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三 色差的描述

按照颜色的三要素进行色差的描述。首先描述明度; 其次描述纯度(即灰度) ,习惯用较鲜艳或较萎暗来描述; 最后描述色相(即色调) ,习惯用偏红、偏黄、偏蓝、偏绿来描述。色差描述可以用色三角样进行,色差描述结果记录在表 1-8 上。

表 1-8 色差描述

在描述色差过程中要注意:颜色三要素描述的次序、三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影响各要素的诸多因素等。

1.颜色亮度(L)

在标样和试样面前,很多人首先是看色相,这是不对的。根据颜色的基础知识,颜色的深度包括不同颜色深浅和相同颜色浓淡两个含义。对于印染仿色来说颜色的深浅既关系到染料的配比又关系到染料的总浓度,即颜色的色相(深浅) 和染料的浓度(浓淡) ,所以首先应该看颜色的深度。

(1) 色相的影响。色相的深浅变化是由浅至深的。如果色光偏蓝紫色,颜色就会偏深一些,如果颜色偏橙黄色,颜色就会偏浅一些。这是色相的变化带来颜色深度的变化。因此如果试样偏黄橙光的话,看上去颜色会偏浅一些,这时候不要以为试样就比标样浅; 同样,如果试样偏蓝紫色,看上去颜色会偏深一些,这时候不要以为试样比标样深。这一点在相同染料浓度下 66 色色三角各颜色的 L 值就可以看出。即染料浓度相同,染料配比变化,颜色变化,则 L 值也发生变化。

(2) 染料浓度的影响。

①染料浓度对颜色深浅的影响。染料浓度决定颜色的浓淡(习惯也叫做深浅) ,一般用染料的总浓度表示,浓度越高,则颜色就越深; 浓度越低,则颜色深度就越浅。对于染料配比相同,染料浓度变化 L 值也会发生变化。即染料浓度增加 L 值变小,染料浓度减少 L 值变大。

②颜色深度对色相的影响。理论上说颜色的色度取决于染色配方中三原色染料的比例关系,比例关系确定后改变染料浓度其色度不会改变。但实际上由于染料的提升度不同,染料浓度的变化导致了颜色的变化; 另一方面,由于人眼对光的视觉效率的变化,也会产生颜色判断上的误差。比如,不同浓度下的光谱反射曲线一致,色度值有差异。因此要根据浓度变化后,色度的变化情况来确定色度的差别。一般情况是浓度增加颜色会偏红光。

(3) 评价与描述。颜色深度差别评价的尺度是颜色深度样卡和 GB /T 250-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后者是确定深度色差的级别,一般作颜色总色差的评级之用。前者的尺度是直接用染料浓度来定量表示。根据浓度的深度表示方法,描述是用浓度表示深度,如 3%的深度或 20g/L 的深度。注意相同染料浓度下不同颜色的深度问题。如 2%的黄色与 2%的蓝色之间深度比较,这里不能考虑色相深度只有浓淡深度,也就是仅仅比较染料的浓淡即可。这在仿色中经常使用,非常重要。

描述颜色的深度差别就是说试样较标样深多少成或浅多少成(1 成即 10%) 。也就是说试样较标样的染料总用量多多少成或少多少成。如,标样深度相当于 2%,试样深度相当于2.4% 。就是说试样较标样深 2 成(20% ) 。

2.颜色的纯度(C)

在仿色中常用灰度描述颜色的纯度。灰度与纯度意思刚好相反:灰度越大纯度越低,灰度越小纯度越高。颜色的灰度就是由三原色作减法混色时产生的。两个互为余色的色料混合后产生灰色。如果灰度大,就表示减法混色产生的灰光太多。灰度不够,则颜色纯度高,色泽鲜艳,那就是说减法混色产生的灰光不够,可用余色原理增加灰度。

(1) 理论上纯度由三原色中最少颜色的染料百分含量来确定的。这个百分含量越高则颜色的纯度越低。所以颜色纯度定量的表示可以用最少颜色的染料百分比来描述。

(2) 定性的表示方法可以用试样颜色太暗或太鲜艳描述即可。

3.颜色的色相(H)

因为颜色或多或少有一些灰度,所以一般在看色的时候,颜色的色相应该称为主色调。我们可以把色调按三原色和二次色定义为红、黄、蓝、橙、绿、紫六个色调。用这六个色调形成一个色相环。然后确定所看颜色在色相环中的位置来确定其色相。

试样与标样的色相差评定一般是定性描述,即根据标样在色相环的位置看试样在标样的前面还是后面即可。如标样为橙色,试样为红色,就说试样较标样偏红光; 如果标样为红色,试样为橙色就说试样较标样偏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