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1941年6月22日:最长的一天

之一:战神君临大地

空中突袭

1941年6月22日(星期天)午夜时分,德军第一线突击部队进入了出发阵地,数以万计的炮口指向东方。2时10分《闪击英雄》第175页。,德国将军们进入前进指挥所。他们看见了最后一趟驶往德国的柏林—莫斯科快车带着最后的和平飞驰而去。

6月22日,一年中最长一天的开始。凌晨3时整,辽阔的俄罗斯大地还笼罩在黑夜之中,就在此时,大批德国飞机开始越过边境线。这是德军的第一攻击波,共有868架飞机(637架轰炸机和231架战斗机《德国空军战斗机部队 俄国》第6页。)。先头的150架中型轰炸机以临界高度从荒无人烟的森林和沼泽上空侵入,然后迅速接近预定目标——31个机场、3个可能是高级参谋部的机构、2个兵营、2处炮兵阵地、一个筑垒地域、一个油料库和塞瓦斯托波尔的港口设施。本来可以在先头集中更多飞机,但德国陆军担心大量飞机出现会过早暴露整个作战意图,以致丧失攻击的突然性。于是德国空军决定从第2、3、53轰炸航空联队抽出一些技术高超的飞行员,利用夜色的掩护,驾机从不易被发现的地区飞过。

3时5分,在黑海方向的卡梅舍亚港(位于塞瓦斯托波尔港),苏联海军第73高炮连的瞭望哨和离赫尔松涅斯灯塔不远的对空瞭望哨几乎同时向上级报告:在西方方向,距离20公里处,传来飞机发动机的声音。早在一个多小时前就根据海军人民委员库兹涅佐夫的命令进入了一级战备、实行灯火管制的苏联黑海舰队迅速做出反应。3时7分,海军的探照灯灯光划破了夜空,指向飞机来袭的方向。紧接着,隆隆的高射炮声打破了海港的宁静,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巨大的苏德战争就在这炮声中开始了。

尽管德国人的空袭计划非常周密,但在早有准备的苏联海军抗击下,德机对港口的空袭没有取得显著的战果,未能对苏海军舰艇造成损失。但那些把德国飞机空投下来的水雷当成空降人员的苏联人(包括许多平民)却在冲上去抓“俘虏”时被炸死,成为这场战争最初的牺牲者。

而在苏军西部军区机场上空,俄国人还来不及将飞机疏散到简易机场,而且大量飞行员正在后方学习驾驶新飞机,或是去休假。德国空军的偷袭因此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同样在3时5分,3—5架一组的德国飞机向各重要目标展开攻击。在四千米高度,德机将无数2公斤重的SD-2杀伤弹(每架德轰炸机上挂有360枚,战斗机挂有96枚)撒了下来。在这些可以散成50个大碎片、250个小碎片、杀伤半径12米、号称“恶魔之卵”《攻击高度四千米》第388页。的炸弹打击下(苏联人后来称这种炸弹为“蛤蟆”),密密麻麻按“完美的阅兵式队形”(一个德国飞行员的回忆)排列的苏联飞机损失惨重(有的机场飞机多达150—170架),数百架飞机在地面熊熊燃烧。

突如其来的空袭把毫无准备的苏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在很多机场,空中没有一架苏联战斗机预先起飞拦截德国机群,地面也未能组织起有效的高炮火力。由于许多机场没有高炮,苏军地勤和飞行员只能用步枪射击在空中肆虐的德国飞机,而在乌克兰的一个机场上,他们甚至将飞机的尾部机枪竖起来射击,居然还击落了一架德军“容克”JU-88轰炸机。

与此同时,为数不多的红军值班飞行员正匆匆爬进飞机企图强行起飞,却遭到空中德国战斗机猛烈的火力压制。在布列斯特附近机场上,整整一个中队战斗机在强行起飞的过程中被德机摧毁在地面。但还是有一些战斗机成功升空。在布列斯特上空,爆发了苏德战争的第一场空战。德军第77俯冲轰炸航空联队第1大队(得到第54战斗航空联队第4大队掩护)的JU-87机群遭到苏联第123歼击航空团的I-153型战斗机拦截,德军第2中队的1架JU-87B1被击落。这是苏德战争中,苏联空军击落的第一架德国飞机。德国战斗机也还以颜色,于凌晨3时40—47分开创了击落苏联飞机的记录《巴巴罗萨空战 1941年7—12月》第15页。

