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产管理的概念、地位、任务和内容

一、生产的概念

生产是指企业将投入的生产要素转化为有形产品或(和)无形劳动,由此而创造和增加物品效用的活动。

二、生产管理的概念

生产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工作。根据生产研究对象内容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

(一)广义生产管理

广义的生产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的、系统的管理。其研究对象是企业的整个生产系统,包括输入、生产制造、输出和反馈四个环节。

生产系统的输入,是指将用于企业生产的劳动、设备、材料、燃料等物质要素和生产计划、技术图纸、工艺规程、操作方法等信息要素投入生产过程。

生产制造过程是指劳动者运用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按照规定的生产流程和计划,对劳动对象进行筛选、整理和加工,完成产品的制造过程,这是生产系统运行的主要环节。

生产系统的输出,是生产系统转换的结果,包括物质输出和信息输出两个方面。

生产系统的反馈,是指把生产系统输出的有关产量、质量、成本、技术、进度、消耗等信息再输入到生产系统,它有利于发现差异、纠正错误以及保证预期目标的实现。

企业生产活动表现为投入一定资源,经过一系列加工转换,使其价值增值,最后以某种形式的产出,即有形的产品和劳务提供给社会。广义的生产管理就是指对生产过程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也就是对生产过程进行的一系列计划、组织和控制的工作。

在西方发达国家,早期生产管理(Production Management)主要指对制造企业有形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工作。但进入20世纪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企业生产不仅制造有形产品,而且提供劳务,如维修业务、售后服务等。非制造企业、服务业等也纷纷兴起。提供劳务可用英文“Operation”表示,因而出现了新名词“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我国不少著作将该词译为“生产运作管理”“生产营运管理”“生产作业管理”等。实际上,国外有些著作对“Operation”的功能指明为“制造产品与提供劳务”,而且指出“Operation”也可称作“Production”。因此所谓生产运作管理、生产营运管理等可以看作是广义的生产管理。本书阐述的正是以企业生产系统为对象的广义的生产管理。

(二)狭义生产管理

狭义生产管理的研究对象是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指对企业的生产技术准备、原材料投入、工艺加工、生产过程组织直至产品完成等具体活动过程的管理。由于产品的具体生产活动是生产系统的一部分,因此狭义生产管理的内容也只是广义生产管理的一部分。

本书阐述的正是以企业生产系统为对象的广义生产管理。

三、服装生产的特征

服装生产管理工作,就是在现代工业企业管理中,对发生的一切生产活动,按照行业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并参照政府发布的各项技术政策,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指挥和协调、检查和控制。为此,了解服装工业特点,对加强服装工业的生产管理非常重要。服装工业生产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之间的协作性

服装生产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以及先进专用设备的配备,使生产的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批量性的成衣生产代替了个体或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但是,生产技术的进步也给生产管理带来了新课题,这就是针对生产过程广泛的协作性,如何加强部门之间、工序之间的衔接与协调,使之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实践已经证明,现代化的服装生产流水作业,没有管理就不能维持正常的生产秩序。广泛的协作不仅是企业内部,而且还会延伸到原料、辅料和供应及有关生产协作单位。由此可见,广泛的生产协作是服装生产管理的内容之一。

(二)生产技术的专业性

同一个服装市场上存在款式各异、颜色多样的服装产品,但是由于受到生产技术和设备的限制,一个服装企业很难做到同时生产多种大类产品。

服装的品种很多,可按面料的结构或按用途进行划分。服装产品的生产需要采用流水作业,并配备各类专用设备,使各大类品种的加工技术相差很大。分工细致,使得生产工人的技术单一,专业性强,就是在一个生产流水线上80%的工人也只会操作几道工序,技术全面的工人比较少,这种生产技术的专业性,将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增加难度。

(三)服装生产对材料的依赖性

服装是纺织工业生产的深加工产品,由于加工的性质决定了服装生产基本上只改变面料和辅料的形状和用途,而不改变面料和辅料的性能和质地。为此,凡是在面料和辅料上存在的所有质量问题,将会在服装外观上反映出来,转化成为服装产品的质量问题。所以,在服装生产管理中,对产品的外观检验非常重要。

(四)服装生产的季节性

现代服装生产采用流水线的作业方式,为使生产流程通畅,每道工序作业节拍以分秒计算,以保持生产的均衡性。但是生产计划的均衡性与服装产品使用的季节性形成了明显的矛盾,由于服装使用和销售的季节性,形成了服装生产的淡旺季。这一服装生产的特点,给生产管理带来了挑战。

(五)服装产品因人而异

一般日用工业产品能适应大多数人的需要,是一种通用商品,受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然而,服装产品却是因人而异的。对服装使用者来说,要买一件称心如意的服装,至少要从六个方面加以衡量,即服装的颜色、面料、款式、质量、规格、价格等。

(六)成衣生产标准化

成衣批量性的流水作业不同于个体手工业生产方式。工业化生产的成衣要满足一批人的需要,反映这一批人的共性,这就要求必须要由国家或企业制定的技术标准来统一从原料进厂到裁剪、缝纫直至成品出厂的整个过程。

四、现代生产管理的环境变化和主要特征

(一)现代生产管理的环境变化

现代生产管理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变化。二十多年来的市场环境变化突出地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1)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技术不断更新,用于服装生产的新型纤维和新型面辅料的研制与开发、产品升级换代的周期大为缩短。现代服装加工企业的困难之一,就是产品的再设计和产品的更新不断发生。企业必须努力将更新的产品尽快推向市场,这要求企业生产必须置于快速设计和适应性强的工艺之上,以节省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的时间和费用。

(2)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和提高,社会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有了很大变化。市场需求追求多样化,服装品种和款式不断升级换代,消费者求新、求变,追求个性消费。服装企业必须时刻关注着市场的变化,采取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

(3)经济全球化,市场的国际化和大批跨国公司的建立,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服装企业要想打造国际品牌,打入国际市场,当务之急是提高产品设计和生产管理水平。

(二)现代生产管理的新特征

在市场环境变化、科技飞速发展和市场激烈竞争的促进下,现代生产管理也在相应地不断改进,形成了新的特征:

(1)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基础,广泛运用数学方法、计算机和现代管理方法。

(2)具有完整的资源信息库和四通八达的网络系统。

(3)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以适应多品种、小批量、快速反应的生产要求。

(4)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实现生产经营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