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被算计的大佬

有了全息环,又有了记录器,可以说全息显示的架构的初步构成已经完成。但是全息技术也没有魏来所想的那么简单,不光是酷炫的表现方式,全息技术更是实现了二维到三维的突破。从此以后,信息的获取不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化的应用。

借助全息技术,三维立体画面浮现在人们面前,通过旋转,放大,缩小,实现更为全面的信息获取和数据分析,这就是“上帝视角”,在三维空间之内,没有什么手段比全息技术能够更好的进行观察模拟。

摆在魏来面前的问题还很多,离上帝视角的实现可以说还很遥远,从全息技术的概念的提出,到如今魏来借助于系统给出的技术将全息环和记录器制造出来,幕后科技已经点亮了全息技术的最基本的科技树。

全息环作为基础,更多的功能是显示器的功能,能够通过全息视角,也就是立体展示信息,这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和很多基础科技的发展路线不同,地星本身千百年来人们累积和探索的科学理念,给了魏来更多的遐想与可能。

这不是从无到有的改变,而是由概念转化到实际应用的转变,人类文明的发展首先从观察和信息的获取开始,而全息环恰恰正是将信息转化为三维立体的模式,进行呈现。人们可以通过立体的信息进行更清晰直观的了解。

并不是说有了全息技术,二维平面技术就会被淘汰,在不同的应用上,全面与精简更是两个方面,如果需要展示的信息不需要通过立体呈现,那么二维平面的显示方式仍然是主流。在应用场景上,魏来可以预见手机和电脑的改变,至少在人类可穿戴设备和更多的信息获取装备上,现有的手机与电脑将会随着全息技术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被逐渐淘汰。

弯道超车的最好办法是通过领域的扩展而不是与竞争对手竞争,在全息技术给魏来所展现的宏大景象下,魏来决定这一次,幕后科技要挖一个深坑,一个够大够深足以将其他公司都埋进去的深坑。

整个计划的基础是“天网”,为了完成自己庞大的“天网”计划,魏来组建了商会,拉了诸多大佬入场,可是在全息的领域,三维的世界,魏来要做真正的幕后存在。商会当中,和所有公司进行合作的“天网”计划,囊括了全领域的操作系统,魏来将“天网”系统的权限划分为国家级、军工级、企业级、民用级,国家级和军工级是为了各大政府和各个国家所准备的,而覆盖面更为广泛的企业级和民用级,是为了各大公司和广大消费者准备的。

但是,数据库的权限划分,也让幕后科技和魏来对“天网”的控制力没有那么强,这是信任的前提,要想让其他公司参与“天网”的组建,那么必然会损失相应的利润,随之而来自己闭门造车的风险也就降到了最低,建设的进度也会大大加强,这是利益与时间的交换。

一直以来,“天网”的明确归属就被确立是属于商会,没有人会被允许独占这样一个平台,无论是国家或者单独某一家公司,都会或多或少限制平台的打造与推广,所以“天网”是由初期参与共同研发的国家和各个公司共同拥有,独立的数据库,将会成为各个国家公司的争夺战场。

谁掌握了更多的信息,谁就是某个领域的王者。而魏来的弯道超车与竞争计划,就是一方面参与商会合作,与诸多大佬共同打造手机、电脑等各个领域的二维化系统,另一方面,在三维系统上,对其他公司进行降维打击,等到全息技术普及应用的时候,幕后科技早已不知道发展了多少全息的技术,可以说彻底垄断了三维信息显示的市场。

通过这样的系统,进行信息交换,每家公司或多或少会有全息应用的场景,到了这样的时候,魏来的目标也就得到了实现,让各大公司对幕后科技开放自家的数据库权限,来实现全息技术的应用。

幕后科技需要更多的朋友,来让自身进一步的发展,更好的探索和迎接未来。在有了更多朋友的帮助之下,自己又如何在众多朋友之中,作为最闪亮发光的主角,而不是被众多朋友超越最终跟不上大家的步伐被甩在身后,就需要更多的计划来确保自己的C位。

