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经集注》的文献学特色

《本草经》流传至齐梁时代,版本繁多,内容芜杂,据陶弘景说:“魏晋以来,吴普、李当之等,更复损益,或五百九十五,或四百三十一,或三百一十九,或三品混糅,冷热舛错,草石不分,虫兽无辨。且所主疗,互有多少。”(《本草经集注·序录》)不仅如此,“本草之书,历代久远,既靡师授,又无注训,传写之人,遗误相系,字义残阙,莫之是正”。(《药总诀·序》)针对以上情况,陶弘景乃“苞综诸经,研括烦省,以《神农本经》三品,今三百六十五为主,又进名医副品,亦三百六十五,合七百三十种。精粗皆取,无复遗落,分别科条,区畛物类,兼注铭世用土地所出,及仙经道术所须”,撰成《集注》七卷关于《集注》的卷帙,仍有未名之处。《集注·序录》说:“本草经卷上(序药性之源本,论病名之形诊,题记品录,详览施用)。本草经卷中(玉石、草、木三品)。本草经卷下(虫兽、果、菜、米食三品,有名未用三品)。”然后又说:“右三卷,其中、下二卷,药合七百三十种,各别有目录,并朱、墨杂书并子注,今大书分为七卷。”似乎这本《集注》从问世开始便有三卷、七卷两种版本。

《集注》在文献学上颇有特色。所谓“集注”,集诸家注解于一书的意思。颜师古《汉书叙例》说:“《汉书》旧无注解,唯服虔、应劭等各为音义,自别施行。至典午中朝,爰有晋灼,集为一部,凡四十卷,又颇以意增益,时辩前人当否,号曰《汉书集注》。”这大约是“集注”体例的滥觞,但《汉书集注》早已失传,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则是此类著作存世年代最早者。

吐鲁番出土《本草经集注》残片(德国普鲁士学院藏)

《集注》由三部分构成:《本草经》原文使用朱书大字,魏晋以来名医们增补的内容为墨书大字,陶弘景自己的意见被称为“子注”,为墨书小字。其中墨书大字部分被称为“别录”,《新唐书·于志宁传》解释说:“别录者,魏晋以来吴普、李当之所记,言其花叶形色,佐使相须。附经为说,故弘景合而录之。”1935年吐鲁番出土朱墨分书的《集注》残片,其中燕屎、天鼠屎两条相对完整。以天鼠屎为例,红笔所书《本草经》文:“天鼠屎,味辛,寒。主治面痈肿,皮肤洗洗时痛,腹中血气;破寒热积聚,除惊悸。一名鼠沽,一名石肝。生合浦山谷。”此份《集注》残片具有极高的文献学价值,不仅可以作为“集注”体例的实物,更是恢复《集注》本来面目的关键物证。详参王家葵、张瑞贤《神农本草经研究》,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171-177页。皆连贯可读。而墨书大字:“无毒;去面黑皯;十月、十二月取”,穿插在朱书大字中,不能独立成篇,此即“附经为说”的实物标本。后世将此墨书大字视为著录于《隋书·经籍志》中的《名医别录》,如《通志·校雠略》云:“《名医别录》虽亡,陶隐居已收入本草。”恐未必确切盖《集注》墨书小字虽多处提到“名医副品”、“名医别载”等词汇,乃是对吴普、李当之等魏晋名医增益内容的泛指;陶弘景偶然也使用“别录”二字(见五石脂、玄石、女萎萎蕤、雷丸条),则与“本经”对举。如女萎萎蕤条陶弘景注释说:“按本经有女萎,无萎蕤;别录无女萎,有萎蕤,而为用正同。疑女萎即萎蕤也,惟名异尔。”需要说明的是,陶弘景所称的“本经”,当然是《神农本草经》,但陶使用“本经”二字,并非《神农本草经》的省略语,而是注释家对经书本文的称呼;所以他称的“别录”,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别本著录”,即“其他文献”之意。但陶弘景以后,所有的本草作者都习惯将《神农本草经》省称为《本经》,遂想当然地为陶弘景原话中的“别录”加上书名号,作为《名医别录》成书于陶弘景之前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