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丝类产品检验标准的演变

丝类产品标准的演变是随着其产品质量的提升和检验技术手段的提升而变化。

一、生丝检验标准的演变

生丝检验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涉及面广,对生产、经营和使用都有重大影响。我国在吸收美国检验技术的基础上,国家标准GB 1797-1979~GB 1799-1979《桑蚕丝》,于1979年由原国家纺织工业部提出、江苏省纺织工业局起草、国家标准总局批准,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生丝标准,标准分为三个部分:GB 1797-1979《桑蚕丝分级规定》,GB 1798-1979《桑蚕丝试验方法》,GB 1799-1979《桑蚕丝规格》,标准1980年在北京获得通过。

随着缫丝的不断改进,生丝质量也发生较大变化,织造技术的不断提高对生丝质量也提出新的要求,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分别于1986年、2001年、2008年先后对标准进行了修订,并统一定为GB 1797《生丝》和GB 1798《生丝试验方法》两个标准,其中2008年将GB改为GB/T,将强制性标准改为推荐性标准。

根据不同时期生丝质量及需求,技术指标作了相应调整,目前新版的《生丝》及《生丝试验方法》标准正在准备作进一步的修订。

21世纪开始后,电子检验技术成为行业关注重点,在浙江检验检疫局丝类检验中心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第一部生丝电子检验行业标准问世,SN/T 2011-2007《生丝电子(电容)检验方法》。后在中国商务部茧丝办及中国丝绸协会、中国丝绸标准化委员会等主管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在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丝类检验中心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中国丝绸标准化委员会于2009年牵头申报了生丝电子检验方法国际标准,经过五年努力,该标准于2014年获得ISO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可,标准编号ISO 15625:2014《丝类糙疵、条干电子检验试验方法》,成为中国丝绸行业第一个国际标准。

为全面评价生丝的内在指标,浙江检验检疫局丝类检验中心还制定了SN/T 2843-2011《生丝含胶率的测定方法》。柞蚕丝作为生丝的一种,主要生产于辽宁,1993年,辽宁丝绸检验所联合辽宁检验检疫局制定了GB/T 14578-1993《柞蚕水缫丝》,2003年进行了修订。

二、生丝检验分级的演变

早期的生丝检验分级方法比较简单粗略,如1924年“上海外人生丝协会”将我国当时30余种主要牌号生丝分成超特等、超等、超等甲、超等乙、超等丙、优等甲、优等乙等几个等级。也创建了几个名牌丝,如金双鹿、银双鹿,其后由于重视匀度的结果,又按匀度分为93%、87%、78%等几个等级作为买卖依据。1937年2月上海商品检验局实行生丝品质分级,检验项目已基本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生丝检验标准及分级方法基本沿用了美、日标准的内容,黑板检验使用的是美国黑板检验标准照片,肉眼检验一般是仓库抽验少数丝把,必要时再全部观察。1956年,在吸收当时国际上通用分级方法基础上,我国标准也采用6A到D的分级体系。后根据产业加工特点,尤其是自动纤度仪普及以后,生丝质量得到较大提高,在2001版时,我国将最低等级定为A,取消了原来的B、C、D等级,最高等级仍沿用6A,这种等级划分沿用至今。

生丝电子检验方法虽然已经通过国际丝绸行业认可,但分级标准目前还在制定阶段,行业也迫切期待尽快出台。

三、其他丝类产品标准演变

由于除生丝外的丝类产品都是小众商品,部分产品历史短暂,标准变化各异。

(一)绢丝、丝

绢丝、丝都是短纤纺纱类产品,比较细的高支(细特)丝称为绢丝,等级比较低、规格比较粗的低支(粗特)称为丝。产品起源20世纪80年代,国家突击上马很多企业,部分企业技术力量雄厚,标准基本以企业标准为主,当时嘉兴绢纺厂就是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1984年出台第一个绢丝标准FJ 406-1984《绢丝》、FJ407-1984《绢丝试验方法》,1997年修订为纺织行业标准FZ/T 42002-1997《桑蚕绢丝》、FZ/T 40003-1997《桑蚕绢丝试验方法》,并制定FZ/T 42003-1997《桑蚕筒装绢丝》,这是20世纪最完善的绢丝标准。随着USTER条干均匀度检验技术在世界纺织纱线的普及,中国绢纺行业也尝试使用USTER进行绢丝匀度检验,并与2000年在修订绢丝标准时将电子条干不匀变异系数、千米疵点数、条干不匀的粗节、细节、绵结等纳入绢丝质量的考核指标和明示项目,形成现行的FZ/T 42002-2010《桑蚕绢丝》、FZ/T 40003-2010《桑蚕绢丝试验方法》、FZ/T 42003-2010《筒装桑蚕绢丝》标准。

1981年,国家制定了相关的丝系列标准,在国家绢纺技术大发展以后,1998年纺织工业部制定了FZ/T 42006-1998《桑蚕丝》,成为第一部比较全面完善的丝标准,2013年再次修订为FZ/T 42006-2013《桑蚕丝》,目前丝产品国内很少看到,标准适用面也很窄。

