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装生产经营管理(第5版)
- 宁俊
- 6933字
- 2021-03-25 11:42:43
第二节 经营管理职能
一、服装产业关联性及产业特点分析
(一)产业关联的实质
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这种技术经济联系在产业经济学中被称为产业关联。产业关联分析又称投入产出分析,由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现已成为分析产业结果问题的重要方法。投入产出分析就是运用投入产出表从数量上分析产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其分析结果可以作为一国(或地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政策的重要依据。
产业关联,不是指一般的技术方法,而是指产业间和产业内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推动的性质。这种产业间连接的不同依托就构成了产业间联系的实质性内容。
(1)产品、劳务联系,是产业间最基本的联系。
(2)生产技术联系,技术进步是推动产业联系方式(即产业结构变动)的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
(3)价格联系,实质上是产业间产品和劳务联系的价值量的货币表现。
(4)劳动就业联系。
(5)投资联系。
产业关联规律是产业结构的内在规律。从空间范畴看,国民经济是由许多产业构成的有机整体,每个产业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产业内部及组成产业的各个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同时,各个产业之间也相互作用和影响。产业间只有联系的强弱、繁简之分,没有绝对无联系的。产业关联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和兼容性的特点。从时间范畴看,产业关联是一个发展和变化的过程。首先,产业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其次,产业间不断演进的总体上升趋势是既定的,但不同条件下的演进速度是不同的;第三,产业升级的过程是产业内部矛盾形成的替代过程。产业关联的时间意义在于事物发展的历史性和阶段性决定产业和产品之间在更替中升级是不可回避的,“永存”的产业和产品是不存在的,任何产业和产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产业关联的基本纽带有两条:一条是维持简单再生产的供需关系,另一条是投资联系。在一般的经济活动过程中,服装产业中的各行业部门都需要其他行业部门为自己提供各种产出,以作为自己的要素供给。同时,又把自己的产出作为一种市场需求提供给其他行业进行消费。正是由于这种错综复杂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服装产业才得以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生存和发展。若某一行业没有其他行业为之提供各种要素的供给,或其产出不能满足其他行业的消费需求,则显然该行业是不能长期生存下去的。由此可以认为,服装产业中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是服装产业部门间最基本的联系。
产业关联的另一条纽带是投资。社会化大生产使得服装产业部门间以及服装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尽管不同性质的产业和产业部门,其发展受其他产业或产业部门发展的影响和制约程度是不一样的,但是某一产业部门的发展依赖于另一产业部门的发展,或某一产业部门的发展可以导致另一些产业部门的发展,这种各产业部门发展的“关联效应”是普遍存在的。这就使得产业部门间必然存在着投资联系。例如,为促进服装制造业发展,必然要有一定量的投资,但由于该产业发展受到服装面料、服饰配件、服装CAD等相关产业的制约,因而就必然要增加投资以保证相关产业的发展。这种某一产业的直接投资必然导致大量的相关产业的投资,这就是产业间投资联系的表现。
(二)服装产业关联的实质和服装产业链
服装产业关联是指服装产业与其他产业间以及服装产业各部门之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这里,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可以是各种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也可以是实物形态或价值形态的投入品或产出品;技术经济联系和联系方式可以是实物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也可以是价值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由于实物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难以用计量方法进行准确衡量,而价值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可以从量化比例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所以,在产业关联分析的实际应用中使用更多的是价值形态的技术经济联系和联系方式。
