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想当然地认为对方就应该这样?

当沟通中出现不畅时,我们经常听到的一种解释是:“这个人太难沟通了。”当问及其中的原因,多数人则会委屈地解释,“我以为应该是……可他……”

殊不知,“我以为……”往往是沟通误区的开始。

沟通是什么?所谓沟通,是不同的行为主体之间,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通过各种渠道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形成行为主体的感知,以达到特定目标的行为过程。如果一个人传递的信息不能被沟通对象所理解和接受,那么这种沟通就只是自说自话罢了,不但没有通,反而还给人添堵。


由于工作能力出众,益明被提拔到经理办公室担任助理。

这天,经理和一位重要客户商谈业务,并约好一起共进午餐。经理嘱咐益明帮忙订位:“就定对面那家很有名气的湘菜馆吧!”

临近中午,益明提醒经理已到用餐时间。经理看了看手表,询问了客户的意见后,一起起身准备出发。

出了公司门口,经理问:“车呢?”

益明的笑容顿时僵住了,那家湘菜馆离公司只有一千多米,平时他和同事都是走着去的,他以为经理和客户也会走着去!

经理没再说话,转身跟公司保安说:“你,你去安排一辆车。”

此刻,益明的心绪起伏,可想而知。

益明就是因为没有将自己内心所想与经理沟通好,没有再次确认信息,故而才出现了“我以为”的灾难情景,或许还会让职业生涯就此止步。


客观地说,人与人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共性的,会拥有一些相同的思维和观念。因此,以己度人有时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也不要忘记,每个人同样也存在自己的特性。沟通对象的背景、性格、经历等差异,都会影响各自对事物的理解。有时候,你内心的所思所想未必和别人不谋而合,不论双方关系多好,也不能自信地认为自己传递的信息别人能够理解和认同。

萧伯纳曾说:“沟通最大的问题在于,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已经沟通了。”

给客户打电话的时候,你礼貌客气地说了很多话,对方却不耐烦地直接挂机;你苦口婆心地开导一位朋友,朋友却默默地对你设置了不可见权限;你认真解释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可是下属还是听不明白,还是不停地出错……

或许你会好奇,我明明是“好好地”跟对方沟通,但为什么还是没有沟通好呢?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有一点不容忽视:在沟通过程中,我们都习惯带着各自的心理认知,常常以自己最熟悉的方式回应眼前的人和事,却忘记了沟通这件事是双方的,沟通的目的是让对方接受我们传递的信息。


殷红是一家化妆品柜台的推销员,这段时间一提及自己的工作,她就唉声叹气,“现在的生意太难做了”“有的顾客就是刁难人”……

“你平时都是怎样推销产品的?”朋友追问。

殷红苦闷地回答:“我整理了一大堆重点推介的话术,对待每位顾客也非常热情,有时候嘴皮子都快说破了,但是许多人还是不买账。”

“假如现在我是一名顾客,你会怎么说?”接下来,殷红笑意盈盈地向朋友介绍起产品美白效果多好,还拿出产品让朋友试用。

听到这里朋友明白了,殷红尚未了解顾客的需求,就开始自顾自地推销产品。她对化妆品的需求是美白,想当然地以为顾客也是。试想,顾客想要的是祛痘产品,她却给对方推荐美白产品,如果是你,你会买吗?不根据顾客的实际情况推介,说话不懂得对症下药,这样的销售岂能成功?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生意难做,不是顾客太挑剔,而是殷红一直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顾客。试想,在和顾客沟通的时候,如果殷红多些换位思考,仔细观察且认真倾听客户,然后通过交流,明确顾客的欲望和需求,接下来从关心顾客的角度,提供真正适合顾客的产品……情况又会怎样呢?

曾经有一个心理测试:如果你要远行,只能带一只动物陪伴你,你会选择哪种动物?选项分别是狮子、熊猫、大象、兔子、狗、孔雀。据说这道题测试的是一个人最在乎的东西。这些动物分别象征着权力、金钱、父母、孩子、朋友、爱人。

其实,这种测试的实际意义并不大,因为每一种选择背后的原因不尽相同。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对方未必有同样的感受。比如,你以为选择狮子的人贪慕权力,但有人也许只是认为狮子会保护自己;你以为选择大象的人孝顺父母,有人也许是出于骑着大象更省力的目的。你的原因不可能是所有人的原因。

许多沟通不畅的情况,都是源自“我以为”的念想。既然“我以为”是沟通误区的开始,那么,什么样的沟通才是有效的呢?

答案就是——你的沟通,要有“共情”。

所谓共情,即不以自己的主观思维看待事情,不能对别人全盘否定或抗拒,而是要学着理解别人的所思所想,要能接纳和包容别人。当有些事情没有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进行时,不要抱怨和愤怒,而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我会产生那种想法?”“为什么事情不是这样的?”如此,我们将因立足于真实和客观,而变得更加理性和独立,进而避免沟通中可能出现的误会和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