为了适应出口和新产品发展需要,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还制定了SN/T 0785-1999《出口筒装桑蚕绢丝检验规程》和DB33/T 414-2003《出口150Nm以下三股桑蚕绢丝检验规程》,2010年,纺织行业修订的绢丝标准FZ/T 42002-2010《桑蚕绢丝》涵盖上述标准内容,以上检验检疫标准随即失效。在绢纺原料要求上,1981年国家制定FJ 287-1981《桑蚕绢纺原料》,1994年第一次修订为FZ/T 41001-1994《桑蚕绢纺原料》,由于内容变化不大,直到2014年,标准才对FZ/T 41001-1994《桑蚕绢纺原料》进行修订,主要增加了条吐要求。

(二)双宫丝

双宫丝主要产区在四川、重庆,具有一种特殊的“疙瘩”风格,产品发展历史较长。1984年,我国第一个双宫丝标准出台,主要起草单位是四川省丝绸公司和四川进出口商品检验局,FJ/T 286-1984《桑蚕双宫丝》,1998年进行第一次修订为FZ/T 42005-1998《桑蚕双宫丝》,2005年进行了第二次修订为FZ/T 42005-2005《桑蚕双宫丝》,主要对双宫丝特征形状的L型细分为L1、L2、L3,检验方法上稍作修改,2016年再次进行了修订,FZ/T 42005-2016《桑蚕双宫丝》,适用于绞装和筒装桑蚕双宫丝。

(三)捻线丝

作为丝绸织造前的一个准备工序,捻线丝一直存在,但作为一个产业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兴盛于90年代末,衰落于21世纪初,历史不足20年。1992年,国家起草第一个捻线丝标准GB/T 14033-1992《桑蚕经纬捻线丝》,2008年修订为GB/T 14033-2016《桑蚕捻线丝》,适用于1 500捻/m以下,2~9根所用原料生丝名义纤度在49旦(54.4dtex)及以下的装桑蚕捻线丝的品质评定。由于新产品开发,检验检疫部门为了出口检验方便,由广东检验检疫局制定了SN/T 0771-2011《出口高捻筒装桑蚕捻线丝捻度试验方法》、浙江检验检疫局制定了DB33/T 411-2003《出口九根以上桑蚕捻线丝检验规程》、SN/T 1497.1-2004《出口桑蚕双宫捻线丝检验规程》、SN/T 2630-2010《进出口染色桑蚕捻线丝检验规程》、四川检验检疫局制定了SN/T 1857-2006《进出口筒装桑蚕练白捻线丝检验规程》等,随着产业下滑和检验检疫职能转换,一些标准逐步作废或被纺织行业标准内容涵盖。

(四)土丝/粗丝

土丝与粗丝都是生丝的延伸产品,生丝标准规定:规格为69旦以下的叫生丝,70旦以上的没有定义。采用土丝工艺,缫制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叫土丝,土丝一般是土制或立缫制方式生产;粗丝是20世纪末开始出现的一种采用自动缫丝机技术缫制的一种丝,规定其为69旦以上的生丝叫粗规格生丝,简称粗丝。为了保护土丝这一具有民族风格的产品,四川检验检疫局牵头制定了FZ/T 42009-2006《桑蚕土丝》,这一产品全国已经很少。为了促进粗规格生丝的发展,浙江检验检疫局牵头制定了FZ/T 42010-2009《粗规格生丝》,2015年重新修订了FZ/T 42010-2015《粗规格生丝》,这一产品现在主要在浙江、山东一带生产。

四、检验分级标准样照

黑板检验是丝类产品检验重要的检验项目和定级依据,对检验机构和从业技术人员而言非常重要,现主要的分级样照有生丝黑板分级样照、生丝茸毛检验分级样照、生丝外观疵点识别样照、绢丝黑板分级样照等。

(一)生丝

生丝黑板检验分级样照主要指标有匀度、清洁、洁净等,黑板检验分级标准样照是生丝检验中重要的检验工具。自1951年以来,我国生丝检验机构的生丝黑板检验标准样照一直沿用日本标准照片,现已有80年历史,很多样照已经破损无法修复,样照的时效性也发生变化。20世纪末,苏州大学与无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生丝检验所联合对日本样照进行翻拍并制作了少量生丝检验标准样照,但由于保存原因,也已失传。目前,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丝类检验中心已在着手制作新版黑板检验标准样照,现已基本成功,不日即将发行,这将是真正意义上第一套中国制的生丝黑板检验标准样照。生丝茸毛样照也是由日本制作,但由于茸毛检验比较少,样照也一直沿用至今,无人翻新或再制作。生丝外观疵点识别,上百年来都是师傅教徒弟,没有现成的样照参考,由于缫丝技术的改进,一些疵点发现概率较低,很多检验员偶尔发现不认识,对检验工作造成很大技术瓶颈,2006年浙江检验检疫局丝类检验中心制作了全国第一部也是迄今唯一一部生丝外观疵点实物样照,目前也急需修订。

(二)绢丝

第一部绢丝疵点样照的制订是绢丝兴起的20世纪80年代,由于产业衰落,样照修订存在很多技术问题。在中国丝绸标准化委员会的主持下,联合浙江检验检疫局丝检中心及企业专家,经过近四年的努力,新版的绢丝样照于2017年底制作成功。

(三)双宫丝

双宫丝检验有特殊疵点和特征疵点两套样照,都是由日本引入,至今未作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