服装业作为纺织服装产业的终端制造业,带动着纺织业、纺织原料业、纺织机械业、纺织印染业、服装整理业、服装辅料业和庞大的服装装饰等工业不断发展。服装产业是部门繁杂的产业,它是以服装设计领衔,集服装加工、商业和贸易为一体的都市型产业。它是一个以服饰商贸为产业主体,以面料、辅料、服装加工等为产业支持;以饰件、化妆品、形象设计等为产业配套;以展览业、服装报刊及新闻传播、信息咨询等为产业媒介;以服装教育为产业的人才资源基础的综合产业链。
服装是由款式、色彩和材料三要素组成的。其中,材料是最基本的要素。服装材料是指构成服装的一切材料,它可分为服装面料和服装辅料。服装面料是服装的基本材料,服装面料行业主要包括棉纺行业、毛纺行业、麻纺行业、丝绢行业等天然纤维行业和化纤行业以及各种吸汗防湿、防雨透气、吸热保温、抗紫外线、隔离病毒等形形色色的功能性服装面料行业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服装面料工业与高科技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在时尚产业链理论中,面料产业是最基础的一环,它左右着设计师产业。许多设计师都表示,选择面料最重要的是“时尚”二字,没有了时尚性,面料简直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时尚是面料最为重要、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特征。
服装辅料始终是服装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里料、填料、衬料、垫料、线料、紧扣材料以及商标、标志等。服装里料的作用主要是保护服装面料,遮盖接缝和辅料,使穿着具有保暖性、舒适感、美观大方且穿脱方便。服装填料是服装面料和里料之间的填充物,它的作用是赋予服装保暖性、保形性和功能性。服装衬料对服装的质量至关重要,它可以保持服装结构形状和尺寸的稳定,提高服装的保暖性、抗皱能力和强度,并能改善加工性等。服装垫料的作用主要是赋予服装丰满和曲线的外观,并能纠正人体的某些不足,并保证穿着状态的美观大方。线性材料是服装辅料中比较小的材料,主要指缝纫线和工艺装饰线等。紧扣材料是服装辅料的一大类,它包括拉链、纽扣、金属扣件和绳类等,这些材料虽小,但在服装上能起到画龙点睛和装饰美化的作用。服装商标就是服装的牌子,随着人们商品意识的加强,人们对服装商标越来越重视,“品牌”也已成为服装的无形价值。品牌不仅是提供使用价值的商品,更是提供高附加值的商品;品牌也不仅是提供有形价值的商品,更是提供无形价值的商品。对某些奢侈品品牌而言,它的无形价值往往要高于可见价值。“标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表明特征的记号。标志是用图案表示的世界语言,其内容有成分组成、使用说明、尺寸规格、原产地、条形码、缩水率、阻燃性等。
服装制造业按照制作工艺可分为针织服装和梭织服装;按照加工制作的组织方式可分为成衣化生产、量身定制、半定制加工和家庭制作四种方式;按照行业类别又可以分为男装行业、女装行业、童装行业、职业装行业、特殊用途服装行业等。
服装商业是服装产业中的重要一环,服装产业链必须通过服装商业才能够完整,服装商业主要包括服装贸易和服装的批发、零售等。发达的服装批发、零售业是服装业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时装业的发展,服装批发、零售业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主要是市场层次分明,形成了高档服装和中低档服装市场等不同层次的市场。
服装面辅料、服装制造、服装商业共同构成了服装产业的主产业链。另外,服装设计也赋予了服装以生命和活力,为服装注入了时代的气息和艺术的活力,是服装产业的精髓。而服装信息咨询业、服装展览业、服装表演业以及服装报刊出版业等也是服装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服装设计是构筑服装行业产业结构模型至关重要的部分,它是一种高技术含量、技术密集型的都市型产业,它需要文化和经济的共同支持。同时,服装设计还是高度接近消费者,对市场高度敏感的行业。服装设计业的水平体现了服装产业的整体水平,巴黎、米兰、伦敦、纽约、东京等几大世界时装中心之所以在世界服装界独领风骚,除有较高的产业结构水平以外,关键就在于他们具有世界顶级的设计师队伍,具有高水平的服装设计能力。
时装表演是时装促销的一种重要形式,时装表演(Fashion Show)是由时装模特在特定场所通过走台表演的形式来展示时装的活动。时装模特是传递设计师意图的使者,用自己的形体姿态与时装融合。把时装色彩、时装款式、时装造型和活动的人融为一体,达到高度完美的艺术统一。时装表演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商业性时装表演,主要以宣传本企业形象、推销时装为目的。这种表演形式以追求实用功能为主,强调实用、随意、贴近生活的表演风格。商业性时装表演以迎合顾客的需求和愿望为出发点,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引导消费;另一种是艺术文化性时装表演,除含有商业性并要求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外,还带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内涵。通过模特本身的气质和表演,彰显服装的风格、特征,服装的流行趋势以及设计师的个性。时装表演又可细分为学术性、贸易性、广告性、文娱性、生产性等多种。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预报流行的款式和饰品;宣传和扩大服装商店、设计师和服装厂商的知名度,创建和维护名牌,增强社会竞争能力;沟通设计师、厂商、零售商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时装模特正是为了适应服装表演的需求而产生的。模特经纪公司的主要职能是物色模特新人,对模特进行专业培训,担当模特和设计公司的中介机构等。可以说,模特经济公司的壮大极大地促进了模特业的发展。