少数幸运升空的苏联战斗机,却没有遇上德国飞机。当他们降落后,更多的德国飞机丢下的更多炸弹又从天而降。此时,苏联西部军区各机场已化为火海,到处是燃烧的飞机,跑道上弹痕累累。该军区的航空部队当天一共损失了738架飞机,其中有528架是在地面被击毁的。西部军区所辖航空单位中,第一梯队的三个师几乎崩溃:第10混合航空师损失了全部231架飞机中的180架;第11混合航空师损失199架飞机中的127架;装备新式战斗机的第9混合航空师遭到德国第2、8航空军的联手攻击,所有机场都被摧毁,损失尤其惨重,失去了所有409架飞机中的347架《伟大卫国战争中的苏军空军首长及司令部》第67页。,包括大部分宝贵的“米格”战斗机。遭受如此惨重的损失后,军区的新式飞机只剩20架YAK-1、75架SU-2、24架YAK-4和8架LI-2。该军区空军不仅仅遭到了空中突击,其在塔尔诺沃、多卢鲍沃的机场由于靠国境线太近,甚至遭到了德军野战重炮的轰击。

苏联其他军区也遭到了空袭。其中,基辅特别军区的空军也损失惨重,只有少数战斗机与德机展开了战斗。部署于乌克兰西北部的红军第66强击航空兵团便获得了这样机会。虽然他们的机场在4时15分左右遭到德国第51轰炸航空联队的偷袭,大量飞机被摧毁在地面,但还是有很多战斗机成功升空。隶属于该团的拉波斯托夫中尉驾驶着一架I-153战斗攻击机击落了德军第51轰炸联队的一架“容克”JU-88型双发中型轰炸机。随后,一架又一架德国轰炸机被击落。转瞬之间,德国第51轰炸航空联队参加这次攻击的26架JU-88,被俄国战斗机打下了6架,13名德国飞行员死亡,另有5人失踪。但当德军第3战斗机联队第2大队的10架“梅塞施密特”BF-109战斗机介入战斗后,形势发生了逆转。很快,红军的一架MIG-3就被德国飞机击落,其他苏联战斗机也被驱散。多数情况下,苏军过时的I-16、I-15战斗机完全不是时速570——620公里、配备20毫米加农机关炮的“梅塞施密特”BF-109的对手,而苏联的新式战斗机也未必能够幸免。

战争第一天,德国空军维持了很高的出击密度。德军4个航空队中,仅第2航空队就出动了2272个架次《巴巴罗萨空战 1941年7—12月》第14页。。总的来说,德军的第一轮空袭没有遭到太大的抵抗。可是在其后的袭击中,苏军的抵抗有所加强。虽然很多飞机被炸毁在地面,苏联空军当天的出动强度却也不低,面对德第2航空队的西部军区就有1896个架次《战争上空》第10页。。但和双方的首次空战时的情况一样,那些由身经百战的德国飞行员驾驶的“梅塞施密特”战斗机成为了空中的主宰。速度缓慢的苏联战斗机只能利用转弯半径较小的特点,将德机引到射击位置,然后突然以180度的转弯回过头来对紧追不舍的德国战斗机进行迎头攻击,有的苏联飞机在弹药打完的情况下甚至干脆不顾一切地向德国飞机撞去。在6月22日全天的战斗中,红军飞行员一共进行了17次空中撞击,被撞下的德国飞机中包括由第27战斗联队联队长沃尔夫冈·舍尔曼少校驾驶的一架“梅塞施密特”,以往的西方史料宣称这个曾取得过13架战果的德国王牌飞行员是被俄国飞机的残骸撞下来的。但根据近年发表的资料,包括苏德双方当事人的回忆,舍尔曼少校却是被一个名叫库兹敏的苏联飞行员驾驶着受伤的战斗机,通过四次空中撞击给撞下来的。舍尔曼得以跳伞逃生,但从此却下落不明。而无畏的库兹曼则在撞击的当时就献出了生命。

在战争的第一天,苏联飞行员表现出勇敢的战斗精神,但这终归不能挽回技术上的巨大差距。大量的I-15、I-16、I-153战斗机被精悍的德国飞机轻易击落,而自身往往没有任何战果。在战线南段,德军第4航空队第77战斗机联队第3大队击落了6架苏联战斗机,自身无一损失,完全是一边倒的战斗。

就在德国空军占据苏联领土空战优势的同时,一批一批没有战斗机护航的SB型快速轰炸机和DB中型轰炸机开始向德国本土进行毫无希望的攻击。这些老式轰炸机速度既慢,又缺乏自卫火力,加上没有无线电导航设备,只能排成一线飞行。对德军战斗机来说,它们无疑是最好的靶子,但令德国飞行员震惊的是,无论苏机编队在德机和高射炮打击下损失多么严重,但只要还剩下一架红军轰炸机,它就会继续坚定地按原航线飞行,而在这架飞机也被击落后,新的苏军轰炸机编队又会出现在天空。用德国空军战史《攻击高度四千米》中的话来说,“你击落他10架,他又飞来15架”。据德军第54战斗机联队的一个飞行员回忆,他曾看见“地面到处都是被击落的俄国轰炸机的残骸”。

