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共情:换位思考实现有效沟通
- 付海洋
- 1940字
- 2020-08-03 16:44:25
好的关系就是“我愿意听你说”
沟通,是两人或多人之间的一种语言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说,有说者,就得有听者。说者能否说好,听者能否听好,直接决定着沟通的效果。通常,一场有效的沟通,恰恰就是“说”与“听”之间的来往。
生活中有些人只知表达自己,而不懂得倾听别人。比如,在聚会上,经常有人春风得意,只顾自己絮絮叨叨说个不停,压根不给别人说话的空隙,丝毫不顾及其他人感受。如此,不仅失去了基本的修养,而且听者也觉得烦躁,甚至认为他只是在自吹自擂,当然更不可能达成共识和共通。
不信的话,你可以回想一下:在你认识的所有人中,或者你所能记得的所有谈话对象里,有没有那种一张开嘴说话就没完没了的人?再回想一下:你们过去在一起交谈时,当他嘴巴一刻不停地自说自话,耳朵却从不曾为你打开,关心你的想法时,你会不会觉得这场谈话很无趣,没有丝毫愉快可言?如果你遇到过这样的朋友,你一定就能体会到沟通中的倾听有多么重要。
沟通是说与听的互动,一方愿意说,另一方愿意听,交谈才能愉快地进行下去。在这个过程中,“说”的人显然是主角,拥有更多的表现机会。试想一下:当有人愿意听你谈论自己时,你是不是会有种被关注、被重视的感觉,进而对对方产生好感?人际交往中有一个“黄金法则”:用你希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别人。所以,你希望被重视、被关注,别人也一样有这样的渴望和需求。
社会上的很多成功人士,在尚未成就自身事业之前,家庭背景不见得多好,学历也不见得多高,也不见得口吐莲花,但他们往往都有一项共同的特质:善于倾听。他们会鼓励自己去探寻对方的想法,满足对方自我表达的需要,让对方感受到被尊重和被认可,进而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阿坤一直被认为是个沟通高手,因为他似乎和任何人都能愉快地交谈,无论对方是什么样的性格,从事什么样的行业。对于阿坤来说,这世上好像就没有撬不开的嘴。有人问及其中的秘诀,阿坤微笑着回答:“也没什么,我就是长了一对愿意听人说话的耳朵。”
这天,阿坤和朋友一起参加一个小型行业聚会。席间,朋友介绍阿坤与阿哲认识,两人是初次见面,之前只听说过对方的名字。朋友介绍两人认识之后,忙着处理其他事情,起初他还担心他们能否谈得来,因为阿哲性格高傲、交友挑剔。没想到,片刻之后再回来,发现两人的沟通氛围特别好。
“你的身材很好,平时是不是很注意保养,经常健身?”阿坤主动问道。
“我每天坚持跑步。”阿哲语气淡淡地回答。
“你对跑步这件事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阿坤继续问道,“我想向你取取经。”
接下来,阿哲开始兴致勃勃地讲述跑步时的感受,以及跑步给自己带来的益处,而阿坤就在一边认真听着,期间还会时不时接应或点评几句。那场聚会中,阿坤听得很开心,当然阿哲说得更开心。后来,两人不仅因为这次愉快的交谈成为朋友,还开始了业务上的往来,关系突飞猛进。
阿坤只是扮演了一个好的倾听者,就顺利赢得了阿哲的信任与好感。这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欲望,都希望自己说的话能得到别人的回应与重视。一个愿意倾听并且乐于倾听的人,无论于谁而言,都会是一个理想的沟通对象,也能更快赢得对方的喜欢。
美国著名记者伊萨克·马克森说:“许多人不能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是因为他们不注意听别人讲话。他们太关心自己要讲的下一句话,以至于不愿意打开耳朵……一些大人物告诉我,他们喜欢善听者胜于善说者,但是善听的能力似乎比其他任何物质还要少见。”
在沟通中,听比说更重要。“说”是阐述,是内心观点向外界的释放;“听”是收集,是综合他人思想的渠道。一说一听,是相互意见的交换。我们只有认真地倾听对方,才能了解对方的所思所想,才可能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有了这样的奠基,在沟通的过程中,就能很容易地引起对方表达的兴致。
事实上,听还是说的动力。当你愿意牺牲时间、拿出足够的耐心去倾听对方压抑的深情、生活中的喜悦、工作上的困顿时,对方一定会心存感激,并萌生这样的感触:“他很尊重我的感受。”“他对我说的事很有兴趣,我还可以多说些。”“他能理解我,是一个值得结交的人。”……
通常,人与人沟通,无非是渴望找到愿意听自己说话,且能听懂自己心声的人。沟通过程中不要把“我”当成谈话中的核心和重点,要发自内心地去感受对方表达过程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情绪的起伏变化,精准地接收对方所想要传达的信息,这种建立在尊重基础上的交流是抚慰别人的最好方式。
所以,真正的倾听不仅要用耳朵,更要用心。不仅要听对方说的内容,理解对方的观点,还要了解对方的感受和情绪,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表现出自己乐意倾听,且有兴趣与对方沟通。在倾听的过程中,还要善于运用微笑、点头、提问题等,及时与对方呼应。
今后,当有人想在你面前表达自己时,记得做一个善解人意的倾听者。