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通史·少年简读版·第2卷:春秋战国
- 程广媛
- 1856字
- 2020-08-03 16:35:53
管仲与鲍叔牙
春秋时期的齐国,是一个相当有来头的诸侯国,它的历史要追溯到帮助周武王灭商的姜子牙,也就是姜太公。周武王立国之后,把姜太公封在今山东省临淄附近,这就是后来的齐国。早在西周时期,齐国在诸侯中就有着相当高的地位,到了春秋时期齐僖公在位时,先后主持与多国会盟,并且经常以诸侯国不尊重周天子为由,代周王室出兵讨伐这些国家,俨然已经成为诸侯国之中的“带头大哥”。
不过,齐国这个“带头大哥”在齐僖公去世之后,遭遇了来自内部的重大危机。在当时,齐僖公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姜诸儿,次子公子纠,三子姜小白。公元前698年,齐僖公的长子姜诸儿继位为齐襄公。齐襄公荒淫无道,昏庸无能。继位之后,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姜小白深知哥哥的为人,担心受到迫害的他们分别带着自己的亲信出逃了。公子纠带着管仲、召忽逃到了鲁国,姜小白则在鲍叔牙的保护下逃到莒国。
这里不得不提的两个人就是管仲和鲍叔牙。这二人在年轻的时候就是好朋友,曾一起外出打拼讨生活,可以说是共患难的兄弟。齐襄公继位之后胡来一气,有着非凡政治眼光的管仲和鲍叔牙,则分别做出了自己的政治选择,跟随各自的主子前往不同的国家避难。
公元前686年,齐襄公因为不体恤属下,遭大臣连称和管至父背叛,这二人找到齐襄公的堂兄公孙无知作为政治同盟。这个公孙无知从小很受齐僖公的喜爱,然而齐襄公继位之后对他很不好,在这样的局面下,三人一拍即合,发动政变杀掉了齐襄公,公孙无知自立为君。然而他王位还没有坐热,第二年就被齐国的大夫雍廪刺杀了。
与此同时,齐国的这些变故都没有逃过远在他国的公子纠和姜小白的视线。公孙无知一死,这两兄弟立刻启程赶回齐国,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成为新的国君。
国君只能有一个,在当时的局面下,谁先赶回齐国,谁就能坐上王位。于是,公子纠和姜小白的支持者展开了残酷而惊险的博弈。公子纠虽然有鲁国军队的护送,但不放心的他还是派出自己的心腹管仲和召忽前去刺杀姜小白。刺杀行动相当成功,管仲等人在追击过程中,一箭射中了姜小白,眼看姜小白口吐鲜血,认为其必死无疑。于是管仲得意扬扬地向公子纠汇报了姜小白的死讯,觉得胜券在握的公子纠于是放慢了行程,不慌不忙地赶往齐国。
然而,当公子纠一行在6天之后抵达齐国时,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一幕出现了:姜小白已经抢先一步回到齐国,并坐上了王位。
这怎么可能?管仲懵了,公子纠也懵了。原来,管仲射中姜小白的那一箭,不偏不倚正射在他的衣服带钩上,至于管仲看到的姜小白口吐鲜血,其实只是他偷偷咬破舌头伪造的重伤场景。被骗的管仲和公子纠一下子慌了,又匆匆逃回鲁国。已经继位为齐桓公的姜小白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开始出兵向鲁国施压。鲁国担心齐国灭掉自己,所以赶紧处死了公子纠,公子纠的手下召忽自杀,管仲则在鲍叔牙的要求下被押回齐国。
之所以要求把管仲押回齐国,鲍叔牙有自己的打算。因为担心鲁国向齐国谢罪而杀害管仲,他派人暗中送信给鲁国说:“管仲是齐国国君最恨的人,必要亲手杀死他。”鲁国正因为公子纠的事情担心与强大的齐国闹僵,于是赶紧把管仲押回了齐国。
做完了鲁国的工作,鲍叔牙开始回头来做齐桓公的工作。因为当初被管仲射了一箭,靠装死才躲过一劫,因此齐桓公非常痛恨管仲。然而,把管仲抓回来之后,鲍叔牙不仅没有帮他弄死管仲,反而开始向齐桓公大讲管仲非凡的治世才能,并且推荐他担任齐国的相国。
▲管仲埋伏在小道,一箭射中了公子小白。
齐桓公一开始当然是拒绝的,必须要杀掉管仲报一箭之仇。鲍叔牙则坚持自己的看法:“管仲当初只不过是忠于其主而已,主公您如果能得到这样的忠心之臣,与一箭之伤相比,简直是太大的收获啊。而且以管仲的才能,是可以帮助齐国成就霸业的。这一点,我比管仲可差远了。”
在鲍叔牙的极力推荐下,齐桓公放下前嫌,命人择定吉日良辰,用隆重的礼节亲自迎接管仲,一同乘车进城。之后,齐桓公与管仲讨论治国之术,句句投机,一连谈论三日三夜,随后拜管仲为相国,且尊称为“仲父”,言听计从。齐桓公经常嘱咐左右亲信:“国家大事,先禀仲父;有所裁决,任凭仲父。”
齐桓公这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态度,让管仲在齐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最终帮助齐桓公成为一代霸主。管仲在后世被史学家所称赞,名气远远大过了鲍叔牙。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不是鲍叔牙的远见和胸怀,就不可能有齐桓公的霸业和管仲的成就。鲍叔牙慧眼识才的远见和甘居人下的胸怀也受到了后人的认可和称赞。
管仲在去世之前,曾发出“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的感慨,而后世人们也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好朋友之间始终如一地礼让、尊重、信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