魏来盯上了各大公司在“天网”建成之后的数据库,最基本的信息才是让公司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魏来没有跟任何人提起新的全息世界的计划,现在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研发全息系统,与“天网”进行挂钩。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全息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太多太多。魏来将其分为两大板块,一是全息设备的打磨,二是全息系统的打造,两者息息相关,就好比软件和硬件的关系。

全息环,全息记录器,能够实现的功能现在只有最初级的显示和记录,研究中心的全息部门进入了加班加点的工作状态,首先就是硬件的打磨,全息设备的各项功能的实现。

全息环的制造和功能对于魏来和研究人员来说,已经完全足够应用,全息环的本质更是一台彩色显示器,相比于记录设备颜色的缺失,工作的重点显然不再全息环上,只有等到更多的内容和更为细腻的需求模拟程度,全息环才需要进一步在成像精度,大小,各个方面做出优化与补足。

重点在于记录器的改造,颜色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全息成像,全部信息的呈现,颜色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要想达到完美记录到整个环形空间内的信息,更是要呈现与肉眼所看到的场景相同。

物体本身的颜色不尽相同,甚至每个人看到的颜色都有可能不同,这里就需要采用新标准的色域对整个物体进行记录,让记录下的画面更真实。颜色是人类的一种感官,要实现起来需要更多的标准定制来对整个记录进行上色。相比于记录器本身能够记录的颜色,更多颜色的填补就需要对记录器进行颜色调校。

魏来对记录器的期望更多的不是实时信息记录器,而是真正能够拍摄产出更多内容的工具,如果每次都需要通断电来让记录器进行记录和结束一整段的信息,那么对于更多的应用将会有极大的限制。

无论是全息环还是全息记录器,二者只能够简单的构造和复刻现实当中的场景,换言之,如果没有实物,那么全息环只能作为监控或者公正记录来进行使用,应用场景一下子就缩减了许多。

研发团队针对更多的应用场景进行了补足,这也正是全息系统的打造的组成部分,其中分为建模系统和应用系统。建模系统就很容易理解,整个全息技术在所有人的眼中,不应该仅仅作为实时记录,完美复刻进行使用,而是能够彻底的全面的进行各式各样的内容制造,这样才能让整个系统的应用不再那么枯燥。

上帝视角之下,无论是影视行业或者作为广大消费者的三维生活记录品,更多的内容能够快速的打开市场,那么虚拟化的不在现实当中的存在构造与形成,就需要立体的建模进行实现信息三维化,这是内容的终端。

相比于现有的三维制作技术,特效技术,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三维制作的时间周期与难度,那么在内容填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全息技术都将陷入内容荒漠之中,更别提推广了,其实现实当中就有着很明确的例子,VR内容。

VR内容的不足,可以说很大程度上熄灭了消费者的热情,尽管有更多的公司加入了VR技术做累积,但是VR的发展,一路走来的速度远比超导技术的发展要慢的多。研发团队需要开发出全新的标准格式,进行数据的储存与转化,通过建模系统进行全面的模拟解析,再将制作好的内容通过全息环进行输出,这样不论是实景还是虚幻的内容,在内容端上,全息技术的应用就有了保障。

相应的,应用系统也是另外一个全新的大板块。新的立体空间的展示与交互,将会有全新的三维操作界面,空中成像,更多的交互模式,实现整个系统界面的切换,改变,甚至场景的切换,以及工作和娱乐,都需要魏来和幕后科技进行研发,应用操作系统作为“天网”计划的一部分,也是魏来打算在三维操作系统领域的唯一系统,还需要考虑到如何进行权限锁定,总不能在多人场景之下,操作系统无法辨认作为全息电脑的主人。

这就需要更智能的判断技术,也需要与众不同的算法,魏来没有想到,小小的全息技术的全面铺开,所涉及的技术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计,通过全息技术,魏来甚至可以想象到3D打印技术以及虚拟现实和现实增强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