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事业单位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

一、事业单位会计的基本假设

会计的基本假设也称会计的基本前提,是人们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直接形成的,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行政单位会计的会计主体是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行政单位,如工商局、检察院等。事业单位会计的主体是指事业单位会计为之服务的组织,如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会计核算的时间界限,它是指单位或会计主体的经济义务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能够持续不断地运行下去。虽然事业单位主要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其开展各项公共活动不仅不能带来盈利,而且还要耗费一定的资源。如果不做这样的假设,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能够延续下去。在这个前提下,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源,按照既定的协议或合同清偿债务,而且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原则和会计政策。如果事业单位不能持续下去,则必须改变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并在财务报告中做出相应的披露。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将事业单位会计主体的持续运营的时间人为地划分成时间阶段,以便分阶段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及时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实行会计分期的作用在于能够在连续、相等的会计期间中对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及其经营成果的变动进行核算,并据以编制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月度、季度和年,不都采用公历年度。事业单位通常以一年作为划分会计期间的标准。以一年会计期间称为会计年度。我国的会计年度采用历年制,即以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作为一个会计年度。

会计期间的划分对事业单位会计的核算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有了会计期间,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基础。会计期间的划分,有利于满足单位内部的管理及其他方面进行决算的需要。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指事业会计的核算对象能够以货币方式加以度量,在实际操作中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如果发生外币收支,应当在发生收支时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外汇汇率折算为人民币核算。对于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应当按照编报日期的人民币外汇汇率折算为人民币。例如财政部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八条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计量。”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会计原则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会计原则是建立在会计基本前提基础之上的,主要是就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作出规定,是会计人员进行核算时应遵循的基本规范,是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般标准和依据。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规则》,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收付实现制原则、配比原则、专款专用原则、实际成本原则和重要性原则等。这些原则的执行对于保证事业单位会计体系全面、正确地反映我国财政状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也叫真实性原则,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客观真实地记录、反映各项业务活动的实际收入和支出状况。客观性原则是对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因为会计的工作成果是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及其相关单位进行决策和管理的依据,倘若提供的会计信息是虚假的,不但不能反映客观事实,而且可能导致信息使用者因为信息不真实而做出错误的决策,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必须真实可靠。会计客观性的具体要求是:在确认会计事项时,必须依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在计量记录会计事项时,不得伪造数量和金额;在财务报告中,必须如实反映情况,不得加以掩饰。

(二)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也称适应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预算管理和有关方面了解单位财务状况及其收支状况的需要,并有利于单位内部加强管理。这个原则的具体要求是:会计信息应该有价值,既能够反映过往的经济业务情况,又能帮助信息使用者对未来事项作出决策,并对使用者作出决策提供帮助。例如,上级财政拨付给下级单位使用的财政拨款,上级单位必须对这笔拨款的使用情况有所了解,以便监督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而拨款使用状况必须从下级单位的财务报告中获得,这样财务信息就具有相关性。如果财务信息没有反映出对信息使用者的价值,无法帮助使用者作出相关决策,那么该信息就不具有相关性。

(三)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是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信息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以便同一单位前后各期及不同单位之间的比较分析。它要求不同的事业单位,应当使用相同或类似的会计程序和方法,使信息使用者在阅读不同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时可以进行比较。具体来说,它要求事业单位对各项经济业务应当采用相同或类似的程序和处理方法,会计报表项目应采用相同的核算口径编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四)一贯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又称一致性原则,是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确有变更,应当将变更的情况、原因和对单位财务状况及其收支情况的影响在会计报告中进行说明。因为会计核算方法都有多种选择,会计主体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作出选择,一经选定,一般不得随意变更;当有证据表明会计主体变更会计政策后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自身财务状况等信息时,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才能变更,但这种变更必须按照有关制度的要求反映在会计报表附注中。

(五)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会计信息除了必须保证其真实性、可靠性外,还应当保证信息的时效性。不及时的信息将使其有用性大打折扣,甚至毫无价值。因此会计核算中必须做到及时记账、算账、报账。会计信息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帮助使用者做出决策,如果会计信息没有及时反映经济业务的情况,那么延时的会计信息就失去了对使用者的参考价值。因此,及时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具有时效性。而且,及时性原则也要求做到:收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处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以及传递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也就是说,会计人员要能够及时收集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并且迅速做出会计处理,同时将会计信息及时传递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值得指出的是,及时性原则与会计分期假设有关,需要科学地划分收入和支出的时间界限,以便于及时处理。

(六)明晰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是指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记录和报告要做到清晰完整、简明扼要,数据记录和文字说明应一目了然地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明晰性原则要求做到:从凭证、账簿到报表,从数字、文字到图式,从注释、签章到审核各个环节步骤,都要清晰明了、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该原则的目的是使各方面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并充分获取其所需要的信息。

(七)收付实现制原则

收付实现制原则是指以货币资金的实际收付为原则确定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其业务活动耗费的资金不具有垫支性,一旦耗费就不可收回。只要办理了现金付款,就产生了实际的支出。为简化会计核算手续,事业单业应采用收付实现制。应该指出,事业单业在开展事业活动的同时,也附带进行某些经营活动。经营性活动可以给事业单业带来净收益,为了正确核算经营性活动的财务收支及结余状况,《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应该采用权责发生制,区分不同的会计期间的收支,以正确计算经营结余。

(八)配比原则

这条原则与事业单位的经营性活动采用的权责发生制相对应。为了正确的核算经营性活动的盈亏余缺,经营费用应在经营收入实现时确认,即经营费用的确认不应只考虑现金支出的期间,而应当考虑支出受益的期间,使经营费用的发生与发生费用而取得的经营收入相配比。

(九)专款专用原则

专款专用原则是指对于指定用途的资金,应当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不得擅自改变用途、挪作他用。此项原则对于规范事业单位的行为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因为事业单位的专款专用资金一般都来自于上级单位的拨款,而且这部分资金是具有特定用途的,只有坚持专款专用才能保证上级任务的完成。如果随意挪动专用款,必定导致项目不能如期完成,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浪费了国家的财政资金,而且更容易导致贪污腐败的发生。

(十)实际成本原则

实际成本原则又称历史成本原则,是指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它要求事业单位对各项财产物资、债权债务必须按照各项目交易发生时经交易双方确定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计价,并以可验证的原始凭证作为依据,以保证会计记录的客观性。它同时要求事业单位在各项目按实际成本入账后,除非国家规定,不论市场价格如何发生变动,都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

(十一)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和资料应当全面反映财务状况、收支状况及其结果,对于重要的业务,应当单独反映。这一点也可以从会计信息和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理解:由于使用者的主要目的是根据有关的会计信息做出判断和决策,而这一过程主要是根据资料当中的重要信息来完成的,其他对决策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的次要信息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可以从性质和数量两个方面理解重要性:在性质上,如果某一事项会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影响,即使金额再小,也必须作为重要事项予以列报;在数量上,如果事项所涉及的金额较大,则必须将其作为重要事项进行列报。根据这一原则,会计资料中应当详细列报会计主体业务信息中的重要信息,对于次要信息可以不列报或合并后以简略的方式列报。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使用者从会计资料中迅速提炼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