由于服装本身具有周期短、变化快、品种多和批量少的特征,服装企业需要及时把握流行趋势,多方位获得市场信息,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需求。而服装信息咨询业、服装展览业、时尚流行预测公司和服装报刊出版业都为服装企业获得及时、可靠的信息提供了保障。尤其是时装之都的时尚流行信息服务业,会及时地将时尚信息向各界发布,进而促进时尚流行的推广和推动时装产业发展。提供时尚流行信息的主体主要是各类协会和流行预测公司。
同时,服装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各种类型的服装院校和培训学校分别为服装业培养出了设计、管理、生产、营销等各种类型的人才,服装教育成为服装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服装产业还应该包括服装机械、服装配饰、服装CAD、CAM等服装支持产业和相关产业。具体来讲,完整的服装产业链可以用图2-1来表示。
由图2-1可以看出,完整的服装产业链不仅包括服装加工制造业和为服装的生产提供原料的面辅料等加工产业部门,还包括服装设计、服装咨询、服装表演等第三产业部门。我们分析服装产业关联,主要是针对服装加工产业部门进行分析。
(三)服装产业的特点
服装产业仍然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装加工和生产组织过程一般不需要大型专门化的机械设备,可以在较少的资本下运行。尽管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如CAD、CAM和先进的生产组织方式被不断研制出来并投入使用,但目前绝大多数服装企业仍停留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上。
服装企业一般不具备规模经济效应。由于初始投入较少和固定资产投入较低,以及加工生产过程中相对的独立性和分散性,规模经济效应体现在服装行业并不明显。但是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随着经济危机的加剧,相对于轻资产战略,重资产战略相比较而言更加适合有产业经济实力的中国服装企业,因为它们更多是从产品加工和制造转型而来的。著名经济学者郎咸平说,“对于一个服装企业来说,‘垂直产业链’过长本身并非坏事,只要加强管理,这个系统工程的威力必将远胜于其他企业的‘单打独斗’。而‘垂直一体化’,其实就是重资产战略。拿服装生产上游选择来说,在经济危机中,它能通过自己的‘重’来降低成本,获取高效率供应链。”浙江省最新公布的《浙江省品牌建设情况通报》显示,拥有多个品牌的雅戈尔集团以价值92亿元成为浙江省品牌价值最高的企业。这一事实是对有实力的服装企业应变市场能力的充分显示。
服装流行周期短。这不仅表现为时装的季节性更迭,而且表现为时装季节此一时、彼一时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发生在面料、色彩、款式、设计或其他配套方面。服装流行周期短,一方面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另一方面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风险和不稳定性。
服装运营流程长。一个服装新款式的推出往往涉及纺纱、织造、印染甚至新型纤维的研制和生产等多种环节,在销售过程中,又会与多个流通环节发生联系。这种多环节运营和流通所消耗的时间与服装流行短周期形成矛盾。
服装市场需求高弹性。由于消费者对服装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因此小批量、多品种的发展思路将成为服装业今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为了满足各种不同细分市场的需要,服装企业就必须重视差异化经营。
服装产品具有商品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等,特别是时装还具有设计价值、品牌价值、时尚价值,可以为其经营者带来高附加值的收益,这使得服装企业决策者必须合理衡量服装的多重价值,并将其完美地结合起来。
(四)服装经营的特点
上面所述的产业特点,决定了服装经营与其他行业经营的不同。
由于行业缺乏经济规模和小批量、多品种的趋势,服装企业的独立实体相对规模较小。即使是集团和连锁经营,也与百货连锁、钢铁企业、化工企业不能同日而语。
服装业的发展和成熟与外延的集约度有关。纽约之所以成为时装中心,是因为有服装加工工业、批发业、零售业;有发达的信息网、出版系统;有时装学院和研究机构;集中了美国最优秀的设计师;有服装咨询和服务业、发达的金融机构;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更有一批时尚潮流的领导者和追随者。
服装业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行业,这不仅需要服装本身的创新,更需要服装企业在服装经营模式上的创新。