6月22日的战斗使红军航空兵受到惊人的打击。德军宣称,当天早上就摧毁了890架苏联飞机,其中668架击毁在地面。全天共消灭1811架苏机,包括1489架毁于地面《德意志帝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卷四,764页。。而按苏联官方的说法,当日苏军损失了1200架飞机(其中800架被毁于地面)《伟大卫国战争中的苏联空军 1941—1945》第23页。。其细目如下:

苏联空军在战争第一天的损失概况《巴巴罗萨空战 1941年7—12月》20页;《战争上空》第6—7页;《胜利与悲剧》(下)第161页。

西部军区: 738架(地面528架)

波罗的海军区: 98架(?)

基辅军区: 277架(地面97架)

敖德萨军区: 23架(?)

与此同时,德国空军也付出了不小的损失。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德国官方史料宣称,德国空军在第一天只损失了35架飞机《德意志帝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卷四,第764页。。可是据最新研究,当天德国空军的实际损失是这个数字的几倍,共有167架飞机毁伤《黑十字与红星:东线空战》第一册,第47页。。同一天,罗马尼亚空军也被击毁11架飞机。损失具体细目如下:

78架德国飞机完全损失(作战损失61架):23架JU-88(战损21架)、11架HE-111(全为战损)、1架DO-17(战损)、2架JU-87(全为战损)、24架BF-109(战损14架)、7架BF-110(6架战损)、10架其他型号飞机(6架战损)

89架德国飞机受创(战损50架):17架JU-88(战损11架)、8架HE-111(战损6架)、3架DO-17(全为战损)、1架JU-87(非战损)、24架BF-109(战损6架)、9架BF-110(战损4架)、3架HS-123(全为非战损)、24架其他型号飞机(战损20架)

1941年6月22日,成为德国空军自二战开始以来损失最大的一天。但与红军相比,其损失又是轻微的。更重要的是,在战争第一天,德国空军就取得了制空权,这对德国陆军的地面攻势将极为有利。

地面攻势

就在德国空军发起第一波攻击的同时,6月22日凌晨3时至3时30分《德意志帝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卷四,第525页。,集结在苏德边境的德国陆军和罗马尼亚军陆续开火。他们动用所有军属、师属榴弹炮、加农炮,团属150毫米重步兵炮甚至空军的高射炮,对整个国境地带内的红军边防哨所、兵营进行猛烈的炮击,加上德国空军大批JU-87俯冲轰炸机的狂轰滥炸,将苏军阵地化为一片火海。德国人截获了被打蒙头的苏联边防部队发给上级的电报:“德国人向我们开火了,我们该怎么办”。而上级的回答是:“你们发疯了,为什么不用密码发报《纳粹将领的自述——命运攸关的决定》第53页。”。

德军的炮火准备时间在各具体地段都有差异,短则45分钟,长则持续3小时《巴巴罗萨战役(2)北方集团军群》第33页。。其间在多数地区,苏军只有一些零星炮火还击。这证明俄国人完全没有防备。从4时15分到45分,从波罗的海到喀尔巴阡山长达1500公里的战线上,强大的德军第一战略梯队发动了进攻。同时,一些德军伞兵也被空投到苏军后方,他们将和德军外国与谍报局训练的所谓“勃兰登堡”第800团(一支德军破坏部队,身着苏军制服,手持苏军武器,组成人员很多会说俄语或干脆就是白俄,还有乌克兰和波罗的海的民族主义者)一道在红军中制造混乱、占领德军必经的桥梁、切断苏军的通讯联络。

在主力越过国境线之前,德军首先派出由射手、工兵组成的突击组,他们的任务是消灭苏军的步哨和观察哨,破坏国境线的铁丝网,为进攻部队开辟通道。紧跟突击组的是各兵种的侦察员和地形勘察员。在他们勘察地形、查明苏军阵地及障碍物配置后,呈梯次配置的德国装甲集群及配合其作战的集团军便从狭窄正面发动强大的攻势。在只有20公里宽的突破地段,整个装甲集群的数百近千辆坦克和数以十万人的摩托化部队铺天盖地般猛扑过来。而采取线式防御,部队分散展开在上千公里战线上的苏军只能用几个甚至一个步兵师来抵挡。

