即使在华屋之下用‘歃血’的方式,也一定要‘合纵’盟约签订再返回赵国。随从人员不到外边去寻找,从门下的数千食客中选取20人做随从队伍。此行肯定困难重重,但相信通过大家的一致努力,就会获得成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原君的门客们在遴选之前,个个摩拳擦掌,准备为平原君和赵国效力。平原君在这3000门客中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只选定了19人和他一同前去楚国,没有达到平原君选择20人的计划。

一时之间,平原君不禁感叹:想自己耗尽家财礼贤下士,四处招募才德兼备之士,门下食客无数,天下闻名遐迩。但却没有料到,真的到了关键时刻,竟然连20个合格的人才都不能选拔出来。这选拔标准虽说苛刻而艰难,但却不应该是这样的结果。

滥竽充数,随便找个人,还是严格标准,就让这19人和自己一起前去楚国?无论怎样,都会对自己的名声造成一定的破坏。

正在平原君犹豫不决之时,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这个进退维谷的艰难局面。这个人,就是毛遂。

请把我放进口袋

毛遂生于前285年,卒于公元前228年,毛遂并不是赵国人,而是薛国(今山东枣庄)人,后来听说赵国平原君礼贤下士,其门下有食客三千,只要有才,都能受到厚待,便遂辗转来到赵国。

当此之时,毛遂正为赵公子平原君赵胜的门客,距离他第一次来到平原君府上,已经有3年时间,这3年正是赵国国势急转直下的3年,毛遂见赵国江河日下,心中幽愤不已,但却没有机会让他报国。于是乎,他干脆整日研习各家之长,准备来个厚积薄发,是故3年以来,毛遂都未曾展露丝毫的锋芒。

毛遂见到平原君,直接上前来胸有成竹地向平原君推荐道:“毛遂听闻,先生就要前去楚国,准备和楚王签订‘合纵’盟约,而且还听说,先生和赵王约定,选取门下食客20人一起去楚国,而不是到非食客中去寻找有才德之人,这应该是一个事实吧。先生经过严格的筛选,最终只能选取19个合格的人员,看先生如此犹豫不决,我便来向先生请命,能够准许毛遂和先生一起出使楚国。”

对平原君而言,这毛遂可是个生疏的面孔。平原君和颜悦色地问道:“以前没有见过先生,不知道先生来赵胜门下,有多长的时间了?”毛遂也不介意,直接回答道:“到今天为止,已经3年有余了。”平原君就奇怪了,这人来了3年,如果确实有才能,自己不可能不知道的,遂毫不客气地说道:“贤能的士人在这个世界上,好比锥子放置在囊中,它的尖梢不消多时,就会逐渐显现出来;更好比一块金子放在土壤乱世当中,只要露出表面就会散发光芒,先生刚刚也说了,您到赵胜的门下,已经3年时间,也许是赵胜眼拙耳聋,先生可听见,有谁称道您的才能?赵胜平时也留心关注门下食客的才能,却从没有听见任何人称赞你。依照我的愚见,你肯定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才能,才会无人称赞吧。因此,还请先生原谅,此次出使事关重大,先生大可以留在赵国,免得受那风霜之苦。”

毛遂说:“恰如君侯所言,我今天来此,不过是为了请求进到囊中,请求进入泥土表面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便会像禾穗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会挺露出来(锋芒毕露),何止那尖梢露出来呢?假如我早就在那个泥土表面,也不会仅仅显出一丝光芒,而会大放异彩。”

平原君一惊,这人虽然有点大言不惭,但是观察其言行,的确是胸有成竹、锱铢在握的样子,能够说出这番话,定然非比常人。且给他一次机会,把他放入囊中,收入泥土,看看他能够放出多大的锋芒,释放多大的光彩。

这就成就了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著名典故——毛遂自荐。

但是,平原君虽然承认了毛遂,却不代表其他人也认可平原君的做法。尤其是和平原君一起出使楚国的那19人,他们认为毛遂在三年的时间内,没有表现出任何过人之处,此次能够被平原君选取,一定是他出言谄媚或者是凭借运气,是故都以嘲笑的眼光看待毛遂。

毛遂见此,并没有直接和他们发生争执,而是转而和他们议论天下大势,开始之时,大家对毛遂还不屑一顾,但是渐渐地,大家便发现,这毛遂果然有才华,胸中韬略,口中辩才,无不让人惊叹不已。

不久,平原君一行20多人便来到了楚国,在好朋友春申君的引荐下,平原君很顺利地见到了楚王。然而,和楚王的谈判却显得很不顺利。

平原君刚刚要开口邀请楚国参与合纵的事情。楚王便直接对平原君说及,千万不要和楚国说什么合纵联合的事情。多少次血的教训,证明各国都是为了自身利益考虑。若真要合纵,只要秦国稍稍使出一个离间计,或者重点打击某个国家,这合纵联盟就会树倒猢狲散,不攻自破,若秦军再趁势追杀,各国必会损兵折将。

平原君见楚王态度消极,便绞尽脑汁,欲要说服他,奈何楚王就是油盐不进,坚持不参与合纵;若要参与,也只是场外呐喊、向秦国示威等象征性行为。要楚国出兵攻打秦国,是绝对不可能的。

说来平原君和楚王都还是很有耐心的,竟然能够从早上太阳刚刚出来,一直辩论到中午太阳当空,但是谁也没有办法说服谁,以至于两人就僵持在那里。众人都知道,楚王之所以没有发怒,不过是因为春申君的关系、楚赵两国的国家关系以及基本的外交礼仪的制约。要说服楚王参与合纵,还需要给他一个充足的理由。

见谈判陷入了僵局,平原君所带来的随从们都着急了,他们知道,楚国可以拖得起,但是在水深火热中的邯郸却实在是拖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