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接纳了,情绪才能改变

要问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什么最让父母不能忍受?我猜想,一定是孩子的哭闹、情绪和坏脾气。孩子闹情绪轻则让父母烦躁,重则让父母疲惫不堪。

三岁之前,父母还能对孩子有足够的耐心,比如孩子初学说话时,父母能够不厌其烦一遍遍帮助孩子纠正发音,学走路时,能够一次又一次鼓励孩子重来。三岁至六岁之间,属于“熊孩子”期,孩子的自主意识提高,与父母对抗的频率明显提升。而遇到孩子哭闹耍脾气,父母一般很少能一遍又一遍安抚,更做不到无条件接纳,甚至有的父母,听到孩子的哭声就烦躁,更不能允许孩子发火或发暴脾气。

当孩子因为糟糕的情绪哭闹时,父母常见的反应:

用制止处理,对孩子说:“不许哭!不要哭!别哭了!”

用反感处理,对孩子说:“哭什么哭?哎哟,哭得烦死了!”

用否定处理,对孩子说:“这么点小事有什么大不了的?有什么好哭的?”

用埋怨处理,对孩子说:“就知道哭,哭有什么用!”

用威胁处理,对孩子说:“你再哭,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用冷漠处理,对孩子说:“要哭你回房间一个人哭去,哭完了再出来。”

用伤自尊处理,对孩子说:“叫你别哭你还哭?这么娇气,一点出息都没有!”

这些处理方式司空见惯脱口而出,而这些都不是接纳的表现,而且更谈不上“无条件”。

事实上,孩子跟成人一样,在成长的过程中习得很多情绪,有自带的,也有别人带给他的。孩子很多时候会有激动、失望、愤怒或委屈悲伤,而这些负面情绪孩子表现出来的就是哭和发脾气。

情绪并没有对错,我们常常把情绪划分成“正面”或者“负面”,只是代表情绪带给我们的感受,是舒服或者不舒服。不舒服的负面情绪,会提醒孩子什么事情需要改变,这样他才有机会去学习应对和处理的方式,学着改变自己的想法,改变目前的状态。这也给父母们提了个醒,情绪没有对错,那么如何对待和处理情绪才显得重要。只有孩子被接纳了,情绪才能改变。

我们看一个例子:

经常加班晚回没时间陪儿子的父亲回到家,看到儿子不开心,也不太想跟自己说话,于是就说:“你怎么了?这么大没礼貌,爸爸回来也不打个招呼。”孩子看了父亲一眼,气鼓鼓地说:“你天天不陪我,就知道工作。”父亲听儿子这样说,上了一天班比较累,心情也不好,于是说话更不好听了:“你有什么好生气的,我累死累活挣钱,还不是为了你,给你买玩具,供你吃穿用,你还有理了?”孩子终于绷不住了,一边掉眼泪一边控诉:“你每天都不陪我,就知道骂我。”

在这一段对话中我们发现,儿子的负面情绪是表达了对父亲陪伴的渴望,但是爸爸不但没有接纳孩子的情绪,反而觉得孩子是在“无理取闹”,还讲道理“我不工作谁来给你买玩具呢”来回应儿子,孩子一定会满心失望。

同样的情境如果爸爸能够接纳孩子的情绪,就会用另外一种的方式去回应。比如爸爸觉察到孩子不开心,应该问:“我觉得你好像不开心,能跟爸爸聊聊吗?”孩子如果说“你总是工作不陪我玩儿”,爸爸要说;“爸爸工作太忙忽略了你,谢谢你告诉我。现在我知道了,你想从幼儿园回来的时候就能看到我,让我陪你玩儿。”之后儿子会说:“嗯,那我给你看看我今天拼的乐高玩具吧。”

其实,说到最后孩子可能并不需要父亲陪自己玩,他只是希望展示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自己的杰作,可是在前一种回应方式中,爸爸讲完道理,孩子已经失去继续对话的愿望和兴趣了,甚至会更加委屈。所以有的时候关注孩子的感受、富于同理心的回应,可能仅仅只是一句话的问题,事情就会有改变,沟通也会出现转机。

当我们能够去接纳孩子的感受的时候,意味着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如果我们不能接纳孩子的感受,爱的功课可能就已经失败了一半。

孩子哭闹、发脾气,情绪不好,都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最大的问题在于:家长不允许孩子有情绪,从心底里讨厌孩子哭,故而采取了一些错误的方式去对待,比如粗暴地制止、恐吓、威胁,结果有可能导致你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应付。

所以,别着急,请先让孩子把不满的情绪通过泪水安全地释放出去,缓一缓,先处理情绪,再处理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