在战前,德国将领们对进攻方式进行过争论。以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为首的一些老派将领主张由步兵师发动第1波进攻,在突入敌人阵地后,再由装甲部队进行纵深突击,但古德里安却主张一开始就投入装甲部队。他的观点在当时条件下确实更为合理:

首先,拥有几百辆坦克和大批摩托化步兵的装甲集群在强大炮兵、航空兵支援下的进攻威力要比步兵师大得多,这种威力能够确保德军迅速突入敌方纵深并实施穿插和包抄。而步兵的进攻,则很有可能会被敌方的顽强防御所阻止,导致装甲部队不能迅速进入突破口而贻误战机。当然用步兵进攻,也可以避免宝贵的坦克在突破敌方坚固阵地时遭受重大损失,从而保证装甲部队以完整的力量实施纵深突击。但在1941年6月22日当时,苏军主力部队并未进入防御阵地。在此千载难逢的优越条件下,德国坦克部队完全可以靠轻微代价顺利突破对方阵地,而不必冒因为步兵进展缓慢,导致对方赢得防御时间的危险。为此,古德里安甚至一度主张干脆把炮火准备也取消,直接让坦克发动进攻以最大程度获得奇袭的效果。但德军统帅部虽然同意由坦克部队首先进攻,却仍坚持进行必要的炮火准备。

正如德国人预料的一样,最初在边境抵抗德军强大装甲攻势的,只有隶属于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各边防总队和少量野战军。这些边防部队配备了大量的冲锋枪和机枪,如乌克兰边防军区就有300余挺重机枪和600余挺轻机枪,白俄罗斯地区的五个边防总队则配备有2500支冲锋枪,600余挺轻重机枪。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士兵都是极为顽强的战士,凭借坚固的工事和猛烈的火力,他们给进攻德军以重大的创伤,而且往往打到最后一个人。在南方的西布格河地区,苏军第90边防总队第13号哨所从战争第一天一直打到7月2日,坚持战斗达11天之久。在战斗的最后一天,该哨所残余人员在被德军战斗工兵用炸药爆破的前一刻,还在已化为废墟的哨所内拼死抵抗。而在第10集团军第8步兵师防御地区,第57工兵营在师主力赶到前阻止德军在波奇卡地区的攻势直到中午12时《苏联伟大卫国战争重要战役中的工程兵》第10页。

但这些兵力薄弱的部队并不能挡住敌人的去路。德军将他们交给后续的步兵部队去解决,装甲纵队则绕开其坚守的哨所和工事,向苏联领土纵深快速推进。

在坦克开进的方向上,本来应在边境工事中抗击德军的苏联步兵师,此时还在离国境8到20公里的地方。他们大多无法接到上级命令,因为在被德国人收买的当地民族主义者的破坏下,苏军在许多地段的有线通信系统几乎瘫痪。在西部特别军区,与各集团军的通信在德国人越过国境的4时30分便被破坏《军事学术史》第254页。;而在基辅特别军区,由于无线电断断续续,直到上午9时军区才对形势有了一个粗略的了解《战争是这样开始的》第91页。

在这危急关头,面临德军强大突击的苏联指挥官们只能冒险打开战前发给的、装着国境防御计划的保密密封袋(在苏联体制下这是很危险的),按上面规定的地点和路线(除此之外他们几乎对周边的敌我态势一无所知),在只有少量弹药的情况下(苏军的弹药库是由内务人民委员会管理的,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各部队往往来不及从那里领取到弹药),将属下那些对突然降临的战争感到茫然的部队匆匆忙忙地带出兵营,在德军不断的空袭和炮击下,冒着巨大的伤亡集结开进。

在这一过程中,士兵们已被不断呼啸而至的德国飞机,和不知来自何方的猛烈炮火(德军侦察机不断矫正着炮兵的射击)打得精神沮丧,当他们在行进间突然遇上由大量摩托车,越野卡车,半履带装甲车伴随的德军坦克楔形纵队时,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抵抗,有些部队甚至因此而溃散。红军第4集团军第一号战报这样描绘当时的情景:“在战斗中,往往要由从集团军司令员起的各兵团指挥官来制止凌乱后撤的分队,有时是整支部队,让他们掉头再上前线,但是这些措施,有时甚至是使用武器,并不能获得应有的效果。”

对于苏联边境所发生的事态,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大将在当天日记中的记述倒显得更为冷静,客观:“敌人(苏军)被德军的进攻打得措手不及,他们的部队没有做出防御战斗部署,边境地区的部队在各自的防区分得很散,国境线本身绝大部分地段的警戒是薄弱的”、“俄国人的指挥组织完全陷入混乱《哈尔德战争日记 1939—1942》第412页。”。