服装业具有灵活柔性的经营模式。快速的市场变化、多样的市场细分,要求其经营方式灵活和柔性化,策划、设计、生产之间相互渗透;设计师、生产商、销售商融为一体;在零售中,买断、代销、特许加盟、许可证经营和公司连锁等,组合成各种灵活高效的结构形式。
快速反应和敏捷零售体制。为了保证市场的快速反应(QR)和及时生产供货(JIT),需要形成相互信任的产供销和敏捷零售体制,以减少库存、额外的成本投入或延误商机而造成的机会损失。
服装业面对快速流行的时尚市场,其经营的真谛是艺术、技术和营销的结合,如图2-2所示。其一是服装设计、生产与营销环环相扣;其二是三者相互渗透。如设计师必须结合市场考虑设计,不仅考虑服装款式本身的设计,也要考虑到推广设计和POP设计等;同时,营销人员还要考虑生产与销售中的物流与库存等技术问题。
二、经营管理职能
法约尔提出了经营管理的五项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是由一般的管理过程派生的。企业的经营管理是由经营活动及其过程决定的。它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战略职能、决策职能、开发职能、财务职能和公共关系职能。
(一)战略职能
战略职能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首要职能。企业战略是指企业根据环境的变化、本身的资源和实力来选择适合的经营领域和产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通过差异化在竞争中取胜。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随之而来的国际竞争的加剧,这些都对企业战略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欲求长期稳定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高瞻远瞩,善于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于是战略经营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战略职能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培育企业独特的战略资源,以及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这种战略资源的能力。在企业竞争实践中,每个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同一行业中的企业也不一定拥有相同的资源和能力。这样,企业战略资源和运用这种战略资源的能力方面的差异,就成为企业占据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必须最大限度地有利于培植和发展企业的战略资源,而战略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培植和发展企业对自身拥有的战略资源的独特运用能力,即核心能力,而核心能力的形成需要企业不断地积累战略制定所需的各种资源,需要企业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只有在核心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企业才能通过一系列组合和整合形成自己独特且不易被人模仿、替代和占有的战略资源,才能获得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战略经营的具体体现是要树立战略观念并制定经营战略。经营战略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方针和策略、战略规划。所以,经营管理的战略职能包含五项内容:经营环境分析、制定战略目标、选择战略重点、制定战略方针和对策、制定战略实施规划。
(二)决策职能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经营,经营管理的重心是决策。最重要的决策应是战略决策。上述经营管理战略职能的每一项内容,无不属于决策范畴。
(三)开发职能
有效地经营必须善于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企业战略职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发职能的作用。开发职能的重点在于产品的开发、市场的开发、技术的开发以及能力的开发。人才或能力开发、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市场开发可以说四位一体,构成了经营管理开发职能的主体。
(四)财务职能
企业的经营过程自始至终都伴随着财务过程。所谓财务过程,就是资金的筹措职能、资金运用职能、增值价值分配职能以及经营分析职能。财务职能是一种制约职能。
(五)公共关系职能
企业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企业欲维持其生存与发展,必须按照环境适应论的观点同它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系统的诸环节保持协调,这种同外部环境保持协调的职能,被称为社会关系职能或公共关系职能。这种职能就是要求以企业为中心,有意识地进行积极的协调和必要的妥协,使各种利益集团根据各自的立场,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给予协作或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