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选择:积极面对,明确方向

美国科研人员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名曰“伤痕实验”,负责人向参与其中的志愿者宣称,该实验旨在观察身体有缺陷的人的心理活动。

每位志愿者都被安排在没有镜子的小房间里,由好莱坞的专业化妆师在其左脸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触目惊心的伤痕。志愿者被允许用一面小镜子照照化妆的效果,之后镜子就被拿走了。

关键的是最后一步,化妆师表示要在伤痕表面再涂一层粉末,以防止它不小心擦掉。

实际上,化妆师在此步骤是用纸巾偷偷抹掉了伤痕妆。

对此毫不知情的志愿者被派往各医院的候诊室,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

规定的时间到了,返回的志愿者竟无一例外地叙述了相同的感受——人们对他们比以往粗鲁无理、不友好,而且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

实际上,他们的脸与往常并无二致,没有任何不同。


显然,这些志愿者受到了心理暗示并在这一暗示作用下,做出了对应的反应,这就涉及到了“受暗示性”这个概念。

“受暗示性”主要指对外界(如语言、信息等)刺激的认同及反应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主要存在于潜意识中。

每个人都有受暗示性。这就是为什么积极的思想、意念具有积极意义的原因。如果我们老说消极负面的话语,我们的潜意识往往就会认同并对此做出反应。就如上面的实验:当收到自己脸上有可怕伤痕的信息后,心理上随即产生别人会歧视自己的感受,即使那个伤疤并不存在。

如果我们对外界信息缺乏探究,总是全盘接受,那么我们就很容易陷入混乱,很容易为各种信息干扰打开大门:因为我们的周围总是充满各种各样的疾病、流言、舆论暗示,即使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方法不对,它们的进入更会使我们无助。

比如,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各种各样的善意提示,不要老吹空调,容易感冒;要变天了,多加衣服,别感冒了;少吃糖,防止蛀牙;癌症不能治愈……

这些提示并没有错,但是,需要强调说明的是:存在于我们潜意识中的能量场,多半是纯粹的,它们没有好坏对错的分别,哪里有方向、有出口,它们就会涌向哪里。因此,潜意识的启动需要有明确积极的指引。否则,上述这些善意提示在潜意识中会形成“金科玉律”,于是我们的确就会吹了空调就感冒,变天没加衣服就发烧,得了癌症只能乖乖等死。


有次儿子在外边与小朋友们玩追逐游戏。当时正值儿童手足口病高发时节,幼儿园的老师们用游戏的方式强调手足口病的特征和传染性,于是小朋友们都知道了这个事情。

孩子们游戏的内容大概是这样:假设某个小朋友得了手足口病,其他小朋友都要躲开他,如果有谁被他抓到,就等于感染了手足口病。孩子们你追我赶地快乐地玩着。

第二天,儿子起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手伸出来给我看,并说道:“妈妈,我手上有小点。”(每天早晨老师们在幼儿园门口检查小朋友们的手,要看看手上有没有小点)

我仔细看了,非常小,就两个。我还检查了儿子的嘴,没起疱,所以还是把儿子送去了幼儿园,不过被老师劝回来了。儿子被老公带到儿童医院看病,被确诊为手足口病。

从医院回来的儿子活蹦乱跳,食欲也非常好,无任何不适表现。我觉得应该没事,于是没急着给儿子吃药,而是安抚他说,只要好好吃东西,早睡早起,高高兴兴的,过几天就可以把病毒赶跑了。孩子的受暗示性很强,经过几日的调养,儿子的手足口病自然地好了。


另外,“潜意识”这个家伙,它的词汇中没有否定句,也就是说它听不懂“不”。当我们说“不”的时候它会忽略不计。如,“我不紧张”,潜意识会理解成为“我紧张”;“我不悲伤”,潜意识会理解成“我悲伤”。所以当我们需要对他人和自己做心理暗示时一定要掌握这个技巧:尽可能别用否定词,应该说成“我放松”“我自如”“我平和”“我幸福”等。

“潜意识”需要被引导,经由我们的引导它可以创造无限光明,也可以创造无限黑暗。光明还是黑暗,全由我们做主。

现实中,我们总是免不了恐惧、疑虑,免不了退缩,我们常常徘徊在对错之间,徘徊在有望无望之间,而就在那徘徊之间,潜意识常常被放逐,被问题与麻烦俘获。


友情提醒大家,暗示并非只发生在实验场所,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地对自己、对他人在做各种各样的暗示。其中孩子们的受暗示性非常高,所以与孩子互动时请你嘴下留情,千万别张嘴就说“你真笨”“没出息”“坏蛋”等负面字眼。他们会很容易地认同我们的暗示,他们极有可能会成为我们所暗示的那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