不宣而战

空袭和炮击开始2个半小时、地面交战一个多小时后,在5时30分《苏联历史档案汇编》,第16卷,第219页。,德国驻苏大使舒伦堡伯爵才按政府的指示会见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此前这位大使和俄国人一样不了解希特勒的疯狂计划(近年俄罗斯的一些出版物认为他察觉到了希特勒的意图,还在6月初告诉了苏联人,但这种说法目前还缺乏旁证)。

这次会见的场面颇为诡异。持有亲苏思想的舒伦堡没说太多多余的话,只是表面平静地照本宣科:由于苏联对德国进行了“破坏、恐怖、间谍活动”,并且“反对德国在欧洲建立稳定秩序的努力”,还将“现有的全部俄国军队(集中)于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一条漫长战线上”;因此,对苏联“加紧破坏德国和欧洲”、“违反他所承担的义务”行为深感不满的德国政府,决心“命令德国武装部队用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力量对付(苏联)这个威胁”《第三帝国的兴亡》第1167页。。我们无从得知舒伦堡此刻的心情。但在他说那些话时,他的俄文翻译、德国驻苏使馆参赞希尔格尔却在流泪。

莫洛托夫晚年对这次会见的细节谈及不多。苏联官方的一份报告显示,舒伦堡当时情绪沮丧,并一再向俄国人表示他对战争并不知情。莫洛托夫则气急败坏地指责德国进攻苏联毫无理由,德国人动手前甚至没有向苏联提出过任何异议和不满《苏联历史档案汇编》,第16卷,第222页。。莫洛托夫的回忆和官方报告,都没提及舒伦堡在这次会面中有公开反对苏德开战的明确言论。莫洛托夫当然没有时间和舒伦堡斗气,会面结束后(5时45分),他必须马上赶回斯大林的办公室。

此前,还在德国飞机刚刚侵入苏联不久,遭到攻击的黑海舰队(3时7分)、西部特别军区(3时30分)、基辅特别军区(3时33分)、波罗的海沿岸军区(3时40分),陆续向莫斯科的国防人民委员部发出报告《朱可夫自传》第57—58页。。当总参谋长朱可夫按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的命令,将这些关于德军对基辅,明斯克,塞瓦斯托波尔等城市和地区进行空袭的消息用电话报知斯大林后,这位苏联“当家的”陷入巨大的震惊,以致久久不能做出回答。当他回过神后,便用嘶哑的声音让朱可夫,铁木辛哥和全体政治局委员来他的办公室。

4时30分,当人都到齐之后,看上去非常茫然的斯大林吩咐和德国驻苏联大使取得联系,看来他还有某种幻想,指望这仅仅是德国人新的挑衅。就在这时,传来了舒伦堡请求接见的报告,莫洛托夫赶紧跑去接待,于是便有前面的一幕。

当莫洛托夫带着德国对苏宣战的消息回来之后,斯大林的办公室里一片沉默。按苏联人民委员会办公厅主任恰巴耶夫在苏联时代长期未能发表的回忆录,是斯大林本人打破了这一沉默。恰巴耶夫回忆,当时“斯大林平静地说:敌人将在全线受到打击”。然后向军事统帅们发问:“你们有什么建议”,朱可夫马上表态:“指示边防军全线出击,遏制住敌人”,而铁木辛哥元帅则赶紧进一步表态:“不是遏制,而是消灭敌人”(这两句话,朱可夫也在回忆录中提到过)。斯大林同志发话了,铁木辛哥、朱可夫、政治局委员们马上变得“相当乐观”起来《斯大林秘闻》第529页。

正是在这种乐观的气氛下,铁木辛哥于7时15分以总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发出了第2号命令《胜利与悲剧》(下)第160页。。按这份据信有斯大林本人参与修改的文件,由于“德国空军无端袭击并轰炸了西部边境沿线我方城市及机场”,“德军在许多地方开炮轰击并越过我国边境”,苏军西部5个军区应该“使用一切力量及手段进攻敌军并将其歼灭在侵犯苏联边境的地区”;并“以轰炸航空兵和强击航空兵的强大打击将敌空军消灭在机场上并轰炸其地面部队的主要集团,航空兵应深入德国领土100——150公里实施打击”。但命令还规定“在未得到特别命令之前,各地面部队不得越过国境”,空军“不得袭击芬兰和罗马尼亚领土”。直到这个时候,斯大林仍不想给德国人借口。而看到今天流行的各种奇谈怪论,不能不认为他在这一点上是有远见的。然而在战场上,战况并未按这道命令所规定的那样进行,因为实际情况比莫斯科所了解的要糟糕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